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第十节汉魏以后的神仙丹道派(二)
作者:南怀瑾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二)方士医学与易象数合流的炼气养生术的丹道
  两汉在文化史上,除了有名的儒家经学家的训诂注疏以外,在科学方面,西汉
最大的成就,便是天文与历象的发展,例如才情洋溢、多艺多能的司马迁,也曾参
加过修改历象的工作,自己引以为完成先人的遗志为荣。后来的扬雄,想以《易经》
象数的理论,范围天文历象的法则,自己别创新说,作了一部非常抽象的天文理论
的《太玄经》,想用它来概纳形上形下等问题,不管他的学问有无根据,有无科学
发现上的价值,一个以文辞名家的儒家学者,对于科学而哲学的理论有兴趣,如果
生在现代重视科学与哲学的国家,应该备加奖励了。到了东汉,由于两汉易学象数
派理论科学的演变,便使易学的象数,更加走入抽象化的理论,例如:盂喜的卦气,
京房的变通,荀爽的升降,郑率的交辰,虞翻的纳甲,费直以象象系辞文言,解说
上下经,因此影响而成荀氏的易学。至于乾坤消息卦的由来,开始于文王及周公的
周代文化学术思想的传统,以《礼记·月令篇》为证明资料的主干,经过郑玄采用
道家思想注释《月令篇》,而加以充实其内容,便构成东汉象数学术思想的大系,
因此而影响形成图谶等谶纬之学,不过,谶纬之学的兴盛,又有另外学术思想的原
因,不必在本题内多加讨论。现在我们不厌其繁,而又简略地说明了两汉易学象数
理论的内容,实际上,都是为了说明乾坤消息卦象的学说,它所包含丹道家的卦气
升降论,交辰变通论,与纳甲的原理,如何地影响东汉以后医学上气脉的学理,与
养生家们服气炼精的修炼术,当然,这一套学问所包括牵涉的内容太多太广,我们
无法一一加以专论。现在只是有限度的,介绍一些有关丹道服气修炼等少数几个理
论的原则,使大家可以知其大要而已。
  汉代的易学象数学们,从中国上古天文学的观念中,承接传统的思想,认为这
个天地宇宙间日月的运行,以及天地日月与地球万物和人类本身的关系,实在只是
一个大生命的活动,而且是有一常规可循的活动。尤其采用太阴月亮的盈亏消息,
以及地球物理气象的变化,作为天地生命大气机的标准,以建立它基本理论的说明;
天地宇宙是万物大生命的根源,日月与地球,便是这个大生命中分化的小生命,人
与万物,更是天地间分化的小小生命而已。但是无论大小生命,它的根源是同体,
生命活动的法则,也是同一规律的,所以大小生命的原动力,都是气机变化的作用。
但是这个无形无状的气,虽然是看不见,摸不到,它在天地日月运行的法则上,和
人身生命的延续上,是有迹象可得而知,而且可以求出它的规则的;他们以地球物
理的气象,一年分四季,十二个月,三百六十天的规律,配合太阳的行度一年365.
