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第十四章(5)
作者:林语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第二天她起得很早,写了封信给博雅,这几乎花去一上午的时间。她告诉博雅她与汉奸牵扯上关系,以及她逃到他家的全盘经过。她坦承自己当时很气愤,但发誓以后不再怀疑他了。博雅信中没有一句热情的爱情字眼,但是她却毫不保留地写出。这是封热情的长信,仿佛在当面对谈。她把所有的过错全揽在自己身上,并忘却她的自尊,求他尽快来汉口;最后她告诉他有关他们正在做的工作。她在信封上写上“姚阿非先生烦转”,并加上“私函”字样。

  “如果这封信落在别人手中,我真要羞死了。”她想。

  她现在心情好多了,就和老彭去武昌,上了一家饭馆。午餐她只吃了几口饭,然后放下筷子。

  “我吃不下。”她说。老彭看到她的眼睛肿了,脸色苍白,“我必须先把信寄出。”

  他看到她脸上现出第一次陪博雅到他家时的特别表情。盈目中再度露出谈爱少女兴奋与热情的光彩。几天前的肃穆安详已显著改变。他颇同情她,怕她再有事情伤心。

  “我讨厌看到你那么没耐心,”他说,“我几乎希望你没收到那封信。你以前挺快乐的。”

  “玉梅也这么说。但是你总高兴一切都已澄清了,不是吗?”

  “当然。”他仔细看着她。“我祝你好运。但是你太灵秀,太敏感了,我很担心。”

  “告诉我,彭大叔。你怎么能永远无忧呢?”

  “你怎么知道我无忧?”

  “你什么都不怕,连鬼屋都不怕。”

  “那只是对生活的一种看法而已。”

  “并不只是这样,你具有快乐的秘诀。是因为信佛教吗?你为什么从不说给我听呢?”

  老彭抬眼以既惊喜又庄严的目光看她。他慢慢地说:“你从没问过我。佛教徒是不到处传教的,求真理和求解脱的欲望必须发自个人的内心。一个人若准备好了,他将悟出道理来。我想你是太年轻了,不容易了解。”

  “我现在就在问你。”

  “但是你在恋爱之中,”他笑着说,“不需急的。智慧要靠自己努力获致。我提到过每个人心中的慧心。佛经云:‘一念为人,一念成佛。’高度的智慧永远在我们心里;那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失去,时间一到,自然会有‘顿悟’发生。”

  “你的意思是说我还不适合去了解佛理?我读到的东西几乎全都懂呢。”

  “问题并不在此,宗教和学问是无关的,那是一种内在的经验。所以《六祖坛经》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种较高的智慧就是禅那。”

  “禅那是什么?”

  “是一种直观的智慧,较知识与学问更为高超。佛心以知性和同情为基础,完全看个人的宗教禀赋决定,有些人永远看不出慧光。正如佛经所说的:激情像密云遮日,除非大风吹来,不见一丝光线。”

  “佛经里只有这些怪名词我看不懂。如果你肯加以解释,我会了解的。”

  老彭又笑了,“别急,丹妮。我可以教你这些名词,解释它们的意思,但是你不会了解的。有些人以为读经就能获得智慧,有些人以为宗教仪式就能获得积业,大多数的和尚也都这么做,这一切都是愚蠢的。六祖几乎是文盲,在一座庙里的厨房里打杂。就是这种更高的智慧使他成为佛教禅宗的祖师。他用人类自身来教导‘顿悟’,抛开了经典、教仪和神像。”

  “你不在庙里拜佛,你是禅宗信徒吗?”

  “我自个也不知道……当你初抵时,看来又病又愁,因为你正生着博雅的气。嗔怒是掩盖佛心的‘三毒’之一。后来我观察你,发现你自己已逐渐适应了,你重获得安宁。为什么?因为你已忘却你身体中所产生的怒火,你逐渐对慈善工作感到兴趣。现在这种觉醒是积业和智慧的果实,积业又能引发智慧。”

  “如果我悟了道能嫁给博雅吗?”

  “为什么不能?自由人的行为是根据他的悟道来的。”

  “爱不是罪恶吧?”

  “那是‘业’的一部分。一个人的命运是依他过去和现在的行为作决定。”

  “但是你愿教我吗?”丹妮热切地说。

  老彭注视她眼中的神采说:“我愿意。”

  “我们走吧,”丹妮站起身说,“趁着现在来到这儿,我还得去修表呢。”

  “怎么弄坏的?”

  “昨天跌跤的时候。”丹妮微感脸红说。“回到家以后,我发现膝盖也青肿了。”

  “这就是佛家所谓的‘惑’。”老彭说。

  她很快地瞥了他一眼,有一种因高兴而感难为情的脸红,他们走出了饭馆。

 

分享到:
上一篇: 第十四章(4)
下一篇: 第十五章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585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