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所引忧者。谓如有一与忧苦俱而行杀业乃至邪见。不善所引舍者。谓如有一或王王等或余宰官或尊尊等自不乐为杀等恶业。然其仆使作恶业时。忍而不制。亦不安处毗奈耶中。由纵舍故。遂造恶业。彼于此业。现前领解非不现前。又住于舍。寻求伺察。为恶方便。又于诸恶。耽著不断。引发于舍。又于不善现前转时。发起中庸非苦乐受。欢者。谓从本来清净行者观资粮地所修净行无悔为先。慰意适悦心欣踊性。喜者。谓正修习方便为先。深庆适悦心欣踊性。安者。谓离粗重身心调适性。乐者。谓由如是心调适故。便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以离彼品粗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十一卷)
讲到“不善所引喜者”,“谓如有一与喜乐俱而行杀业”,这句解释过了。 “乃至邪见”,邪见就是张献忠哲学,杀人当便饭吃,没有关系……。人超过四十以上都该死烧成灰做肥料,不占用农业用地,这就是邪见所引,也是理论,邪见也成个理论。
“不善所引忧者,谓如有一与忧苦俱而行杀业,乃至邪见。”“与忧苦俱”,譬如报仇,因仇恨而杀人。乃至我们在人类历史上,看到人吃人,历史的正面你看不到,反面的记录太多了。尤其碰到天下大乱,大荒年时,父子、夫妇、兄弟相迫而食。有些一家人,尤其父亲老了,穷得没有吃的,在过去的历史上,把自己自杀了,叫大家都去吃,维持生命,多得很,并不少。所以啊,我们看社会、看人类的正面非常好看,反面一看啊,人的观念思想整个会变,很可怕。“乃至邪见”,像中国人的看法:吃猪脑补头脑,吃腰子补腰子,或者吃人肉补人体,有啊,你不晓得。譬如说,以前我们年轻时看到:犯人拉出去杀头,很多人怀里揣着馒头,等到头一砍,那个血一冒出来,把馒头一沾就吃下去,据说很补,怎么补法不知道。那个被砍头的土匪:“没有关系,格老子,砍头碗口那么大!”砍头真很奇怪,砍到这里砍下来以后,你如果拿个饭碗,空的,在这里一墩,一点血都出不来,那个饭碗就把它吸住了,吸进去了,刚刚有碗口那么大。所以,古代的小说都有“头砍下来,碗口那么大”,就是这个道理。就是“与忧苦俱而行杀业,乃至邪见”。
“不善所引舍者,谓如有一或王、王等,或余宰官,或尊、尊等,自不乐为杀等恶业,然其仆使作恶业时,忍而不制,亦不安处毗奈耶中,由纵舍故,遂造恶业。彼于此业,现前领解非不现前。又住于舍,寻求伺察,为恶方便。又于诸恶,耽著不断,引发于舍。又于不善现前转时,发起中庸非苦乐受。”
这一段好难懂啊,很不容易,就是说中国人不认识中国字,你懂了,一看就通,很容易。就是说,国家的法令,当皇帝“或王”,帝王,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王等”,这个王也可以说是帝王下面的,譬如皇帝称为万岁,老百姓喊的,那些皇帝弟兄们被封诸侯的称九千岁,皇帝的太子也是九千岁,比万岁少一千,第二个“王”可以这样解释;也可以将第二个“王”解释为动词,为了治理国家,治理天下,统治天下,因此杀人,杀了以后,舍弃了善法,一边杀一边心念很不愿意,是不得已而杀,这就要看空。
