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手哉?”
曰:“可。”
本来在《孟子》这本书里,所以把他见梁惠王、梁襄王父子最后的谈话,放在 最前面,是因为这些谈话,是孟子政治哲学的中心思想,所以放在最前面,以显示 其重要性。孟子见齐宣王是在见梁惠王之前的,不过这种孟子年代时间上的争议, 历来就很分歧不一,各有各的考据理由,也实在很难确定。我们在这里特别再提醒 大家一下。在本章后段再讲齐宣王,等于现代小说写作法中的所谓倒叙法。
齐宣王见了孟子以后,开始就问:在春秋时代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曾经先后称 霸于天下,他们是怎样能够做到天下的盟主?这其中的道理,你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的答复,可并没有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理由何在,因为他是孔子的孙 子子思一系的学生,一生都遵奉孔子的学说,所以他站在自己的学术立场上说话。 他说孔子的弟子们,从来没有说过关于齐桓公、晋文公他们称霸的事情,因此后世 没有传下来,我也没有听过我的前辈们告诉我这些事,假如你齐宣王一定想要知道 如何领导天下的话,又何必一定要了解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道理呢?他们没有什 么了不起,不过称霸而已,真正想治好国家,名称普闻于天下,何不谈谈称王于天 下的王道。
这里我们知道,孟子是一直强调施行王道的。不过我们读了“仲尼之徒,无道 桓文之事。”这几句话,就囫囵吞枣吃下去,不咀嚼一下,好好作一番理解和体会, 那一定会食而不化,成为笑话了。如果真的如此。孔子。三千弟子不谈,就以七十 二贤人来说,连桓文之事都不。知道,岂不太孤陋寡闻,太不渊博了?何况孔子正 当春秋时人,一部《春秋》是孔子自己著作的,书里尽多的是谈桓文之事的地方, 孔子这些学生,岂有连老师所著的书都不读的道理?这可成为大笑话!
老实说,这时的孟子是有意逃避,不愿意和齐宣王谈霸道,只是想对齐宣王说 他的王道政治,这也可以看到孟子之所以为孟子,儒家标榜的圣人之所以为圣人, 就是那么方正,不转一点弯,假如纵横家者流,一定先顺着齐宣王说一番桓文的道 理,接着说一番王道的道理,比较一下两者的利益,最后劝他行王道,而孟子则一 圣就圣到底,直言无隐地说了。
于是,齐宣王问孟子,那么我行德政,讲究德行,就可以王天下了吗?这里齐 宣王只称德。在古代——秦汉以前,“德”与“道”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所以在那 时以前的古书上,这两个字大多是分开来,到了后世,才把道德两字合在一起用, 而成为“道德”一统的概念了。这里齐宣王以修德、行德政为问,而孟子仍没有作 正面的答复,只是告诉齐宣王,你如果能够保护老百姓,爱护老百姓,就可称王, 没有人可以抵抗你的。齐宣王进一步又问,像我这个样子来说,你孟先生看看,可 以做到保护老百姓的仁政吗?孟子说当然可以。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齕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 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右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 废衅钟欤?曰:何可度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国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加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 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 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 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宣王听见孟子说他可以做到保民而王天下,反问孟子说,你怎么知道我可以? 齐宣王也许听了这句话,相当高兴,希望多听几句好听的,或者没有自信,以为孟 子是顺口说说的,所以追问一句。但孟子不能不说出一番理由来,而且举事实为证。
他说,我曾经听见你一位臣子——胡(齿乞),和我谈起,说你齐宣王有一次坐 在庙堂上面,有一个人牵了一头牛经过下面,被你看见了,问他把牛牵到哪里去。 他告诉你是牵去杀了取血涂钟(古代铸钟要用畜牲的血去涂祭。)。你听了他的报 告后,命令把那头牛放了,你说看到那头牛发抖的样子,像一个没有犯罪而被送去 杀头的人,十分可怜,实在不忍心杀他。于是那个牵牛的人向你请示,是不是新铸 的钟不必再涂牲血了。当时你又说,这怎么可以不涂血呢?另外换一只羊好了。
我所听到的这件事,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齐宣王说,有这回事啊!孟子就说, 凭了你的这种“不忍见其觳觫”的心理,扩充开来,就可以实行王道。虽然你的老 百姓们说你小器,舍不得杀那么大一头牛去取血涂钟,才换一只较小的羊去杀。可 是我知道并不是牛较大,羊较小的原因,而是你不忍心。
齐宣王说,你说得对。诚然我的老百姓误会我是因为那头牛太大舍不得杀,而 换一只小一点的羊。但是你是知道的,我齐国固然没有统一天下,不能说大,可也 并不是太小的国家,还不至于连一头牛也吝啬得不肯杀。实在是因为我看见那头牛 发抖,像一个没有犯罪的人被牵去杀头一样很可怜,心里不忍,才换了一只羊的。
孟子接着说,你也不必怪你的老百姓误会你吝惜一头牛,是因为牛比较值钱。 事实上牛比较大,羊比较小,你用小的羊去换大的牛,价钱上有显著的差别,他们 又怎么知道你是另有原因呢?话又说回来,假如你是为了看见牛发抖而不忍杀他, 于是另外换了羊,可是,羊同样是一个生命呀,这又怎么说呢?老百姓又怎能理解 呢?
