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第二节 日本侵华的军事准备与中国的军事概况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一、日本侵华的军事准备

  

  日本政府为对中国和朝鲜发动一场侵略战争,在军事上进行了长期的准备。

  

  (一)改革军制

  

  日本的明治政府从诞生之时起,就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倾向。在“富国强兵”的总方针指导下,加紧进行军制改革,建立和扩充适应近代军备的军队。早在1871年,便从参加倒幕军事行动的部队中挑选精壮八千人,组成“御亲兵”(后改称近卫兵),然后整顿原属各藩的军队,并实行中央集权的“镇台”制①,在全国设立东京、东北(今仙台)、大阪、西海(今熊本)四个镇台(后又增设名古屋、广岛两镇台)。1872年,为适应武装力量的发展,废除1869年设立的兵部省,分设陆军省和海军省。1873年初,颁布《征兵令》,用普通义务兵役制取代武士职业兵役制,正式着手建立拥有现役和预备役的近代常备军。1878年,设立直属于天皇的参谋本部(与内阁并行的机关),由它掌管用兵作战等军事大权,政府无权过问。这意味着军国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强化。为适应对外战争需要,日本还陆续创办各种军事学校,制定各种军事条例、章程、官制等,并多次修改陆军编制和《征兵令》。

  

  (二)扩充军备

  

  早在1880年,日本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就以其详细论述中国军备情况的《邻邦兵备略》呈于天皇,力言为了准备日中战争,扩充军备是当务之急。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之后,参谋本部便着手制订具体的对华作战方案,变本加厉地进行扩军备战活动。至1890年,日本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的30%,1892年高达41%强。自1883年至1895年,共开支陆海军费二亿六千九百余万日元。①

  七十年代前期,日本陆军兵力按平时编制为三万一千余人,战时编制为四万六千余人;海军只有十七艘军舰(大部为木制舰),总排水量为一万三千八百吨。经过大力扩充,至甲午战争时,按新的战时编制进行动员,陆军七个师团(含近卫师团),加上屯田兵团和对马警备队等,总兵力可达二十二万余人。②海军则拥有军舰三十一艘,鱼雷艇二十四只,加上四艘代用军舰(武装商船),总吨位达七万二千六百余吨。③其中一部分舰只编成常备舰队,其余分属于横须贺、吴、佐世保三个镇守府。

  按照新的战时编制,日本陆军每个野战师团的兵力编成为:两个步兵旅团(每旅团辖两个联队,每联队辖三个大队,每大队辖四个中队)、一个骑兵大队(辖三个中队)、一个炮兵联队(辖两个野炮大队、一个山炮大队,每大队辖两个中队)、一个工兵大队(辖两个中队)、一个辎重兵大队(辖两个中队)。七个师团总计将佐以下十二万三千余人、马三万八千余匹、野炮一百六十八门、山炮七十二门。根据战时需要,可将若干师团合编为一个军,军配有野战电信队和军兵站部等。中日甲午战争时,日本实际动员兵力达到二十四万零六百一十六人,其中十七万四千零一十七人在国外参战,六万六千五百九十九人留守本土。

  在扩军备战过程中,日本当局还抓紧军国主义教育,对士兵灌输绝对尊崇和效忠天皇的思想,培养封建的“武士道”精神。1878年以陆军卿名义发布的《军人训诫》,1882年以天皇名义发布的《军人敕谕》,都是强调军人应该绝对遵守“武士道”的“忠节”、“武勇”、“礼仪”等等,使之成为穿军装的奴隶,在侵略战争中盲目地为统治集团卖命。

  

  (三)改善武器

  

  明治初年,日本大多使用从英、法、荷等国购入的旧式枪炮,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适应军国主义的需要,建立起本国的军事工业体系。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日本军工生产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生产了一定数量的枪炮弹药和舰船,为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初步的物质保证。

  1880年(明治十三年),日本陆军中佐村田经芳对“施涅德”、“李·恩飞”等后装线膛枪作了改进,制成“村田十三年式”单发步枪(口径十一毫米、最大射程二千四百米),后又改进为“村田十八年式”(加大初速,缩短枪身,以减轻重量)。随着无烟火药的使用,又于1889年制成“村田二十二年式”连发枪(口径为八毫米、最大射程达三千一百多米)。甲午战争中,日军步兵除近卫师团和第四师团装备有村田式连发枪外,其余主要使用村田式单发枪。

  1885年以后,日军装备的火炮,主要是大阪炮兵工厂生产的口径七十毫米、最大射程为五千米的青铜野炮,和最大射程为三千米的青铜山炮。野炮以六匹马拖行,山炮炮身和炮架可以分解,用三匹马驮载。

