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道教科仪研究(2)
第四阶段,1997年至今。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该期对斋醮科仪的探讨范围不断拓宽,涉及到历史、人物、经典、区域性、与艺术的关系等多方面。如:
张泽洪的《论科教三师》(《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4期),介绍了道教科仪史上最重要的三个人物,即陆修静、张万福、杜光庭的主要成就及贡献,指出科仪经典和格式的日趋丰富与完善是科仪思想渐趋成熟的标志;《斋醮科仪中的焚香》(《上海道教》,1998年第1期)及《道教焚香漫谈》(《世界宗教文化》,1999年3月),两文概论了斋醮科仪中焚香的由来、焚香的科仪及灵香的制作等;《周思得与<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中国道教》,1998年第1期),介绍了《上》这一科仪经典及其编撰者周思得的生平事迹。此外,还有《道教斋醮科仪与民俗信仰》(《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2期)、《道教斋醮科仪中的存想》(《中国道教》,1999年第4期)等文。
科仪音乐方面,有蒲亨强的《道教科仪音乐历史考察》(上、下)(《音乐艺术》1997年第1期,第2期),以原始道经为基本史料,追踪科仪音乐传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全程,并略述各历史分期的道派、经典、人物和相关文化背景,首次清理了科仪音乐历史发展的完整线索。甘绍成的《道教科仪音乐研究的回顾与存在的问题》(《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2期),对80年代以来大陆及港台地区在科仪音乐研究方面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作了回顾总结,并对科仪音乐的研究范围及方法提出一些建议。还有刘红的《香港的道教音乐》(《中国道教》,1997年第2期)、王宜娥的《道教音乐》(《中国宗教》,1998年第1期)等。
符箓、咒术方面,有姜生的《道符结构、语义及功能研究》(《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6期);李远国的《论道教符的分类》、《论道符的结构与笔法》(分载于《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2期,1998年第2期)、《道教咒术初探》(《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2期)等,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勾勒了科仪道符与咒术的轮廓。
探讨台湾省道教科仪有关情况的论文有赖宗贤的《台湾的醮祭与符咒》(《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1期)及柏登基的《台湾道教科仪与炼养》(《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3期)等。
科仪经典方面的研究论文有张振国的《<灵宝望乡泉台金科>述略》(上、下)(《上海道教》,1997年第1期,第2期)及萧登福的《<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探述》(《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2期)等。
杨民康等的《简论云南瑶族道教科仪乐舞及其跨民族性、地域性艺术文化特征》(《民族艺术研究》,1997年第5期),向延洪的《溆浦土家村寨举办罗天醮会的启示》(《中国道教》,1998年第3期)等文,表明对科仪的研究视野已扩展到少数民族地区。
此外,唐大潮的《道教科仪与中国古老宗教仪式》(《中国道教》,1997年第3期),王家佑的《道教斋醮科仪精义》(《四川文物》,1997年第5期),陈麒麒的《九幽灯仪简述》(《上海道教》,1997年第3期),陈耀庭的《“为什么要做道场”第一、二、三讲》(《上海道教》,1998年第1,2,3期),丁常云的《道教的禳镇科仪及其功能》(《中国道教》,1998年第3期)及《道教斋醮禁忌》(《上海道教》,1999年第3期)等论文也为这一时期的科仪研究增光添色。
此期的专着有张泽洪的《道教斋醮符咒仪式》与《道教斋醮科仪研究》属于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之一(分别于1999年4月、9月由巴蜀书社出版)。作者经过多年的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全面、系统。该书分四章,纵横兼顾,即廓清了道教斋醮的源流、发展、演变历史,又建立起科仪格式的理论框架,展示了坛仪法式的主要内容;并从丰富的科仪类中选取常行仪式,深入地分析其格式及思想义蕴;最后介绍了斋醮科仪思想的内容及宗教功能,以及与民俗信仰关系诸问题。
除了上面所罗列的成果外,还有许多有关道教史及介绍道教知识的综合性书籍、大型工具书也涵盖有道教斋醮科仪的内容。
从以上的大略统计中,可以看出多年来对道教科仪的研究有以下特点。第一,对该专题的研究,自1980年代中期后,发展速度可谓突飞猛进。我们所划分的四个阶段,其年限间隔是逐渐变短的,而其成果却在不断增加。第二,因前人的研究少,可资借鉴的材料和观点相应来说也较缺乏,因而后来者对科仪的研究多属首创性或初步性的。第三,由于科仪本身内容丰富,牵涉广泛,学者们对它的研究角度就颇多,各角度少有相干。即使角度相同,其着重点也不一样,因此几乎不存在对某一相似问题的探讨有争论的现象。
道教科仪研究对拓宽道教文化研究领域、折射道教发展历史以及深度挖掘道教的精神与信仰实质等均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科仪研究中尚有不足之处有待弥补,如:如何对道教科仪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几乎没有研究;对现实斋醮科仪的写真少等。所以今后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天地广阔。
- 上一篇:20世纪中国道教哲学研究(6)
- 下一篇:20世纪中国道教学研究(2)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