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徐茂公临终遗言担心子孙与皇家关系
作者:未知 (不详) 收藏

 


徐茂公李勣
  能在乱世中一统天下,除了君主高超的治世才能外,还需良臣名将的辅佐;然而“卸磨杀驴”也是皇帝惯用的伎俩。徐茂公李勣身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他还是在临终遗言上透露自己的担心。
  史书是这样记载徐茂公的遗言的,“我自量必死,欲与汝一别耳。恐汝悲哭,诳言似差,可未须啼泣,听我约束。我见房玄龄、杜如晦、高季辅辛苦作得门户,亦望垂裕后昆,并遭痴兒破家荡尽。我有如许豚犬,将以付汝,汝可防察,有操行不伦、交游非类,急即打杀,然后奏知。……违我言者,同于戮尸。”徐茂公的遗言是说给他的亲弟弟的,翻译成白话文,这段话的大意是“我自知必死,想同你做诀别。怕你悲伤痛哭,所以假装病情转好为此宴乐。你现在不要哭泣,听我讲话。我亲见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等人辛苦建立门户,都被后辈破家亡人。我这些不肖儿孙,现在都交付给你,应细加防察,如有操行不伦、结交非类,马上打杀,然后奏之,以免倾覆家族……”
  从这段临终遗言来看,徐茂公对自己的生死看的很淡,却对子孙后代怀有一种极深的忧虑,他担心自己的子孙不能处理好与皇家的关系,担心整个家族会毁于不肖子孙之手。因此,他才在遗言中要求,凡子孙中有“操行不伦、交游非类”的,立即家法处死,决不能因一人而连累全家。
  徐茂公的忧虑不是无缘无故的。这个戎马一生、出将入相的老人,生前料事精准,后事也算的明白。他的充满玄机的临终遗言可谓有的放矢,其来有自。首先,对于帝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弄权术,徐茂公已然领教多次了。徐茂公出道很早,17岁就闯荡江湖。仕唐之前,徐茂公先后在枭雄翟让、 李密手下做事。由于徐茂公是翟让旧部,因此李密对他不很信任,在李密火并翟让的鸿门宴上,徐茂公差点被稀里糊涂地杀掉;李密主政后,徐茂公即遭排挤,“出镇黎阳,虽名委任,实亦疏之。”(《新唐书》)。此后,徐茂公几经辗转,又先后为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效力。其一生饱经乱世、戎马沙场、出将入相,几乎经历了隋末唐初的所有大事件。这种极为丰富的阅历,令徐茂公对帝王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弄权术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徐茂公在面临生死考验之时,往往极为清醒冷静。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唐太宗李世民临死前,玩弄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权术,这次弄权正是针对徐茂公。李世民将没有任何过错的徐茂公贬为叠州(今属青海省)都督,并对太子李治加以嘱咐,称徐茂公“才智有馀,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相当于宰相),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面对李世民突如其来的试探,精明的徐茂公马上就体会了老皇帝的用意,他不但没有任何怨言和牢骚,而且接到命令之后,连家都没有回,第一时间就奔赴远在青海的叠州。
  事实证明了徐茂公的远见卓识,李唐皇帝在用人上不但缺少真诚坦荡,而且杀气腾腾。由于在废王立武事件中触怒了 唐高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的长孙无忌虽贵为唐高宗的亲娘舅,最终也被诬谋反,全族或杀或流放,长孙无忌本人也被迫自缢身亡。其他的凌烟阁功臣的命运也没有好到哪去:有大功的宗室亲王李道宗被罗织进了谋反案、惨遭流放;房玄龄、杜如晦的儿子也因牵涉这个案子中惨遭屠戮,显赫一时的房杜两家一落千丈,房玄龄家族几乎被清洗殆尽。就是李世民当政时,凌烟阁功臣、玄武门兵变的主要追随者侯君集、张亮都以不明不白的谋反罪而遭杀戮;鼎鼎大名的魏征在死后也被李世民扑倒了墓碑,并毁掉了公主与魏征儿子定下的婚约;唐初“军神”李靖也屡次被诬谋反,只好主动退休,闭门不出。这些前车之鉴,徐茂公岂能不历历在目?什么忠义,什么君臣,这些字眼前都要加上“他妈的”来修饰一番。
  只可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徐茂公老先生算的再准,后代子孙听不进去也是枉然。高宗 李治死后, 武则天废掉自己的“ 儿皇帝”,一介女流登上了帝位。如同李唐宗室习以为常的乱伦一样,这本是皇家内部狗咬狗的闹剧,干做臣子的甚事?然而徐茂公长孙徐敬业偏要趟这浑水,起兵反武,最后兵败身死。由此,徐家也被剥夺赐姓,满门抄斩,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就连死去多年的徐茂公也被追削一切官爵,刨坟斫棺,挫骨扬灰。徐茂公遗言中最忧虑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分享到:
上一篇:蒋介石不为人知的七大贡献
下一篇:曾国藩为何四拒称帝 他的后代子孙今何在?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724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