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的高级儒生当开国皇帝,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开国圣君
人们常常信口开河造成很多误解,就连易中天和很多人一样都说过中国历史上夺取天下的开国皇帝不是流氓,便是世家豪族。并说儒生们虽熟读历史、精于韬略,却因缺乏象流氓和世家豪族敢于豪赌天下的胆气,往往只能依附这些流氓枭雄或豪族枭雄成事。
但是中国历史上真能靠自己的能力夺取天下的大一统开国皇帝其实也仅有几个,出身都不同,并没有所谓的共同规律。其中秦朝嬴政是继承历代秦王的基业而夺取天下,姑且不算;晋朝立国太短,且晋武帝司马炎只是继承了其祖父、伯父、父亲的基业,故而也不算。清王朝的开国皇帝应该算是努尔哈赤,但是他并没有能力夺取中国,夺取中国的是多尔衮,但是多尔衮又不是皇帝,况且也是靠父兄给他打下的基础,故而也不算。
这样算来靠自己能力夺取天下的大一统开国皇帝也仅有七人,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刘邦出身于有着流氓习气的平民,刘秀出身于有皇室远支血统的平民,杨坚是世家军事贵族篡夺北周帝位,李渊是世家豪族起兵夺取帝位,赵匡胤是武将黄袍加身篡夺帝位,忽必烈是草原枭雄成吉思汗的孙子而夺取中国,朱元璋是出身于乞丐的流氓皇帝。
这里面刘秀是唯一的高级儒生(长安的太学生),刘秀虽是远支皇族(刘邦的九世孙),但是家世早已没落,父亲仅是个小县令且在刘秀六岁时病故,跟随叔父从事农业劳动,当然能自幼读书,自然也不太穷。
但是在中国所有开国皇帝中,刘秀毫无疑问是唯一可称上是圣君的开国皇帝,完全靠着自己的天纵英才打下江山,既非承袭祖业、又非篡夺帝位,而且几乎连像样的谋士也没有(因为他自己就是高级儒生),他著名的云台28将都是武将,没有文臣,而且不但不杀戮功臣,连杯酒释兵权都不搞,对待功臣、部属、文人、同学、百姓、乡人甚至匈奴胡人都是出了奇的好,重情仁爱,广使仁政、德政,创造了光武中兴的治世。而且最难得是从青年到老年只爱阴丽华一个女人。在他身上,即使最挑剔的人也挑不出什么瑕疵来。
我曾经总结过,中国在先秦之前的圣人往往就是功德兼备的帝王,如黄帝、尧舜禹汤,但是自从秦始皇废除封建制度创立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大一统帝国来,皇帝就不能成为中国文化上的推崇的圣人了,否则刘秀肯定会被封圣,也因此刘秀的名声远不如后世被封圣的诸葛亮、关羽、包拯、岳飞等响亮,甚至还远不如他的子孙刘备,虽然刘备若论个人才德成就远不如他的祖先刘秀。
我想这绝对是跟刘秀出身于高级儒生、受过严格系统全面的儒家教育有关,并且以后无论在战争中、还是治国中,都是手不释卷儒家典籍,事实上中国的历史也一再证明了在中国各种可能的掌权势力中,如皇室贵戚、外戚、宦官、女主、军阀等,最可靠和最好的就是儒生,如果碰上连皇帝是这种象刘秀一样来自民间的高级儒生,绝对是中了头彩。当然即便如此,也无法避免盛衰循环的历史规律,况且后世皇帝也往往长于深宫妇人和宦官之手,别说不爱读书,就是爱读儒家经典,恐怕也无济于事。
他在位32年,刘秀生活简朴、终日操劳,公元57年,63岁的刘秀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死在"工作岗位"--洛阳南宫批阅文书的龙案上。
【注意民生 与民休息】
第一,释放奴婢、刑徒。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参加起义;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光武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诏令免奴婢为庶人的范围,主要是,王莽代汉期间吏民被非法没收为奴的,或因贫困嫁妻卖子被卖为奴婢的;在王莽末年因饥荒或战乱被卖为奴婢的;在战乱中被掠为人下妻的。另外,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较之过去有所提高。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第二,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光武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因而经过整顿之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第三,薄赋敛,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边功,与民休息。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光武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而首先是薄赋敛。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其次是省刑法。再其次是偃武修文,不尚边功。光武"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未尝复言军旅"。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域鄯善、东师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 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光武下诏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第四,欲抑制豪强势力,实行度田政策。东汉政权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就是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诏下之后,遇到豪强势力的抵制。光武下令将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结果引起各地豪强大姓的反抗,有的地区甚而爆发武装叛乱,"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光武只得不了了之。于是,度田以失败告终。
