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承蒙钱学敏教授惠赠新著《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我上手阅读,就放不下来了,十天内通读了一遍,有的章节还反复阅读,深感受益非浅。钱学森先生是20世纪十年一遇的世界级的伟大科学家,其成就和贡献远远大于一年一遇的一般诺贝尔奖获得者。所以研究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对于培养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诺贝尔奖百年辉煌, 威信很高, 确实是评价世界一流科学家的重要标准, 但不是唯一标准, 因为诺贝尔奖有几个局限性: 其一,诺贝尔奖只限于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经济学、文学,外加一个和平奖,对科学技术的覆盖面有局限性。其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成就大小的差别很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百年一遇的伟大科学家, 例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 大概不到1%;第二层次是十年一遇的伟大科学家,例如玻耳、伦琴、海森堡、薛定谔、Dirac、L.Pauling、T.H.Morgan、J.D.Watson、F.H.C.Crick等,不到10%;第三层次是一年一遇的大科学家,约占90%。此外,诺贝尔奖评审也有失误, 例如1948年的生理医学奖授予DDT的发明者P.Muller,他的学术成就本来不大,现在DDT已被禁用。又如1912年的物理奖授予发明灯塔的N.G.Dalen,其实他对物理学没有什么贡献。
钱学森,1934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35年至1955年,在美国学习和工作20年,师从高速空气动力学和喷气推进技术的先驱和世界最高权威冯卡门(von Kármán),在加州理工学院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他是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合作者和接班人。冯卡门退休后,钱学森任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成为美国空气动力学和喷气推进技术的第一把手。上世纪30年代,是航空喷气推进技术从亚声速向超声速突破的时代,因为理论跟不上而频频发生坠机事故。冯卡门看到钱学森具有特殊的数学才华,让他做这个理论难题。他不负导师的期望,预见了高速飞行将面临的一大障碍,即被后人称为“热障”的难题,并在理论和技术上加以解决,从而实现超声速飞行。
那时钱学森的同学好友马林纳等正在进行火箭试验,也遇到了理论难题,邀请钱学森参加他们的研究组并解决了这一难题,使美国的火箭和导弹研究领先于世界。
钱学森的另一重大科学成就是在上世纪40年代在维纳提出控制论后,于1954年发表《工程控制论》,创建了这门技术科学。1955年8月钱学森在回国前夕,带领全家向老师冯卡门告别时,献上他写的《工程控制论》和《物理力学讲义》。74岁高龄的冯卡门在仔细阅读后深情地说:“我为你骄傲,你现在学术上已超过了我。”对于钱学森的离美,冯卡门是万分惋惜的,他无限感慨地说:“美国把火箭技术领域中最伟大的天才、最出色的火箭专家奉送给了红色中国。”钱学森于1955年回到祖国,1956年出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创建了中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
由于他在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在美国召开的1989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大会上,钱学森被授予“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1999年又被媒体选为影响20世纪科技发展的20位世界级科技巨人之一(第一位是爱因斯坦,其次是玻耳、海森堡、居里夫人、冯卡门等,钱学森名列第18,是其中唯一的亚洲人)。所以钱学森是20世纪十年一遇的世界伟大科学家。他的成就远远超过第三层次一年一遇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是中国人民的骄傲。1991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这是20世纪中国科学家唯一得到的百年一遇的殊荣。
钱学森不但在科学成就上是伟大科学家,而且他的品德所具有的高度、深度、广度和一生事迹的难能可贵,以及他对当年留美学生返回祖国所起的巨大促进作用,和他回国后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的深远影响,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在20世纪世界级的伟大科学家中,也是难以企及的。他的品德也许只有居里夫人对她祖国波兰的热爱和她无私的奉献精神可以媲美。钱学森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呀!他是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学习的最好楷模。
《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一书全面而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钱学森的学术思想,包括他的科学观、方法论、“大成智慧学”,以及钱学森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论地理系统、论建筑科学、论科学与艺术等等。作者钱学敏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长期研究钱学森科学思想,并有自己的创新见解。她与钱学森先生是堂兄妹,有很多交往和通讯。有些研究工作是在钱学森先生的倡导下进行的,所以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我觉得文理科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都应认真研读此书。对如何作科学研究,如何掌握科学方法,如何创新,如何管理,以及如何做人、做事,都将得到很多启发和借鉴。
我深切地感受到钱学森科学思想的核心是超越时代的原始创新。他的有些想法,现在可能还不能被人们普遍接受,但相信一二十年后,会越来越显示出钱学森思想的重要性和前瞻性。特此郑重推荐本书。(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评论 0 条 / 浏览 71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