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金瓶梅》抄引《水浒传》考探(4)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七、 《金瓶梅》第十五回,抄了《水浒传》三十三回关于元宵灯市的一段韵文:

    山石穿双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金莲灯,玉梅灯,晃一片琉璃。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团锦绣。银蛾斗彩,双双随绣带香球。雪柳争辉,缕缕拂华旛翠幕。村歌社鼓,花灯影里竞喧阗。织妇蚕奴,画烛光中同赏玩。虽无佳丽风流曲,尽贺丰登大有年。

    《水浒传》中的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宋江在元宵之夜所见清风镇灯市的盛况。《金瓶梅》作者借抄这些文字,用于对元宵之夜清河县城,潘金莲等赏灯的描写,并在这段韵文基础上,作了较大的补充和发展。单就灯的种类,作者列举了绣球灯、秀才灯、媳妇灯、和尚灯、通判灯、师婆灯、刘海灯、骆驼灯、青狮灯、猿猴灯、白象灯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对各种灯,作者还作了极为简练的描述。例如,“秀才灯,揖让进止,存孔孟之遗风”,“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通判灯,钟馗共小妹并坐”,“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这说明《金瓶梅》作者所生活的明代嘉靖年间的灯市盛况,比《水浒传》所写的宋代,又有较大的发展。其时不仅有一般造型的荷花灯、芙蓉灯,还有形象生动的螃蟹灯、鲇鱼灯,还有表现人物故事的和尚灯、通判灯。可见,《金瓶梅》的这段韵文,虽然借鉴了《水浒传》的描写,但无疑是当时社会民间风俗的艺术再现。从文字的艺术水平来看,亦比《水浒传》进了一步。

    八、 《金瓶梅》第十八回,抄改了《水浒传》第五十三回一首回首诗:

    堪叹人心毒似蛇,谁知天眼转如车。

    去年妄取东邻物,今日还归北舍家。

    无义钱财汤泼雪,倘来田地水推沙。

    若将奸狡为生计,恰似朝云与暮霞。

    《金瓶梅》抄录此诗时,只改了两个字,即将“心”改为“生”,“生”改为“活”,余者一仍其旧。《水浒传》写柴进失陷高唐州,梁山英雄攻打高唐州,因高廉使用妖法而未遂。于是吴用出计去请公孙胜。此诗用在此回回首。《金瓶梅》则写宇给事劾杨提督而累及西门庆。于是西门庆派人上京贿赂蔡京。此诗亦抄用在回首。这是《金瓶梅》的回首诗抄袭的例子。《金瓶梅》作者抄引此诗寓讽刺西门庆巧取豪夺之意。

    九、 《金瓶梅》第十九回,抄《水浒传》第三十三回一首回首诗:

    花开不择贫家地,月照山河到处明。

    世间只有人心恶,万事还须天养人。

    盲聋暗哑家豪富,智慧聪明却受贫。

    年月日时该载定,算来由命不由人。

    《金瓶梅》抄录时改“到”为“处”,“恶”为“歹”,“万”为“百”,“须”为“教”,“智慧”为“伶俐”.这些均属文字上的改动。这是《金瓶梅》的回首诗抄袭《水浒传》的回首诗的又一例。这首诗还被《金瓶梅》再次用作为第九十四回的回首诗。第十九回抄录时改“到”为“处”,改“万”为“百”,而第九十回抄录时,这两处却又按《水浒传》原诗而未改动。这说明《金瓶梅》作者在抄录时的改动完全是随心所欲,并未有多少深思熟虑。而且一诗而重复使用亦恐怕是无意识的。这表明《金瓶梅》作者行文的粗疏。另外,这一首诗与回内的情节亦无多少直接的联系,它似乎只单纯地表明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作的说教而已。

