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与南方及西南毗邻的各国之间,除了传统的陆路交通外,海上的交通空前繁荣。与南海诸岛国的联系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南半岛诸国 交趾(安南)、占城、真腊、缅国,与宋元王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元朝曾向这些地区进兵侵掠,但彼此之间的移民与商贩仍往来不息。一二二五年取代李氏而创立安南陈氏王朝的陈日■便是福州长乐人,后徙居安南的南定省天长府即墨县,以渔为业,叔陈守度,取李氏王朝而立日■。交趾的贵族多沿汉姓,如丁、黎、李、陈。交趾的李氏和陈氏王朝,先后与宋元王朝保持经常的朝贡关系,接受赐予他们的官号。彼此之间商贩往来十分频繁。宋在广西沿边邕州和钦州设立互市场,宋和交趾的富贾行商,都到这里来贸易。双方商人还经由海道运货贩卖,宋商大部以巨商为纲首,结伙从泉州、广州等地发船前往交趾、占城;交趾、占城的商人也泛海运货到泉、广州,然后贩运宋朝的货物包括书籍、纸、笔等回国。交趾、占城和宋朝到对方国家定居的人民也络绎不绝。北宋初交趾时犯占城,一批批占城人逃来宋朝,当时广州的占城流民就数以百计。宋朝一些人也侨居在占城。庆历初,广东商人邵保到占城,见到逃亡的“军贼”鄂邻百余人。人民间的往来杂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乾道中,占城与真腊战,两方皆乘大象,胜负不分。有福建人浮海往吉阳军,为风浪所逐而抵占城,教占城习骑射,因得大胜。
通过使臣和商人的不断来往,交趾、占城从宋朝获得《大藏经》和儒学书籍。十三世纪中叶,交趾出现了雕板印造的户口帖子,成为越南历史上最早的印刷品。十三世纪前,汉字是交趾唯一通用的文字。“其诵诗读书,谈性理,为文章,与中国同,惟言语差异”(《岛夷志略》)。交趾的高僧大都是著名的汉学家,能赋诗作词,与宋朝诗人唱和。占城也出现了许多能赋诗作词的文士。他们的汉文学水平可与高丽比美。十一世纪中叶,交趾国王指导宫女仿照宋朝的丝织品锦,织造锦绮,获得成功。宋朝传入交趾的中草药不断增多,宋医在交趾受到重视,甚至交趾统治者也延请宋医治病,并服用中草药。交趾的药物如使君子、霍香等,这时也传入宋朝。
真腊自称甘孛智(柬埔寨)。历史上很早就与中国交通。一○○八年,真腊商贾三人到广西高州贸易。一一一六年,真腊国王派遣“进奉使”等到宋,赠送礼物。此后,宋朝、真腊的使臣和商贾,不断往来两国。元成宗初年,周达观曾随元使访问真腊,到达都城吴哥,撰成《真腊风土记》一书。书中描述当时真腊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元朝的货物,以“唐人金银”为第一,其次为五色轻绢帛,再次为真州的锡铁、温州的漆盘、泉州的青瓷器,还有明州的草席以及雨伞、铁锅、铜盘、木梳、针、矮床等。宋、元时期有许多人侨居真腊经商,并娶当地妇女为妻。《真腊风土记》一书的完成,增进了中国人民对真腊的了解,也为真腊保存了可贵的历史纪录。
