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新教传教士在华早期活动研究的回顾(4)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五、20世纪40年代前西方学术界、宗教界有关研究成果

  与中国同行相比,西方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对新教在华传教问题的研究,则起步较早,而且论著较多。据笔者所见所知,已出版的有关基督教在华传教史和中国基督教史的英文资料和著作(含天主教传教士活动的研究),数量约在800到1000种之间,此外还有大量的论文。这里仅略作述评。

  最早撰写著作和文章叙述新教在华传教活动的,是早期来华的新教传教士。1819年,继马礼逊之后第二个来中国的伦敦会传教士米怜(William Milne),在马六甲英华书院出版了《新教在华传教早期十年史》(A Retrospect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 to China)。书中 1812年之前的部分,由马礼逊提供初稿,米怜负责其余的部分。该书既是一部出色的研究著作,按时间顺序,比较详尽地叙述了1819年之前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和麦都思)在广州、马六甲等地活动的情况,同时也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史料,主要是马礼逊和米怜自己的部分书信、日记,以及一些统计资料,成为现代研究者很珍视的资料来源。

  郭士立(Charles Gutzlaff)在1833年出版的《中国沿海三次航行记》,在其开头的部分,对他自己早年的经历和伦敦会传教士在广州和南洋的活动,都作了简要的叙述,其中关于他本人的情况的说明,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该书末尾有一部分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再次对新教传教士的情况有所议论。他在次年出版的《中国简史》(A Sketch of Chinese History)的下卷,有20多页的篇幅概述该书出版之前新教传教士在华活动的经过。他在1838出版的《开放的中国》(China Opened)一书讨论中国宗教的一章中,简略地马礼逊、米怜、麦都思以及他自己的活动。

  在米怜之后比较详细地介绍早期新教传教士活动的是麦都思(W. H. Medhurst)。他在1838年出版了颇有影响的《中国:现状与未来》(China,Its State and Prospects, with E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Spread of the Gospel)。该书的大部分内容,是叙述新教传教士(以伦敦会为主,含美部会)在广州、澳门和南洋华人居留地的活动,以及他本人和美部会传教士史第芬1835年在中国沿海航行传教的过程。由于所述内容大多与他本人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该书的有些章节可以作为研究早期新教在华传教的第一手资料。

  卫三畏(Samuel W. Williams)是又一位在自己的著作中记述新教传教活动的传教士。他在1849年出版的《中国总论》中,以近百页的篇幅,对景教、天主教和新教在中国的传播,作了概括的论述。由于写作的时代较后,卫三畏对鸦片战争后新教在新的通商口岸的立足和发展的过程,也有所叙述。作者是鸦片战争前后新教传教士中的重要成员,参与了许多事件,因此,他所提供的资料也是可以依据或参考的。

  除以上著作外,《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还发表了多篇叙述早期新教在华传教活动的文章,而作者也都是传教士。在这些文章中,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娄礼华(W. M. Lowrie)的《中国大地:或对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的考察》,是比较全面的论述新教在华传教问题的系列论文,分5个部分在该刊第13卷连载。作者虽没有提供太多的资料,但他对新教与天主教在对华传教问题上的关系的议论,可以透露鸦片战争前后这两大基督教派别在中国的矛盾与冲突。卫三畏在该刊的最后一号,发表了他整理的1851年之前来华新教传教士的比较完整的名单(含在南洋华人居留地活动的传教士),并在名单后附有一篇长文,回顾各口岸新教传教活动的历程,着重叙述其“现状”。这对于现在的研究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此外,雅裨理(David Abeel)、波罗满(Polhman)、裨治文(E. C. Bridgman)等人还在该刊分别发表了介绍厦门、上海等地新教传教士活动情况的文章。

  在《中国丛报》发行的同时和停刊以后,还有一些英文刊物刊登与早期新教传教士在华活动有关的文章,如在英美发行的《福音杂志》(Evangelical Magazine)、《传教先驱》(Missionary Herald)、《浸会传教杂志》(Baptist Missionary Magazine)、《中国传教呼声》(China Mission Advocate)等,以及在中国发行的《中日丛报》(Chinese and Japanese Repository)和《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等,都刊登过有关这段历史的回顾性的文章、总结报告和个人传记资料。虽然这些文章大多为一般性描述和纪念性文字,但从中还是可以得到一些信息和资料。

