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有二种取骨锁相。一取假名彩画木石泥等所作骨锁相。二取真实骨锁相。若思惟假名骨锁相时。尔时唯名起锁胜解。不名骨锁。若思惟真实骨锁相时。尔时名起骨锁胜解。又即此外造色色相三种变坏。一自然变坏。二他所变坏。三俱品变坏。始从青瘀乃至膨胀。是自然变坏。
……而今现在如是次第种种不净。诸现在世我之所有似净色相。此净色相于现在世虽有净相。于未来世不当不净如今现在外不净色。无有是处。我此色身去来今世。曾如是相当如是相现如是相。不过如是不净法性。如是名为寻思彼时。云何名为寻思彼理。谓作是思。若内若外都无有我有情可得。或说为净或说不净。唯有色相唯有身形。于中假想施设言论。谓之为净或为不净。又如说言寿暖及与识。若弃舍身时离执持而卧无所思如木。既死没已渐次变坏分位可知。
……云何勤修慈愍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谓依慈愍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由欲利益安乐意乐。于诸有情作意与乐发起胜解。是慈愍相。若能如是解了其义。如是名为于诸慈愍寻思其义。彼既如是解了义已复能思择。此为亲品此为怨品此中庸品是一切品。皆他相续之所摄故。于中发起外事胜解。”(30卷)
修法,修不净观开始,然后到白骨观,所以,以声闻乘的修法,非走这个路子不可。那么不净观,我看大家不要念了、不要修了,你们看起来多么干净啊,什么鼻涕呀、眼泪呀,里头发胀啊、发烂啊都不要了,想得到……
哎,现在告诉你们,你们修不净观、白骨观,第一,你们修不起来,对不对?(同学:不想修,还没有修。)假设要修的话,肯修不肯修啊?肯做这个观想吗?(同学:肯的。)怎么肯呢?开肉店的啊?
这个不净观,要照他这一套,真正修到不净观,不简单啊!要真修到了心得止、得观了以后,一定——不净观到达什么境界呢?自己的内脏,就是眼睛张着、闭着,看得清清楚楚,气走到哪里,血走到哪里,都很清楚,乃至身上哪里有细菌,哪里有坏了,都看得清楚啊,那才是真做到了不净观。做到了不净观不是究竟啊,第一步要到达这样进一步要达到空。
那么你们大家,尤其是女孩子们,不管比丘尼也好,你们一作不净观就会呕吐,想到自己里头脏得要死就会吐。其实,也可以很快地过去,一个信念,上座这一步可以透过去了,就晓得自己此身根本是又脏又臭,这一念就属于不净观了,就可以到达了,意思懂了吗?
那么所谓白骨观,也不一定非叫你观起来不可。你晓得此身一上座就死上座就念死也是一个方法——佛法有十念观法,你晓得吗?哪十念啊?我讲了好几次,你们有许多人应该考得出来,哪十念?谢**说!(同学:念佛、法、僧、戒、施、天、休息、安般、身、死。)不错,一百分。最后是念死。
其实佛法的念佛、念法、念僧……念僧怎么念?和尚啊?怎么念?(同学:念圣贤僧。)圣贤僧怎么念?念哪个圣贤僧?是济颠和尚啊?是不是济颠和尚?(同学:文殊菩萨。)文殊啊?念一切圣贤、得道的人,并不是要你一个个想起来,念不是观啊。相信不相信过去有得道的人?随时以得道的人做榜样,念念照他如此修,真正一个和尚是谁?就是像佛一样的努力修他也就是僧。
