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20世纪中国道教哲学研究(3)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三)道教哲学史

    学界对道教哲学史的研究是从三个层次开展的。

    一是道教哲学通史。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李刚《道教与中国哲学》(系卿希泰主编《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第四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算得上这一领域中最详尽也最佳地把握了整个道教哲学发展脉络的着作。该着按照道教哲学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将道教哲学划分为汉代道教哲学、魏晋道教哲学、南北朝隋唐道教哲学、宋明道教哲学这四个历史阶段,并对每一历史阶段中道教哲学的思想来源、内容、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如认为南北朝隋唐道教哲学受佛教的影响,其侧重点由此前的本体论转向了心性论,这段时期是道教哲学的转型期,追求的目标由外转向内,从追寻成仙的外在依据转为对内在依据的究诘。这一转变最终为宋明道教哲学完成。宋明道教哲学之所以成熟,是受到宋明理学、禅宗和道教内丹这三方面辐射的结果。从宏观上看,宋明道教哲学可剖析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无极-太极的宇宙论、性命双修的内丹学和主静去欲的方法论。陈耀庭《道教哲学的演化和主要特点》(载《宗教问题探索》1989-1991年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上海市宗教学会编)一文则简明扼要地分析了道教哲学在各个历史演变时期的特点。该文认为,东汉末年道教将《老子》之“道”改造为聚形可成太上老君的说法,从而将神仙论和宇宙生成论统一起来,为整个神学和哲学体系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哲学的发展重点仍在于全面阐述其宇宙论和神仙观。隋唐五代和北宋时期,道教哲学逐渐体系化,以道为核心的自然观、社会观和神仙观渐趋完整。南宋以后,道教哲学以探究人的禀赋为重点。

    二是断代道教哲学史。这方面的研究首先体现于一些着作之中,如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秦汉卷,1985年;魏晋南北朝卷,1988年;隋唐卷,1994年)、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三联书店,1983年重版)、李刚《汉代道教哲学》、汤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詹石窗《南宋金元的道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对各个历史时期道教哲学的内容和特色作了详略不等的叙述和论析。另外还有一些有关断代道教哲学的论文。郭武《论道教初创时期的神学思想》(载《四川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认为早期道教在哲学基础上阐述了其神灵创世、灵魂永存和宗教修炼等神学理论,论证了实现长生成仙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实现的途径。李刚《魏晋道教哲学三题》(载《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通过对魏晋玄学与道教哲学、葛洪的形神统一论及证明神仙不死之道的方法论、葛洪论内圣外王与儒道双修这三个问题的论析证明,魏晋是道教哲学粗具体系的时期,它进一步把儒道两家的特长结合起来,形成内圣外王即内道外儒的思想体系。萧萐父《隋唐时期道教的理论化建设》(载《海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认为这一时期道教的理论化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道教开始占领老庄玄学阵地,大兴注老解庄之风;其次,道教着力于融摄佛教的思辨成果,用以建构自身的理论体系;最后,道教理论化的后期发展日益趋向于并包容在三教融合的思潮之中。三教由对立斗争而趋向融合是隋唐时期的思想主潮。关于唐以后的断代道教哲学,至今还鲜有专文论述。

    三是道教哲学中某一具体学说的发展史。郭武《道教长生成仙说的几个发展阶段》(载《宗教学研究》1992年第3-4期)将道教的长生成仙学说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论述了初创时的道教如何奠定了长生成仙说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方向,魏晋南北朝时的道教成仙说如何得以成熟和发展,唐宋时期的道教成仙说如何与佛教融合并在理论上发生了转折,元明时期革新后的道教如何走向鼎盛及衰微。孙亦平《论道教仙学两次理论转型的哲学基础》(载《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所探讨的主题与郭文相同,只不过将成仙学说的历史演变更简单地概括为两次理论转型。第一次转型是从《太平经》宣扬的“精神主生”转变为追求肉体飞升,第二次转型是从肉体飞升转变为追求精神的升华与超越,前者与魏晋哲学由宇宙起源论转向本体论有关,后者则与唐宋以来心性论的风行有关。蒙文通《道教史琐谈》(载《中国哲学》第四辑,三联书店,1980年版)对历代道教徒解老注老之作中体现出的道教老学思想作了初步勾勒,试图以此窥见道教思想之源流、派别、发展和变化。卢国龙《中国重玄学》(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对道教中融佛教和老庄义理为一体的重玄学说作了历时性的探讨,将重玄学说的历史归结为四个阶段和三次宗趣转变。