  1861年,英国伦敦会派出的传教医生雒魏林(William Lockhart)出版了《在华行医传教二十年》(The Medical Missionary in China, A Narrative of Twenty Years’ Experience)一书。这是作者主要依据亲身经历、参考其他资料写成的,以新教早期在华医务传道事业为主、兼及新教传教士其他活动的资料性著作。该书对新教在华医务传教活动前20余年的历史,包括各地传教医院开办和延续的具体过程,均有比较可信的记述,其中提到的一些具体事件和数据,可以弥补其他有关史料的不足。

  1867年,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Wylie Alexander)所编《来华新教传教士纪念集》(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由上海美华书馆印行。这部著作是1867年前所有来华新教传教士的传记资料的汇集,按每个传教士来华年代的先后顺序编排。每一篇传记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个部分是传教士的小传,叙述其生平与主要活动;后一个部分是该传教士的中、外文著作目录,附有简要的内容介绍。这种特征,就使该书成为一部研究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的很重要的工具书。由于其搜罗大致完备,保存的资料相当丰富,现已被有些研究者视为第一手的资料来源。不过应当注意的是,该书在具体史实的叙述、介绍方面也有一些错漏之处,使用时须参考其他资料。

  此后,1877年和1890年在上海举行的来华新教传教士大会所出版的报告,都有一些回顾性的文字涉及新教在华传教的早期阶段。但在《来华新教传教士纪念集》出版后的40年中,没有专门的著作出现。1907年,即马礼逊来华100周年之际,在华各新教教派供稿、加拿大传教士季理斐(D. MacGillivary)编辑的《新教在华传教百年史》(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 Being the Centu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由上海美华书馆出版。这部著作由各来华新教教派的活动历史、发展经过、教务现状、所办事业、有关统计资料等内容构成,各教派的资料分开独立编排,自成一体,书后还附有英国与海外圣经会、美国圣经会、爱尔兰圣经会在华传教活动的资料,以及早期传教士所开办的一些文化事业,如马礼逊教育会、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和中国医务传道会的资料和文献。因此,这部著作也是很有价值的工具性书籍,它侧重于传教团体的整体情况的描述、介绍,与以个人传记资料为主的《来华新教传教士纪念集》,可以相互参证、补充。

  1922年,由“中华续行委办会”主持、美国传教士司德敷主编的《中华归主》(The Christian Occupation of China)出版。这是一部大型的调查中国基督教(新教)在华事业和活动状况的、经过整理的记录,是新教各教派在中国各地势力、所办事业和活动历史的资料汇集,其中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的调查报告,均有追溯新教势力在这些地区早期活动的内容。由于它的编写时间在《新教在华传教百年史》之后,又按中国行政区域划分调查的范围,故既可提供清末民初时期的新教活动状况,又可以从另一个不同的侧面反映新教在华势力。应当注意的是,其中的一些统计数字,虽然是比较珍贵的史料,但有些是不太完备的,在讨论具体问题时,须参照其他资料加以订正。

  在这前后,英美宗教界关于早期在华新教传教运动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类似于上文所说的“教会修史”的阶段,其承担者一般与在华新教团体或其国内差会有关。由于种类较多,这里只将与本文有关的数种罗列如下:

  蒂芙林顿(S. B. Tifferington):《美国浸礼会真神堂在华传教史》(History of Our Baptist Mission among the Chinese),1892年出版。该书记载美国浸礼会分裂后北方差会在华活动史。

  阿米特·里奇蒙(Armette B. Richmond ):《美国圣公会在中国》(The American Episcopal Church in China),1907年出版。

  丽达·耶士谟(Lida S. Ashmore):《美国浸礼会真神堂华南传教六十年史》(The South China Mission of the American Baptist Foreign Mission Society, A Historical Sketch if Its First Cycle of Sixty Years),1920年出版。本书较蒂芙林顿详细。