念佛、念法、念僧,那么,为什么念天?信天主教啊?信天主教也没有错,天主教这个天主属于哪一天?在我们佛法里头属于哪一天?(同学:大梵天。)是不是大梵天还是问题,那要研究他的神学教理,是梵天不错,是不是大梵天,这是问题。圣母玛利亚是什么人也是问题,是在哪一天。还不是念这个天。一切修行,老实讲,不管你大乘小乘,修了一辈子、三辈子、七辈子,充其量还只是证得升天果位而已哦。
所以佛给你们想一个方便法门,不要这样一层一层楼爬,超出三界很难——横超直走,到西方去!免得在三界里头,你爬几层楼,中间电梯卡住了的话,不上又不下,很困难。
所以一切修行,念天,你不要认为我是学佛的不信天,升天有没有你的份,还是问题。欲界天就要十善业道都修好,十善业道你修好了哪一点?你不要背名词,你修好哪一点了?你没有修啊?那你就是修十恶业道喽。所以,十善业道里得一善就可以升天,当然,是哪一层天有问题差别。为什么得善可以升天呢?善念到了,它就是世间法的定,所以你看世间人,真正一个好人很老实,很定境;越坏的人;活动得越厉害,脑筋越灵光,定反而不够。所以,四禅八定,三界禅天里头都是定静,至善……所以念天……
这些都不谈,十念不谈。实际上,真的佛法的修法应该把第十念的念死摆在最前面!为什么佛摆在最后?叫你们学佛的人先学死,谁干?所以他只好摆在最后是叫学佛的人知道人最后都会是死。上座就觉得自己已经死了,不上座也随时觉得自己死了,一堆白骨,白骨也化掉了,那么你白骨观不修也可以了,你做到吗?自己身修不了,化不了,化得了可以不要修了。
好,现在讲到不净观、白骨观,现在我们拿白骨观来给你讲。第二段,452页,最后倒数第七行开始。
“复有二种取骨锁相”,就是说,白骨观怎么去观呢?有两个方法。
“一取假名彩画木石泥等所作骨锁相。” 你们白骨观观不起来,坐在那里拼命啃脚趾头,自己拿自己的“火腿”拼命啃,想把火腿肉吃了,自己的人腿想吃光,然后想白骨呈现出来,对不对?是不是这样做工夫啊?闭起眼睛想里面看到骨头,对不对?你不是在吃自己的肉,吃完了,白骨才啃得出来嘛,对不对?所以你们观不出来,对不对?白骨看不到影子,对吧?是不是?你走错了路子,用错了方法,你怎么会看得到自己的骨头呢?除非内视、内观已经证得,如果你一定能够看到自己内脏、看到自己骨头,你已经差不多了修行已经差不多算上路了,那你能够做到嘛?
所以,你第一步做什么呢?叫你取“假名”的观,看画像的白骨也可以,木头做的、石头做的……所以买了许多白骨模型给你看,你观的时候,你上座的时候,不要看你那个白骨,你就看那个模型的影像存在就行了嘛。模型影像你观好了以后,你真把这个模型的——你知道是假的,这也是无分别影像,你永远定到那个模型的影像上,你现在这个身上就起作用了。
可是你们笨得啊,比死还要笨!所以讲你们笨的要死太轻松了,比死还要笨!拼命啊,反转来找自己身体里的骨头,你有本事会看到自己身体里的骨头?做不到的事硬去做,所以:观不起来呀,我观不起来!你当然观不起来,不能如理作意,理都不通,又不肯看经教。
现在弥勒菩萨告诉你了,你第一步做白骨观,取“假名”的、“彩画”的、木头做的、石头做的、泥巴做的,“所作骨锁相”,那个模型你把它观起来,就观在、定在模型,等于观一个明点,一个道理嘛。
现在,你们模型的白骨都观得起来吗,有没有?你们试试看,观不观得起来?也观不起来,我告诉你……原因是什么?你们还是拿眼睛去观。我现在讲那个模型白骨,你们看到过没有?看到过。我现在说看到过的那个白骨模型的样子,你们有没有啊?意境上有没有?意境上有就对了嘛!谁叫你拿眼睛去看啊!这不是观起来了吗?!你也能够听话、也能够看书,意境上那个白骨的影像就有了嘛,懂了吧?
