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金瓶梅》之作者的写作地点,学会用城市真实考核故事描写(2)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四)“清河”有石佛寺

    《金瓶梅》故事两次说到石佛寺,第24回写李瓶儿对冯妈妈说:“你是石佛寺长老--请着你就张致了。”这句话说明“清河”有这样的歇后语,它证明石佛寺是“清河”最重要、最着名的寺庙,它的香火非常旺盛,所以石佛寺的长老很忙,很难请。第37回李瓶儿对冯妈妈说:“你做了石佛寺长老,请着你,就是不闲!”此话再次证明石佛寺是“清河”最重要、最着名的寺庙,长老很忙。

    《金瓶梅》故事没有描写石佛寺的具体情景,却细致描写了一个永福寺,例如第89回写吴月娘等人,“往城外五里新坟上,与西门庆上新坟祭扫”;“周守备府里也上坟”,春梅说潘金莲的坟:“在南门外永福寺后面便是。”守备说:“永福寺是我家香火院”;后半回写吴月娘等人祭扫完毕后回城,“三里桃花店,五里杏花村”,“正走之间,也是合当有事,远远望见绿槐影里,一座庵院,盖造得十分齐整。但见:山门高耸,梵宇清幽。当头敕额字分明,两下金刚形势猛。五间大殿,龙鳞瓦砌碧成行;两廊僧房,龟背磨砖花嵌缝。前殿塑风调雨顺,后殿供过去未来。钟鼓楼森立,藏经阁巍峨。旗竿高峻接青云,宝塔依稀侵碧汉。木鱼横挂,云板高悬。佛前灯烛莹煌,炉内香烟缭绕。幢旗不断,观音殿接祖师堂;宝盖相连,鬼母位通罗汉殿院。时时护法诸天降,岁岁降魔尊者来。”吴月娘便问:“这座寺叫做甚么寺?”吴大舅便说:“此是周秀老爷香火院,名唤永福禅林。前日姐夫在日,曾舍几拾两银子在这寺中,重修佛殿,方是这般新鲜。”上述描写表明了永福寺的地理位置,西门庆的坟既然在“城外五里”,吴月娘等人扫墓后回家时,经过了“三里桃花店”,“五里杏花村”,来到了永福寺,这永福寺必然位于杏花村旁边。石佛寺在《金瓶梅》中是有名无实,但是徐州的确有一个石佛寺,它确是徐州的第一大寺;具体位置也符合《金瓶梅》的描写。石佛寺位于云龙山第一节山的东坡上,云龙山共有九节,蜿蜒于石狗湖(现在叫云龙湖)旁,在云雾缭绕中婉如一条游龙。北魏拓拔焘驻军彭城时,其士卒中有人在闲暇时,依山就石刻成巨大的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头像,后塑佛身。明洪武间胜吉和尚缘山修殿复像,成就大佛殿,名为石佛寺。石佛寺的大佛殿依山为后墙,只垫起三砖。民间说法,三砖殿丈二佛,即言此殿之奇。宣德间毁于火,像无损。成化间,太监高瑛议重修,僧文安募化重建大殿。配以罗汉殿、钟楼、鼓楼和三门禅院。由于第57回曾经写僧人募化重建大殿,第89回又写永福寺是周守备的“香火院”,这些情节看来与上述的徐州石佛寺的 历史实际是符合的,而且徐州的石佛寺离十里杏花村的确不远,它是云龙山的着名景点,曾被苏东坡写入诗中。徐州石佛寺就在徐州南门外不远处,位置与距离也都符合。第89回描写的罗汉殿、钟楼、鼓楼和三门禅院的情况,与现在的兴化寺也约略相当;是否完全相同,就不得而知了,因为现在的石佛寺是清朝康熙年间重修的,并命名为兴化寺。当年徐州没有兴化寺,只有石佛寺,身在徐州的作者写作《金瓶梅》时既表现石佛寺名气之大,又以永福寺为名表现了石佛寺之实是完全合理的。

    (五)“清河”有治河郎中任所

    第66回写安进士“升都水司郎中,如今又奉敕修理河道,直到工完回京。”第68回写:治河郎中安进士拜访西门庆,他说:“今又承命修理河道……南河南徙,淤沙无水”.第74回写安郎中借西门庆家宴请路过的蔡九知府。可见工部主事安郎中的任所就在“清河”,但是实际的清河从来没有进士出身的都水司郎中及其任所;而徐州却有。据同治编《徐州府志》载,明朝“设工部分司于徐州洪,初差御史郎中,正统初选工部都水司主事洪事,凡三年一代,署在城东南,徐州洪东岸”.该志录有进士出身的都水司郎中47人的姓名,当然没有安郎中,因为这是故事虚构的人物。