25做准则,中间取用月亮的盈亏做标准,认为天地日月的运行,与地理、物理、人
生生命的活动,都是受到一个共同原力而有法则的支配;这个原力,便叫它为气挡
然不能把它当空气的气来讲),于是便创立一种学说,认为大阴的月亮,自身本来
没有光明,因为受到太阳的气机所感而发光,所以就发生一月当中,阴阳气机的交
感,而在时间与空间的方位上,月有阴暗圆缺现象等的盈亏消息。所以又在天文法
则以外,创立计算阴阳二气的交感,而形成地球气象,与物理人事变化的作用的规
律化,构成天干、地支配合成甲子的学说。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候为一节,
所以一年十二个月,便分成二十四个气节。再用归纳的方法,把这种气机节候的作
用,统摄在十二个月当中,便构成乾坤消息的十二辟卦的现象。于是十天干、十二
地支、二十八宿、十二律吕、五行、八卦等等,重重归纳,层层圈人,而形成道家
一套易学的象数,与天文、地理、物理、人事关系的学问。后来发展成理论医理学
上提出九九八十一个问题,有关于人身气脉的《难经》学说,配合黄帝《内经》荣
(血)卫(气)的理论,认为人身十二经脉,与十五络、三焦、八脉的气血流行,
与天地日月气机的运行,是属于同一的规则与原理的。
  时代再向后来,修炼丹道神仙家们,根据以上所说的学理,与乾坤消息卦气升
降的理论,认为人生生命的气机,自父母受胎的时间开始算起;男的以八位数为准,
女的以七位数为准,还是先天的秉赋,属于乾卦为代表的范围。比较明显可征的,
例如女子,在十四岁以前,月经(内经称为夭癸)尚未发现,便是六爻完备乾三三
卦的生命,算是一个完璞未破的童身。到了十四岁前后,有了月经开始,变成天风
(女后)三三卦了,一直到三七二十一岁,便是乾卦的初爻已破。由此到七七四十九
岁前后,也就是月经断绝的时期(现在医学所谓女人的更年期),便是先天生命的
卦气将尽,也等于说,由先天秉赋带来的生命能,到此快要用完了,所剩下来的余
年,自七八五十六岁前后的阶段,都是后天生命的余气而已。再下去,便由阳的乾
卦,变为纯阴的坤卦,转入另一生命的阴境界了。如果在男人来说,以八位数计算,
便是十六岁前后,算是童身,保有原来先天乾卦的卦气,逐渐演变到八七五十六岁
前后(等于现代医学所谓男人的更年期),就是先天卦气的生命将尽的阶段,到了
八八六十四岁以后,剩余的生命,便是后天余气的作用,也就是说,由纯阳的乾卦
变为纯阴的坤卦,转入另一生命的阴境界了。因此产生丹道修炼“长生不死”,修
命的理论,认为第一等的根基,无论男女,凡是童身人道,是为上品。其次,应在
卦气未尽的阶段,回头修道,还有希望。如果等到卦气已尽,再来修命,不是绝对
没有希望,便有事倍而功半的困难了。这种理论,是否具有百分之百的可靠,姑且
不加评语,但是推而比于现代医学的理论与经验,除了不够精详而有新颖的证明以
外,并没有什么完全不对的地方。可是大家要知道,这是公元以前,我们中国文化
中的道家对于生理医学所发表的理论,现在纵使有超过他们的观念与证明,而在科
学的医学史上来说,他是早在两千年以前的发明啊!后世一般修道的人,都在年龄
老大,万事灰心之余,才想追求长生不死之术,如果这样真能成仙,那么,天下最
便宜的事,都被聪明人占完了,恐怕没有可能!