我说的话你们永远听不懂,现在是弥勒菩萨教我说,我就照弥勒菩萨那么说,你们看懂了,等一下下课,好好拜弥勒佛啊。
“二取真实骨锁相” ,第二个办法是看真的骨头。那到哪里看?只有到医院解剖室里去看,也可以到古代的坟墓里看。
“若思惟假名骨锁相时,尔时唯名起锁胜解,不名骨锁;若思惟真实骨锁相时,尔时名起骨锁胜解。” 这就是说,你观想的时候,观一个白骨的模型,你观起来了,这叫做“起锁胜解”,在理论上不叫做“骨锁”,因为真的白骨你还没有看过,“起锁胜解”有了,已经对了,不过名称不同。你真看过白骨,一个死人的白骨你看惯了,你现在一观,把那个死人——还不要把你变成白骨观起来,这个叫做“骨锁胜解”,那么,白骨观初步观起来了。
你们现在都有白骨观没有啊?一边听经,一边那个模型影像有没有?你看多轻松啊,也不要着力。哎呀,你们好像在殡仪馆工作的人一样,打起坐来拼命在那里捡白骨啊,到处都捡不到,黑洞洞的,一片白骨在哪里呀?在哪里,你怎么找到?意识上那个影像就来了,对不对?多轻松啊,观起来了,你还可以说话,还可以做事,你慢慢把这个影像一定,定住了。不要用力,一用力定住:哎呦,老师叫要定住——完了,白骨跑掉了。嘿,你越不管它,那个白骨模型……一边笑,意识在嘛,笑还在笑,看还归看,那个白骨就观起来了。你体会一下,这样一观起来,你也在听讲话,意境上就很宁定了,懂了没有?都懂了。
“又即此外造色色相,三种变坏,一自然变坏,二他所变坏,三俱品变坏。” 这一观起来了以后,你从外观就可以了解宇宙万有、人生的生命“三种变坏”。譬如我们现在老了,头发白了,样子也变了,虽然没有变成死人,这个老相就是死相的前奏,很难看。肌肉也松了,什么都……慢慢,已经在变坏了。你们没有出家以前,吃过猪肉没有?菜场买来的猪肉……你不相信,明天买一块猪肉,买半条猪来摆在这里,摆三天,你看,你就看,不净观你就看出来了,这个猪肉不要放冰箱里,慢慢就变软了、变稀了、变臭了、变青颜色了,慢慢变乌了,变烂了,都是一滩脓水,包你全堂人在这里都臭得坐不住。我们也一样,“自然变坏”。“他所变坏”,吃药吃错了,烂了;或者什么东西被火烧了,这些等等。如果连骨头都坏了,就是“俱品变坏”。
“始从青瘀乃至膨胀,是自然变坏。” 老了,皮肤皱了,慢慢颜色也黑了,乌起来,青了,瘀就是一块一块,都不对,变坏;乃至如何被虫吃了,如何变成水了,这些等等等等……我们都跳过去了,你们自己看。最后下面一栏,倒数第四行:
“而今现在如是次第,种种不净,诸现在世,我之所有似净色相,此净色相于现在世,虽有净相,于未来世,不当不净,如今现在外不净色,无有是处。我此色身,去来今世,曾如是相、当如是相、现如是相,不过如是不净法性,如是名为寻思彼时。” 就是说,我们观一个白骨观观起来,上面不净观、白骨观就晓得,虽然看模型,同时道理上要知道,现在我这个身体,看到是人,最后就是那个样子。所以这个样子,白骨观那个影像一定,真的观起来,有什么屁的气可以生啊?有什么他对得起我?谁对得起我?谁对不起我?最后大家都是那么一个白骨,而且白骨还化成灰尘,你现在跟他生气,哦,他不对,你对,你什么对呀?你白骨对着泥巴!你对?!如此而已。所以说,白骨观、不净观观起来的人,贪嗔痴不是没有了,自然清净,降服了。
说“不净色”一切等等,“我此色身去来今世”,过去、现在、未来,我们活着都有这个色身,是四大做成的。“曾如是相,当如是相”,最后都要烂了,都是白骨,白骨还没有了,变成灰了,“现如是相,不过如是不净法性”。所以,上来一盘脚,一打坐,你就把身体一丢,管它呢,你一上座的时候,就把身体当做屙一坨大便在这里,你就跑开了,两腿一盘……等于你上厕所一样,我们上厕所,上去了以后,“砰砰”一声,掉到那个桶里去,看都懒得看,臭死了。你上坐以后,当这个身体已经死了嘛,白骨一堆,臭东西一个,算了,一空念,就完成了嘛。
就是你们没有这个魄力,有这个魄力,上面这个路可以不走啊,懂了嘛?但是这个入道方法,名为“寻思彼时”。
“云何名为寻思彼理?” 这个道理在哪里?