这一说,齐宣王听了,不禁笑起来:真是!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啊?不过说 真的,我当时绝对不是因为牛大,比较值钱,舍不得杀才换羊的。不过经你这么一 说,就难怪我的老百姓们误会我是小器了。
接下来,看到了孟子的答话,就知道孟子的高明,因为在当时君主时代,齐宣 王不忍杀牛的这一片好心,老百姓不但不领情,反而说他小器,万一弄得不好,这 位国君因此一发怒,又不知道会枉杀几个人,所以孟子设法缓和齐宣王的情绪,作 一疏解。
其次,孟子也为了要齐宣王接受他所提出的意见,施行王道的仁政,所以在这 里,以幽默式的轻松的口吻,把话锋一转说道,这也是一件小事,老百姓的这种误 会,对你不会有什么损失或妨害的,这正是你的仁术(注意,孟子只说他是仁术, 并没有说他是仁心。这个“术”字,读书时不要轻易放过)。因为当时你只看到牛 发抖,没有看到羊流泪。作为一个君子,只愿意看到禽兽活生生的样子,不忍心看 到它被杀的惨状。如果听到它们被杀的惨叫声,就不忍吃他的肉了。所以说君子远 离庖厨,就是这个道理呀!也就是和你的羊换牛的心理完全一样啊!
可是,君子远庖厨这句话,被后世曲解了。近代的年轻人,当太太要他到厨房 里帮个小忙的时候,他就拿这句话来做挡箭牌。太太请原谅!孟老夫子说的,“君 子远庖厨”,我要做君子,你的先生不能是小人哪!于是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 等太太把热腾腾的菜饭端来。这是笑话。可是后世把古人的名言曲解,并拿来做胡 作非为的藉口的事例,实在不少,这且不去说它。
在《孟子》这一节里,涉及到一头牛的问题。中国古代,凡是谈到君主帝王, 大多都以龙来作比拟。这次孟子和齐宣王见面,而大谈其牛,这是历史上较为有趣 的事。然而这次谈话中,讨论的是齐宣王不忍杀一头牛而改杀羊的事情。这件事在 后世学者研究孟子思想时,列为重要的问题之一,经常特别予以讨论的。从这件事 上,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两个学说问题:第一是仁爱心理的心理行为问题;第二是领 导人行仁政的方法问题,亦即古代帝王,以及现代民主国家、政治领导人行仁政的 方法问题。
先说心理行为问题。针对孟子对齐宣王的这段谈话而言,当时齐宣王看出了一 头牛被杀前发抖,而不忍宰杀的时候,告诉他,这就是人类仁慈心理的根本。
这种仁慈心理,在平时看起来,似乎人人都具有,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假 如真正研究心理学,不论政治心理学,或者宗教心理学,齐宣王这个以羊易牛的故 事,可以用一句后世人人引用,大家都知道的俗语——“妇人之仁”来形容。因为 女人容易掉眼泪,只要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就难过掉泪。我认为,古人说 “妇人之仁”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人们的慈悲,不要走小路线,要发大慈悲,具大 仁大爱,所以才用妇人之仁——看见一滴血就尖声惊叫的“仁”来作反面的衬托。 实际上妇人之仁,也正是真正慈悲的表露。正如齐宣王看见一头牛发抖不忍宰杀, 扩而充之,就是大慈大悲,大仁大爱。只可惜没有扩而充之而已。
一般的妇人之仁,如果扩而充之,就是仁之爱,那就非常伟大了。且看不同宗 教中的几位代表人物,就可知母性仁爱的伟大。佛教里最受欢迎的是观世音菩萨, 虽然在佛经的原始记载上,他是一位男性,但是他却常以女身出现,而后世人们也 都喜欢膜拜他以女性姿态出现的化身。代代相传,如今他已成为母性慈爱的象征。 天主教的圣母玛丽亚,是伟大母爱的表征。至于道教标榜的则有瑶池圣母。尽管人 类不少宗教的教规、教条、教义,都是重男轻女,但最后还是推崇女性的伟大。看 来蛮有意思的。
谈心理行为的修养,齐宣王看到牛发抖,不忍心宰杀。我们在路上看到,一条 狗、一只猫被打死或被车碾死,围上一堆人,欣赏名画似地观看,甚至有的还拍手。 如果一定说这些人是坏人,那也未必。他们在另外某些事上,却又很仁慈。人的心 理经常在变化,很难从某一件事上就遽然断定他是仁慈或者不仁慈。有的人有其飞 惯,也许他会杀猪,不喜欢杀牛。譬如印度教徒,绝对不杀牛,但却杀猪;伊斯兰 教徒则不吃猪肉,但他们杀牛杀羊,吃牛羊肉。
