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六一 经济网络问答
作者:许倬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文官制度在汉朝建立时,是每个地区分配一些候补官员名额,叫做举孝廉,由地方察举,“孝廉”,一些地方上能干的“掾史”,就是地方上的干部(staff)。

  问:“掾史”是不是汉代的说法?

  答:对。察举是继续不断从全国各地吸收精英参与国家政事的制度。不是直接从当地选拔,而是从乡到县,县到郡,郡到中央。

  问:是否就是所谓的“乡举里选”制?

  答:是的。这一条路线就是市场经济上由市集、乡镇到商业中心,到全国的分配,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网络。这两个网络的重叠,就使得人才的周流与经济资源的周流完全配合在一起。

  问:这是否说农村手工艺产品也跟着选举的网络行销?

  答:一样的道路网。汉朝的文官从地方上选出后,进京上任,一批小商人跟在后面;官员告老还乡,又有一批商人跟在后面走同一条路,这条大路是官员与官人共走的。

  问:包括实际所走的道路?

  答:对。而且各地的邮亭、驿舍,官员可以不花钱去住,老百姓就要花钱,但住的地方是一样的。

  文官制度另一特点就是遵循儒家的意识形态。文官维持的国家制度是根据儒家的理想去做的:要轻役薄赋,减少老百姓的负担,要藏富于民,鼓励老百姓过安乐的日子,帮助老百姓建立文化的秩序。就是我们说的"教化",文官不是管理而是要教化。这是中国文官制度与罗马文官制度很大的差别。

  问:汉代经济文献如《盐铁论》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不是这种思想?

  答:是的。继续不断的使其"均",在我那本《汉代农业》里,提到汉代官方继续不断做的事即是放领公田,还有就是郡政府与县政府监视豪门,不让它势力扩张得太大。扩张得太大就要打下来。豪门成了富,就有势,有了势就会胡作非为,因此要打下来。所以汉代御史大夫手下有一批巡察御史,有六条使命,其中两条是管豪族,一条不准豪族胡作非为;另外一条是不许官吏包庇豪族。这是汉朝理念上一直考虑到“寡”与“不均”;希望做到“均”,尽可能做到“均”。

  问:您方才提到商人跟官吏到城镇与京城,做了生意赚了钱也跟着官吏还乡?

  答:不,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说,官道比较好走,跟着官走,比较安全。有了官道,大家都可在官道上旅行运输。就像清朝时,例如从江苏坐运河船经过通州到京城赶考,船头上挂着“进京赴试”的牌子,一路上地方官都要保护。这条船上可能有几个举人,船后面可能跟着一大串小船,多半是商的船。

  问:跟着保护伞。但官员告老还乡时,商人会不会也把资金带走,不留在城里发展呢?

  答:不能如此果断地说,商贾来去也不必钉着官员走。只要有道路,大家随时都能走。清末,官员住在城里。商人方面则是小商人住在镇里,大商人住在城里。

  问:但那些原先从乡下出去的商人呢?

  答:那些是很小的商人。你们都没赶过集吧?说个赶集的情况给你们听。

  抗战时四川仍有赶集的风俗,十天赶一次集,轮流在一个地点,每个集都有两种人,农人背着几头猪、几只鸡、几斗米去卖,商人在那儿买这些鸡、猪、米。他们是小商人。小商人带来胭脂、水粉、菜刀、镰刀等东西,这些东西从镇上贩来。小商人买了鸡、猪、米再到镇上卖给大一点的商人。这些大商人买了再运到城里去卖。如此从下而上,从上往下,不一定到全国中心做总集散。每一个中间站都可以集散,所以大商人住大城,小商人住小城,商贩行脚则往返镇市与乡集。

  问:在大城赚了很多钱,不会想到要再投资,经营发展吗?