    第68回治河郎中安进士还说:“三年钦限河工完毕,圣上还要差官来祭谢河神。”这也符合徐州的情况,据《陔余丛考》记载,河神“姓谢名绪,南宋人……元兵入临安,赴江死……明祖兵起,神示梦当佑助,会传友德与元左丞李二战吕梁洪,士卒见空中有披甲者来助战,元兵遂大溃。永乐中,凿会通渠,舟楫过河,祷无不应,于是建祠洪上……隆庆以后,乃益盛与。”由此可见,这个河神庙建在徐州吕梁洪附近。明朝皇帝对佑助始祖的这位河神,定当十分敬重;河工完毕,运河大通,皇帝当然要来吕梁洪祭祀了。

    (六)“清河”的大街口和灯市

    第1回写武大“典得县门前楼”居住,“自从搬到县西街上来,照旧卖炊饼。”第2回写西门庆“县门前开着个生药铺”.既然本书第一章根据故事中的写实情节,通过与相关历史事实比对已经证明“清河”实是徐州,则故事中所谓的“清河”县衙就应该是徐州城内的县衙,徐州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不是符合故事写作的呢?我们也应该把《金瓶梅》的描写与徐州的城市实际比对,以便辨别小说是虚构的还是写实的。明朝徐州是州的建制,城里不设县没有县衙,但是前朝曾经设过县,县衙就在如今的少华街军分区司令部所在地,因此徐州的老年人常称少华街为县前街。看来作者在《金瓶梅》故事里所写的县前街指的就是如今的少华街,故事中的县西街、县东街就是以县衙所在地为分界线说的。故事的描写与这一事实是处处符合的,例如第65回写李瓶儿出殡,队伍从西门庆家出发,“刚转过大街口望南走,那两边观看的人山人海。”“陈经济紧扶棺舆,走出东街口”.“迤逦出南门”,“众亲朋陪西门庆走至门上方乘马。”什么是“大街口”呢?这也是徐州的特征:徐州的东大街与西大街在一条直线上,但是南大街与北大街却不在一条直线上。由东大街与南大街的交汇口到西大街与北大街的交汇口有100多米,这一段既不好称为东大街,也不好称为西大街,徐州人称为大街口。北来的人需要转过大街口才能向南,显然作者是按照徐州街道的这一特殊情况来写作故事的,所谓前边队伍“刚转过大街口”就是已经到达南大街。这时棺舆才“走出东街口”,这里所谓的“东街口”指的是县前街的东街口,因为西门庆是住在县门前的。由此可见出殡的队伍是相当长的,全长约300米,正好能符合李瓶儿出殡的庞大规模。“转过大街口望南走”,就是沿着南大街向南门走,所以作者才会接着写“迤逦出南门”,“众亲朋陪西门庆走至门上方乘马。”

    再如第15回写月娘等人“到狮子街灯市李瓶儿新买的房子。”“当街搭数十座灯架”.西门庆与朋友“同往灯市里游玩”;“到了狮子街东口”,“就不往西街去看大灯”.这说明“清河”的灯市设在“狮子街”西街和西街以外的区域,这一描写符合徐州的具体情况。故事所谓的“狮子街”指的是徐州的青年路,徐州的灯市以前就设在现在的青年西路,一直延续到东口外的彭城路南段,古称南大街。西门庆与朋友是在南大街灯市里玩的,走到青年西路东口,因为月娘等人都在“狮子街西街”看灯,所以就不往“狮子街西街”去看灯,他们就往狮子街东街走了。

    三如第24回写潘金莲等人“须臾走过大街到灯市里”,“迤逦往狮子街来”.很明显,潘金莲等人所到的灯市不是狮子街的灯市,因为接下去说的是“迤逦往狮子街来”,根据上述徐州灯市的设置情况,可知她们所到的灯市只能是南大街的灯市,只不过作者只说灯市没有明确说是哪里的灯市,他认为这是显而易见无需说明的,这更证明他很熟悉徐州而且是在徐州写作的。潘金莲等人是从县前街出来的,他们首先到达的大街是北大街,故事描写了她们一路上的活动,指的应该是她们在县前街和北大街上的活动,然后才说“须臾走过大街到灯市里”,从“须臾”二字可知这里所谓的“走过大街”应该是大街口,不包括北大街,因为大街口只有100多米,堪称须臾走过。大街口就是大街的一部分,只不过既不能称为西大街也不能称为东大街而已,作者顺笔写成“须臾走过大街”是合理的,也是自然的,当然外地人理解起来就比较麻烦了。转过大街口就到了南大街,而后才“迤逦往狮子街来”,这完全符合徐州灯市的设置和徐州街道的具体情况。

    上述九个方面表明作者在写作《金瓶梅》时表现出的“清河”种种特征,完全符合徐州的具体情况,写的是那样自然,那样精确细致,生动具体,足以证明作者是立足于徐州写作的。这就证明徐州是作者写作《金瓶梅》的所在地,从细节上辅助证明了《金瓶梅》的叙事地点“清河”是徐州。

分享到:
上一篇:多重文化意义下的探索与追求--《西游记》孙悟空形象新论(2)
下一篇:《金瓶梅》之作者的写作地点,学会用城市真实考核故事描写(3)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648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