  再由这种天地的气机,与人生气脉关系的理论,缩小其范围,说明它的规则,
他们便认为人的气机,在一呼一吸之间,脉自运行六寸(一呼,脉行三寸;一吸,
脉行三寸)。一个人,在一天一夜之间,共计有一万三千五百次呼吸,叫做一息,
气脉运行经过五十度而周遍一身,用汉代的时计标准来说,也正是铜壶滴漏,经过
了一百刻的时间。但是这种所谓的脉,是包括荣、卫来讲,所谓“荣卫行阳二十五
度,行阴二十五度”,如果勉强借用现代医学观念来讲,可以说,这个生命的气机,
流行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25度,又流行阴性自律神经系统也25度(当然,我并不是
学医的人,只是随便借用一下名辞来做说明而已,千万不可以此为准)。再加详细
的分析,便把心、肝、肺、脾、胃、肾、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胞络等十
二经脉,配合气机往来呼吸的次数,各作数目分类的说明,然后加上子丑寅卯等十
二地支,和二十四气节来归纳,便使这个养生、医药、生理的学说,走入神秘玄妙
的圈子里去了,其实,也不是道家或古人故作神秘,只是那个时代的学识,习惯性
喜欢用这些代号,做为分析以后,而并入归纳记忆的符号而已。总之,东汉以后,
直到唐、宋之间,在正统丹道派魏伯阳的修养心性以锻炼精神的方法以外,最为普
遍而有力量的,还有炼气、服气术等养气的理论与方法,做为神仙丹诀的主流。这
种类似实验派理论的渊源,应该是远绍庄子的“天地一指,万物一马”、“野马也,
尘埃也,万物之以息相吹也”、“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等学说的脱变,
由此引申演绎而来。
  到了宋、元以后,修炼内丹的神仙道法,接受佛家禅宗明心见性的妙理,同时
又受到南北印度传入密宗修法的互相影响,便在方法和理论上,产生两个极其重要
的关键:(1)主张性命双修,是丹道的定则,为成仙的极果。(2)特别注重“炼
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三个步骤,是修炼丹法不二的程序。因此,宋、
元以后,所有丹经的著作,无论为正统的道家思想,或为旁门左道的小术,在理论
基础上,都是依循这个原则,抄袭《参同契》,或《悟真篇》的名言,牵强附会,
用作引证的根据,所以明、清以后的丹道观念,便有:“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
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人圣。”的传说。而且最妙的,便是丹道所有
的传统,一律都奉唐末的神仙吕纯阳为祖师,犹如佛家的思想学术,自唐以后,大
多都人于禅宗之林,这实为中国文化学术思想史上,唐代文化发展的奇迹。明、清
以后的丹道学术,虽分为四派,如:南宗主双修阴阳,北宗主单修清静,西派主单
修,东派主双修等四大宗,但它的宗旨,仍不离于性命双修的理论基础,有时又援
引宋德理学,或《大学》、《中庸》的思想,讲究“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穷
理尽性以至于命”等理论,以及变化性情,做为丹道龙虎,铅汞等的妙论。总之,
神仙丹道的学术思想,从周、秦以来的养神,一变为汉、魏以后的炼气,再变为宋、
元以后的炼精,已经与原始质朴的道术,大异旨趣。虽然宗奉黄老,而与老子的清
静虚无之说,更是大相径庭,何况后来的丹道家,掺入房中采补等邪术,加上种种
