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一一九 中国烹饪中的“炒"”
作者:许倬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中国烹饪中重要的一道工夫“炒”功,未见于汉代。字书于炒字,一般以为古字鬻、焣、煼的别体。以《辞海》所列方言,“焣,火干也,凡以火而干五谷之类。秦晋之间或谓焣”,《六书故》,“焣,鬲中格物也”。鬻,《说文》鬲部,余锴注,“谓熬米麦也”煼,《尔雅》释草,“{艹列}{艹甄}豕首”,注,“今江东呼{豕希}首可以煼蚕蛹”。释引三苍“煼,熬也”。这三个古字,其实都是熬煮之意,并不含今日“炒”功在旺火上快速翻拨的意思。与炒稍为接近的煎,也与熬相近,但煎功通常是小火慢煎,与炒功极有差别。炒功的要求,食物材料须切割为细粒薄片,火要旺,起火快,炊具须是易于传热,深浅足以容铲子搅翻,既不能深如罐,又不能浅如盘。现在厨房使用的锅,正是为此设计。柴草(不论稻草麦秸,均属此类)起火易,旺火来得快,却又不持久,正与炒功要求的条件相当,倒过来说,炒功是可以节省燃料的烹饪方法。
  汉代的灶,原来设计用甑蒸,用釜煮,两种均不宜炒功。有人以为周代铜器中的王子婴次炉,是一个长方浅盘,{广+上少下火}卢,原铭{广},应即炒字古体,即是煎炒的炊具。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青铜炉盘,是一个双层的铜器,上层是圆形浅盘,下层为炉盘。出土时上层盘内有鱼骨一具,盘底有烟熏痕迹。这件铜器,相当浅,当也用于煎炒。然而考察两器的深度,都似过浅,可以煎,而不宜翻拨搅动,当仍不是炒锅。

  与现代炒锅相近的炊具,其实在战国汉代的墓葬中已经出现,承童恩正先生检示,云南楚雄万家坝战国时期古墓有一件浅腹器,望之宛然即是锅形。据童先生意见,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浅腹器而形状如锅的一件标本。江苏邗江姚庄的西汉墓有一件铜灶,其火眼上坐的是釜甑,两个小火眼上,一个是{佥欠}的水罐,一个是有双耳的小锅。江西南昌清云谱东汉墓陶灶上,有一件铜锅有双耳,敞口,也与近代较深的炒锅相近。湖南资兴东汉墓,有一件陶灶,上坐一甑一釜,釜有双耳,侧面剖视图所示,是一件内壁渐收缩的炊具,颇宜炒功,与其他各灶的釜形极不同。

  这些浅腹炊器,都在南方,似并非偶然。《楚辞》中提到煎烹之处即已不少,如《招魂》“煎鸿”,《大招》“煎鳝肭{月崔}雀”……而南方少数民族的獠人,在南北朝时,据《后魏书·獠传》,“獠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爨,既薄且轻,易于熟食”。这种大口宽腹的铜器,显然传热快,也颇宜炒功,《齐民要术》作笨麴并酒法首提起炒法,而且说明用大橛,缚于长柄七匙,连续搅动,不得暂停,显然在当时“炒”还未必是家常的烹饪方法。

  有人以为,中国的炒锅与印度及东南亚调制咖哩汁的Kuali十分相似,当系经由印度及中亚传入中国,而且以为锅的发音,也可能由Kuali而得,若配合本文所讨论,则炒法之出现,是为了节省燃料而发展,中国南方文化传统本有煎烹,而南方少数民族也已有大口宽腹的铜器,两相配合,遂有浅锅快炒,南方考古所得的几件标本,正说明各地都在尝试发展适用的炊具,至于楚国与楚文化圈的曾国,有浅盘煎具,也未尝不是这一传统的远祖。总之,中古以后,煎炒之道,遂异军突起,将羹汤为主的古代中国烹饪,改变为烹饪方式繁富多采的馔食文化。

分享到:
上一篇:一一八 中古时期的面食
下一篇:一二○ 中古时期的烹饪方法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521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