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与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3)
六
从以上论述可见,《西游记》和明代后期思想解放的启蒙思潮的确有着不解之缘。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西游记》同时也受到王学消极因素的影响。
从王阳明的本意来看,他是完全站在“补”封建之“天”的立场上建立他的“心学”体系的。在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的过程中,他认识到社会动乱的根源,就在于人心有种种欲望,要破“山中贼”,首先就要破“心中贼”.他创立心学体系,就是希望人们通过心性的修炼,“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71]所以,他的心学体系的落脚点,还是落在“存天理,去人欲”上。
纵观《西游记》,的确如不少学者指出,其回目、诗赞中,就有不少直接用到了“心”、“性”、“情”等文字;还有些文字本身就是修心炼性的术语。作品中也不时可以见到“明心见性”、“修心”等等语言。作品还引用了不少前代道教或佛教的
诗词歌诀。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更是贯彻作品的始终。特别是孙悟空的成长史--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西天取经成正果,又隐喻了放心、定心、修心的过程。这既是孟子“求放心”理论的形象解释,又和王学“破心中贼”的主观意图似乎隐隐相合。
那么,是不是就能说《西游记》是一部“’破心中贼‘的政治小说”[72]呢?我们认为还不能。这是因为:
一、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并不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反抗天宫统治者的行为,只是孙悟空的个性和神权世界发生了矛盾,因而不能不闹。整个大闹天宫的过程,孙悟空都带有随意的性质,有着率性而为的特征。所以,大闹天宫和封建时代的农民起义并无一致之处。大闹天宫所要表现的,主要是孙悟空酷爱自由、反抗束缚和无视权威的性格。既然如此,把《西游记》说成是镇压农民起义的“破心中贼”的政治小说,就失去了其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二、当然,我们也可以把“破心中贼”中的“贼”理解为人们的私欲,儒、释、道三家都有这样的提法。这倒是比较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但和作品的实际却又有一定的差距。从吴承恩本人来说,有着矛盾的创作心态。一方面,他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是“放心”的过程,是“欺天罔上”、“乱大伦”的行为;悟空被压五行山,则是“恶贯满盈”.但另一方面,他又抱着欣赏的态度,把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写得声威显赫,声情并茂,活脱脱塑造出一位反抗束缚、争取个性自由的斗士形象。特别是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作者并没有写孙悟空如何为自己率性而为大闹天宫感到羞愧和自责,而是把大闹天宫作为一段光荣的历史大肆宣扬。西天路上,他对神、佛同样表现出桀骜不驯的个性特点。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吴承恩的思想只达到了这种高度:对反抗束缚、追求个性自由是赞同的,但这种反抗和追求,又不能毫无限制,应该以触动而不打破封建之“天”为标准。正因为这样,西天取经的孙悟空,就必须有一个紧箍予以限制。这是吴承恩思想的局限,当然也是那个时代的局限。
三、西天取经既是作者所设计的一个修心过程,但如前所述,“西游”故事在其流传过程中,已经把西天取经符号化,即表现了为事业奋斗的象征性意义。积淀在“西游”故事中的这种象征性意义,是历代人民的杰出创造。吴承恩把为事业奋斗的进取精神和为民除害的抗暴精神结合起来,描写孙悟空横扫西天路上的妖魔鬼怪,正是对流传的“西游”故事的继承和发展。
总之,我们认为,《西游记》是在明代思想解放启蒙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中不少精神内涵都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但是,儒、释、道三家,本来就是既有斗争又有融合的。到了宋代,程朱理学更是援禅入儒,并直接影响到王阳明的心学。因此,王阳明的心学体系虽以儒学为主,实际上却包含了不少道教和佛教的内容。再加上三教出现合流趋势,《西游记》又是一部以宗教的取经故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因此,其中便出现不少佛教和道教的名词术语,“释迦与老君同流,真性与元神杂出”.不过,只要我们承认《西游记》是一部长篇小说,那就应该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理论,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从把握人物形象的本质内涵入手,来把握全书--这应该是我们研究《西游记》最基本的立场和方法。以上意见当否,望学术界同仁雅正。
注释:
[1] 《抱朴子·内篇》,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7页。
[2] 朱熹:《周易本义》卷一。