中国历史上关于牛的故事也蛮多的,五代时的另一位才子皇帝——前蜀的后主 王衍,他的醉词:“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是胜炙人口的名句。他爱好文学也喜欢看戏,自己还会唱戏,常有一些伶人在他身 边玩乐。南唐中主——李憬也有此同好,有一次他正玩得高兴,见原野上一头牛, 悠闲地吃着草,画面很美,他顺口就称赞那头牛很肥。晚唐以后的伶人——现在叫 作明星的,有一些真是了不起的。这时他身边有一位伶人李家明,听见他称赞这头 牛以后,就立刻作了一首咏牛的诗:“曾遭宁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闲向斜 阳嚼枯草,近来问喘更无人。”
四句中,三句说到牛的典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秦国的名相宁戚,在他未发 迹以前,曾经替人放过牛,也许在他牧牛的生活当中,磨练了自己,也许在牛的身 上得到过什么启示,而结果成为名臣。反过来说,牛对宁威是曾经有所贡献的。次 句田单的故事,用火牛阵,一举而复国,牛的功劳可大得很。第三句指眼前的这条 牛,可就可怜了,在日落黄昏的斜阳下吃草,吃的却还是枯草,连嫩草都没得吃。 最后一句就厉害了,“近来问喘更无人”,这是汉代名宰相丙吉在路上,遇到杀人 事件,他理也不理,后来看见一头牛在路边喘气,他立即停下来,问这头牛为什么 喘气。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关心牛命,而不关心人命。丙吉说,路上杀人,自有 地方官吏去管,不必我去过问,而牛异常的喘气,就可能是发生了牛瘟,或者是其 他有关民生疾苦的问题,地方官吏不大会注意,我当然就必须问个清楚。由于他细 察垂询牛喘的事,于是名声流传,而称他为好宰相。
李家明的这首诗,等于是说当时的南唐,可惜没有像丙吉这样的贤相。这是李 家明对李憬的一种讽谏,另一面看,也就是李中主身边的这位伶人,很大胆地把当 朝在位的大臣都骂了。他想促使这个风流才子型的皇帝,收收心,好好当政。
我有一天吃西餐,当牛排端上来的时候,曾经想到上面这首诗,因此也作了一 首诗,题名《吃牛排有感》。说来供大家一笑:“曾驮紫气函关去,又逐斜阳芳草 回。挂角诗书成底事,粹身碎骨有谁哀。”老子出函谷关,没有交通工具,只有坐 在牛的背上。又隋唐之间的李密,早年时,家贫好读,曾骑在牛背上读书。他每次 出门,便把书本挂在牛角上,这就是后世挂角读书的典故。这一天,当我看到大家 吃牛排时,油然生起了对牛的感激之心。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在风行保护动物的运 动,成立动物保护会,利用电影、书刊,以及各种传播工具,广为宣传提倡,可没 见人成立一个敬牛会。为什么要敬牛?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在吃牛肉,喝牛奶,穿 牛皮等等。可是除了印度尊牛为圣牛,尊得太过份之外,全人类就没有人感谢牛所 给予的恩惠。看来似乎是可以替牛掉一滴同情之泪。
同时想到,曾经有一位老兄讲过一则颇有深意的笑话。他说世界上爱好吃牛肉, 戴尖顶高帽的民族,都是喜欢征服别人的。反之,不吃牛肉,戴平顶帽的或圆顶帽 的民族则比较爱好和平。他说,你如果不信,就去研究一厂世界历史看看。这话虽 幽默,确也有些道理,不过有一个很大的例外,戴平帽的日本人,曾经对我们发动 了这么一次重大的侵略战争。
另外,在好的一面,如佛教或其他宗教、学说,他们谈修养时,也常常谈到牛。 四川峨嵋山上,有一座佛教的寺庙,命名为牛心寺。我问庙里的和尚,这寺名的来 历,他说是因为这座庙前面的溪水中,有一块大石,被称为牛心石,所以这座庙宇, 就据以命名为牛心寺。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佛教中常常谈到牛,如禅宗的大师们, 就好几位都是谈牛说法的。