    十、 《金瓶梅》第二十六回抄改《水浒传》第三十回中的一个情节。《水浒传》写张都监设计陷害武松:是夜,只听得后堂里一片声叫起有贼来。武松献勤,径抢入后堂里来,听玉兰指道:“一个贼奔入后花园里去了。”武松大踏步赶入花园里去时,不提防黑影里撇出一条板凳,把武松一交绊翻。走出七八个军汉,叫一声捉贼,就地下把武松一条麻索绑了。张都监大怒,斥责武松忘恩负义,并从武松房里搜出银酒器皿等“赃物”.《金瓶梅》将张都监改为西门庆,武松改为来旺儿,玉兰改为玉箫,将故事改头换面,便成了西门庆设计陷害来旺儿的情节。这是《金瓶梅》抄袭《水浒传》的又一种情况;与抄录 诗词、韵文有所不同。

    十一、 《金瓶梅》第二十七回,有三处抄袭《水浒传》第十六回:

    1. 《水浒传》写杨志押送金银担,时值酷暑,古人有八句诗道: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红炉中。五岳翠干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

    《金瓶梅》改“旗”为“云”,改“起”为“发”,抄录全文亦形容暑热天气。

    2. 《水浒传》写白日鼠白胜挑着酒桶上黄泥冈,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

    《金瓶梅》改“稻”为“黍”,录其诗为三等人怕热,三等人不怕热的大段议论作证诗。

    3. 《水浒传》中另有一首诗:“玉屏四下朱阑绕”与一段议论:“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藕避暑,尚兀自嫌热。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金瓶梅》将这些议论加以发挥,就成了书中三等人怕热,三等人不怕热的大段议沦。以上这些均属气候描写文字上的抄袭借用。

    十二、 《金瓶梅》第三十回抄《水浒传》第十三回一段韵文:

    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金,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弦管笙簧,奏一派声清韵美。绮罗珠翠,摆两行舞女歌儿。当筵象板撒红牙,遍体舞裙拖锦绣。逍遣壶中闲日月,邀游身外醉乾坤。

    这是《水浒传》写梁中书家宴,庆贺端阳的一段描写。《金瓶梅》改“艾”为“草”,“榴”为“花”,“锦绣”为“云母”,“菖蒲切玉”为“盘堆麟脯”,“杯”为“觞”,“角黍堆金”为“盆浸冰桃”,“青玉案”为“碧玉斝”,“笙簧”为“讴歌”,“拖”为“铺”.用来形容西门庆及妻妾“赏玩荷花、避暑饮酒”的场面。

    十三、 《金瓶梅》第五十九回抄《水浒传》第二十一回一段韵文:

    银河耿耿,玉漏迢迢,穿窗斜月映寒光,透户凉风吹夜气。雁声嘹亮,孤眠才子梦魂惊。蛩韵凄凉,独宿佳人情绪苦。谯楼禁鼓,一更未尽一更催。别院寒砧,千捣将残千捣起。画檐间叮当铁马,敲碎旅客孤怀;银台上闪烁清灯,偏照离人长叹。贪淫妓女心如铁,仗义英雄气似虹。

    阎婆惜恋着张三,把宋江看似眼中钉。当夜“两个在灯下坐着,对面都不做声,各自肚里踌躇”,“只见窗上月光”.《水浒传》便写下这段韵文刻画他们的心情。《金瓶梅》照搬这段文字,写李瓶儿“觑着满窗月色”,“守着(病儿)官哥儿睡在床上”,“愁肠万结,离思千端”.《金瓶梅》照抄时改“斜”为“皓”,“映”为“耿”,“催”为“敲”,“旅客孤怀”为“仕女情怀”,并将最后一句改为“一心只想孩子好,谁料愁来在梦多”.如此一改才使原文符合李瓶儿的情状。但这仍然是一种生吞活剥式的搬用。

    十四、 《金瓶梅》第六十一回,抄《水浒传》第五十二回一段韵文:

    面如金纸,体似枯柴。悠悠无七魄三魂,细细只一丝两气。牙关紧急,连朝水米不沾唇。心膈膨胀,尽日药丸难下腹。隐隐耳虚闻磬响,昏昏眼暗觉萤飞。六脉微沉,东岳判官催使去。一灵缥缈,西方佛子唤同行。丧门吊客已临身,扁鹊卢医难下手。