[3][50][64] 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卷七,《宪问》第十四;卷二,《里仁》第四;卷四,《述而》第七。
[4][5][6][66] 朱熹:《孟子章句集注》卷三,《公孙丑章句》上;卷十一,《告子章句》上;卷六,《滕文公章句》下;卷十三,《尽心章句》上。
[7] 见《中州学刊》1999年第4期。
[8]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8月版,第140页。
[9][10][11][38][39][40] 刘修业辑录《吴承恩诗文集》,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3、35、25、113、182、16页。
[12]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见高文主编《全
唐诗简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542页。
[13]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见同上第410页。
[14]
岑参:《银碛山西馆》,见《全唐诗》卷一九九。
[15]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见同注[12]第273页。
[16] 窦蒙:《述书赋》(注)。
[17][18] 朱一玄等:《〈西游记〉资料汇编》,中州书画社1983年 7月版,第58、112页。
[19]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之四。
[20][21] 《明史》卷二五三,《王应熊传》;卷二五二,《杨嗣昌传》。
[22][71] 王阳明:《传习录》上。
[23][52][54][58] 李贽:《焚书》卷四,《因记往事》;卷一,《答邓明府》;卷三,《读律肤说》;卷二,《又与焦弱侯》。
[24] 黄宗羲:《南雷文定后集·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
[25] 李塨:《恕谷后集》卷四,《与方灵皋书》。
[26] 颜元:《存学编》卷二,《性理评》。
[27][28] 陈亮:《龙川文集》卷十五,《送吴允成运干序》;卷一,《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
[29] 叶适:《习学记言》卷二十三。
[30][33][69] 王阳明:《传习录》下。
[31] 《国榷》卷六十六。
[32][35]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
[34] 张元益:《龙谿墓志引》。转引自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52页。
[36][60] 同注[32]卷三十四,《泰州学案三》。
[37] 顾璘:《国宝新编·祝允明传》。
[41] 见《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42] 钟婴:《〈西游记〉社会背景发覆》,见《西游记研究论文选》,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43] 田同旭:《〈西游记〉是部情理小说》,见《山西大学学报》 1994年第2期。
[44] 杨江柱:《猪八戒与孙悟空》,见《芳草》1982年第4期。
[45] 陈荣林、周应堂:《一个求生存的典型形象》,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46] 侯光复:《取经路上的凡夫俗子──猪八戒》,见《文史知识》 1989年第7期。
[47] 冯文楼:《取经:一个多重互补的意义结构》,见《明清小说研究》1992年第1期。
[48] 刘毓忱、杨志杰:《试论猪八戒的形象塑造》,见《南开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
[49] 孙逊:《孙悟空、猪八戒形象塑造的艺术经验》,见《文学评论》1985年第1期。
[51] 容肇祖整理《何心隐集》,中华书局1960年9月版第40页。
[53] 李贽:《藏书》卷三十二,《德业儒臣后论》。
[55] 袁宏道:《龚惟长先生》,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版205页。
[56] 吴圣昔:《呆子形象面面观》,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57][68] 王阳明:《传习录》中。
[59] 李贽:《续焚书》卷二,《三教归儒说》。
[61] 冯梦龙:《山歌序》。
[62] 冯梦龙:《太霞新奏》。
[63] 同注[55]第188页。
[65] 朱其铠:《论〈西游记〉的戏谑和超越》,见《新疆社会科学》 1988年第6期。
[67] 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二十二,《杂说》。
[70] 汤显祖:《序丘毛伯稿》,徐朔方笺校《汤显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140页。
[72] 刘远达:《试论〈西游记〉的思想倾向》,见《思想战线》 1982年第1期。
原载:《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01期
- 上一篇:《西游记》与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2)
- 下一篇:孙悟空形象的深层意蕴与新民族精神(2)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