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和尚”皇帝与“大脚”皇后
作者:未知 (不详) 收藏

 

在中国历史上,从秦朝到清末的2100多年间,如果不算历次天下大乱中产生的那些昙花一现的割据政权首领,一共有300多位皇帝。翻开浩如烟海的史籍,在字里行间,只能看到一些统治者留下的记录,而真正推动历史进程的劳动人民,不是成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无名残骸,就是做了忍受不公平待遇的黔首。

元未明初的朱元璋是个幸运儿。他出身贫寒,自幼流落街头,为了生存,曾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当然也不乏偷鸡摸狗、调戏妇女之举。他大字不识几个,弓箭也没有准星,但他的理想和报负从没有停止过升华,历尽艰辛,终于登上了九五之尊,成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他与其妻“大脚”马皇后给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奇。

出身贫寒,饮尝人间疾苦

元文宗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九月十八日,时值播种秋小麦的农忙季节。安徽凤阳府的朱家是佃农,全靠辛苦耕作来养家糊口,所以该家的主妇陈氏虽临近产期,仍要和往常一样下地耕作。这天下午,陈氏侍候一家老小吃过饭后,因牵挂着农活,便匆忙赶往田间地头,不料刚走到路旁山岗边的二郎庙,便把孩子生下了。一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这样潦草而又狼狈地来到人世。

朱元璋之所以取名重八,是因为自宋朝以来,平民百姓如果人官府当差,依律不允许像地方士族那样取名字,只能用行辈和父母年龄核算出一个数目作为称呼。据史载,元代承袭了这一做法:“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黎民百姓取名字的权利,也被统治者剥夺了。朱元璋儿时,家境非常艰难,一家人的生计仅靠租种地主的土地收入维持。一年辛苦耕作下来,大部分收成却要交给地主,荒年歉收,地主也不减租。为生活所迫,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只得经常举家迁徙,他们在一个地方居住的时间不会超过10年。

早年的朱元璋目睹了家庭的辛酸和地主的残酷,也深刻地体验了祸不单行的悲惨。他的父亲朱五四因染上了瘟疫而去世,接着朱元璋的大哥朱重四也撒手人寰,朱重四的大儿子不久也跟着夭折于母怀。又过了半年,朱元璋的母亲陈氏也病故了。由于穷到极处,安葬亲人时,朱元璋连棺材也买不起,只好用草席一裹,草草掩埋。此时的朱元璋,年仅17岁,无计谋生,于是就到离家不远的皇觉寺做和尚。

然而佛界也不是净土乐园,由于连年来旱情不减,佃农逃荒无人种地,寺中的经济来源越来越少,寺中的主持只得以“岁歉不足给众食”为由,遣散僧众,让他们各自去谋生。朱元璋只得带着木鱼瓦钵,袈裟芒鞋,浪迹天涯随缘募化。

此次游方募化,他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白天里走村串户化几文钱、一钵饭,夜里投宿古寺或在农家歇脚。深秋腹中饥饿难忍,四处只见荒村断壁,却找不到人家化缘,忽然看到一个废园里的柿树上,居然还有几个霜柿,他喜出望外,摘而食之。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朱元璋曾道:“众各为计,云水飘扬。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依,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而趋跄。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侠佯。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扬。”

几年的流浪生活,朱元璋受尽了白眼,阅尽了炎凉世态。但同时也使他掌握了适应环境的能力,让他从一个乞讨的小和尚成长为一个机智圆融的青年。尤其重要的是,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民生疾苦。同时,他也受到了当时盛行于各地的白莲教起义和反元思潮的影响,铸就了他坚强果断而又猜忌残忍的性格。

奋起反抗,鋀上九五之尊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冲突斗争一触即发,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觉得要想获得生存,必须造反。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豪杰振臂一呼,应者四方云集,几个月时间,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滔天之势。定远豪强郭子兴也带领数万农民响应。

