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师正(586~684)为唐代著名道士。字子真。上清派第十一代宗师。贝州宗城
(一说赵州赞皇,均属河北)人。出身仕宦之家。自幼熟读六经,并得母口授《道德经》。
年十三丧母,庐于墓侧,以至孝名于世。隋大业(605~618)中,道士刘爱道见而器之,
谓之曰:“三清之骥,非尔谁乘之?”①时王远知为炀帝所尊礼,刘爱道劝其师事王远
知,远知尽以道门隐诀及符箓授之。未几,随远知至茅山。后又与刘爱道迁居于嵩山双
泉顶,最后隐于逍遥谷,潜心修炼,清静寡欲,邈与世绝。据传,他隐居山中二十余年,
唯以薛荔绳床为寝,青松涧水为食而已。上元三年(676),高宗巡洛阳,礼嵩岳,对其
甚为礼重。请作符书,辞以不解;问其所需,答曰:“茂松清泉,臣之所须,此中不乏”。
高宗甚为叹异。调露元年(679),高宗再祀嵩岳,复召见,并以车舆迎送。又诏于逍遥
谷建崇唐观,岭上别起精思院以处之。前后赐诗数十首。潘师正虽受高宗尊宠,数应召
对,但仍以山野之人自处,尝谓弟子曰:“吾实无用,接见帝王,惊扰灵岳。汝等学道,
不厌深眇,则无累矣。”②卒于永淳元年,享年九十八岁。卒赠太中大夫,谥体玄先生。
有弟子多人,以韦法昭、司马承祯、郭嵩真为最著。
南北朝之际,佛教诸家讨论最为热烈的是所谓“佛性”问题。当时道教受佛性说的
影响,也提出了“道性”的概念,以与佛教佛性说相颉颃。所谓道性,指众生禀赋于道
或与道同一的不变之性,谓其为修道而得道的根本依据和可能性。潘师正在《道门经法
相承次序》中答唐高宗问曰:“一切有形,皆含道性。”实源于佛教众生皆有佛性。他
极为重视道教戒律的研究,并将道教戒目分为“有得戒”和“无得戒”两种:
“所言戒者,法有二种,一者有得戒,二者无得戒。有得戒者,即《太玄真经》所
谓三戒,五戒,九戒,十戒,百八十戒,三百大戒之例是也。无得戒者,即谓上机之人,
灵识惠解,业行精微,离诸有心,不婴尘染,体入空界,迹蹈真源。不求常乐而众善自
臻,不厌人间而诸恶自息,本自无持,今即不犯,无犯,是名无得。既其无得,亦复无
失无得,故谓为真。
上机之人,其戒如此。”③认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灵性,即有道性,由于其悟性
有早、迟之分,故其修道阶次亦有快、慢之别。对于聪颖信徒(上机之人)不必拘泥于
文字戒条,只用点悟的办法,即可得道成真。对于一般信徒,按道门阶次,经法浅深,
循序渐进地给以开导疏通,也可位登上乘。其所谓“有得戒”,即有文字可寻持的戒目;
“无得戒”,即没有文字可把持,纯靠道性的悟解,此划分理论,与佛教顿悟,渐修的
佛法思想有相类之处。
据今人陈国符考证,《正统道藏》收《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三卷,内有唐天皇于中
岳逍遥谷与潘师正之问答,即唐高宗与潘师正的对话录。
注:
①②③ 《道藏》第5册245页,601页,第24册78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
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
评论 0 条 / 浏览 76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