因各项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为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奠定了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物质基础。
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光武病逝于洛阳南宫,终年六十三岁,在位三十三年(建武三十一年,中元二年),葬于洛阳城北之原陵。光武死后,其子汉明帝刘庄将统一战争中功劳最大的二十八人的影像画在云台阁,称云台二十八将。并继续维持父亲在内政与制度上的施政方针,开创了东汉的"明章之治"。
【简化机构 裁减冗员】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有四百余县,吏职省减,十置其一"。同时,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职,也取消了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都试,地方防务改由招募而来的职业军队担任。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州牧刺史逐渐权重,兼有军政财大权,地方兵力又逐渐兴起。
【提倡儒学 表彰气节】
出身皇族世家的刘秀,从小接受儒学教育,在征战时就重视儒学。每到一处就征集古代典籍,并且拜访当地著名的儒学人物,请他们当官或者封赏他们。光武帝以儒学方略治理天下,每天处理完政务后,还和很多他们彻夜畅谈儒学经典,秉烛诵读,夜深不寐。有时还亲自主持有关文学的辩论。自称乐此不疲。
建国后,在洛阳修建太学,设立五经博士,恢复西汉时期的十四博士之学。还常到太学巡视和学生交谈。在他的提倡下,许多郡县都兴办学校,民间也出现很多私学。
光武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光武巡幸鲁地时,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同时,光武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禄,依附王莽,乃表彰气节,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颁布诏书,明告天下,广泛寻访隐居的学者,提拔渊博的儒士,如逢萌,周党,王霸,严光等,史称"光武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旌帛蒲车之所征贲,相望于岩中矣。""举逸民天下归心"。后来东汉末年"党锢之祸" 时涌现了许多如李膺、陈蕃、范滂这样蹈仁践义、视死如归、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刚烈士大夫。东汉末年,对高士的欣慕往往胜过王公贵族,可以说与这种对气节的倡导有关。
【重情重义 宽容仁爱】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学历最高的皇帝,太学生出身。刘秀接着又问道:"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意思是说:大家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你们又是怎样的境遇呢?)"。太傅邓禹说:"我要是没有遇到陛下,可能是一个五经博士了。"扬虚侯马武见皇帝和首辅都这么谦虚,就说:"马武要是没有遇到陛下,一定是去做县里抓捕强盗的捕头了。"光武说:"你马武自己不去做强盗就万幸了,哪还指望着你去抓强盗?" 君臣相对大笑。
这是何等其乐融融的场面,试想怎样的君主才能与自己的臣下有这份融洽?如果他不是个重情重义、宽容仁爱的人,他的属下会在他面前流露出开怀的笑声吗?
史籍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不妨随手撷取几则:
刘秀手下的猛将贾复作战勇猛,常置生死于度外,刘秀时刻关注贾复的生命安全。当听说贾复伤重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听说贾复的夫人怀孕了,如果生的是女孩,我的儿子就娶她,如果生的是男孩,将来我的女儿就嫁给他。" 由于刘秀有意不让贾复出征,使他具体战功不多,每当诸将论功时,刘秀都要替贾复说上一句:"贾君之功,我自知之。"
刘秀早年有"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感叹,后来他就把执金吾一职许给了贾复,足见对他的赏识之心。为这样的君主效力,谁又能不舍生忘死呢!