“或余宰官”,做官的有权在手,譬如现代的历史,几十年前军阀的时候,随便杀人、枪毙人。“或尊、尊等”,第一个“尊”是尊贵,尊重上面的命令,第二个“尊”是尊重,为了尊重上面第一个“尊”,最高贵、最高的命令,第二个“尊”是尊重是意思,尊重上面的命令。自己并“不乐”意杀人,不乐意造杀的“恶业”,“然其仆使”,下面的人做“恶业”杀人。当领导的虽然不忍心杀人,可是下面杀人,为他而杀,这些坏蛋,不杀政权不稳固,“忍而不制”,叹口气:“好吧,你既然这样做了,也对,就算了吧。”也不处罚,因为他是对他忠心啊。“亦不安处毗奈耶中,”也不领导他道德的教育,劝他持戒,要尽量以道德感化人,不愿意轻易杀人,但他并不以道德感化人那样做。“由纵舍故”,放纵自己的部下去杀。譬如我们都晓得的,你们在座的,虽然年龄大的也有,但大概都不认识了。我们当年认识四川有一个军阀,叫范**,土匪出身,四川话外号叫***,傻子。他的部下都是土匪出身,后来投降了,也当军长、司令。他带兵很简单,什么叫训话训导,要打仗时站在那:“格老子,要出去打仗了,谁打了败仗是龟儿子!”下面“噢!好!”出发了。训话就那么简单,也没有什么主义、拥护,都没有,“谁打了败仗,谁……”骂人。然后,部下不打仗时,平时乱七八糟,没有纪律,赌钱。碰到他也不叫总司令,都当做自己大哥,“钱都输了。”“格老子的!拿了多少次给你!嗯,又数错了。”最后啊,他一点也舍不得,但是他很忠义。找了一个副军长,是陆军大学毕业的,我就担心:“你们不要碰他啊,他才好带兵。”有时候部下说:“报告大哥,我们没有钱了。”“格老子的,你当军人,老子给你一把枪,有了枪怎么没有钱!滚蛋!”你去抢人吧,就是这样。“纵舍故”,放纵,“遂造恶业。”“彼于此业,现前领解”,他晓不晓得这个是坏事呢?他知道是坏事,“非不现前”,并不是看得空了,现量境界他看得很清楚,明知道杀人、抢人是坏事,但他不能不纵容部下。
所以,打仗的时候,谁知道啊,假设我做司令,这个地方打不下来,“你们给我打下来,放你们半月的假,要抢就抢啊,要奸淫就奸淫啊,上!”非把它拿下不可。打下了,当司令的只好闭起眼睛来哭,外面在抢人、奸淫,什么都干,否则打不下来。战场上不是人,战争一起,一群都是野兽。怎么鼓励野兽?你饿死了,要吃啊,前面有肉,你给我上!他就上了。
怎么样?你们是好人啊,坐在这里“南无南无”的,我们不是“南无(mo)”,是“无(mo)南”出身的,善法、恶法清楚得很。你看,做坏事的领导人,他对恶法不清楚吗?清楚,“现前领解非不现前”,被逼放弃了。
“又住于舍,寻求伺察,为恶方便”,一天打主意,想办法,怎么样能达到恶业的结果。等于你们小青年,人家得罪了你:格老子,非要报复!我非要跟他生气不可,一有机会就瞪他一眼,也使他生气。你们有没有这种心理?尤其女孩子们,男孩子们也差不多,不是说男人好一点,不过变个花样而已。这叫做“寻求伺察,为恶方便”,想尽办法报复人家,害人家一家,至少害得人生气睡不着,你就高兴。你说,人就这样坏,人就有这个心理。尤其是越聪明越调皮的人,这些花样越多,所以造的业就越重,“寻求伺察,为恶方便”。
“又于诸恶,耽著不断”,明知道是坏事,但是觉得很好玩。“耽著”即贪恋,明知道是坏事:“明天再做一天,后天我不干了。”“耽著”贪恋。“引发于舍”,这个“舍”包括两种:一种是做坏事做绝了,看空了,也有;一种,不舍的意思是这个事不肯放弃,恶的习气、习惯不放弃。
“又于不善现前转时,发起中庸非苦乐受”,对于恶业来的时候,你们的哲学理论就来了:苦跟乐差不多嘛,天下没有一定真正的善恶啊,学过哲学的最容易搞这一套,善恶是非没有一定的标准的,所以做做也没有关系啊,“中庸”之道,非苦非乐,就是这样。所以,有时候学问越高的人,做起坏事来更大,“学则足以济其奸”,找许多理由来支持自己。