因为佛学中本来就有拿牛来比喻心性的故事,所以唐代著名的禅宗大师百丈和 尚,有一次答复他的弟子长庆禅师时,便用牛作比喻。长庆问他:“学人欲求识佛, 何者即是?”百丈说,你这一问,“大似骑牛觅牛”。长应又问,那么,假如“识 得后如何?”百丈说:“如人骑牛至家。”长庆又问:“未审始终如何保住?”百 丈说:“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会犯人苗稼。”因此长庆便悟到了此心即佛的要 旨,再也不向外面去乱找什么佛法了。后来长庆禅师教化别人,也常用牛的故事作 譬喻。
因此,在宋元以后,禅宗里出了一位普明和尚,把心性的修养,比如牧牛,从 一头野牛修到物我双忘,分作了十个步骤。第一是“未牧”,好比恣意咆哮、随意 践踏禾苗的野牛。第二是“初调”,已经穿上了鼻子随着人意牵着走。第三是“受 制”,不再乱走,牛绳子可以放松一点。“回首”是第四,癫狂的的心境比较柔顺 了,但是还要牵着鼻子走。“驯伏”第五,可以自然收放,不必牵了。“无碍”第 六,可以安稳不动,不必让人费心。“任运”第七,牧童可以睡大觉了。“相忘” 第八,牧人和牛两无心。“独照”第九,到了无牛的境界,人的一切妄心已除。最 后“双泯”,则人也不见,牛——心也不见。
还有最妙的比喻,无过于著名小说《西游记》的牛魔王。大家都知道,《西游 记》是阐述修道的一部小说,其中的孙悟空,是表征努力改过,有意向善的人心。 而牛魔王,是孙悟空的拜把兄弟,代表了到处乱跑,不易驯伏的狂野之心。因为牛 魔王厉害,又是天将,所以孙悟空遇到他也没有办法。牛魔王固然厉害,更厉害的 是牛魔王的太太铁扇公主。她厉害的是嘴巴里一样法宝,在牙缝里藏有一把芭蕉扇, 这把扇子就是她的法宝。拿出来放大的时候,上可以遮天,下可以盖地。这还不算, 更厉害的是,她用这把扇子,正面一扇,天下就清凉起来,反面一扇,全世界就着 起火来。所以牛魔王两夫妇如果一合作,孙悟空就赶快逃,深怕一身猴毛都给烧掉。
《西游记》里这类故事,也就是心理行为的分析,可惜孟子当时,《西游记》 这部小说还没有写出来,否则的话,他如果看了《西游记》,对齐宣王说牛的故事, 要说得更有趣。一笑。
当我幼年读书的时候,读到这一段,觉得一位圣人和一位皇帝谈话,不谈天下 国家大事,却谈拿小羊换大牛的事,似乎孟老夫子未免小题大作。可是经过几十年 的人生经历,读书、作人,累积起来,才知道凡是人,都离不开这种心理行为的范 围。
不但是齐宣王,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在心理行为上,即使一个最坏的人,都有 善意,但并不一定表达在同一件事情上。有时候在另一些事上,这种善意会自然地 流露出来。俗话常说,虎毒不食子,动物如此,人类亦然。只是一般人,因为现实 生活的物质的需要,而产生了欲望,经常把一点善念蒙蔽了,遮盖起来了。而最严 重的,是刚才说到的,《西游记》中的牛魔王,也就是人的脾气,我们常常称之为 牛脾气,人的脾气一来,理智往往不能战胜情绪。所以凡是宗教信仰、宗教哲学, 乃至孔孟学说,都是教人在理性上、理智上,就这一点善意,扩而充之,转换了现 实的、物质的欲望和气质,使内在的心情修养,超然而达到圣境。所以孟子及时把 握住齐宣王的这一点“不忍其觳觫”而舍牛的善念,就是基于这种心理行为的道理。
如《吕氏春秋》说:“有道之士,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 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一脔之肉,而知一镬之味。” 这也就说明,在心理行为学上,孟子看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事,就知道齐宣王有善 念,有仁慈之心。仁政要从仁心做起,也就是扩大那点善念。公孙文子说的:“心 者,众智之要,物皆求于心。”可以说是更强调了心理影响对于人类行为的重要。 至于佛家,更是主张唯心了。但这里只讲孟子,且不必多牵涉到其他方面的思想, 只讨论到齐宣王的善念与心理行为的问题。
