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革命政府以蒋介石为潮汕督办,张民达为梅属绥靖督办,罗翼群为东江剿匪督 办,叶剑英任梅县县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派周恩来为东江各地党务组织主任。 他的任务是稳定地方秩序,防止逃窜闽赣边境的陈炯明残部的侵扰。
当东江战事甫告结束,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又在广州发动了叛乱。
在东征期间,右路军攻破林虎巢穴兴宁时,蒋先云等从林虎总部搜获的电报中,发 现了杨希闵、刘震寰通敌谋叛的阴谋。在国民党“一大”上,杨希闵虽然被选为中央执 行委员,刘震寰被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但他们占驻广州以后,和陈炯明占驻广州一 样,赌场、鸦片烟馆、娼寮星罗棋布,军人横行,盗匪充斥,杀人越货时有所闻,滇桂 军阀盘踞3年搜刮民财,无恶不作,连以上的军官都是腰缠万贯,姬亲成群。杨、刘不听 孙中山的号令,霸占税收机关。财政部长廖仲恺为黄埔军校筹款,还要常常夜间到杨希 闵吸食鸦片的烟床旁,请杨签字。
刘震寰、杨希闵还勾结云南军阀唐继尧和皖系军阀段祺瑞,图谋推翻广东革命政府。 杨希闵、刘震寰常常潜赴香港,同唐继尧、段祺瑞、陈炯明、林虎、邓本殷的代表,以 及陈廉伯密谈,并取得港英政府的军火支援。
杨希闵的部队于4月26日包围和占领了广州石井兵工厂,滇桂军开始移防,广州顿呈 紧张气氛。
广州政府接受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讨伐叛军的建议,于5月13日在汕头举行会议,廖 仲恺、汪精卫、许崇清、蒋介石、朱培德、谭延闿及苏联顾问加伦参加了会议。会上研 究了加伦提出的讨伐杨刘的计划,推举蒋介石为讨逆军总指挥,克日率粤军、党军回师 平叛。蒋介石此时表面上拥护联俄联共政策,大力赞同共产主义,主张学习苏联,人称 他“好话为先生说尽”。
6月4日,叛军公然占领广东省长公署、财政厅、市公安局及电报局、电话局等机关, 杨希自称滇桂联军总司令,发表通电,诬指广州革命政府勾结俄人,实行共产,声称 “希闵等断不容彼辈播共产流毒于社会,我军因此喋血疆场,亦所不恤”。
次日,广州革命政府下令免去杨希闵的建国滇军总司令、刘震寰的建国桂军总司令 本兼各职,听候查办。接着胡汉民以代行大元帅职权名义发表通电,揭露杨刘通敌,勾 结唐、段,密谋颠覆革命政府,发动叛乱的罪状。国民党中央总部发表告滇桂军士兵书, 号召滇桂军士兵反对叛乱的官长,服从革命政府领导。谭延、许崇清、朱培德、程潜 等将领也联衔通电,声讨杨刘叛乱。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滇桂军中进行了分化瓦解的 政治宣传工作。
6月6日起,东征军开始了平叛的军事行动,滇桂军平时胡作非为,恣意掠取,居民 早已恨之入骨,多有持铁棒、菜刀、扁担等为武器配合东征军杀伤敌人。在共产党人的 领导下铁路工人断绝滇桂军的交通,各地农民协会踊跃参战,叛军四面楚歌。革命军经 过几天战斗,平定了叛敌,全歼滇桂军2万余人。杨希闵、刘震寰逃匿沙面租界,托庇于 英帝国主义。
6月1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改组大元帅府为委员制的国民政府、建国军 改为国民革命军案。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以汪精卫,廖仲恺、胡汉民、 谭延、徐谦、许崇清、伍朝枢、于右任、张静江、张继、程潜、朱培德、林森、戴季 陶、孙科、古应芬等16人为委员,汪精卫、胡汉民、谭延闿、许崇清、林森等5人为常务 委员,汪精卫为主席。下设5个部,以廖仲恺为财政部长,胡汉民为外交部长,许崇清为 军事部长,徐谦为司法部长,孙科为交通部长;以李文范为国民政府秘书长。聘请鲍罗 廷为国民政府高等顾问。
