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七品芝麻官-细说清朝县太爷的仕宦生涯
作者:未知 (不详) 收藏

 

今天无事,就来讲一个关于清朝公务员仕宦生活的故事。既然是故事,就需要一个主角。看来看去,就拿斑竹江月初照人来做男一号吧,剩下其余版主及网友,需要友情客串的时候,再闪亮登场。

先做一些必要的人物设定。江月初照人,祖籍广东省天涯县。家中在乡下有几亩薄田,在县城内有铺面一间,双亲在堂,祖上三代既与章子怡无亲,也与张异谋无关,不涉倡伶贱藉,大大的良民一个。要想作官,首先要考科举。

话说偶们的男主角,六岁入蒙学,十四岁首次应童子试(这就代表从白丁到童生的第一次身份转化),几番蹉跎,在弱冠之年考中在省城广州举办的院试,取得生员(俗称秀才)的资格。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地设定,秀才实际上并不好考,各州府县名额都是有限定的,大体是大县40,中县20,小县若干,偶们的天涯县属于大县,加之江同学的同龄人中,优秀的前几届都已取了,碰巧这届没什么对手,名额又有富余,于是江同学乘势上位。在乡间,中秀才也是一件大事,江同学回到乡下,族长照例奖励一通,例如发上二两镧衫银子(镧衫,前明服饰,在清朝科举上榜的士人祭祖时必穿的服饰,因为穿清装怕祖宗不认识,后来就成为通例,奖励族中好学子弟,奖学金就叫镧衫银)。之后又是若干年苦读,在29岁这年的秋闱乡试中(考三届中一次,不算过分吧),考上了举人,至此江同学一家的后半辈子的基本生活保障算是拿下。(至少已经进入士绅阶层,在乡间,好一点的,可以出任书院的山长,坏一些的,那就花样多了。从别人对他家人的称呼,也可以看出江家的变化。比如,当初人称江家的当家人为江老爹,老江头什么的,现在则要称江举人他爹如之何了)。

既无了后顾之忧,那就继续应考,依旧是考三届才中奖。在38岁这年的春闱会试中及第。考中第几名呢?根据统计,有清一代,从顺治到光绪,平均每届录取数是263人,偶们就算他中的是第250名,参加殿试,排名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前一,二甲没份,在三甲中排名也不靠前,至此无缘翰林院,赐同进士出身,榜下既用,分发吏部侯班补知县缺。

要想上岗,三证还是要齐全的。首先要有身份证,内容不用多说,无非是各人履历。关键是文后的印章。正途出身(科举)盖的是礼部(教育部)的大印,杂途出身(捐纳)盖的是户部(财政部)的大印,偏途出身(吏员升级)盖的是吏部(组织部)大印。社会上当然最看重江进士这样正途出身的干部。其次要有原籍地方官出具的保状,证明你是当地良民,不是冒籍代考的,最后还要去一趟京师的同乡会馆,请同乡京官出具保结,再次认证你的身份(当然,这笔保结银是必不可少了)。

有了三证,再去吏部报道候补。补缺有两种,一种是单月四班(这种和偶们江进士无关,大体讲一下)。一曰补班(原有官职,因各种原因去职,比如丁忧,病假,奉养,革职开复等等的,现在重新上岗待分配),二曰转班(在同一系统内转换同一品级,但地位较高的官职。例如大清牙防组转大清口腔医学会),三曰改班(在不同系统内改换同一品级相当的官职,比如大清药监局长改大清财税局长),四曰调班(这要保举,例如本来是大清信息产业部的司局级干部,领导满意你的工作,又赶上与国际接轨,从国外进口了一批二手电子残品,论功保举,外调的,可以推荐到大清移动做个副总,内调的,调大清发改委做一任办公室副主任)。

还有一种就是逢双月的大选二班。一曰升班(顾名思义,原有官职,这次升了)。一曰除班,指的是初次任命。这里以前面所说三种出身吃家乡鸡为例。杂途(捐纳)出身的,这次算可以吃鸡米花,偏途(小吏)出身的,这次是可以分奥尔良烤翅,小卒过河了嘛。最好的是像江进士这样的正途(科举)出身,欢乐全家桶归你了。当然了,分缺的时候,还要经过挚签仪式,惯例是在天安门前,金水河畔,华表之旁。口诀是这样的“时运通,掣二东(山东、广东);通又通,掣广东。时运低,掣四西(陕西、山西、江西、广西);低又低,掣广西”。当然为了回避原则,广东是分不到的,那就安排江进士去海南煮酒县出任七品知县。