  从1872年起,日本着手自造军舰,以求改变海军落后的局面。1877—1884年,共自造六百至一千五百吨的军舰六艘,并基本掌握了英法造船技术。以后执行新的造舰计划,在1887—1893年间,造成钢骨铁皮舰和钢质舰共八艘,总排水量为一万三千二百五十吨。与此同时,又从英法等国购入军舰八艘,总计二万七千余吨。①这些军舰都具有当时较先进的技术水平,装备有较多的速射炮。它们编入舰队以后,使日本海军面貌为之一新,战斗力大为提高。不过,由于日本财力毕竟有限,无力购买和建造大型装甲舰,而又企图击穿中国北洋舰队七千吨级的装甲舰“镇远”和“定远”,只好在四千二百多吨的“桥立”、“严岛”、“松岛”三艘军舰上装配三十二厘米口径的大炮,开创了世界造舰史上罕见的“奇迹”。

  

  (四)实地侦察

  

  在扩军备战的同时,日本当局还不断派遣大批特务,到中国和朝鲜进行实地侦察,搜集有关情报。早在参谋本部成立的第二年,就以“武官”、“留学生”等名义派遣官员来华,刺探清朝政府各方面的情况。1880年山县有朋上呈天皇的《邻邦兵备略》,就是根据派遣人员的见闻与调查编撰而成的。1893年4—7月间,日本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等又亲自溜到朝鲜釜山、仁川和中国天津、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重点窥探中国的军备、士兵训练、军队装备、地形地貌等等。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侵略者早就绘好了包括朝鲜和中国东三省、渤海湾在内的详细军用地图,上面标明了这些地区的每一座小丘和每一条道路。

  

  (五)战备演习

  

  为做好实战准备,日本还多次进行各种军事演习。1889年2月,专门制定了《陆海军联合大演习条例》。在次年3月举行的陆海军联合大演习(“尾参大演习”)中,共动员官兵三万余人、军舰二十艘、运输船三只。1892年10月,又举行有二万七千余人参加的陆军特别大演习,除检验一般内容外,还特地演习了预备役的动员、军队的铁路输送等项目。

  1893年5月,日本制定《战时大本营条例》。至此,侵华战争的各种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二、中国的军事概况

  

  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阴谋,清朝政府缺乏清醒的估计,始终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没有进行足够的战争准备。但自琉球事件以来,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某些人对于日本的狂妄野心,还是有所察觉的,因此,随着洋务运动的继续进行,不断增强防御能力。特别是朝鲜“壬午兵变”和“甲申政变”之后,清朝政府加深了对“日本近在肘腋,永为中土之患”①的认识。鉴于中法战争的教训,深感有必要加强防御措施,以备不虞。由于日本是东方岛国,因此,清政府为对付日本侵略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始终以筹办海防、建设海军为第一要务。

  

  (一)筹办海防

  

  日本侵台事件之后,李鸿章等见日本学习西方兵制兵法,与英国勾结,“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今虽勉强就范,……将来稍予间隙,恐仍狡焉思逞”①,建议清廷从速筹办海防。于是,经过总理衙门奏准,海防问题被列为“当务之急”、“久远之图”。可是,当时中国生产力很低,加之宫廷挥霍,官吏贪污,外债累累,财政拮据,海防筹款非常困难,只好由各省关协款,分年呈解。户部初定南北洋海防经费每年四百万两,实际上历年解送不足半数,以致海防建设进展缓慢。尽管这样,南北洋沿海各口的防务毕竟有所加强,主要是兴建或重修了一些新式炮台,添置了一批新式岸炮,并在重要海口增设水雷营,加强海防兵力。

  北洋所辖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沿海各口较南洋为少,但由于地近京师,又和日本、沙俄二强相近,故北洋海防始终被置于优先地位。其中直隶的津沽海口更是京畿门户,“北连辽东,有旅顺、大连以为左翼,南走登、莱,有威海卫以为右翼,为北洋第一重镇”②。清朝政府一贯重视此处防务,鸦片战争以后,又陆续修筑了大沽、北塘、新城等处炮台,并以芦台为北塘后路,设营驻守。筹办海防以来,李鸿章复于上述各处增筑近代炮台和营垒,增调淮、练各营驻守,并将沿海防区一直延伸至山海关一带。李鸿章又鉴于旅顺和威海卫扼渤海之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对其防务同样予以特别关注。从1882年起,在旅顺口的黄金山顶,仿筑德国新式炮台③,安设巨炮,海口内布置水雷,并于沿岸便于登陆之处择要埋设地雷,后又在大连湾老龙头等处筑炮台多座。在威海卫,则筑南北岸炮台,继又增筑黄泥崖、灶北嘴等新式炮台,并于刘公岛新筑地阱炮台,设二十四厘米口径后膛巨炮于隧道内,用机械升降,颇为灵便,其西之黄岛,水中之日岛,都筑炮台,与南岸相应。经过多年经营,使旅顺和威海卫两处成为两个重要的海军基地。甲午战争前,总计直、东、奉三省沿海各口驻有马、步、水师共五十余营,其中约二万人用于把守沿海各炮台。①

  

  (二)建设海军

  