  答:有的,汉代我们就看到《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专业的大买卖人,甚至有像麦当劳汉堡店一样,专卖酱肉而发财的。但一般而言,汉朝资金都转投到土地上去。但是政府并不希望商人买太多地。

  宋代时官宦人家与商人并无太大差别,一个家族中可能老大做官,老二经商,地位无甚差别。一家之中可能有富贵,也有贫贱,以族为单位,互相合作,重新分配。例如我们许家有寡妇钱,有学生的膏火银--就是奖学金,点灯读书的津贴,考至某个地步,就给这个钱,不用做事,靠这个钱过日子。寡妇钱也是因寡妇无收入,族里每月按人口给米过日子,这些钱都是族里有钱人出的。

  方才所谈的几个配套,就使得中国非常稳定,人的资源与物质资源都可以周转不息。只要政府上层不坏,流通与周转可以一直进行,不会有很糟糕的局面出现。

  中国农民造反真正的原因,不是田不够的问题,而是流转的机制坏了。

  问:但是耕地与人口的矛盾没有关系吗?

  答:我们中国农地的产量非常惊人。汉朝时,中国的单位产量,据我估计,与罗马时代一样大的耕地面积生产量比较,是后者的四倍。宋朝的单位产量已接近今天日本与台湾的成果。但无论汉代或宋代都没有用化学肥料与杀虫药。

  问:您是否说,当时政府所采取的干涉与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对土地均衡、货物流通及贫富均衡的处理?

  答:是的。均富不用法令,而是用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使富人有责任扛起族人的社会福利,这原是儒家的意识形态。但等到佛教传入,果报的观念就强化了儒家“敦亲睦邻”、“救贫济穷”这种传统。

  所以说,只要机制不坏,可以一直周转下去。人口增加,哪来新土地呢?继续不断的开垦,向山里走,向南方走,向人少的地方走。建立水利系统,开垦土地。所以说中国不是一个“面”的中国,而是线型、网型的。这个线型、网型向四面八方不断伸展出去,由陆地伸展到了海边。还不够时,就要伸向外洋、南洋去了。

  至于中国为什么能保持统一?刚才讲的大网络,我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一书的序讲得很详细。因为有市场经济网络存在,区与区间互相依赖。例如金华火腿各地都吃,四川出的榨菜各地都用,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也是处处都用的,自古如此。   这种区域间的依赖,就使得中国在稳定期间,全国各地经济能发挥自己长处,互通有无。一个农夫的收入不只是农地的收入。我在《汉代农业》里算过,汉代农民的收入大约有百分之二十八-三十六来自农业以外,即从市场经济获得。如果国家分裂,市场经济就不完整,老百姓收入就减少,只好想方设法补这个网。

  补网的第一个方法是代用品,买不到景德镇的碗,就自己烧个土碗来吃饭;买不到某个地方的特产,就用自己在本地做的代替。自己的东西也卖不出去,无处获利也要补网。其中一法是走私,跨过边界做买卖。所以说中国这个国家的重新合一,永远是经济统一早于政治统一。民初军阀混战时期,两个省之间的交易没断过;南北朝、宋金时代,南北之间的交易没断过,都是这个道理。这是中国经济一直统一的原因。

  文化上,因为有文官制度,后面有很大的后备军,就是儒家的读书人。儒生读的是"天下"的书,不是民族的书。有"天下"观念的儒家,使得儒生在文化上统一;不论是北方或南方的儒生。所以文化理念的统一与市场网络保证了中国的分散又复合的取向。

  直到近代,我们的经济网被打破,因外洋贸易进来,铁路与港口使得我们国内周转机制完全碎裂。所以,洋人在19世纪看到的中国内地贫穷的情况,是因为成套的机制失效,传统市场经济的网络断了,纯靠土地里长出来的食粮过日子。百分之二十八——三十六的收入少了,怎么会不穷?

  中国分裂也是这样,某一省要买洋货,就不在乎其他省的东西。经济上的市场经济破裂了,文化机制也破裂了。城市读书人与乡下读书人读两种书。城市读书人读莎士比亚,乡下则读孔子孟子。孙中山不是乡下人,不懂乡下;毛泽东懂乡下,不懂外国。

  文化的破裂与经济市场网的破裂,是近代对外开口岸后造成的局面。这个局面中国躲不开,将来可以重新整合。但不可能整合得与过去一样,因为全世界都还在整合之中。

分享到:
上一篇:六○ 中国经济交换网是金字塔式的
下一篇:六二 周人早期迁徙路线之推测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514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