国民政府任命了广东省政府的工作人员:古应芬为民政厅长,廖仲恺为财政厅长, 许崇清为军事厅长,许崇清为教育厅长,孙科为建设厅长,宋子文为商务厅长,陈公博 为农工厅长。以许崇清为省政府主席。
7月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以汪精卫、胡汉民、伍朝枢、廖仲恺、朱培德、 谭延闿、许崇清、蒋介石为委员,汪精卫为主席。
8月26日,军事委员会决议编组国民革命军,取消原有地方军的名称。将党军改为国 民革命第一军,蒋介石为军长,建国湘军改为第二军,谭延闿为军长;建国滇军改为第 三军,朱培德为军长;建国粤军改为第四军,李济深为军长;福字军改为第五军,李福 林为军长;程潜援鄂军和吴铁城部合编为第六军,程潜为军长。各军先后建立了各级党 代表和政治部制度。各级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多数由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担任。
国民政府又先后成立了惩吏院和监察院。惩吏院以徐谦、邓泽如、林翔、邹鲁、林 云陔为委员;监察院以林伯渠、黄昌谷、陈秋霖、甘乃光为委员。
国民党内的右派势力早就因廖仲恺竭力奉行与捍卫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而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国民政府成立后,廖仲恺统一财政、军政,更 招来军阀政客之痛恨,尤其是占有防地税收的军阀魏邦平、梁鸿楷等,失意右派政客朱 卓文、胡毅生、林直勉等,特别忌恨廖仲恺。
朱卓文担任中山县县长时,因办事不力,受到廖省长的批评与处分;胡毅生在胡汉 民支持下,在参加广州市长竞选时舞弊,又被廖仲恺奉命查办。朱、胡失意之余,转靠 包揽捐务、沙田等自肥,牟取暴利供平日挥霍,廖仲恺又取消了他们的特权,不徇私情, 废私包改为公投,朱、胡大为恼怒,欲置廖于死地而后快。
胡汉民在国民政府成立后,他的寓所成为右派集会策划对付廖仲恺的秘密据点之一。 吴铁城、林直勉、胡毅生、邹鲁、邓泽如等十几人,常在胡宅开会攻击、诬蔑廖仲恺, 叫嚷要让廖倒台,谋驱逐仲恺之办法。胡汉民对黄季陆授计说:
“在第一届中央委员里,我们还是多数。你赶快到上海去见季陶、右任等人,叫他 们赶快到广州来,我们召开一次一届四中全会,再商量出一个办法。”
胡汉民一连写了十几封信要黄季陆带往上海、北京等地右派中央委员。胡汉民的这 一阴谋被廖仲恺发觉而破产。
胡毅生、朱卓文、魏邦平、林直勉等人,组织了文华堂俱乐部,到处劝反对共产党 的人参加。又办了《国民新闻》日报,公开攻击廖仲恺“年将50,兼职10余,……对于 政府、党务用个人包办”等等。
右派政客及军阀认为要推翻三大政策,首先要将亲共的廖仲恺除掉。被他们列入黑 名单的还有共产党员谭平山,以及当时以“左派”面目出现的汪精卫、蒋介石等。他们 故意将暗杀计划张扬出去,企图恐吓廖仲恺洗手不干。何香凝听到风声,劝丈夫说:
“既然有人谋算行刺,你也该多加两个卫兵防备一下才是。”
廖不以为然地回答道:“增加卫兵,只好捉拿刺客,并不能挡住他们行凶。我是天 天到工会、农会、学生会各团体去开会或演说,而且一天到晚要跑几个地方,他们要想 谋刺我,很可以装扮着工人、农民或学生模样,混入群众中间下手的。我生平为人做事, 凭良心,自问没有对不起党、国家和民众的地方,他们如果安心想来暗杀,预防那也是 没有用的。总之,生死由他去,革命我总是不能松懈一步的。”
廖仲恺甚至对朋友开玩笑说:“听说他们暗杀用的家伙,不是用手枪,是用盒子枪、 手提式机关枪。我倒要尝尝它的滋味呢!”
有人向廖仲恺通报敌人要暗杀他的消息,他说:“余无负于国,无负于党,个人更 不营私,不牟利,要暗杀便暗杀,余复何恤!”
他向汪精卫表示:“我们是预备随时死的,那有什么关系!”