如何去呢,本文安排煮酒县首富小楼知秋,小楼官人出场。此君正好贩酒来到京师,采办了北方土产准备返乡,顺便捎上新任知县。与他是来说可以商船改官船,打上煮酒县正堂的官牌可以一路逃税,江老爷也可省了一笔路费,可谓是双赢(当然要先打听明白小楼大官人的底细,不然到了半路小楼大官人万一翻脸,问你要吃板刀面还是馄饨面那就不好了,清代绿林太守,唐僧他老爹的故事不知出现过多少次了)。当然上任途中,顺路还可以回家祭祖省亲,衣锦还乡,顺带就娶个古惑女老婆,带上长醉,雇好绍兴师爷一同赴任。

在路上,还要事先算好月份日子,一般来说,要避开正月,五月,九月三个月份。按阴阳五行的说法,这三个月属火,而你身为一方父母官,是给皇上打工的,身为臣子,而“臣”字古音读“商”,商属金,而火又克金。所以要避开这三个月。(实际上这三个月是收税的好日子,也有新官给旧官留余地的意思在里面)。日子也要注意。官场俗话说:“上官初四不为祥,初七十六最堪伤,十九更嫌二十八,愚人不信必遭殃。任上难免人马死,满任终须有一伤”。未到县境,先给旧任并衙内诸佐贰杂官(告诉他们准备交接事宜)。进入县境,更要注意,不能走回头路,否则就是鬼打墙,寓意不能升官。再发一次通告,最重要是与前任县官讲好斤头,前任亏空不大,你就要替人家弥缝。正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将来你卸任时,才能享受如此待遇。县内诸色人等,也要做好准备,三接三迎是免不了的。算好正日,各色人等到县城东门迎接江大人。

以下环节,让偶们跟随江大人的视线,游一回县衙。首先坐轿由东门进城,往西走(这叫紫气东来),赶赴位于东北城的县衙(古人以北为尊,正北是帝阙,所以县衙位于东北偏北)。县衙门口,挑开轿帘一望,是照壁墙一堵。南面(外墙)是张贴政府公布榜文所在,北面(内墙)面对县衙方向,是各色图案,比如猴子等等,寓意封侯云云。绕过照壁墙,可见牌坊,一般有正面一座,左右东西还各有一座,牌坊和衙门的照壁相对应,形成一个衙前广场。牌坊的名称,大都叫“忠廉坊”。衙门两侧还有两个亭子,一座名“申明亭”,用来公布人肉叉烧包这类坏人坏事,劝善惩恶;一座名“旌善亭”,用来宣扬割股疗亲这类孝悌仁爱,贞节善行。这两座亭子还兼有乡里长和谐地方的功能,类似于基层社区调解委员会。衙门正前,立有圣谕亭,前明时代,明太祖颁布《圣谕六条》,内容为:“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到了清代,经过康熙,雍正二朝内容增加到上万字,而且规定每逢初一,十五,县官要来这给群众进行宣讲。(江大人心中也不禁抱怨一声,本朝事多,每月两次,JJWW,淋漓不尽,迟早也要做下病来,还是当年重八哥的超薄,超短,给偶们士人一种舒适,体贴的感觉啊)。衙门正门两侧外墙,向内倾斜30度角,呈八字,墙上也是张贴官府文书所在。大门六扇(所以有六扇门说法)。此时还不能直接进去,轿子还要在外绕上半圈,这叫绕青龙。这时会看见附在衙外的五味铺之一,阴阳铺与医馆(公立风水店与医院,本身职司平淡,但各有一些特别的赚头,故称五味之一的“咸”。余下四味,“酸”学署的学官,“甜”各类税务机关,河泊,屠宰大使等等,“苦”驿站,“辣”巡检司,相当于当时公路收费站)。然后直接抬进大门。

进门之后,可见一堵影壁墙,这叫萧墙,有庄严肃穆的含义。绕过萧墙,来到院中,左右两院,一边是寅宾馆(县府招待所),一边是县狱,两座都不收钱,免费住宿。还有土地庙。来到二门,必须下轿了。江大人需要一步三跪,公服参拜仪门(本意是宫内皇家的偏门,到了地方,变成了正门)。入仪门,可见院落中间甬道一个亭子,名为“戒石亭”。内侧向着大堂方向刻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外侧本来刻的是"公生明"三字,因为本朝见不得“明”字,故而刨去原来字迹,换成“圣渝”二字。在东西两侧院落里,是有“富、贵、威、武、贫、贱”之称的“户,吏,刑,兵,礼,工”的六吏办公室。还有所谓为“官不如为仓,为仓不如从良”的粮仓和银库。更有县里二三四把手(县丞,主簿,典吏)办公室,资料室(架阁库)。