同样走投无路的朱元璋便于次年投奔郭子兴,郭子兴一见朱元璋“姿貌雄伟,奇骨灌顶,生意廓然,人莫能测”,便将他收入军中。此后,朱元璋凭着他的精明强干,每战必胜,得到了郭子兴的宠爱,为此郭子兴将自己的义女马秀英嫁给了他。后来,朱元璋见郭子兴病逝后红巾军内部矛盾重重,便精选了24人到定远,很快发展到数万人。随后朱元璋带兵进入滁州,修城固池,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这时,朱元璋的胸襟开始宽广起来,产生了打天下的念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冯国用、冯国胜(后改为冯胜)兄弟俩来投奔,他们对朱元璋说:“建康(今江苏南京)龙盘虎踞,帝王之都,拔之以为根本,成有势之强;然后命将出师,倡仁义,收人心,不贪子女玉帛,则为有德之昌,而后天下可定。”这番高瞻远瞩的见解,令朱元璋耳目一新,当即就任命他们为军中参谋。

至正十四年(1354年)七月,定远儒士李善长来拜见朱元璋。李善长少时有智计,号称“里中长者”,史载他“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他以汉高祖刘邦为榜样,与朱元璋一起指点天下大事:“秦乱,汉高祖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在这番话里,他再次鼓励朱元璋立志称帝,并以“知人善任,不嗜杀人”这样的话来告诫他,朱元璋随后任命李善长为记室(秘书官)。

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朱元璋将著名的四学士征召到自己麾下,他们分别是青田(今浙江文成)的刘基、龙泉的章溢、丽水的叶琛和浦江的宋濂。朱元璋对这4位优礼备至,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意思是说,他要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麻烦几位帮忙。

这4位先生中,以刘基最为盛名。刘基(1311-1375),字伯温。他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是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才华横溢、文笔精彩,是江左一带有名的大才子,备受世人瞩目。

与当年的诸葛亮一样,刘伯温与朱元璋初次相见时,便提出了著名的“时务十八策”。朱元璋闻之大喜,将刘伯温引为自己的心腹知己,并任命为军师。刘伯温出山并担任军师后,果然不辱使命,他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并为其制定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决策。朱元璋得到刘伯温的辅佐,如虎添翼。他依照刘伯温为他制定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打败陈友谅,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朱元璋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他派部队攻打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同时准备在建康称帝。

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朱升也是个很值得一提的人物。朱升(1299-1370),字允升,元末举乡荐,为池州学正,讲授有法。作为一个儒生,朱升虽然身居草野,但无时不在关注着天下大势。他希望在这重要的历史关头能够有机会施展他的才华,于是就向朱元璋献上了9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短短的九字箴言,提出了3项策略,也正是朱元璋整日苦思冥想想要得到的答案。朱升的九字箴言一出口,朱元璋顿时豁然开朗,于是二人一拍即合。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登基,正式建立大明王朝,改元“洪武”。为朱氏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们,也大多得到了封赏。刘伯温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其老家青田县被明太祖朱元璋免去了租税。

强化君权,重拳惩治腐败

登上皇位后,朱元璋的着眼点便放在了建立绝对君权上,即以君王为核心,以君王利益为天下至高利益。为了强化君权,巩固铁桶江山,他非常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设,大力兴办乡村孔学、县学、州学、府学以及国子学合。

朱元璋对科举制度的贡献在于,他在历史上首次以八股文取士。所谓八股文,亦称时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八股文的题目从“四书”、“五经”文句中选出,考生答题均须按照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要求文士们“代圣人立言”,每篇以300字至700字之间为宜,不允许自由发挥。