右派加紧了谋杀活动。朱卓文收买了一群亡命之徒,密勘东山百子路鲍罗廷公馆地 形,计划趁廖仲恺、汪精卫、加伦等在鲍罗廷家开会时,密遣死士以炸弹机枪袭击之, 而使众人同归于尽,后事为广州卫戍司令吴铁城获悉,他要朱卓文顾全大局,切勿使他 为难,但并不追究责任。
此计不成,朱卓文等便决定伺机刺杀防卫不严的廖仲恺。
1925年8月20日上午9时35分,廖仲恺、何香凝乘上103自备汽车,赶赴惠州会馆中央 党部参加例会,路上遇见国民政府监察委员陈秋霖,廖叫他上车一同前往。一路跟踪廖 仲恺的刺客有40余人,他们布置在整条街上,躲在巷子里。在惠州会馆门内,也有数人 在窥望,等待廖仲恺、何香凝的到来。
廖仲恺的汽车在惠州会馆门前停下,他们下车后,何香凝被妇女部的一女同志叫住, 廖仲恺同陈秋霖即向会场走去,廖的4名卫士首先登台阶入内。廖仲恺刚举步上头门石阶, 突然有凶手5人,2人预伏两旁,3人在廖之后用左轮手枪,向廖袭击。廖先受两枪即倒地, 尚以手撑石级,作欲起势,凶徒复发2枪,遂不能起。陈秋霖痛苦地挨了两步,也倒了下 去,卫兵也倒下了。
正在与人谈话的何香凝听到枪声,忙转过脸去,看见廖先生已倒在地上,意识到有 人行刺,急忙大喊:“救命!救命!”
“抓人!抓人!”
她边喊边俯身抚着廖先生,问伤在那里?又是一阵枪响,子弹从她头上嗖嗖飞过, 随后凶手逃之夭夭,只有一名重伤倒在地上。
何香凝和那位女同志将廖先生架起,只见满地殷红!他的衣服上也是一片片鲜血, 还往下滴着。她们将廖抬上汽车,叫司机赶快向公立医院开去。廖身中4枪,皆是要害处。 当汽车到达医院,才发现他大概在路上已绝了气。
廖仲恺逝世后,国民政府公布廖遇刺殉国情况。在苏联顾问鲍罗廷的提议下,成立 了由汪精卫、许崇清、蒋介石3人特别委员会,授以政治、军事、警察全权,以应付时局。 随后又成立了以朱培德为委员长,李福林、吴铁城、周恩来、陈树人、甘乃光,杨匏安、 陈公博等9人为委员的廖案检查委员会。在缉凶过程中,先后捕押了凶手陈顺、梁博及其 他有关案犯林直勉、郭敏卿、梅光培、赵士伟和粤军将校梁鸿楷、杨锦龙、邵桂章、梁 士锋、谭启秀、张国桢等50余人。胡汉民闻风逃往汪精卫处,适汪外出未归,便与汪妻 陈璧君同乘汽车去找许崇清,也被扣留,随即解往长洲要塞司令部予以看管。
从凶手的口供和遗下的实物罪证中,很快查清了参加暗杀案的人及与案件有牵连的 很多人。凶手除在押的陈顺和梁博外,还有冯灿、吴培、陈细、黄基、冯允财、陈瑞、 黄福芝等9人已逃往香港等地。暗杀的主谋是朱卓文、胡毅生、魏邦平以及胡汉民。胡毅 生、魏邦平接受香港200万金贿赂,网罗粤军右派将校及亡命之徒进行暗杀活动。胡汉民 要拔掉廖仲恺“这个眼中钉”,先找“铁血团有名的枪手”陈世来,不料陈世来不干。 胡汉民改找朱卓文,朱又通过郭敏卿物色到冯允财行刺廖仲恺。事后,胡汉民为冯办好 护照、让他逃往南洋去了,通谋刺杀廖先生者有伍朝枢、吴铁城、傅秉常、陈其瑷等人。
但是,由于3人特别委员会中的许崇清,平时因统一财政事对廖不满,而对缉凶态度 消极;蒋介石并不关心追查凶犯;汪精卫担心政局因缉凶而不稳,危害自己既得利益与 权位。特别委员会迟迟才发出搜捕令,致使暗杀主谋与大部分凶手逃出广州,逍遥法外。 甚至连已捕获归案的林直勉、梁鸿楷等人也越狱潜匿。检察委员会内又有吴铁城等人, 给办案以诸多阻碍。对干涉及廖案的胡汉民等党政要员,汪精卫总以“说出去恐将摇动 政府”为辞,不予究办。胡汉民也以养病为名得到释放。汪精卫叫他辞职离粤,拟派他 为外交委员团主任委员,到京接洽外交事务,胡表示不就,汪派舰护送他去苏联游历, 他去了莫斯科。
国民政府在处理廖案的过程中,分别解散收编了参与密谋的各部粤军,许崇清的老 部下参与了廖案密谋,许遭到指责,又受到蒋介石的排挤,不得不辞去总司令职务,离 开广州去了上海。