装妖捏怪的花样,一一都自尊为无上的丹法,各自号称得到正统丹道的秘传;或说
自己的师承,都是已经活到几百年以上的人,可以达到“却病延年,长生不老”的
妙术,尽在此矣,只要读过《抱朴子》所列魏、晋以来方术之士们所说的谬论,便
可哑然失笑了,了知千古妄语,皆同出一辙。
  明、清以后的丹道修炼的方法,距离汉、唐、宋、元以来的正统丹法愈远,所
走的道路也愈仄,一般所说的丹道,大多都以伍冲虚、柳华阳一系的伍柳派丹道为
主。伍冲虚著有《金仙证论》,柳华阳著有《慧命经》等书,他们参合儒、佛、道
三家论证形而上妙道的学说和思想,极力证明他们的丹法为道家正宗的嫡传,但是
错解佛学,臆造佛言之处,反而使人望而却步,实为虚诳可笑之至。这一派的丹道,
纯粹主张“炼精化气”为初步入手的根基,尤其注意性生理与性行为的功能,为修
炼的妙法,认为男女性生殖机能的冲动,而不含有性欲的成分,才是活子时的药生
现象。正好从此下手修炼,或用眼神回光返照,或用调理呼吸,紧撮会阴(海底),
导引阳精循督派(中枢脊髓神经)而返还于上丹田的泥洹宫(间脑部分),所谓
“还精补脑,长生不老”的作用,到此便发生效用,这也就是丹头一点的先天之炁;
到了上丹田以后,化为华池神水(口腔与淋巴腺内分泌等的津液),循十二重楼
(喉管部分)降至下丹田(脐下),便叫做打通任脉,如此任督二脉的循环运转,
牵强配合易学象数的甲子等天干、地支的说法,便叫做运转一次小周天(也叫做转
河车)的方法。然后如何由小周天转为大周天,配合青龙、白虎、铅、汞、阴、阳
等等注释,玄之又玄,神之又神,遂使向往长生不老而欲作神仙者,无不奉为无上
的道术丹法,勤修不辍,最后,以炼到马阴藏相(男性生殖器官收缩,女性乳房返
还童身)为证验;从此再进一步,达到炼气化神的工夫,做到阳神出窍,神游身外
而通灵的地步,才是炼成金仙的效果,种种说法,流传影响极大。一般修炼武术南
宗呐家),北派(外家)的拳术名家,与专炼气功,或讲究静坐养生的人们,以及
武侠小说家的笔下,所谓打通任督二脉,“走火人魔”等等的观念与术语,都从这
一派丹法的理论名辞而来,贻害不浅。
  其实,这一派丹法“炼精化气”的理论与方法,姑且不管他是否为正统,如果
用得其正,用得其法,实在也有两种好处:(1)它可解决任何宗教,和任何宗派出
家专修的独身主义者,对于性心理的烦恼问题,同时,也是真正要修炼到守住不犯
淫戒的极好帮助,对于二十世纪末期疯狂追求肉欲的诱惑,以及讲究健康长寿的心
理卫生的实验,在理论与一些初步的方法上,未尝不是好事。(2)他们也极力提倡
以积善,为修道做神仙的基础,如果只有道法,没有极大至多累积的善行,要想修
到神仙的果位,那是绝对没有希望的,这对于社会教育与宗教教育的意义,最具有
决定性的至理名言。总之,我们归纳他这两种好处以外,认为他是健康养生的一种
良好的修养术,那是不可厚非的;但是,仍须注意,便是我们刚才说过的,要用之
得法,还要深通道家对于医理学的理论才对,否则,它的弊端也是非常可怕的,故
从相反方面,归纳它的害处,约有四种:
  (1)因为学习修炼的人,既不通道家医理学,有关于精、气、神的真正原理。
又不了解普通医学(中医)十二经脉,与道家奇经八脉(任、督、冲“中”、带、
阴蹻、阳蹻、阴维、阳维)的学理。更重要的,若是不了解佛、道两家关于心性之
学,与性命之学的真正理论,只为了要求却病延年,长生不老的目的,就拼命地吸
气提神,做收缩炼精的工夫;行之有素的,从表面看来,便有筋骨坚强,童颜鹤发,
或红光满面的感觉,于是,由别人看来和自己的自信,至少都有半仙之分,其实,
修到后来,十分之八九,都是脑充血而亡,或者弄得半身麻痹,通俗所谓“走火人
魔”的走火,便是这种现象,求荣反辱,求寿反而不得安享天年,何苦来哉!