“欢者,谓从本来清净行者,观资粮地所修净行,无悔为先,慰意适悦,心欣踊性。”什么叫欢喜的“欢”呢?欢跟喜,我们中文普通合起来讲,这是两种心理的状况。“欢”表面化,发挥的,外发性的。就是说,学佛修定做工夫的人,怎么才能发起“欢”的境界呢?“谓从本来清净行者”,心念里头不思善、不思恶,此心绝对是清净的行为里头,“观资粮地”,智慧观察,不是成就的地位,是资粮的地位,是准备工夫,“观资粮地所修”的“净行”,随时起心动念不思善也不思恶,这个境界。因此,就是日常生活之间“无悔”,一天到晚没有做后悔的行为,没有一件错事;因为没有做错,所以“无悔”,无喜也无憎。“无悔为先”,一天到黑平平静静地生活,没有一点悔恨的行为,没有一件错误的行为。“慰意适悦”,自己意境上很愉快,由意识上的愉快引发心理的根本,一天到黑是欢喜,拿现在的话讲:一天到黑都快乐,这个叫“欢”,所以人逢喜事精神爽。
像中国古人讲欢喜境界有四句话:“久旱逢甘雨”,夏天几个月不下雨,忽然碰到好雨,大家都欢喜;“他乡遇故知”,在外国流落十几年,碰到同乡,高兴啊;“洞房花烛夜”,结婚的时候;“金榜题名时”,联考考取了,这是中国古人形容的四句。但是有人加了一个吊脚诗,下面把它加一个偈子:“久旱逢甘雨——光打雷。”“他乡遇故知——是冤家。”“洞房花烛夜——是石女。”“金榜题名时——候补的。”哈哈,本来还喜欢,都不喜欢了。这是欢的境界。
“喜者,谓正修习,方便为先。”你要注意啊,你们在十一楼全堂打坐,你们是不是“正修习”啊?你们在那里又搞气的,又搞鼻子的,又有观想观不起来的,非“正修习”。“修”,修行;“习”,练习。“正修习方便为先”,要得真正的方法,没有得其“方便”,不能得定,所以“正修习方便为先”。
“深庆适悦,心欣踊性。”因为得了方法,跟自己非常相和,容易得定,心里头非常满足,满意、高兴,“深庆适悦”,心里头很高兴,这个是“喜”。八万四千法门,一个法门撞对了,这叫“喜”的境界。
“安者,谓离粗重,身心调适性。”什么是“安”的境界?你们注意啊,你们现在的境界,你们现在打坐都在这两个字上面,“粗重”,对不对?屁股坐在坐垫上,抬都抬不起来,两个膝盖头,我的外婆啊!又酸又麻,肩膀也发胀,眼睛发干,是不是?胸口堵住,肠胃咕噜咕噜,上面打嗝,下面放屁,又粗又重。坐在那里,几十斤肉摆在棉花垫上,一大坨,你看多粗多重,不轻灵。这是佛经形容的字,不是我讲的啊。就是说,离了“粗重”,你工夫到了,身体轻灵了,心理安详了,没有杂念,“调适”,即非常舒服,这样叫做“安”,也叫做轻安境界。还不是定啊,一般人得到这个“安”已经很了不起了,以为自己得定了,这只是轻安而已,由此可以入定,得正三昧。所以你们修行,修密宗什么宗的,什么都不要宗,先把教理搞清楚再修。不要拿到鸡毛当令箭,坐起来在睡觉,以为自己得定了,他生来世的果报是给人家饭桌上用的,那是什么东西,想想看?“谓离粗重身心调适性”,则得“安”。什么叫乐呢:
“乐者,谓由如是心调适故,便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这就叫得“乐”,究竟的快乐。就是说,由于非要生理上修持到粗重离开,轻灵,一身坐在那里柔若无骨,乃至手脚、四肢没有了,自己觉得没有身体一样,柔软得没有骨头一样。到这个境界,再进一步到心理状况,“心调适”了,心里没有杂念,没有妄想。那么再进一步,身体、心理“无损害乐”。你们现在坐起来有损害苦,两条腿压得血通不了,不是损害吗?对不对?然后,你坐着头那么一歪蛮舒服,我过来又那么一扳,很是损害,对不对?妨碍自己,身心都受损害,所以没有得“乐”。“无损害”,没有妨碍自己,自由自在究竟“乐”,还不算,要得“解脱乐”,一切苦恼,身心两方面得了解脱。解脱等于说绳子困住了,把绳子解掉了,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在。学佛最后的目的就是得解脱,解脱了身心,解脱了烦恼,解脱了生死。所以,要得“解脱之乐”才叫得安“乐”。