“谓作是思,若内若外,都无有我、有情可得。” 你白骨观真做成了,或者上座也好,随时觉得自己是狗屎一坨,万一我们一口气不来,有几条狼狗过来,呵,我们还不是狼狗的火腿,呵,它正好吃,这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个里头没有真我,亦“无有情可得”。
“或说为净,或说不净”,或者叫它是净或者不净。
“唯有色相,唯有身形”,现在我们活着,就是四大构成的这个色、这个相,就是身体的形状。
“于中假想施设言论,谓之为净,或为不净。” 什么叫好看不好看?干净不干净?干净不干净、好看不好看、善与恶、是与非,都是假想的名词,人类的思想、妄想构成的一套观念,都把它拿掉了,无所谓净与不净。所以,先叫你做不净观,以后无所谓净与不净了,不垢不净,反正是个假东西。
“又如说言寿暖及与识,若弃舍身时,离执持而卧,无所思如木,既死没已,渐次变坏,分位可知。” 所以,我们活着是什么东西?三个东西,唯心唯识所变,心识跟着两个东西,煖与寿,身体还有热能……等于电冰箱一样,你电插上,有电;等于灯光,一开了,有电就有热力。有煖力、有电力就有寿命存在,没有电、没有寿命,识也跟着散开了,在这个色身上散开了。所以,等到这个识离开身体的时候,煖、寿一离开,身体冰到哪一部分——所以死的时候,身体哪一部分凉了、冰了,煖跑开了,寿这里也没有了,命也没有了,这一部分的识也离开了。所以,整个身体完全冷却了,煖、寿散掉了,识也跑开了,这个肉体没有相干了。所以识跟暖、寿两个连着的。
那么,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了,你们是不会用脑筋的了,为什么学佛修定要修四加行,先要得煖呢?而且四加行真得定了以后,一定得煖哦,为什么理由呢?你们去参去,正思维去。
好,现在不跟你们讲活的,讲死的了,又说死又说活,麻烦。下面这一段一直到这里都是毗婆舍那,做不净观、白骨观。你不要看我给你们跳过去,因为我懒得讲,这些道理你们应该懂。可是有一点哦,不要我跳过去了,你们下课了,看都不看,不要说已经懂了,我吩咐你们听这个话,听到没有?要仔细看一遍啊。第一能够自利,第二还能利他。将来你们出去,年纪大了教化人、度化人,你看懂了,就可以教那些刚入门的初步方法,在我已经讲了千百万道,我懒得说了,所以跳过去了。你们不要跟着我跳过去了,你们爬都不会爬,不要学跳了,知道吗?好,那我跳到下面一页:
“云何勤修慈愍观者?” 不净观、白骨观,理论、方法弥勒菩萨讲了,现在告诉我们怎么修慈悲观。
“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谓依慈愍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由欲利益安乐意乐,于诸有情作意与乐,发起胜解,是慈愍相。” 作慈悲观。第一,上面所讲三门六事的原则不要抛掉,“谓依慈愍增上”,发起慈悲心,你要晓得,先由不净观、白骨观修到了,慢慢才有慈悲心发起了,依次序硬是这样。
你们现在觉得:我很慈悲。算了吧,慈悲?“酒杯”哟。悲,什么悲?你们是很慈悲啊,慈悲自己。前面的止观定相没有做到,发不起来悲心的,我告诉你,真慈悲是那么容易发?!所以,为什么慈悲排在这里来?由于不净观、白骨观自己真修持到达了以后,然后再翻过来慈眼看众生世界,都是值得怜悯的,才能做到比较性的无我。如果不净观、白骨观没有修成,你说我无我,无我?呵,碰你一下下,你蹦起来比复兴大厦还要高三倍!做不到的,不要瞎扯了。所以学佛不可以躐等,是呆板的。
所以说,依于慈悲的心理,“增上正法”,不但只听正法,要正法听了增上力,“听闻受持增上力故”,好好地研究法,好好听善知识的,“听闻受持”的“增上力故”。“由欲利益安乐意乐”,要想达到自己真发起慈悲心利益别人,安乐自己——慈悲心真发起,自己意识境界已经是非常平安、非常快乐。
你以为说,“哎呀,我这个人最喜欢哭了,喜欢掉眼泪,老师,大概是悲心太严重。”那是你泪腺有毛病,爱哭而已,悲心不是这个道理。
“于诸有情作意与乐发起胜解”,使一切众生给安乐。例如,假如我们做到了那个定境,自己在清凉中、在清净中、无烦恼中,看到烦恼众生,哎呀,无比的悲悯;看到那个混蛋的人,无比的悲心,希望他能够达到安乐的境界,不要被烦恼和贡高我慢、贪嗔痴火所消灭,才起慈悲心,这样“是慈悯相”,慈悲显相出来了。