其次关于领导人的心理行为问题,我们站在心理哲学立场(我今天提出“心理 哲学”这一名词,也许有些人要反对、批评或指责。但事实上任何一种专门学说刚 刚提出来的时候,一定会遭遇到这样的反应,然后大家慢慢了解,而接受。如果有 时间到学校里开这么一门课,必能建立起“心理哲学”这一学说的完整体系。)来 看历代帝王,有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变态,或心理病态的。如明代的开国 皇帝、明太祖朱元漳,到了晚年的好杀,就是心理病态的一种。至于其他皇帝所表 现的,也往往有医学上所称“心理变态”或病态的症状,只是各有不同而已。有的 好杀,有的好色,有的好货等等,但都属于心理变态或病态的症状是没错的。如果 遇到这样的皇帝,那就很不幸了,往往会弄得民不聊生,甚至于丧身失国。
历史上这一类的例子很多,所以几千年来,我国固有文化讲究心胜修养,讲究 内圣外王之道,尤其对于君临天下的政治领导人要求更严,这是很有道理的。这里 孟子把握机会,对齐宣王的谈话,要他扩大以羊易牛的那一点仁心善念,保民治国, 这就是对齐宣王讲领导人的心理行为学,不过那时候还没有成为一项专门学问,没 有这个名词而已。
不但是古代需要重视领导人的领导心理行为,就是现代,更要重视这门学问。 放眼今日世界,有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像现在乌干达的阿明,假如他有勇气到心理 医师那里去就诊,那么诊断书上的记载,可能相当严重。至于拿破仑、希特勒、墨 索里尼等,世人已经公认了他们心理不健全。至于尼克松、卡特将来如何,尚难定 论。我们不再讨论它了。
现代的暂且不说,再回过头来看我国古代,还是以前面刚说的那位五代蜀主王 衍为例。这位“只是寻花柳”、“莫厌金杯酒”的才子皇帝,经常喜欢奇装异服, 把一方小布巾,在头上裹成一个圆锥形,顶上尖尖的。这位风流皇帝带了许多宫妓, 穿起女道士的衣服来,头发上簪着莲花帽子,脸上用胭脂涂得红红的,号称这种装 扮为“醉妆”,在后宫饮宴无度。这时候,他的心理和隋炀帝当年开好运河以后, 南游到江南扬洲时的情形一样。当时隋炀帝照着镜子,拍拍自己的颈子,自言自语 地说:“好头颅,谁能砍得!”这时候,他明知道自己的这种做法不会有好结果, 所以才有这种感慨。他既然明知道自己这样做没有好结果,又依然故我地这样做, 这就是心理病态了。这不是政治的病态,而是他本人的心理有了病态。
王衍当时,也有隋炀帝一样的心理病态,明明知道这样的生活是不对的,却一 直颓唐下去。所以在和那些宫妓们一起饮酒作乐时,自己也唱起名诗人韩琼的《柳 枝词》来:“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何须思想千年事,谁见杨花入汉 宫。”他能唱出这首《柳枝词》来,从另一面看,也可以说和隋炀帝一样,是相当 聪明的人。他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知道未来的恶果,奈何却不肯,或许不愿改过 来。
在王衍唱过了这首韩琮的《柳枝词》后,有一个学问很好的内侍来光博,正在 旁边,吟出胡曾一首有关吴越之战的诗:“吴王恃霸弃雄才,贪向姑苏醉绿酷。不 觉钱塘江上月,一宵波迭越兵来。”咏叹吴王夫差,当年自恃已称霸天下,把伍员 这些英雄豪杰之士,都弃而不用,甚至杀害,一天到晚在姑苏台上和西施饮酒作乐, 遭到迅速的败亡。这也是宋光傅的一番劝谏,王衍听了以后,大发脾气而撤除了这 次宴会,这不是王衍的心理病态么?他如此的饮宴无度,难得有自知之明,唱出韩 琼的《柳枝词》来。宋光博看到他灵明一现,立刻把握这进谏机会,希望能够挽救 这位皇帝,挽救前蜀的江山。不料王衍又复归昏昧,发起脾气来,在一席酒之间, 这几层情绪的变化,喜怒的起伏,岂不是心理的变态、病态?
历史上这一类的故事可多了,研究起来,又可立一个专题,写好一部书来讨论。 年轻人不要以为无书可读,世上的书实在是没有读完的时候,只要抓到一个问题, 就够你去钻研半辈子了。在这里,不另作发挥。还是回到《孟子》的原文上来。
评论 0 条 / 浏览 55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