  马格丽特·莱基(Margaret McKae Lachey):《“同工事神”:美南浸信会在华传教活动研究》(“Laborers Together”: A Study of Southern Baptist Missions in China),1921年出版。

  海瑞特·诺伊丝(Harriet N. Noyes):《美国长老会华南传教史》(History of the South China Mission of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Church, 1845–1920),1927年出版。

  力维弢(Walter N. lacy):《美以美会在华百年史》(A Hundred Years of China Methodism),1948年出版。

  杰拉尔德·德炯(Gerald De Joung):《归正会在华传教史 1842–1891》(Reformed Church in China 1842–1951),1992年出版。

  除以上笔者经眼的著作外,也许还有可以归入“教会修史”这一范畴的著述。这些著作具有和上文提到的中文著作相似的特征。大部分都很简略,特别是对各差会传教士早期在华活动,都没有详细的记载。而且对现代研究者来说不太方便的是,它们一般都不提供资料来源,从而难以准确判断它们在学术上的价值。不过,它们也都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当代学者进行研究的参考资料。德炯的《归正会在华传教史》是其中的一个例外,它是一部资料详瞻、内容丰富的学术著作,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作者利用了大量的归正会档案和报刊资料,从而使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由于该书的出版,美国归正会在中国的活动,可以说得到了很透彻的专门研究。

  在20世纪前期,也有一些专业的学术研究性著作问世。这里首先应该提到的是赖德烈(Kenneth Scott Latourette)的巨著《基督教在华传教通史》(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这部长达900余页的著作出版于1929年,内容为,从唐代到1920年代基督教各大派别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关于鸦片战争前后新教在中国活动的开端和初期发展,该书也以相当大的篇幅予以叙述,描述了新教在华早期历史的大致轮廓,并能提供一些数字和细节,所引用的资料也可以为研究者指引深入探讨的路径。但作为一部通史性的著作,该书无法超越一般性陈述而进入具体问题的探究,有些叙述也不准确。

  传教士的传记也开始陆续出版。在早期传教士中,马礼逊在最受重视的一位,据笔者所见,他的传记在10种以上。其中英国内地会的海恩波(Marshall Broomhall)撰写的《马礼逊,一位宗师》(Robert Morrison: A Master Builder)是质量较高的一种。该书于1924年在伦敦出版,1956年由简又文翻译成中文在香港出版,书名为《传教伟人马礼逊》。1931年,麦沾恩所著的《中华最早的布道者梁发》,也由胡簪云翻译,上海广学会出版。赫尔曼·施莱特(Herman Schlyter)所著德文《郭士立的在华传教事业》(karl Gützlaff Als Missionar in China)在1946年问世。这也是至今最有份量的郭士立个人传记,其特色在于,它对郭士立的生平和活动有比较完整的叙述,在资料方面,该书利用了很多档案材料和其他德文资料。

  在40年代,有两部与中国教会教育有关的著作出版。一是玛丽·安德森(Mary R. Anderson)的《华南地区新教教会女子学校研究》(A Cycle in the Celestial Kingdom or Protestant Mission Schools for Girls in South China, 1827 to Japanese Invasion)。这部专门研究华南地区新教女子教育的专著于1943年出版,书中征引的各类第一手资料堪称丰富,对华南教会女子教育的早期渊源和在清末与民国时期的流变,均作了切实的论述。该书涉及到鸦片战争前后40年的新教传教士从事的女子教育活动的内容并不多,但因其征引了比较难以寻觅的资料,故笔者对这部分内容还是予以重视的。另一部是郭爱理(Alice Gregg)的《中国与教育自治》(China and Educational Autonomy: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Protestant Educational Missionary in China, 1807-1937),出版于1946年,论述自马礼逊来华至抗战爆发前新教传教士在华所办的教育事业。

分享到:
上一篇:新教传教士在华早期活动研究的回顾(3)
下一篇:新教传教士在华早期活动研究的回顾(5)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673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