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70亿身家富豪为何自杀
作者:未知 (不详) 收藏

 

湖南涌金董事长魏东年仅41岁,是著名的金融大鳄,也是国金证券的大股东,拥有7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然而,这个被无数人崇拜和艳羡的年轻富豪,却于4月29日在北京家中自杀身亡。

魏东的遗书中说“近年来我的强迫症愈发的严重……近期外部环境又给了我巨大的压力,强迫性的动作,强迫性的思维,如影随形,几乎时时刻刻困扰着我,伴随着严重的失眠和抑郁,使我无法面对生活,对于未来能否摆脱它毫无信心……因此我决心把大家都解脱出来。”

强迫症影响日常生活

所谓强迫思维,是指在某一时间所体验过的思想、冲动意向或想象,会反复或持久地闯入头脑,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烦恼。

所谓强迫动作,指的是通过反复的行为或者精神活动来降低强迫思维所引起的焦虑和痛苦。常见的强迫动作如反复洗手、检查和计算。

强迫症的典型特征是“矛盾”,即患者既想这样做,又觉得这样做不好,所以想控制自己不这么做,但却控制不住。在百度“强迫症吧”,一个网友讲述了他的痛苦:一次冬天家里生炉子,我看到火钳子,就想要是把它戳到眼睛里那该是个什么后果啊。开始也没什么,最后越想越痛苦,到最后甚至发展成我只要看到任何细的东西,比如说笔、针什么的,我都想往眼睛里戳。有几次我在床上躺着的时候又有这种想法,痛苦得不行了。我就想算了,干脆把这件事情做了,不管后果如何,至少我内心就不用这么痛苦了。当时心里焦虑,发急,不知该不该戳。不小心手抖了一下,笔尖就将眼珠扎了一下——不是很严重,但我被吓倒了,心里痛苦万分。眼睛要是真戳了,我就完了,于是我慢慢忍受。但现在又出现了很多怪念头,甚至想假如眼睛看不见了也有好处,因为任何事物有坏的一面,必然也有好的一面。我就想看不见了也好,像有的社会上那些不好的事情我也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从这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特点:无论想什么、做什么都会有两种声音,就好像患者心中一直有两个无法协调的小人在打架一样。

强迫症常伴随其他心理疾病

强迫症还有一个特点是,它总是伴随着其他心理疾病,即所谓“共病”。常见的共病有抑郁症、社交恐惧症和惊恐障碍等,魏东的抑郁症即是其强迫症的共病。

魏东遗书中写到,他最近又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那么可以理解,这种巨大压力会进一步加重他的症状。

细心而认真的人较易有强迫倾向

其实,很多细心而认真的人都有强迫性倾向,但只要不过分,这就不是什么问题。此外,在金融行业,强迫性倾向明显的人相对比较适合,因为他们会一遍遍地核查数字,生怕出错。有统计显示,会计们的强迫性倾向尤为明显。

从魏东遗书的笔迹中,可以看出魏东的强迫症倾向,例如,错别字他会认真涂掉,并且写完后显然又细心做过检查,其中一小段文字“深深的内疚”,第一遍书写时修改过“疚”字,而在写完后的检查中又将“深深的内疚”修改为“深深感到内疚”。此外,遗书中没有连体字,甚至每一笔每一画都分得清清楚楚。

强迫症患者有一个核心的逻辑:念头=事实。即,强迫症患者一有不好的念头,他就会将其等同为已经发生的事实,而且还认为自己很坏,所以他们会把大量精力放在控制这些念头的发生上。

相比强迫症患者,正常人会明白,念头是念头,行为是行为,有了念头未必会一定产生相应行为,有了相应行为也未必会产生相应后果,所以不会因为有一个不好的念头,就感觉到极为痛苦。

强迫症并非不治之症

强迫症是比较顽固的心理疾病,可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即减轻强迫思维带来的痛苦,心理治疗则让患者明白,要放弃无谓的念头,并最终改变其症状。

分享到:
上一篇:蔡伦之死:中国史上最著名的知识分子自杀事件
下一篇:文革中自杀身亡的各界名人(图)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835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