冯异先前是王莽阵营中人,后又依附刘秀,在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冯异曾连续数年镇抚关中,威权日重,民间称之为"关中王",朝中亦有人非议。刘秀便将参毁的书信交给冯异本人,冯异看后惊恐异常,上表自辩,刘秀安慰他说:"没什么可以担忧的!"后来冯异入朝觐见,刘秀向满朝文武介绍: "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回忆起几年前在河北逃难时,冯异为自己弄来豆粥与麦饭充饥,刘秀又感慨地说那是一份无法报答的厚意,这些话让冯异心里感到无比的温暖。
大将李忠从军之后,不能照顾家人,往往失散。刘秀对李忠说出了这样的话来:"今吾兵已成矣,将军可归救老母、妻、子,宜自募吏民能得家属者,赐钱千万,来从我取。"
公元24年秋,刘秀率兵在邬地(今河北束鹿县东南)作战,大败敌军后,投降他的人并不很安心。刘秀令降者各归其本部统领其原来的兵马,他本人则轻骑巡行各部,无丝毫戒备之意。降者感叹道:"萧王(刘秀当时被刘玄封为"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
自建武二年至四年,刘秀前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规定民有被卖为奴婢而愿意归随父母的听其自便,奴婢主人如果拘留不放,就依法治罪,对于没有释放的官私奴婢,也在法律上给予一定的人身保障,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灸伤奴婢者要依法治罪。
从这些事例中,让我们看出刘秀内心的善良与仁义的本色。
这就是刘秀,一个靠人格魅力聚集起天下群雄,聚集起天下的力量;中兴汉室的一代名君,连同自己与整个大汉王朝一起载入史册。
【勇猛大丈夫 多谋军事家】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勇敢的皇帝,昆阳大战中,他身先士卒,带领十几人冲出王莽四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而搬来救兵。冲出重围却未折损一兵一骑,后以三千子弟兵大破王莽大军,创造了中国军事史的神话。
刘秀又是中国历史上参与和指挥战争最多的皇帝,他的对手仅称帝号的就有王莽、王郎、刘玄、刘盆子、张步、刘永、李宪、彭宠、卢芳、公孙述等。
在东汉王朝开国战争中,刘秀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他善于把握战机;长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精于避实击虚,奇正并用,运动歼敌;勤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战术;强调连续进击,不给敌人以喘息和反扑的机会;重视利用人和,唯才是举,使麾下将士能充分发挥才干;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刘秀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刘秀的统一离不开武力,但他在运用军事打击的同时,注重采用种种灵活手段,争取以和平方式降服对手,可谓仁至义尽,这在古代帝王中更不多见。
能够说明刘秀的军事才能的例证很多,这里无须细述。但刘秀的一段话却说明了他辉煌的战绩背后的苦楚。建武八年,大将岑彭率兵跟随刘秀攻破天水,并与吴汉在西城包围了割据陇上的隗嚣。当时,公孙述(蜀地的割据者)的将领李育来救隗嚣,被盖延、耿包围在上。光武帝东归,写信给岑彭说:"两城若下(指西城、上),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刘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的感触让后人唏嘘不矣。
【知人善任 凝聚力量】
刘秀能知人善任、扬长避短,使用得当。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使将帅能在不违背总的战略企图下见机行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马援称他"恢廓大度","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
耿在云台二十八将之中年纪最小,刘秀到河北的时候他才二十出头,但耿作战勇猛,兵法娴熟。耿曾在河北时救过刘秀的命,刘秀常常把他比作韩信,颇为欣赏。曾经亲昵地说他:"小儿曹乃有大意哉!"
河北平定之后,耿献平齐之策,刘秀同意他率兵前去,结果真就大功告成。
刘秀高兴之余,饶有兴致地又拿耿与当年的韩信做了一番比较,结论是耿的能力更强,同时又回顾了当初耿献策时的情景:"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遂得出了流传后世的定论:"有志者事竟成也!"这对耿来说,是何等欣慰的评价啊!