    《水浒传》以此写柴皇城的病态。《金瓶梅》抄录而成为写李瓶儿病态的文字。《金瓶梅》抄录时作了不少改动:改“枯柴”为“银条”,“悠悠……紧急”为“看看减褪丰标,渐渐消磨精彩。胸中气急”;“不”为“怕”,“心膈”为“五脏”,“微”为“细”,“使”为“命”.这是关于病态描写的抄袭。

    十五、 《金瓶梅》第六十六回,抄《水浒传》第五十三回一段韵文:

    星冠攒玉叶,鹤氅缕金霞。神清似长江皓月,貌古似泰华乔松。踏魁罡朱履步丹霄,歌步虚琅函浮瑞气。长髯广颊,修行到无漏之天。碧眼方瞳,服食造长生之境。三岛十洲骑凤往,洞天福地抱琴游。高餐沆瀣,静品鸾笙。正是:三更步月鸾声远,万里乘云鹤背高。都仙太史临凡世,广惠真人住世间。

    《金瓶梅》改“似”为“如”,“魁罡”为“罡朱”,“歌”字删去,“碧眼……之境”改为“皓齿明眸,佩箓掌五雷之令”,改“骑凤往”为“存性到”,“抱琴游”为“出神游”,“静品鸾笙”为“静里朝元”,“住世间”为“降下方”.另外,删去“正是”两字,在“都仙太史”前增“就是”两字。在《水浒传》中,这是对罗真人的仪表刻画。《金瓶梅》抄此来形容黄真人的仪表。

    十六、 《金瓶梅》第六十八回,抄《水浒传》第八十一回一首诗:

    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

    露来玉指纤纤软,行处金莲步步娇。

    白玉生香花能语,千金良夜实难消。

    《金瓶梅》抄录时改“容”为“姿”,“眼”为“目”,“指”为“笋”,“软”为“细”,“处”为“步”.这是《水浒传》描写李师师容貌的诗,《金瓶梅》借来写妓女爱月儿。

    十七、 《金瓶梅》第七十九回,抄《水浒传》第四十四回一首诗: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此诗在《水浒传》中写潘巧云,斥女色杀人。《金瓶梅》借此写西门庆贪淫乐色,髓竭人亡,重弹女人祸国,女色败家的老调。

    十八、 《金瓶梅》第八十一回,抄《水浒传》第三十一回一段韵文:

    十字街荧煌灯火,九曜寺香霭钟声。一轮明月挂青天,几点疏星明碧汉。六军营内,呜呜画角频吹。五鼓楼头,点点铜壶正滴。四边宿雾,昏昏罩舞榭歌台。三市寒烟,隐隐蔽绿窗朱户。两两佳人归绣幕,双双仕子掩书帏。

    《金瓶梅》抄录时改“寺香”为“庙香”,“汉”为“落”,“正”为“双”,“寒”为“沉”,“蔽”为“闭”.《水浒传》写武松径回孟州城,欲杀张都监。这是一段对孟州城中黄昏时的情景描写。《金瓶梅》用此写韩道国回清河县时,所见城中黄昏的景象。

    十九、 《金瓶梅》第八十四回,有六处抄袭《水浒传》文字。

    1. 《水浒传》第七十四回,写燕青来到岱岳庙,所见此庙气象:

    庙居岱岳,山镇乾坤。为山岳之至尊,乃万神之领袖。山头伏槛,直望见弱水蓬莱。绝顶攀松,尽都是密云薄雾。楼台森耸,疑是金乌展翅飞来。殿阁棱层,定觉玉兔腾身走到。雕梁画栋,碧瓦朱檐。凤飞亮映黄纱,龟背绣帘垂锦带。遥观圣象,九旒冕舜目尧眉。近睹神颜,衮龙袍汤肩禹背。九天司命,芙蓉冠掩映绛绡衣。炳灵圣公,赭黄袍偏称蓝田带。左侍下玉簪珠履,右侍下紫绶金章。阖殿威严,护驾三千金甲将。两廊猛勇,勤王十万铁衣兵。五岳楼相接东宫,仁安殿紧连北阙。蒿里山下,判官分七十二司。白骡庙中,土神按二十四气。管火池铁面太尉,月月通灵。掌生死五道将军,年年显圣。御香不断,天神飞马报丹书。祭祀依时,老幼望风皆获福。嘉宁殿祥云杳霭,正阳门瑞气盘旋。万民朝拜碧霞君,四远归依仁圣帝。