正在国民政府处理廖案之际,陈炯明残部在英帝国主义和段祺瑞政府的支持下,重 新占踞东江,计划进攻广州。香港政府给陈炯明30万发子弹和100多万现金支援,段政府 助陈军30万元,并派海筹、永绩战舰和福建的张毅部助战。陈炯明与广东南部的邓本殷 部,北江的熊克武川军勾结,企图三面夹击广州。
广东省人民迫切要求彻底肃清陈炯明等军阀势力,统一全省,广州军政学商工农各 界1000多个团体10余万人举行集会,林伯渠代表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主持大会,汪精卫代 表国民政府、陈公傅代表省政府、冯芝荪代表总商会、谭植棠代表对外协会在大会上发 表讲话。大会发表了宣言,号召各阶级要在共同目标下团结一致,扫除一切障碍,达到 广东的统一。
9月21日,国民政府命蒋介石为东征军总司令,汪精卫为党代表,周恩来为总政治部 主任,罗加觉夫为军事顾问。东征军编成3个纵队,一纵队队长何应钦,二纵队队长李济 深,三纵队队长程潜。10月6日,各纵队开赴前线。
蒋介石和汪精卫在东征出发前,搞了一个《重征东江训诫》:
一、军人最后目的是在于死,古语所谓“好汉死在阵头上”,孔子所谓“杀身成仁” 是也。
二、打胜仗的秘诀:1、严守军纪,2、服从命令,3、保护人民,4、万人一心。
三、革命军口号:1、不要钱,2、不要命,3、爱国家,4、爱百姓。
四、革命军十不怕:1、不怕死,2、不怕穷,3、不怕冻,4、不怕痛,5、不怕热, 6、不怕饥,7、不怕疲,8、不怕远,9、不怕重,10、不怕险。
五、保护百姓(不拉伕,不抢物,不捐饷,不占屋)就是实行三民主义。反之,扰 害老百姓,就是违反主义反革命的强盗军队。
六、毋忘革命军的《连坐法》。
七、要紧记着革命军的《刑事条例》。
八、革命军只有前进,不许后退。退却是军人一生无上之耻辱。
九、革命军人,要忍耐到最后5分钟,非得到最后的胜利,决不放手。
十、我们的名誉,是已死同志们的头和血换得的。我们切不可忘了杀害我们同志的 仇敌,大家要为已死的同志来报仇。
此次东征,得到工农群众的热烈支持,省港罢工委员会纠察总部3500人组成运输队, 随军东征;东江农民军,奋勇配合作战。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东征军歼灭了陈炯明残 部1万多人,完全收复了东江地区。盘踞东江多年的陈炯明军阀势力,归于覆没。身陷困 境的陈炯明,只身逃往香港。
11月21日,国民政府任命周恩来为东江行政委员,管辖惠、潮、梅各属。
粤南军阀邓本殷乘革命军第二次东征之机,调集大批军队,由阳江出动,向四邑进 犯。陈铭枢率部奋起抵抗,双方激战3昼夜,但敌我力量悬殊,国民政府急调国民革命第 三军和第二军一部增援。并任命朱培德为南路军总指挥,共产党员朱克靖为政治部主任。
南征军分4路进击,陈铭枢部为第一路,王均部为第二路,戴岳部为第三路,俞作柏 部为第四路,会攻南阳,以期一举将敌歼灭。11月7日,攻占阳江。23日,攻占廉江。邓 本殷率残部退到琼州。这时蒋介石又命李济深率部肃清琼州之敌。
1926年1月15日,李部开始渡海,至2月间,消灭了邓本殷残部,琼州大定。
1926年3月,广西李宗仁等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所部桂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 两广实现了统一。
李宗仁,字德邻,广西桂林楙头村人。祖父是位名医,好宾客,喜游览,以结交各 方豪杰为人生乐事,父亲雅重实学,澹视虚名,以设教自娱,平时仗义疏财,乐善好施, 瘁心公益乡里,每有义举,无不参与。李家因人口逐渐增多,家用日感拮据。李父设馆 不能劳作,收入又不足以敷家用,李母便一肩挑起家庭生活重担。