  (2)一个人无论要学仙,或学佛,研究道术或佛学,首先要有一个认识,他们
的学养与方法,都富于高深的学理,他们的修养效验,都是从这种极深厚的学理而
建立方法的基础,而且因人而施,对症下药,只有活用的指导,并无呆板的妙术。
尤其是道家,它与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心性修养、伦理道德等自然科学与人
文科学结合,走入哲学形而上的最高境界。如果对于道理没有通达,凭一点旁门小
木,或练呼吸,或守窍(守眉心、丹田、中宫、海底等等),认为就是无上密诀,
那是非常可笑的事。事实上,这些方法,都是为了集中注意力,注意生理机能的一
部分,使它发生本能的活力,只是一种精神的自我治疗,与自然物理作用的原理,
刺激生理本能活动的方法而已,并非神仙丹诀,尽在其中矣。况且修炼的人,既未
达到老子的清心寡欲,至于清静无为的境界,以世间有所得的功利思想,要求成为
长生不死之神仙的欲望,正如汲黯对汉武帝所说的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同
是心理不健全的毛病。因此,在修炼这种丹法的过程中,或因生理的变化,而引起
心理的错觉与幻觉,或因心理的幻觉而引起生理的变态,至于神经失常,精神分裂,
通俗所谓的人魔情形,便由此原因而来,其实,魔从心造,妖由人兴,都是庸人自
扰的事;清代诗人舒位,有感于吕纯阳的诗说:“由来富贵原如梦,未有神仙不读
书。”正可引用为这个道理的注释。
  (3)因为伍柳派的丹法,极力注重炼精的作用,而且是专以生殖器官的精虫为
丹药的主要成分,于是便有捏穴撮精,类似手淫行为,或交而不泻等房术,人于此
道之中。讲究男女双修,行容成素女之术的,也谓之炼精化气,种种名目,各立门
户,都以伍柳派为依归,为求却病延年,长生不老而成病,炼精气而发狂的,所在
都有。
  (4)黄老之道,以谦抑自处与涉世为主旨,以清静虚无,无求无欲为道德。魏
伯阳以下的丹法,以“洗心退藏于密”为至理,以持盈保泰,葆光养真的妙用。但
是明、清以及现在以修炼伍柳派丹道入手者,大体都走入骄狂、狭仄、神秘、愚昧
无知的范围,充分暴露中国文化反面的丑陋面目,实在非常可叹。
这一派流行的丹法,首先的歧途,便是妄认精虫血液的作用,错以为是道家所
说精神的精,这是最基本的错误。一般人由静坐入手,固然多多少少都有些生理的
反应,觉得身上气脉的流通,与部分肌肉的跳动,便当作是丹法的效验,认为自己
已经打通任督,或奇经八脉的效果,事实上,这些都是在静态的心理状况中,所应
有发生生理反应的现象,一点没有什么希奇,只是证明静态修养的初步效力而已。
其实,督脉,是脊髓神经、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任脉,是自律神经系统的作用,
精,是肾脏腺与性器官部分的内分泌作用,华池神水,是脑下垂体和淋巴腺部分,
内分泌作用,如果稍有现代生理医学的常识,具备心理、哲学的修养,融会了许多
科学的理论与实验,便可知道这是很平常的_种健康养生方法,而且都是由于精神
与心理融合的作用,并非是什么正统丹道神仙的秘密。固然在现代的医学上,也有
些学派,正在研究性荷尔蒙、血清与返老还童的关系,但是,那还是医学科学上试
验中的理想,等于种脑下垂体,种胞衣,注射各种荷尔蒙一样,还是停留在两千多
年前,“方士”们追求生命长存的思想范围,只是所用的理论名辞,与所有药物和
方法,大有不同而已,由此可见,人类的智慧,永远还很年轻,这是人类文化史上
另一个重大的问题。
  总之,道家所提出的精、气、神,以科学的观点,从人类生命的身心来讲,是
属于形机面能的眼、耳、心的精神作用;神的表现与应用.便是目光视力的功能;
气的表现与应用,便是耳的听觉的功能;精的表现与应用,便是心的运思与身的本
能活力,如果从天人一体的物理功能来讲,神、气、精三种,便是光、热、力的作
用。从哲学的理念来讲,道家所谓的神,便是相近于佛家所谓的性,道家所谓的精,
便是相近于佛家所谓的心,所以唐代翻译佛经的《楞严经》,便有“心精圆明”等
辞句;至于精液的精,乃是心理欲望的刺激,引发性腺内分泌与心脏血液循环的作
用而已,正如道家广成子所言“情动乎中,必摇其精”,也便是这个道理。道家所
谓的气,便是相近于佛家所谓的息(呼吸),是属于后天生命形身的作用而已,借
