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释“离”、“离离”、“离骚”(3)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三、释“离骚”

    刘熙载《艺概》有言:“太史公《屈原传》曰:‘离骚,犹离忧也。’于‘离’字初未明下注脚。”

    此汉司马迁“初未明下注脚”的“离”字,两千多年来,很费了一些注家的心思。然从训诂学的角度而言,则不外是训“离”为“别”,训“离”为“罹”两类。

    训“离”为“别”者,以王逸为首。王逸《楚辞章句》说:“离,别也;骚,愁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

    训“离”为“罹”者,以班固为首。班固《离骚赞序》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关于“离”有“分别”之一意,本文在前面已略有析说。关于“离”有“遭遇”之一意,则尚未言及。这里,稍作引述如下。

    “离”字,古文常和“罹”字通假。“罹”之本意,《说文》徐铉《注》附其文释为“心忧”。然《汉书·文帝纪》中有“以罹寒暑之数”句,颜师古《注》云:“罹音离,遭也。”故班固、应劭以及后来的一些注家,也有释“离骚”为“忧愁”或“遭遇忧愁”的。除上述两种解释之外,尚有以楚语双声词“劳骚”(即“劳商”)解释“离骚”的。如游国恩、郭沫若等。

    然而《楚语》中有伍举语曰:“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远者距违。”从上下文意来看,“离”、“骚”二字和“违”(案:疑同“伟”)、“距”二字,都是偏正关系,而不是不可分割的双声词语。故,游、郭二先生的解说确如姜书阁先生《先秦 辞赋原论》所评:“游氏之说固新奇可喜,也还讲得通。但于诂训终觉迂曲”(4)。

    两千余年,此太史公“初未明下注脚”的《离骚》文题,一直扑朔迷离,而未有确训达诂。

    窃以为:“太史公之所以不‘明下注脚’者,盖因‘离’之一字,在其时意义甚明。”

    又以为:“据伍举‘骚离’之言,‘离’字当为‘骚’字的限定修饰用语。”

    故,“离骚”者,据当时“离”字有“析分为二”与“连相比并”之二意的前提,当不外乎“别愁”与“双重乃至多重忧愁”之二意。

    此“别愁”与“双重乃至多重忧愁”之二意,前者,历代多有注家发明;后者,则向未见有人言及。故特申此意,逞其浅妄,以存一端之见。

    古文献中,每每以“骚”独称《离骚》一类的文体,而并不言及“离”字。现在看来,《离骚》之“骚”者,是为此类“谏议”文体的名号;《离骚》之“离”者,则屈原特加于此“骚”字之上的限定修饰用语。故,“骚”者,为此类文体的共名;《离骚》者,为屈原所作之“骚”的特称。

    屈原之《离骚》,既“恐皇舆之败绩”,“哀民生之多艰”,又“恐修名之不立”,“哀朕时之不当”。这忧国忧民,且感慨于自己生不逢时的双重乃至多重忧愁,实在是《离骚》创作的触媒。

    屈原所作之《骚》,之所以特别题作《离骚》者,正是欲以此“双重乃至多重忧愁”的文题,来揭示文中积愤的深广。

    附注:

    1,《木兰诗》中有“雄兔脚扑簌,雌兔眼迷离”句,这“迷离”一语,即是“弥离”,故作“蒙茏”(朦胧)解。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第39页。

    3,见《顾亭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5月第2版,第274页。赵俪生先生《顾亭林与王山史》(齐鲁书社1986年12月第1版)一书说:“其中‘乌合’二字,描写得很确切”(第26页)。牛案:同样,“鱼丽”二字也很妥帖。

    4,与其把“劳骚”看作双声词来解释“离骚”,倒不如用“双重乃至多重忧愁”的“离骚”内涵,来阐明“劳骚”的本意。

    1983年5月24日初稿

    1993年2月24日修订

    载1993年11月出版之高雄《中国国学》第21期第85-90页

    1996年3月22日补订

    1998年8月9日再补

分享到:
上一篇:释“离”、“离离”、“离骚”(2)
下一篇:儒家传统与人权(2)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1205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