李宗仁兄弟5人从小便下田助母劳作,诸凡插秧、割稻、打柴、喂猪、舂米、织席, 甚至清除牛栏,无事不做,皮肤晒得黝黑,身体十分健壮。由于经常赤足下田,纵在碎 石锋利的山路上行走,亦如履平地。
李宗仁6岁时,父亲要他开蒙入塾读书,父亲教他读《三字经》、《百家姓》、《幼 学诗》,以后又教四书五经。但李宗仁宁愿上山打柴也不愿在书房受苦,虽有严父督促, 学业上终无突出表现。自谓“读书平平,没有太高的悟性”。父亲后来应募出洋,李宗 仁被其父的一位至友带到省城桂林的高等小学读了1年书,但每学期终了,榜上都是最末 一名,受到同学讥笑,遂辍学回家。
李宗仁学文的不行,习武倒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邻村拳师李植甫武艺高强,为人豪 爽,李宗仁跟他学得了好几手拳脚功夫和舞枪弄棍的本领。然而舞枪弄棍不能当饭吃, 15岁那年,他进了省立公费纺织习艺厂,半年后回到家中,父母专门为他买了一部新式 木机,让他从事织布。谁知,他在习艺厂学到的技术仅为一些皮毛,一旦上机,随织随 断,弄得十分尴尬。以后虽几番操此手艺,都未成功。读书上断了希望,从业又如此艰 难,使他怅然无着。
1907年,李宗仁闻知桂林的陆军小学招生,陆军小学学生入学后,除供膳食、服装、 靴鞋、书籍、文具外,每月还发有津贴。正在从业无着的李宗仁感到,自己天性好动, 并能冒险,家中又无财力供他自费求学,便去报考了陆军小学。他虽未入正榜,但以备 取第一名获得入学资格。不料,李宗仁在入学时迟到了10多分钟,失去了机会,沮丧而 回。
1908年,陆军小学招考第三期学员,17岁的李宗仁被正式录取。
在陆军小学任职的,有不少是出类拔萃的同盟会党人,如李书城、冷遹等人,李宗 仁个性向来持重,他的抱负是当一名合格军人,未加入同盟会。但他结识了一批志趣相 投的同学,如黄绍竑、夏威、陈雄、尹承纲等,日后这些人成了他的支持者。1911年辛 亥革命爆发后,陆军小学学生一大半北上援鄂,学校因之停办。陆荣廷将陆军小学改为 陆军速成学堂,李宗仁便入速成学堂学习。毕业后被陆荣廷选派到南宁的广西将校讲习 所供职。
李宗仁在将校讲习所仅为准尉助教,他十分满足,工作十分勤勉。但讲习所开办不 到一年,便停办了,李宗仁等候派遣毫无结果,只得郁郁返回乡里,在家中务农。此时 他已结婚,妻子是邻村的李秀文。
李宗仁从南宁讲习所回到乡间,村里人多所不解,难免有絮絮闲言。家中经济又入 不敷出,迫使李宗仁跑到桂林,在朋友的帮助下,在省立模范小学谋得一体育教员的差 事。当体育教员很辛苦,月薪又低,为了多挣钱,他又设法在另一学校兼了体操课。尽 管十分劳累,总算暂时解决了生计问题。
李宗仁感到用非所学,前途渺茫,心中郁郁不乐。
1916年复,李宗仁突然接到一位在广西将校讲习所一起供职的同事来信,这位同事 已在李烈钧护国军中当上了营长,热情地来信邀他前往共事。朋友的邀约,正合李心, 他立即辞去学校职务,应召去南宁投军。
李宗仁乘船来到梧州,准备再搭船去南宁时,却被几位熟识的军校朋友留了下来, 碍于同窗之谊和朋友的热心,李便留在梧州在护国第二军充任了排长。
但护国第二军是滇军部队,李宗仁乃一广西人,虽有同学提携,在滇军中也难有发 展。于是,李宗仁由同乡兼同学托人介绍,改投护国第六军桂军林虎部。林虎乃有名的 “彪虎将军”,李在林部第13团任排长。
不久,部队奉命向肇庆开拔,接着开赴北江地区。在粤汉路南段沿线与龙济光军发 生激烈战斗。连长李其昭临阵胆怯佯称肚痛,不肯上前线,把部队交李宗仁代行指挥。 战斗打响后,士兵畏葸不前,李宗仁情急之下,举起连旗,带头冲锋,不料一颗子弹飞 来,由右颊射入上腭骨,立时满嘴碎牙,血流如注。李宗仁将碎牙吐出,继续指挥战斗, 最后支撑不住,被送往后方包扎。李伤愈出院后,因战功而被升为连长。
评论 0 条 / 浏览 92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