用物理世界的现象做譬喻,神,比如太阳的光能,它给予世界万有生命的能量,气,
比如太阳光能辐射到地球所发出的蒸气,精,比如太阳赋与万物光能,而产生化合
作用物质的成果。但是要注意,这种说法,因为无法可以详细说明精、气。神的情
形,所以我把它借用来做譬喻,譬喻的本身,只限于类比而已,并非就是原物的原
样。在周、秦时代道家的修炼,是从养神入手,即已概括了精、气的作用。秦、汉
以后道家的方法,注重养气,虽然与养神论者,略有变动,但已从形而上的作用,
走入形而下的境界。宋、元以后的炼精,更等而下之,完全堕入后天形质观念的术
中了。关于形与神的道理,牵涉太广,也是另一专题,暂时恕不多讲了。此外,附
带地说明一下静坐,与密宗、以及瑜伽的关系。静坐,俗名叫做盘膝打坐,自汉、
魏以后,从印度佛教传入修习禅定的方法,对于锻炼形态、收摄身心,使其走入静
定境界的一种方便。这种盘膝静坐的方法,原始便是印度古老瑜伽术的一种姿态,
并非佛法的究竟,也非就是道家修炼神仙内丹道法的究竟,只是可以通用于一切修
养身心性命的姿态与方法而已,在道家而言,唐、宋以上的丹经,很少讨论到静坐
的关系。但是,静坐是一种助道的法门,是普通可用的一种良好的修养术,那是毫
无疑问的。如果把静坐就与神仙修道或佛学禅宗的禅,混为一谈,那是错误的。至
于宋、元以后,佛教由西藏传来的密宗,也和道家一样,注重气脉的修炼,与达到
乐、明、无念的证验工夫,本来也是佛家讲究修养的一种最好方法,由形而下求证
形而上的实际工夫,但到了明、清以后,也和道家的丹法一样,大体已经走入注重
形质功效的范围,只注重气脉的修炼,比起原始的妙密,便是由升华而变为下堕的
趋势。瑜伽术的最高成就的价值,仅等于道家导引养生派的内功修炼,更不是至高
无上的法门,因为一般研究丹道的人,往往把静坐、密宗、瑜伽术几种世界上类同
的修养术,混杂交错而不明其究竟,在此顺便略一提及,以供研究者的注意。无论
学仙学佛,讲到养生全真之道,都以清心寡欲入手,而至于寂灭无为为究竟,正如
道教的《清静经》所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可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生,
正如孔子所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也说:“食色性也。”人们对
于色欲与饮食的追求,与贪图富贵功名的享受并重,要想作到“离情弃欲,所以绝
累”,在一般的人,是不可能的事。我记得在一本笔记上看到一则故事说:时代一
位巨公,听到一位修道的人,已有九十多岁,望之只像四十岁的中年人,便请他来,
问修长生不老的道术。这个道人说:我一生不近女色。这位巨公听了,便说:“那
有什么意思,我不要学了。”这个故事,便是代表了一般人的心理,所以古今多少
名士,作了许多反游仙的诗,如“(女亘)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以及
“妾夫真薄命,不幸做神仙。”都是普通心理的反应,这与“辜负香衾事早朝”,
同样都是注重男女饮食,便是人生真谛的思想,如出一辙。但是,相反地说,仙佛
之道,的确也非易事,丹道家对于修炼神仙方术的人选,非常注重生理上的先天乘
赋,所谓“此身无有神仙骨,纵遇真仙莫浪求。”唐代名臣李泌,生有自来,骨节
珊然,但懒残禅师只许他有一十年太平宰相的骨相。麻衣道者谓钱若水,子无仙骨,
但可贵为公卿耳!杜甫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这正如佛家所
说:“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是同样的隽语。总之,静坐是对
身心有益的修养方法,如果认为静坐便是学道,那须另当别论了。

分享到:
上一篇:第十节汉魏以后的神仙丹道派(一)
下一篇:第十一节道家与道教宗祖人物思想的略论(一)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820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