“若能如是解了其义,如是名为于诸慈愍寻思其义。彼既如是解了义已,复能思择,此为亲品,此为怨品,此中庸品,是一切品,皆他相续之所摄故,于中发起外事胜解。” 他说,慈悲心真发起来以后,才晓得“亲品”,什么是“亲品“?慈悲、爱一切众生。譬如我们每一个人,你们同学在这里,你们凭良心讲,一般你们在座的同学,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家出家,也有二三十个,你们讲老实话,你们对每个同学都有好感吗?不要讲慈悲,都有好感吗?不要你们摇头,也不要你们点头,你们坐在那里我都有数。你们有没有一个比较喜欢一点,有些大部分比较不喜欢,每一个都有吧?都有,对不对?那个比较喜欢一点,想对他好一点,那个是你的“亲品”,但是,这是凡夫的亲品。慈悲心发起来的,走正法的人应该是怨亲平等。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处之二
云何勤修缘起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谓依缘性缘起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诸法灭故彼彼法灭。此中都无自在作者生者化者能造诸法。亦无自性。士夫中间能转变者转变诸法。若能了知如是等义。是名寻思诸缘起义。复审思择十二有支若内若外而起胜解。是名寻思诸缘起事。复审思择无明支等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如是广说如前分别缘起支中。是名寻思缘起自相。复审思择如是一切缘生诸行。无不皆是本无今有有已散灭。是故前后皆是无常皆有生老病死法故其性是苦不自在故。中间士夫不可得故。性空无我。是名寻思缘起共相。”(三十一卷)
怨亲平等,不管是冤家、是“亲品”,都是爱,甚至于嬉笑怒骂,心中对他都是悲心,值得怜悯者,可怜的众生,那么才是“中庸品”,这还不是菩萨慈悲,这还是声闻乘慈悲。
换句话说,所谓慈悲发起来以后,修到慈心发起,为什么发起慈心?使自己得安乐,使一切众生求得安乐。那么,慈悲过了发起来以后,所谓慈、悲、喜、舍,四种心理都要发起。
这一卷完了,你们去看。现在讲三十一卷: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处之二”
“云何勤修缘起观?” 你们把次序记着,他教我们的修法,最好是能够一步一步按次序做到,不净观、白骨观、慈悲喜舍,不是理论,是工夫,一步一步亲证到,然后修法,观法,那么,观法是观“缘起”。
什么是“缘起观”呢:
“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这句话他始终叫你注意,六事所缘,义、事、时等等,刚才讲过了。
“谓依缘性缘起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诸法灭故,彼彼法灭。此中都无自在、作者、生者、化者、能造诸法,亦无自性。士夫中间能转变者,转变诸法。若能了知如是等义,是名寻思诸缘起义。” 这一段要非常注意,后世学唯识法相的学者,“缘起性空啊,无自性啊……”抓到无自性三个字,禅宗什么其它宗讲有自性:“那是外道知见啊……”经上的理论都来了,可怜啊,书都没有读懂。
所谓缘起性空,是讲诸法现象,所谓唯识法相宗,讲一切万有,有现象可见的,有形象可知、可了、可意识到的,皆是缘起所生,其性本空,无自性,它本身没有单独可以存在的——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无自性。因为现象界一切法相皆无自性,所以转法相,法相可以转了,所谓转八识可以变四智。这个无自性的性空,是指法相的性空。那个性空的后面,那个阿赖耶识转成真如大圆镜智,你叫它“大圆镜子”也可以,叫它“大扁镜子”也可以,管他叫什么,那个东西,那个东西空不空?既不空也不有。在理论上叫它中道也不中,说个中已经落边了。那个东西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道理先告诉你们一下。
现在,你看他观缘起,怎么观?“能正了知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诸法灭故,彼彼法灭”,等于《大乘起信论》“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两句话在这里讲,“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诸法灭故,彼彼法灭”,宇宙万有一切法相,皆是因缘所生,因缘凑合就是法界的现象,有形的现象,万有就形成了,唯心识所造。
心识就是刚才讲的煖、寿、识,煖寿一散,唯识一归位了以后,这个人的肉体我就不存在了,在这个现象界不存在了,“法灭”。“此中都无自在”,一切宇宙万有的现象、万法,“都无自在”,你自己做不了主。“作者”,没有另外一个主宰能够造得出来的。