朱元璋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着手稳固新建王朝的统治,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他在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政归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与大理寺、刑部合称三法司;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这一切,都对加强中央集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朱元璋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奖励垦荒,实行民屯、军屯、商屯等屯田政策,在全国推广桑、棉、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成功地使明初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限制和打击豪强地主,规定工匠轮班制,放松对手工业人员的管制,对发展手工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出身底层社会的皇帝,朱元璋对于贪官污吏非常痛恨,并且认识到贪官污吏的巧取豪夺是激起社会动荡、危及朱家王朝统治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大了防止官吏腐败的力度。他采取了许多野蛮的酷刑,其中包括“挑筋去指”、“剥皮实草”、“族诛”等等。虽然这些行为是历史文明的倒退,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制止了歪风邪气的盛行。

在历史上,人们喜欢谈“兔死狗烹”,并以越王勾践和汉高祖刘邦为例。其实,朱元璋与他们相比并不逊色。他常常策划出一次又一次大屠杀,著名的“胡惟庸案”就发生在明初朱元璋在位期间。

胡惟庸(?-1380),凤阳府定远县(今属安徽)人。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知县、吉安通判、太常少卿等职。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七月,任右丞相,约10年后升任丞相,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他擅自决定官员的生杀升降,披阅内外诸事奏章,对己不利者,辄匿不上报。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进之徒与文臣武将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送金帛、名马、古玩不可胜数。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五月初二,朱元璋从西华门摆驾出皇宫,要到附近的胡惟庸家去。正行走着,路上突然闯过来一个人,拦着御驾车马。由于紧张,来人用胳膊直指胡惟庸家。朱元璋登上城楼眺望,只见胡惟庸家重重壮士,皆裹甲执兵,埋伏在屏壁间。细一打听,原来胡惟庸老家的井里长出石笋,井水无故涌出数尺高的泉水,祖坟上也火光冲天,他便以为是吉兆,蠢蠢欲动想登九五之尊。

朱元璋见状,马上调出禁军,逮捕胡惟庸,并迅速将其处死。后来历经数十年,诛连了10余万人。几百年后,明史学家吴晗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胡惟庸党案考》,把胡惟庸的案子从头到尾缕析了一遍,最后证明,“胡惟庸案”是一个冤案。

史载,太子朱标曾劝朱元璋:“陛下杀戮太过,恐伤天和。”朱元璋便让人取来一枝长满尖刺的荆杖,让朱标去取。朱标见荆杖上长满刺,感到很为难。朱元璋随即取剑亲手把荆杖上的尖刺削去,交给朱标,解释说:“我杀光这些人,是为了交给你一个好掌管的江山啊!”由此看来,什么“谋逆”云云,只不过是借口而已。

贤明皇后,稳定朱家王朝

现在人们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是站着一位优秀的女人。中国古代把优秀女人叫贤内助,马秀英就是朱元璋的贤内助,她是朱家基业的强有力的支持者。

朱元璋早先在郭子兴部因遭谗言,被郭子兴关了禁闭,马秀英便悄悄给他送饭。有一次她做了炙热的烧饼,怕被人发现便藏在怀中,居然烫坏了胸前的肉。朱元璋和郭子兴产生了误会,马秀英就同郭子兴的妻子拉关系,缓和郭、朱之间的矛盾。朱元璋在前线打仗,马秀英带领着军属们做鞋支前。有一次,朱元璋被陈友谅的部队包围,是马秀英“负之而行”,半拖半背地帮助朱元璋逃跑,救了朱元璋的命。

正因为这样,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皇后马秀英。而马皇后恪守妇道,人品极好,后官没有人不服。史书对马皇后也多有美言,《明通鉴》记载:“后,苏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佐上定灭下,恒劝以不嗜杀人为本。及册为皇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告六宫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朝夕省览。妃嫔皆厚待之。命妇入朝,如家人礼。爱诵《小学》,尝求上表章。上决事或震怒,辄随事徽谏。”可见,马皇后是一个仁慈、恪守妇道的贤后。

马皇后为朱元璋生了不少儿子,据《历代陵寝备考》称,“后生懿文太子标、秦王校、晋王

分享到:
上一篇:《话说长江》第一部以“真切”为标准的纪录片
下一篇:谭延闿不娶宋美龄真实原因 遵守死去妻子遗言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756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