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七○ 西周的封建由授民转为授土
作者:许倬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西周的城邑,当是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宗周成周是顶点的大邑,诸侯的国是次级的邑,国以下有贰宗大都,有卿大夫的家邑,最下层则是直接控制田野的邑,如散氏盘、鬲从盨二器铭文所代表“某”地的邑,这种层级结构,与分封制度相伴而生。随着封国由中心城邑向四周扩散,一级一级的次级城邑也陆续控制了原居民的田野。城邑的扩散,在春秋时犹继续不断进行。比较西周城邑的分布、春秋城邑与东周古城遗址的分布,其变化立刻可见。然而西周的城邑分布也不是由开始即是如此的,也是数百年演变的结果。当然,许多金文中的次级城邑及更小的田邑,事实上根本无法确定其位置,势难容纳了。

  城邑层级分化的现象,也正反映了授民的封建已渐渐转变为授土地的封建。揆以人情,诸侯在当地定居日久,不再以驻防自居。据《礼记·檀弓》,太公封于营丘以后,“五世皆反葬于周”。第六世以后,显然已与当地“认同”了。城邑日多,田野日辟,由点而扩展为面。旧日国都与国都之间,榛莽遍布,点与点之间,不必有清楚的分界。西周末叶的封建,由《诗经》与金文的史料观之,授土地的观念,已比授民观念强烈。《诗·大雅·嵩高》与《韩奕》两篇,都是韵文的锡命策。《嵩高》:“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其中固有“因是谢人”及“迁其私人”,代表授民的意义,也强调了“彻土田”,“彻土疆”的意义。《韩奕》:“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联命,夙夜匪懈,虔共尔位。联命不易,干不庭方,以佐戎辟……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实墉实壑,实亩实籍。”韩侯再爱锡命,未见授民,倒是强调了对田亩与赋役的权利。两诗对于土地与人民的语气,已异于以前征旨周初策命之偏重授民了。

  西周末克氏作器传世颇多,克盨:“隹十又八年,十又二月初吉庚寅,王才周康穆宫,王令尹氏,友史趛,典善夫克田人。”大克鼎:“王若曰:克,昔余既令女,出内朕令,今余隹京堇乃令,易女叔市,参冋莽悤,易女由于埜,易女田于渒,易女井家{勹累}<括号内为半包围结构>田于[{由允}山]<{}内为左右结构,[]内为上下结构>,以厥臣妾,易女田于康,易女田于匽,易女田于傅原,易女田于寒山,易女史小臣,酃龠鼓钟,易女井{辶长}<括号内为半包围结构>{勹累}<括号内为半包围结构>人讯,易女井人奔于{曰东}<括号内为上下结构>。敬夙夜,用事,勿灋朕令。”这二铭中,土地人民都在赏赐之列。至于锡土地的仔细明确,竟是一片一片田土列举不遗。据王国维考证,克的领土,建都渭水南岸,然而其封地远在渭北,北至泾水,奄有渭河南北,俨然岐下一个大领主。

分享到:
上一篇:六九 周代城邑的层级化
下一篇:七一 西周墓葬制的系统化及其意义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729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