宋代的罗斛国(以今泰国华富里府为中心)、真里富(今庄他武里一带)、西棚(今素攀一带)等,以及元朝时的暹国,都是今泰国境内的古国。罗斛国在一一○三年,派使臣到宋“进奉”货物。一一一五年,宋在泉州置来远驿,接待罗斛、占城国人使。元朝曾三次遣使往暹国,暹国使者也九次访问元朝。一一六四年,真里富的一位巨商在明州病死,当地官府为他准备棺木盛敛,嘱其随从护丧归国,并准许带回巨商的全部遗产。次年,真里富国王派人带信表示感谢。宋、元商船也到那里贸易,运去宋朝的特产。
宋、元时期,缅甸古国为蒲甘或缅国。一○○四年,蒲甘国王派遣使者从海路到宋赠送礼物,受到宋朝的欢迎,邀请他们参加上元节观灯。此后,蒲甘使者多次入宋。蒲甘又与大理国(今云南省)毗邻,蒲甘王阿奴律陀曾亲自到大理访问,与大理关系较为密切。一一三六年,蒲甘和大理使臣经广西,一起向宋朝赠送土产。蒲甘商船也经常运载金颜香等到泉州贸易。蒲甘还曾派使臣和佛僧到宋求取或赠送佛经。蒲甘王朝所建的佛教寺院,采用了宋朝形式的塔像和幅射拱门。
南海诸国 宋代,与南海诸国的交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宋王朝奖励发展海外贸易。宋太宗曾特派使者持敕书金帛,分四路招致海南诸蕃国,并在京师置榷易院。凡诸蕃国香药宝货至广州、交趾、泉州及两浙,非出于官库者,不得私相市易。市舶成为北宋重要的财源。南宋王朝也申令“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徐远人,阜通货贿”。在这种奖励海外贸易政策的推动下,宋朝与南海以及西洋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了发展。成书于一一七八年的周去非《岭外代答》一书,著录南海地名约二、三十处,稍后,赵汝适撰《诸蕃志》地名多达八、九十处。元末汪大渊附贾舶浮海,越数十国,所著《岛夷志略》一书,以亲身的见闻,报导了从东南亚远及于东非的道里风俗,大大丰富了关于这些地区的知识。
元朝在平南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南宋的基础上,发展同南海西洋诸国的关系。忽必烈曾令唆都等奉玺书十通,招谕南海诸国,占城、马八儿(印度东海岸)等俱奉表入贡。忽必烈并重用南宋的降臣蒲寿庚,利用侨居福建的外商与南海诸国的联系,招致诸善国,发展海外贸易。一二七九年,又遣杨庭壁出使俱兰(印度西海岸)。杨庭壁抵达俱兰时,也里可温兀咱儿撒里马及木速蛮主马合麻也在其国,闻诏使到来,都表示愿意遣使入贡。苏木达国也遣使通过俱兰向元朝臣服。因此,南海十国马八儿、须门那、僧急里、南无力、马兰丹、那旺、丁呵儿、来来、急兰亦■、苏木都剌皆遣使入贡。一二八四年,忽必烈又遣使臣前往锡兰(今斯里兰卡)访求佛牙。使臣抵锡兰岛,入谒国王,求得佛牙二枚、佛遗发与供食之钵。非洲旅行家伊本·拔都他在他的游记中也记载元朝皇帝曾遣使至印度。当他在古里时,曾见有元朝船只十三只停舶在港内。元朝商人在南海十分活跃,不少人迁居南洋诸岛,与当地人民一道,为开发这一地区作出了贡献。
位于苏门达腊岛上的三佛齐是当时东南亚国际贸易的枢纽。三佛齐向宋朝派出使臣三十多次。一○○三年(真宗咸平六年),三佛齐王遣使李加排、副使无陁李南悲来贡,且言本国建佛寺,请赐钟及寺名。真宗诏以承天万寿为寺额,并铸钟以赐。三佛齐文字用梵书,上表章用中国汉字。阇婆(爪哇)也多次派使臣入贡。宋与三佛齐、阇婆等国商人的来往也极其频繁。宋朝商人至阇婆,备受优待。福建建溪的大海商毛旭,曾经多次运货去阇婆,归国时又为阇婆使者充作向导。