“以离彼品粗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由此,身心两方面得到解脱了,离开了一切心理上的粗重、妄念;生理上的粗重、妨碍,因此无烦恼,得真正的解脱。得了解脱才称为比丘。
有人读书:“噢,我懂了,怪不得印度佛教的出家人叫比丘。”
“什么原因啊?”
“因为是跟孔子学的。”
“怎么跟孔子学的?”
“哎,孔子的名字叫孔丘嘛。”那么我们只好讲:此一丘也,彼亦一丘也,此丘非那丘啊。到这里才是真比丘,可以说是一个出家人,“于诸烦恼而得解脱”。
那么,什么叫三摩地正受定境界:
“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世尊于无漏方便中,先说三摩地,后说解脱,由三摩地善成满力,于诸烦恼心永解脱故。于有漏方便中,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由证方便究竟作意果烦恼断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或有俱时说三摩地及与解脱,谓即于此方便究竟作意,及余无间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与彼解脱俱时有故。”
这一段你们千万要抄下来,既然学佛、出家,这是正修行之路。管你是修净土、密宗、显教、禅宗——无有此说皆为魔说!皆是魔言!由此道者,是为佛说!我沉重地告诉你,这叫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听到没有?这句话,如果有业障、魔障的人,都听不进的,马上就听不到了,很不懂,非常重要。
什么叫得定呢?“三摩地”?“谓于所缘,审正观察” ……哎,我讲累了,你们哪一位代我讲讲看?讲错了没有关系,当学生的时候,谁不错啊?到了无学地才可以说是少错。你们连有学地还谈不上呢。初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四果罗汉还是有学地啊,到了大阿罗汉得灭尽定者,才是无学地啊。所以你们尽管讲这两句话,同时也是考你们呢。我抽半只烟,哪一位讲?不要推脱,我点名了,会的说。(有答:缘……心理的境界,非常细心、正确、谨慎地去观察。)你讲,(有答:……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饮食方面的,不管是哪方面吧,审正观察……难免贪嗔痴……)还有呢?你们这边,两序大众,女众呢?你讲。(有答:……) (听不清楚,记录不全)
“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世尊于无漏方便中,先说三摩地,后说解脱,由三摩地善成满力,于诸烦恼心永解脱故。于有漏方便中,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由证方便究竟作意果烦恼断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或有俱时说三摩地及与解脱,谓即于此方便究竟作意,及余无间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与彼解脱俱时有故。”(十一卷)
(同学:……)好了,你讲。(同学:……)请坐下,全错了。(同学:……)好了,不要讲下去,全错了。