    《金瓶梅》写吴月娘到泰山岱岳庙进香,所见此庙气象,完全照搬《水浒传》文字,稍作文字改动如下:改“神”为“福”,“伏”为“倚”,“见”字删,“尽”字删,“密”为“浓”,“疑是”删,“阁”为“宇”,“定觉”删,“飞”为“扉”,“九旒冕”为“九猎舞”,“睹”为“观”,“称”为“衬”,“珠”为“朱”,“严”为“仪”,“勤”为“擎”,“五岳……北阙”删,“骡”为“驿”,“火”为“太”,“月月”为“日日”,“皆获”为“祈护”,“杳”为“香”,“君”为“宫”,“远归”为“海皈”,“仁”为“神”.

    2. 《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写宋江被官府追捕,来到还道村,躲在古庙神厨中,梦见九天玄女娘娘。娘娘仙容所见:

    头绾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蓝田玉带曳长裙,白玉圭璋擎彩袖。脸如莲萼,天然眉目映云环。唇似樱桃,自在规模端雪体。犹如王母宴蟠桃,却似嫦娥居月殿正大仙容描不就,威严形象画难成。

    《金瓶梅》抄录这段文字,便成了吴月娘所见的碧霞宫娘娘金身的仙容。改动处如下:改“环”为“鬟”,“樱桃”为“金朱”,“蟠桃”为“瑶池”,“居”为“离”.

    3. 《水浒传》第五十三回,写高唐州知府高廉妻弟殷天锡,依仗权势横行害人,要霸占柴皇城住宅花园。《金瓶梅》借用殷天锡这一人物,而改变了情节,遂构成吴月娘在碧霞官方丈间被殷天锡调戏的情节。

    4. 《水浒传》第七回,写高俅之子高衙内在五岳庙调戏前来进香的林冲之妻。林妻叫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这句话被《金瓶梅》改写成:“清平世界,朗朗乾坤,没事把良人妻室,强霸在此做甚”,这就成了吴月娘斥责殷天锡的语言。可见《金瓶梅》中殷天锡调戏吴月娘的情节,是从《水浒传》第五十三回、第七回两处情节并和改写而成的。

    5. 《水浒传》第三十二回,写清风寨知寨刘高之妻被王英所抢,后经宋江劝说而放归。《金瓶梅》抄此情节,改刘高之妻为吴月娘,遂构成吴月娘从泰山回清河途中,被王英所抢,又被宋江劝说而放归的情节。

    6. 《水浒传》第三十二回,写清风山形势:

    八面嵯峨,四围险峻。古怪乔松盘翠盖,杈丫老树挂藤萝。瀑布飞流,寒气逼人毛发冷,巅崖直下,清光射目梦魂惊。涧水时听,樵人斧响;峰峦倒卓,山鸟声哀。麋鹿成群,狐狸结党。穿荆棘往来跳跃;寻野食前后呼号。伫立草坡,一望并无旅店;行来山岰,周围尽是死尸坑。若非佛祖修行处,定是强人打劫场。

    《金瓶梅》改“流”为“来”,“听”为“闻”,“樵人斧响”为“推一人齐响”(此疑为《金瓶梅》抄误或刻误),“岰”为“径”.《金瓶梅》照搬此文字,遂成吴月娘道经清风山所见之形势。

    由此可见,《金瓶梅》第八十四回,抄了《水浒传》不同回目中的六处文字。可以说,此回的情节基本上是由《水浒传》抄改并合而成的。这是《金瓶梅》抄袭《水浒传》的一个非常突出的例子。

分享到:
上一篇:《金瓶梅》抄引《水浒传》考探(3)
下一篇:《金瓶梅》抄引《水浒传》考探(5)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580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