江大人踏上月台,跨上丹陛,来到堂上,整理衣冠,向北行三跪九叩首大礼,答谢皇恩。然后拜印。一切搞定,穿过二堂,三堂,来到内宅,开始祭神,什么灶王爷,衙神萧何,土地公,马房的马现神,狱神庙里的龙王四太子(叫狴犴,却是个狮头虎身的怪兽,不知是不是龙王也带过绿帽子?)。统统要烧到,拜到。自然还有各地风俗的种种当地特产神佛,也是一个不能少。然后再次回到大堂,接受属下们的参拜,这叫“衙参”。最后由来自县孔庙的乐舞生们奏起千年同一首歌的熟悉旋律,在一片欢乐祥和气氛中,结束一天的行程。晚上肯定还有宴饮,自不待言了。

江老爷作为一县父母官,担负的主要是本县的行政首长工作和最高法官的职责。下面分两方面介绍,江老爷的一天日常工作。

一般在早晨六点钟(卯时),老爷起床,内宅下人敲云板七下(喻义“为君难为臣不易”)。听到这一信号,宅门、穿堂门、仪门、大门上的衙役就依次接连地敲一通梆子,名叫“传头梆”,通知住在外面的书吏、衙役们进衙门报到。过一段时间,内衙宅门前又打点五下(喻义“臣事君以忠”)。外间各衙役,赶紧依次敲梆,这叫“传二梆”。表示长官已经起床梳洗,准备到签押房办公了。这时候,书吏们必须全部到位“点卯”(即点名)上班,整理出当天要处理的公文,汇集送到签押房,并收取前一日已经批下来的各类公文分发各房执行。等到江老爷梳洗完毕,用完早餐,内衙击点三声(喻义“清慎勤”),各门依次“传三梆”,表示长官要出内衙宅门了,各部门书吏、衙役都要肃立。随着三梆声,长官走出宅门,前往签押房,开始一天的行政日常工作。

县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替朝廷征收税粮,徭役,维持地方,督导农桑,劝化教育等等。下面来说几种日常工作。

1,夏粮秋税的征收,来自于仕农阶层(当然士的那一部分,大都减免,或是转到佃户身上),去往三个芳香,首先是上交朝廷府库,其次是留备县里的财政支出(县府一班人的工资,行政事业性用费都在这里支出),最后是纳入预备仓(荒年备用)和县里的公共工程开支(县水利,城池维修等等)。

2,商税,来自商贾阶层,去往两个方向,上交朝廷府库和县里公共工程开支。

3,徭役,来自仕农阶层(士大都摊派很少的分额),去往朝廷的大型基础建设,包括人力和物资的征派。以税代役的部份,转入县里的行政事业性用费。

4,耗羡,来自上述各项支出中的银两部份,朝廷和县里跟据比例均分,以江大人这样一年拿45两工资的七品县官来说,一年的火耗银子在600~1200两左右。

5,罚款,来自犯人抵罪赎金,去往朝廷国库,县里的行政事业性用费,以及纳入县的公共工程部份。

6,捐款,捐粮,银子由县里放出去收利息,粮食进入预备仓。

早堂一般一个时辰(两个小时),江县长起身,宣布退堂。这时候衙役又擂响堂鼓四通,意思是“叩谢皇恩”,俗话就叫“退堂鼓”,县长在鼓声中回到内衙。衙门开始午休。下午如果江老爷出内衙办公,仍然要三次传点传梆,升堂还要再擂升堂鼓。到了傍晚,内衙击点三声,各门依次“传晚梆”,表示一天的工作结束。书吏们将当天已处理、未处理的所有文件汇总编号,交由承发房登记封存,不值夜的书吏、衙役,就都可以下班回家了。老爷也可以回内宅了。

以上部分,是江老爷一天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此外还有逢三大节(元旦,冬至,万寿),以及初一十五等节假日,都要去城隍庙之类的地方上香祈愿,密切联系一县群众。去学宫督导县里的生员,主持县考,对于江老爷这样进士出身的官员,就更不在话下了。

以下再说一说,老爷作为司法首长的一天。大清例,每月逢三,八日为放告日(3,8,13,18,23,28)。这一天老爷接受群众的告诉,择日判案。因为老爷是科举出身,关于一些日常法律条例,自然就不一定玩得转,常规案子一般托付各方书吏和钱粮,刑名师爷办理,最后再交老爷拍板就是了。这不多说,下面来讲几个老爷凭自己的进士身份,可以独判的案子。个个都是所谓名判,可以传为清流士林美谈的案例(也只有正途出身的江老爷这类进士能接这样的案子。别的出身不好的官员却不行,因为此类案件都是与法无据,却又情有可原。捐纳官和小吏官先天不足,万一判了,有风评弹劾,就招架不住。而进士出身的官员,尽管撒漫作去,只会有好的风评,人皆称颂而已)。