位于加里曼丹岛上的渤泥,跟宋朝人民交往甚多。九七六年,渤泥国王向打派遣使臣带着表文(国书)入宋,赠送龙脑、玳瑁、檀香、象牙等礼品,宋太宗将使臣安置在礼宾院,以贵宾相待。宋朝商舶抵达渤泥三天,国王就带领眷属、大臣前往参观,商船跳板铺上织锦迎接,设宴款待,最后分送礼物。船上货物都由国王和大臣定价,然后击鼓,召集附近百姓前来贸易。在文莱发现的一块汉文石碑,上刻“有宋泉州判院蒲公之墓,景定甲子男应(?)甲立。”这是东南亚现存最早的一块汉文碑刻。据考订,是一二六四年为宋朝知州蒲某建造的墓碑,蒲某可能是泉州人。这说明许多泉州人,包括宋朝的官员,都来渤泥侨居。
宋朝与蒲端(疑为今非律宾班乃岛西部的武端)、麻逸(今吕宋岛)及其属国三屿(今吕宋岛西南诸岛)、蒲里噜(今吕宋岛东波利略岛)、白蒲延(今吕宋岛北的巴布延群岛)等,都有密切的文化交流。一○○三年,蒲端国王具陵派遣使臣李竾罕、副使加弥难入宋,向宋真宗赠送土产和红鹦鹉。次年上元节,宋朝派官员陪同使臣观灯、宴饮,并赠送钱币。从此,蒲端使臣不断来宋,从宋朝带回冠带、衣服、器币、铜钱、旗帜、金银、铠甲等物,又给宋朝带来玳瑁、龙脑、丁香等物。麻逸国商人在九八二年运宝货到广州。宋朝商船将瓷器、铁锅、乌铅、五色琉璃珠、铁针、绫绢等运到麻逸、三屿等国,又从那里买回黄蜡、吉贝、番布、真珠、玳瑁等。
印度次大陆诸国 宋人称为鹏茄罗(今孟加拉)、天竺(今印度)、注辇(今印度东部海岸)、故临(今印度西海岸柯钦一带)、南毗(即古里佛,今印度西部马拉巴海岸)、胡茶辣(今印度巴罗达一带)、麻罗华(今印度巴罗达以东)、细兰(今斯里兰卡)等南亚各国,都与宋朝保持频繁的经济文化联系。宋太宗时,天竺僧罗护哪航海至泉州,海商施金建造一座佛寺,请罗护哪主持。注辇使臣和商人入宋者更多,他们给宋朝带来了真珠、象牙、琉璃和各种香料。宋朝海船去大食各国途中,必经故临国换小船而去。宋商把檀香、丁香、脑子、金银、瓷器、马、象、丝帛等运往细兰国,又从那里购买白豆寇、木兰皮、粗细香等回国。
海道之外,宋与印度次大陆诸国在陆路上的交通也很频繁。北宋建国之后,九六五年(太祖乾德三年),沧州僧道圆自西域返还,表献贝叶梵经四十二夹。道圆是在晋天福中西去的,在途十二年,居印度六年。宋太祖亲自召见他询问所历山川道里,颇加礼待。明年,僧行勤等一百五十七人情游西域取经,朝廷各赐钱三万遣行。此后,往取经者甚多。同时期,印度僧人也纷纷东来,其中著名的有中天竺摩伽陀国法天、北天竺迦湿弥罗国僧天息灾和乌填国僧施护等。太宗崇尚释教,九八○年(太平兴国五年),诏立译经院(后改称传法院),召天息灾等三人入院,从事佛经翻译,由梵学僧法进、常谨、清沼等笔受,杨悦、张洎润色。九八三年,天息灾诸选召童子,学习梵文。真宗景德三年诏令“西天僧有精通梵语,可助翻演者悉馆于传法院”。传法院进行了大量的佛经翻译工作。从太平兴国七年到仁宗景祐三年的五十四年内,贡献并内出梵经无虑一千四百二十八夹,译成经论凡五百六十四卷。以后又续有译作。当时来宋朝的天竺僧人很多,挟梵夹来献者不绝。
评论 0 条 / 浏览 66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