  建设海军是与筹办海防紧密相关的一环。早在筹建之初,李鸿章等就积极主张购买外国铁甲军舰,认为“必有铁甲船数只,游弋大洋,始足以遮护南北各口”②。所以,尽管筹款至艰,还是耗费巨资,从国外进口了一些舰船。据统计,自1875年至甲午战争前,共向英、德等国订购舰艇四十六艘,计有七千吨级铁甲舰二艘、钢甲舰一艘、巡洋舰八艘、炮舰十三艘、鱼雷艇二十二只。与此同时,福建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造成各种小型舰船二十三艘。这些舰只,大部分编入由李鸿章直接控制的北洋海军。

  中法战争中,福建海军几乎全军覆没,但所损舰只大多属于同治年间福建船政局自造的木质兵船,故对整个海军实力的影响不大。1885年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的成立,标志着筹建海军的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后数年,除加紧训练南北洋所属各舰外,又添购新舰,并增设水师学堂,抓紧培养海军专门人才。1888年,海军衙门奏定北洋海军官制,设提督一、总兵二、副将五、参将四、游击九、都司二十七、守备六十、千总六十五、把总九十九、经制外委四十三。同年,拥有舰艇二十五艘的北洋舰队正式成军。由李鸿章推荐,委派淮系将领丁汝昌为海军提督,由留学英国的刘步蟾、林泰曾分任右、左翼总兵兼“定远”、“镇远”舰管带。甲午战争爆发前,中国拥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舰队,共计大小军舰七十八艘(不包括其它武装运输船)、鱼雷艇二十四只,总排水量八万余吨,约有炮六百余门、鱼雷发射管近七十具。除北洋舰队外,其余三支舰队船数虽不算少,但大多为陈旧小舰。战争爆发后,参战海军只有北洋舰队和参加北洋操练的广东舰队的“广甲”、“广乙”、“广丙”三舰。

  

  (三)整顿陆军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陆军一直处于新旧并存的局面,既有防军、练军和勇营,又有早已形同虚设的八旗、绿营,兵制相当混乱。中法战争以后,清廷力图通过裁额并饷等办法改革绿营,并加强防、练各军的整顿。由于偏重海防,陆军的改革和整顿收效不大。直至甲午战争前夕,能出征的部队主要是防军、练军,其中防军保持的编制又比练军较为接近战时水平。按照当时编制,步兵每营定额为五百人,骑兵每营二百六十三人,由于军饷不足和各级官吏吃空额,实际上步兵平均每营只有三百五十人左右,骑兵每营约二百五十人。全国防、练各军(不含八旗、绿营)步兵八百六十二营、骑兵一百九十二营,按上述人数推算,共约三十五万余人,加上战争爆发后临时招募的数十万新兵,总共有近百万军队。但是,这些军队分散于全国各地,由于交通不便和各分畛域等原因,战时很难集中。甲午战争爆发后,实际参战的主要是直隶、山东和东三省的军队,后期从其它各省调来的军队,特别是刘坤一统率的湘军,只是赶上尾声,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四)改善装备

  

  中法战争以前,中国只能生产几种弹药和水旱雷,以及来福前膛枪、马梯尼后膛枪和林明敦后膛枪等,而且为数不多。中法战争以后,军工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为改善清军装备创造了一定条件。但由于自造数量甚为有限,不得不继续以高价从国外进口武器装备。各地将军、督抚各自与外商订购,以致式样参差,弹码互异,彼此不能通用,给作战和后勤供应带来不少困难。甲午战争中,参战清军主要使用前膛来福枪和后膛毛瑟、黎意、马梯尼、哈齐开斯、林明敦等枪。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土枪、抬枪和刀矛等旧式武器。

  在备战过程中,清朝政府除仿造和购买近代枪炮等武器以改善装备外,还兴办了一些为军事服务的其它企事业,如铁路和电报等等。

  “初,法越事起,以运输不便,军事几败。事平,执政者始知铁路关系军事至要。”①于是,把铁路视为“海防要工”,并归入海军衙门管辖。至甲午战争爆发时,已修通天津至山海关的铁路,并向关外延伸六十四公里,加上台北至基隆与台北至新竹的铁路,总长约四百公里。尽管为数甚少,但对于增强沿海军事运输能力,改善海陆联防态势,确曾起过不小的作用。

  出于同样动机,李鸿章极力倡办电报事业。1880年,于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次年,即建成津沪陆线,使南北洋讯息相通,调兵馈饷,大为便捷。至甲午战争前,除沿海各要地之间以外,内地各主要城市之间也陆续建立了电报联系。战争爆发后,李鸿章还提出:“各军相隔较远,应设行营电线,以通声息;沿海各要口,凭高了远,应设德律风(电话)电线,以报敌情。”②

  战区内的电信设施,大致如下:由奉天(今沈阳市),西与山海关、天津、北京连接,东经凤凰城与朝鲜义州相连,南经营口、复州、金州达于大连、旅顺;在山东,从成山角西经威海卫、烟台至莱州,通过济南、济宁分别与天津、上海相连;在朝鲜境内,以汉城为中心,北经平壤、义州与中国相连,东北经加平、春川、狼川直达元山,西通仁川,南达釜山,再通过海线与日本连接。

分享到:
上一篇:第一节 战前形势
下一篇:第三节 战争的爆发和双方战略方针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693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