所谓常规案子,无非婚姻,财产,争讼,以及凶杀之类案件,以下各取一例。

案例1,本县医馆训导,兼前街生药铺掌柜,千原大官人本与南市鹤员外家小姐,有指腹为婚之约,并有婚书为证,但尚未迎娶。不料忽闻坊间凤评,鹤家小姐闺帷不修,与彼家仆人有染,已非完壁之身。于是千家要求退婚,女家抵死不从。官司打到老爷堂上。江老爷先劝鹤家小姐自爱爱人,退婚了事。不料悍妇声言不入千家,宁可终身不嫁。于是老爷英明,乾刚独断。判云:既有婚书为凭,女方宁不嫁而终不愿退,依法则婚书继续有效,准女方在娘家为男方守节终身,男方今生亦不得再娶妻室,但可酌情纳妾,以续香火。如此,则女方颜面可保,男家亦可聊慰慈心,判词一出,市井传为美谈。

案例2,有百花楼红牌小纯姑娘诉本县首富,小楼知秋,小楼大官人与彼春风一度,遂至珠胎暗结,于今,十月期满,得一婴孩。彼母子二人欲入押家,承袭财产,不料小楼大官人拒不承认此事,告至老爷面前。老爷本与小楼大官人相善,有心维护,遂唤医官元元入见。元元方受江老爷大恩,又与小楼知秋有旧,知彼有冤情,一夜之欢即可得子,圣人云:“六合彩也不是这种玩法”。遂取清油少许,置于水中,老爷问是何意,答曰:夫滴血认亲之法,若以白矾调之水中,虽非父子亦可相溶,今恐贱人作此弊法,故先以清油破之,如此,则既是父子,亦不能相溶矣。当堂试验,果不能溶。全堂哄笑,彼贱人羞惭而去,小楼大官人长揖而拜,有友似君等,夫复何求。

案例3,有生员二人,一曰王氏,讼另一生员明氏,私刻他人图章,伪为作序,刊布图书,传流市井以惑世人。老爷判曰,明氏所作之书无非抄袭国史官所存图书旧目,简译白话,瞒哄乡间无知村愚莽夫而已。至于伪刻他人印信等事,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严辞申斥,也就了事。阖府咸称老爷英明。不料当晚,衙门八字墙上,多出无数匿名揭帖,全衙惊诧,以为大变将至,然细观其笔迹,却多似一人所作。老爷叹曰,竖子何苦一误再误,遂照例以火焚之,全其体面。

案例4,有外县人刘砌,其妾冉氏与他人通奸,卷财私逃,于本县买房居住。夜雨不能忿,遂潜踪而至。当街斗杀奸夫淫妇。乡人以人命大案扭送至衙。江老爷怜其情状,判云:彼二人有奸在前,为刘氏所知,故潜逃至本县,今日刘君本来此地行商,路遇二人,奸夫怀刃,彼等情形好似白日行淫,暗图本夫。刘氏拿奸当场,除彼二人,何罪之有,当堂开释。士林清流以为神断。

案子判完,行政事务讲完,再说说慈善赈济事业。以灾荒年份为例。首先是向上报告灾荒事件。水灾必是上游决口,旱灾必有旱魃作祟,蝗灾定是临县飞来,地震则是天象示警。去庙里祈祷也是必不可少。然后是开动生老病死四大衙门机器(育婴堂,养济院,惠民局、漏泽园),开始处理善后事宜。要是灾后青黄不接,则要开预备仓,平价把米粮卖与,或是借贷给当地户籍的民户,同时号召乡绅开义仓,若是外县大量难民涌来,则要推行以工代赈,搞水利,城垣修缮之类的大工程(目的是找一个由头,可以合法的打开官仓放赈),同时申请上级拨款。要是灾民持续增长,就要在城中开粥厂放粮,同时通知当地的驻防绿营,协助维持秩序,组织塘兵加固堤坝,(治得了水是最好,万一不行绿营转回头来至少可以预备弹压地面)。万一不幸,有无数饥民蜂拥而至,那么老爷就悬了,听吾辈老友小楼大官人一言,彼等与老爷虽有同城之义,却无守土之责,不如先以妻子家私托付与他,老爷或勤王事,死社稷,或革职,戴罪上京,皆无后顾之忧矣。

分享到:
上一篇:鲁迅的官场生涯
下一篇:吏比官贵:古代官场怪象的现代警示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1072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