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承祯(647~735)为唐代著名道士。字子微,法号道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
人。晋彭城王权之后。其祖晟,仕隋为亲侍大都督,父仁最,曾任唐之襄、滑二州长史。
司马承祯“少好学,薄于为吏,遂为道士。事潘师正,传其符箓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
师正特赏异之。谓曰:‘我自陶隐居传正一之法,至汝四叶矣。’”①按陶弘景传王远
知,王传潘师正,潘传司马承祯,适为四代。后游名山,隐于天台山之玉霄峰,自号
“白云子”或“白云道士”。武则天闻其名,召至京都,降手敕以赞美之。及将还,遣
麟台监李峤饯之于洛桥之东。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又奉召入宫,睿宗问以阴阳术数
及治国之事,承祯所答甚合睿宗之意乃赐宝琴及霞纹帔而遣之。公卿赋诗以送者百余人。
卢藏用早隐终南山,后登朝居要官;见承祯将还山,手指终南山曰:“此中大有佳处,
何必天台?”承祯乃云:“以仆所视,乃仕宦之捷径耳。”②开元九年(721),玄宗遣
使迎入京都,亲受法箓,赏赐甚厚。开元十五年,又召至都,玄宗令于王屋山自选形胜,
特筑阳台观以居之。又命玉真公主及光禄卿韦韬至其所居,修金箓斋。
从其所请,敕五岳各置真君祠一所。承祯善篆,自为一体,号“金剪刀书”。玄宗
令以三体写《老子》,刊正文句,定著五千三百八十言,为真本。卒谥贞一先生,玄宗
为之制碑文。弟子七十余人,以李含光、薛季昌最著。
司马承祯汲取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禅定学说,阐述道教修道成仙理论,
认为“神仙亦人”。人的禀赋本有神仙之素质,只要“修我虚气”,“遂我自然”,与
道相守,即可成仙。在其所著《坐忘论》中,提出了修道的七个“阶次”,即七个步骤,
曰“信敬”,即对修道成仙信仰,深信不疑;曰“断缘”,即断绝俗事尘缘,不与世人
交;曰“收心”,即收心离境,守静去欲;曰“简事”,即安分守己,不求分外之物;
曰“真观”,即善于观察,不为外物所迷;曰“泰定”,即形如槁木,心若死灰,
无感无求,寂泊之至;曰“得道”,即形随道通,与神合一。他从人人都可成仙这一思
想出发,主张修道成仙,应当“易简”。“凡学神仙,先知易简,苟言涉奇诡,适足使
人执迷,无所归本,此非吾学也”。③又把修道成仙的过程分为五道“渐门”;一曰斋
戒(澡身虚心);二曰安处(深居静室);三曰存想(收心复性);四曰坐忘(遗形忘
我):
五曰神解(万法通神)。总称为“神仙之道,五归一门”。并云:“一斋戒谓之信
解,二安处谓之闲解,三存想谓之慧解,四坐忘谓之定解。信、定、闲、慧,四渐门通
神,谓之神解。”④他把五渐门、七阶次概括为“三戒”:“一曰简缘,二曰无欲,三
曰静心”。声称“勤行此三戒而无懈退者,则无心求道而道自来”。认为学道者达到
“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遣”,“彼我两忘,了无所照”的
境界,即成为神仙。其静心无欲的修道理论,对后世道教修炼理论的发展和北宋理学的
形成,皆有一定影响。
著作有《修真秘旨》十二篇,《修真秘旨事目历》《坐忘论》《修真养气诀》《服
气精义论》《采服松叶等法》《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各一卷,《上清天地宫府图
经》二卷,《天隐子》八篇,《太上升玄经注》以及《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
《上清含象剑鉴图》《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素琴传》《道体论》各一卷。其
中《坐忘论》《天隐子》为其代表作,是研究其思想的主要资料。
注:
① 《旧唐书》第16册5127页,中华书局,1975年
② 参阅《新唐书·卢藏用传》及《大唐新语·逸隐》。谓卢藏用举进士,有意当
世而不得调,乃隐近于京师之终南山,易为时君所征召,寻果被召入仕。所谓“此中大
有佳处”被司马承祯一语道破:“乃仕宦之捷径耳。”故世人称易于入仕之道为“终南
捷径”。
③④ 《道藏》第21册699页,700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
合出版,1988年
------------------
评论 0 条 / 浏览 69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