假定有一个主宰能够造万物,请问:这个主宰是万物造他,还是主宰的外婆造他呢?此中无“作者”,即无主宰。也无一个“生者”,譬如人生人,妈妈生孩子,没有爸爸还生不出来,必须要三缘和合。光有男的没有女的,没有妈妈还生不出来呢;光有男女精虫卵藏结合,中间没有识的中阴加上也生不出来。所以,一切“无自在”、无“作者”、无“生者”,也无“化者”‘能造诸法”。
总而言之,一切万有,包括我们的生命一样,谁都做不了我们自己的主,这个肉身做不了主,我们的思想、思念也做不了主,因为思念是意识的幻化法、缘法,也是因缘法,“亦无自性”。
所以,一切万法,它本身没有独立自在的性质、性能——拿现在概念一加,你大概可以了解。它们一切万法,它本身没有独立永恒存在的自在的性能与性质,懂了吧?这个意思懂了没有?好,懂了,下面你就有办法了。
“士夫”,怎么叫士夫啊?就是中国文化的“士大夫”三个字,把“大”字去掉,“士夫”就是知识分子,有智慧的人。“中间能转变者转变诸法”,自性可以做主,可以转变,因为它是因缘生的,所以转识可以成智,转烦恼可以成菩提。可是一般后世学者讲缘起性空,不晓得他读书怎么读的。“士夫中间能转变者”,所以能够转变,因为它是缘生性空,所以我自性可以做主转变;因为诸法它自己“无自在”,不能“生者、化者”,但是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不能叫它为主宰,叫它是“真如”也好、叫它是“性”也好、叫它是什么都无所谓,叫它“如来”也好、叫它是“般若”也好、叫它是“中道”也好、叫它是“歪道”也可以。所以,一切是唯心造啊,“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心识所转变的。
“若能了知如是等义”,假设一个学佛的人,彻底明白、了解了这个道理,那么你有资格说“寻思诸缘起义”。你对于缘起性空的道理,修这个法门就可以证入,不一定做白骨观、不净观,或者是修明点。你打起坐来就是寻思,把理参透了,一样能成佛!就是修“法”!懂了没有?这就是修有分别影像,都包括在里头。
“复审思择十二有支”,现在讲十二因缘。你们觉得很熟啊?不要轻易放过。
“若内若外,而起胜解,是名寻思诸缘起事。复审思择,无明支等,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如是广说如前分别缘起支中,是名寻思缘起自相。” 譬如十二因缘,你们都很熟了,没有出家以前都知道吧?无名缘行,行缘识,现在背来没有?上次问你们都背不来,现在背来没有?都背来了,马上考都考得出来吧?这个背不来,你真是白出家、白学佛了,居士们也白学佛了,基本佛学。无名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为什么那么逼你们?十二因缘都不能够随口按次序讲出来,不但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学佛,跑到这里浪费时间干什么?十二因缘你真参透了,成佛有余,我告诉你!可惜现在只当一个学理来讲。
现在告诉你,“寻思诸缘起事”,十二因缘都是缘起性空嘛。十二因缘的第一个无明是怎么来的?你参参,这叫你正思维了,我们任何一念来,你们这个思想念头来,你有把握叫它下面我要想什么,做得到吗?一觉睡醒了,叫它明天一早睡醒的第一个念头想什么,我们自己有没有把握?有没有?所以,任何一个念头来,都是莫名其妙来的,莫名其妙就是无明,你做不了主,这一个无明之念也是无自在,也无作者、无生者,也无化者,能造无明之法,无明缘起怎么来的。所以,“是名寻思诸缘起事”。
“复审”,叫你仔细思择,你观察自己,也就是观心法门,观“无明”这一支,这一念——任何一个念都是无明来的,怎么来的不知道嘛。“前际无知”,这一念没有动以前,这一念在哪里,你知不知道?“前际”就是这个念头没来之前它在哪里,你知不知道?“前际无知”,你不知道啊,无明啊。“后际无知”,这个念过了,到哪里去了,你知不知道?你说没有了,没有,到哪里去了?你知不知道?你也不知道,“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当你这一念在这里,你知不知道?也不知道,你被无明支配了,你怎么知道?所以,三际你都不知道,此所谓无明,因为现在就是无明一念。
你先把现前无明这一念搞清楚。我们这个念头一来,本身就是无明,念头来:我要喝茶。哎,赶快就动手了——无明缘行。然后,哎,这是乌龙啊?清茶吧?不晓得他喝过没有?——行缘识。哦,这是茶哦,清茶,哎呦,冻顶,好!——识缘名色,都来了。啊,味道舒服!——名色缘六入,六根接触到。所以,这一念都是十二因缘,你先把现前这一念的十二因缘参透了,再来……你以为佛法那些……你背得来十二因缘的名词,黑板上背出来,然后给人家讲,有什么用啊?