刘秀起兵路过颖阳时,王霸和一帮朋友去投靠。刘秀豪情盖天地说:"梦想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二哉!"此后王霸便忠心耿耿地追随在刘秀左右。刘秀在河北邯郸和王郎作战时,遭到了重大挫折。危急时刻,随王霸的一道投奔刘秀的人纷纷溜走。刘秀对王霸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颖阳时,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吏。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就是这个铁面无私的祭遵,连刘秀喜欢的人犯法也不放过,刘秀本来很生气,但是觉得这么做是对的,并且借此警告诸位臣属:"当备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 (你们防备点祭遵这小子,我的人犯法他都敢杀,更别说给你们面子了)!祭遵去世后,刘秀常常怀念他,并不时感叹"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
有这样的领袖,才能有这样的干将,有这样的干将,才能成就这样的事业。
【以柔为主 刚柔相济】
刘秀坐稳江山后,同他的先祖刘邦一样,衣锦还乡。在大宴乡亲时,当年宗族本家的大婶大娘们借着几分酒力,上前巴结道:"是因为你小时候,行事稳重谨慎,性格柔和,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啊!"刘秀闻之,大笑着说:"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之。"
刘秀的"柔"中蕴涵着"刚"的一面。"刚"是以削其力,"柔"是以笼其心,尽量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即使在力量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冯异出征关中,刘秀戒之曰:"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定河北,招降铜马三十万众;取洛阳,降纳杀兄仇人朱氏且封以高官等。在刘秀的影响下,其部将也多能以此法取胜。
刘秀的"柔术"还体现在对待匈奴的态度上。刘秀对待匈奴采取守势,把边郡的居民迁入内地,这是他厌武、爱惜民力的表现。他教诲臣下说:"《黄石公记》中说,柔能克刚,弱能制胜。"对敌人未必全需要用武力。后来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主动要求内附,并且希望能和亲,刘秀答应了和亲的请求。后来北匈奴出现灾害,勇将臧宫表示愿意率领五千骑兵扫荡大漠,刘秀亦对此一笑了之。
当长兄死在刘玄的刀下时,善于韬光养晦的刘秀,靠"柔术"得以求全,但当时的屈从,绝不意味着刚性全无。在局面安稳之后,刘秀远走河北也同样是对"柔"的领悟;势力壮大起来后,刘秀"柔"中的刚性才得以显露了出来。如果没有先前的"柔",刘秀恐怕早就成了刘玄刀下的冤魂,至于后来的"光武中兴"更是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在刘秀眼里,屈而不折的"柔" 有时会胜于折而不屈的"刚"。
【勤勉不息 名留青史】
刘秀在位三十二年,每日清晨即起、临朝处理朝政,直至日暮,入夜还秉烛诵读,直到更阑夜深。太子曾劝说道:"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生之福,愿颐养精神,优游自宁。"刘秀微笑说道;"吾自乐此不疲!"
《后汉书》作者范晔评说道:"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
经历了无数次身陷绝地、命悬毫发,经历了无数次南征北战、东挡西杀,经历了无数次刀光剑影、明争暗斗,经历了无数次消魂夺魄、困顿忧愁,他把一段光鲜的风景呈现在后人眼里,带着人们的景仰和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遗憾与满足,走完了轰轰烈烈的人生历程,消失在悠远的天际,这一年是公元57年。
【封禅泰山 诏令薄葬】
光武帝不喜浮华,克勤克俭,登基多年,身为一朝天子依然严格身穿大练,色无重彩,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多次下诏提倡薄葬。群臣屡次提出封禅泰山,他都认为是劳民伤财之举,不予答应。可在建武三十二年正月初,却因图箴而主动提出封禅泰山。二月,率领诸王,百官登泰山举行封禅仪式。
四月,大赦天下并将建武三十二年改为建武中元元年,一纪念泰山之行。次年二月,病逝于洛阳南宫前殿。时年63岁。葬于原陵,庙号世祖。在位三十三年,消除割据,平定天下,励精图治,重建刘氏王朝,恢复国民生计,使百姓 重新安居乐业,史称建武之治。也为后世的明章之治打下结实的基础。
评论 0 条 / 浏览 92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