    (四)道教哲学经典

    道教经典内容广博,其中包含了许多哲学成份,有些道经如《抱朴子内篇》更是满篇哲理,成为道教哲学的代表之作。学界对道教哲学经典的研究成果可分为着作和论文两类。

    研究道教哲学经典的着作有四种,一是道教史和道教思想史类的着作,如卿希泰着《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一、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和1985年)、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第一卷,1988年,第二卷,1992年,第三卷,1993年,第四卷,1995年;修订本,1996年)和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对各个时期出现的重要道经如《太平经》、《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黄帝阴符经》、《坐忘论》、《化书》、《悟真篇》等不仅考订其成书年代与作者,而且对其哲学思想也有提要勾玄式的评论。二是道经文献的整理之作,如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王沐《悟真篇浅解》(中华书局,1990年版)、王明《无能子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朱森溥《玄珠录校释》(巴蜀书社,1989年版)、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年版)等书在前言或附录中都有专文论述各经的哲学思想,当然也论及了其它思想。这些着述集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于一炉,颇具参考价值。三是专书研究之作,这方面只有唯一的一部,就是胡孚琛的《魏晋神仙道教--抱朴子内篇研究》(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这部专着将道教哲学经典《抱朴子内篇》置于魏晋时期神仙道教形成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分别论述了该经蕴含的神学、哲学和科学思想。其中第五章专论《抱朴子内篇》中的道教哲学,条分缕析地论述了该经的哲理,包括唯心论和朴素唯物论之间、“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重生思想、寓道于术、以道为本的哲学、论证方式的析理倾向、认识论、物类变化观和以气为本的人体观等内容。四是某些学者的论文集,如王家佑《道教论稿》(巴蜀书社,1987年版)收有《崔希范〈入药镜〉内炼思想初探》,李养正《道教经史论稿》(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中收有《〈阴符经〉评述》、《从〈太平经〉看早期道教的信仰与特点》、《〈老子想尔注〉与五斗米道》、《〈太极图〉、〈无极图〉、〈太极先天图〉蕴意及源流考辨》等有关道教哲学经典的论文。

    除着作外,还有论文类的成果,多集中讨论道教哲学中比较典型的几部道经。早期道经《太平经》的研究成果最多,改革开放前主要探讨《太平经》与政治的关系和对其进行文献整理,后转来向对其主要思想包括哲学思想进行论析。如卿希泰《〈太平经〉的哲学思想》(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从驳杂的《太平经》中整理出了道教哲学思想四个方面,即关于元气和道、一的思想,关于形神关系的思想,关于认识论的问题,关于辩证法的思想。早期道教中还有另外三部经典,即《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尔注》、《周易参同契》。李刚《道教老学的前驱--〈老子河上公注〉》(载《天府新论》1993年第3期)和《道教老学的诞生--〈老子想尔注〉》(载《安徽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两篇论文试图证明,自《河上公注》把老子之“道”解释为神仙之道,《想尔注》继此进一步把老子神化为“太上老君”,使《老子》的哲学之道演化为宗教之道,最终促成了道教老学的产生。这种观点似已成为道教学界的共识,其它论述这两部解老之作的论文虽表述方式有别,其见解均不出乎此。至于《周易参同契》,王占元《〈周易参同契〉的哲学思想》(《光明日报》1961年10月13日)认为此经以《周易》和《老子》及其哲学体系作为炼丹的理论根据,它在对物质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既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也附会了许多错误的形而上学观念。除早期道教的经典外,在道教哲学史上还有其它一些具有某种特色的经典,如出于晋代的《西升经》首次提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地”的主体论命运观,《抱朴子内篇》对神仙存在和人能成仙的道教信仰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证,出于南北朝时期的《阴符经》对天人关系有精到的认识,成于五代的《化书》对道教变化观作了形而上的思辨,等等。关于这些道教哲学经典,可参考卢国龙《〈西升经〉成书年代及基本思想》(载《中国道教》1987年第2期)、容肇祖《读〈抱朴子〉》、王明《试论〈阴符经〉及其唯物主义思想》(载《哲学研究》1962年第5期)、卢翼宁《论谭峭“化书”》(载《江海学刊》1983年第1期)等论文。

分享到:
上一篇:20世纪中国道教哲学研究(2)
下一篇:20世纪中国道教哲学研究(4)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817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