你看小说就写得很好,《济公传》那个小说,济颠和尚,他明知道净慈寺那个庙子要起火了,劫数来了,他也没有办法。睡到半夜,济颠和尚把狗肉吃饱了,半夜起来提着鞋子就跑,“哎呦,无明发喽!不得了,无明来了!无明来了、无明来了……”大家和尚气死了,满庙子都要打他,这个家伙,半夜睡觉把我们都叫醒了……他是告诉大家庙子要烧了,哈。
“一念无明起,八万障门开”啊。所以,念念清明就是道了,念去念来是念念清楚,那你就在道中行了,就是觉性。十二因缘是这个道理啊,厉害不厉害?你们都晓得十二因缘,都会背,背了有什么用?倒背如流也没有用!还是流注,唯识流注了。所以,这个话都不是我说的吧?我不过是再替弥勒菩萨传话,传清楚一点,是不是?书上讲的对不对,没有错吧?我没有讲错吧?
“如是广说如前分别缘起支中,是名寻思缘起自相。”你要仔细寻思这一念无明,第一步。
“复审思择,如是一切缘生诸行,无不皆是本无今有,有已散灭,是故前后皆是无常,皆有生老病死法故,其性是苦,不自在故,中间士夫不可得故,性空无我,是名寻思缘起共相。” 你把无明这一念先观察清楚,才晓得一切皆是因缘所生,“缘生”,这一念动了,“缘生”。“无不皆是本无今有”,前面没有的见闻觉知到六尘,而今有,现在有了无明。
“你们这些混蛋!!!怎么不听课啊!”(老师大声骂人)嗨,我逗你们呢,你听了很难过,“我们在留心听啊……”你看蔡希文瞪眼睛:怎么搞的啊,老师!(众笑)都是你一念无明,“本无今有”,缘起,因为我这样一骂,这一念无明就缘了,“本无”,本来没有这个境,外缘一引,你就起来,依他而起,“本无今有”。“有已散灭”,现在说:“蔡希文,我逗你的啦,嘿嘿……”这一念就没有了,缘起完了这一念,“有已散灭”,缘起还灭。是故,在这一念之间观察,一切皆是无常,这一念生、住、异、灭就是生老病死。不了此一念,所以是苦啊,被这一念骗了,被依他起骗了一辈子,骗了三大阿僧祇劫,所以此中是苦啊,是不自在啊,所以要观自在。
所以,在这一念之间,这一念中间似乎我们不可得故,没有一个我,就是这一念缘起,是个虚泡,这一念连影子都没有,“性空无我”,它的本身、本来是空无我。这个空不是没有哦,不是断灭的空。
所以,在这个地方念念观察清楚,就是修行,叫做“寻思缘起共相”。
不但我如此,你也如此,一切众生都如此,乃至一条狗睡在那里好好的,你看,狗睡在那里,它在那个无明中,那个时候,狗睡觉睡得很舒服,那个是什么无明?昏沉无明中。然后你过来给它一脚,它“汪”——我做了狗,你看到了,一念就轮回做狗。但是你说:“乖乖乖,对不起啊,我踢错了,使你……给你一片牛肉。”它走了,它也缘起性空,“有已散灭”,它依他而起,无我相,“汪”叫一下,你给它搞清楚,你不过是踢错了,它也不咬你了。“缘起共相”,在一念上参好十二有支。所以,为什么经典告诉你,声闻众因参十二因缘证大阿罗汉果,是这样参、这样证,你们懂不懂?听懂了吧?平常学的:哎呦,这个佛学我都听懂了,都听过,有什么用?不是佛学没有用啊,是你没有用佛学啊!
劝学网的佛家公众号里已经收录本书并且重新编辑整理,欢迎大家关注。劝学网的佛家公众号不仅收录了劝学网上已有文章,另外还收录了一些佛经知识和佛家高僧大德的传记,每天劝学网工作人员还会讲一则禅智慧小故事。大家可以搜索“quanxue-fojing”或者搜索“劝学网佛经”,或者扫描下图二维码关注。
评论 0 条 / 浏览 67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