注意,你们之所以不能得定,所以我平常叫你们注意教理,修止观,参禅,参话头也好,念佛也好,数那股气做会计师也好,学念佛机,密宗的观想也好,修定必须以所缘的境界来修,缘于境界。念佛一定,这一声佛号就是你修定的所缘;观想白骨观,譬如从脚指头这个白点开始观起,这一点就是所缘;修准提法,观准提菩萨的一只手或者一只眼,这个就是所缘。所谓修定,意识境界非要有一个所缘,缘境而修,缘影而修。《楞严经》告诉你六尘缘影都不是,那是讲本体,讲做工夫必须要意识起所缘。所以,你们基本一路错下去。有些,譬如说,从智师、张尚德有一部分是对,有一部分不对,逻辑不清楚,因明不清楚。这就是说,要定在所缘上。你们讲不出来的就更要注意,就是说,你们本来就糊涂,修什么东西啊?所以,念佛一心,就是意识所缘在佛号上;观想的时候,意识起修在观想上;看光的时候眼根起修,意识就在光上。
这个“所缘”境,“审正观察”,这个时候我是作意修,修本来就是作意,你作意要使它成。譬如我要观阿弥陀佛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或者观眉间白毫光相,或者观胸卍字轮相,就观这一点,正思维,“于所缘审正观察”。观卍字轮的时候,想“我等一下吧,这个我不适合啊,我还是看这个好了……哎呀,这个头上恐怕血压高啊,我还是看佛的手指头好了。”这已经不是“审正”“所缘”了。
你们有些没有受过灌顶,有些受过灌顶,修准提法,叫你观心月轮中的“唵”字,就是所缘境,行住坐卧就是这个所缘,不能断,要清明自在,要“审正观察”,此心专一在这个境界上,这叫所缘。
所以,你们看了所缘,讲的都对,佛学都对:所缘者,眼睛缘色,耳朵缘声,反省自己观察——那是行为,修“行”。
观空所缘是念念观空,那么观空,空也是一缘,我一坐下,万念放下,就是观空,永远住在空上,那你就是所缘在空,我万念不起,这个所缘在空;我身体也丢掉了,所缘在无相,也是所缘。八万四千法门,大小乘的修法,无一不是所缘之境。所缘缘着……什么叫做定呢?不是昏沉,也不散乱,“审正观察”,思维修,思维什么?所缘,心住一缘,专一了,“心一境性”,这就是得定这才是修定的起点】。
你们得定了吗?打起坐来在那里干什么?你们打起坐来是缘散乱,对不对?没有错吧,我没有把价钱给你们算少了吧?因为缘散乱心而修,你们有没有功德?有功德,他生来世,好一点的,人中再来,不然变猴子啊,变那些跳蚤种种,因为是依散乱心而修,很精灵,而有业果,业果是恶果。所以,种善因而得恶果者,在修行中人就这样地误入了歧途。所以要正思维修,很严重地告诉你,包括了显教密宗的正法修持之路。以此说者是佛说,非此说者皆魔说,你们注意。
(有问:……)那是缘空啊,什么叫坦然?缘空而已。你有所不懂,以为自己懂。
所以,“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注意啊。
“世尊于无漏方便中,先说三摩地”,一切佛经,教我们修行之路,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出家在家的人,先要修到无漏果,无漏就是大阿罗汉。修无漏果的方法里头,必须先要修定,佛说的,不修定不叫做修行,不叫做出家,也不叫学佛。
“后说解脱。”得了定以后,再谈解脱。定都不能得,你解脱个什么?身心粗重,烦恼皆在,你解脱个什么?懂了吧?这一段你们要抄下来啊,不要贴在壁头上,贴在额头上,这就是真学佛了。
“由三摩地善成满力,于诸烦恼,心永解脱故。”佛教育我们的修行之路,没有哪种大小乘修行不是先叫你修定的,得了定以后才能真解脱。这个定的境界,“三摩地”,这就是至善。因为烦恼不起,妄心不起,既不行恶,也不做善,是名至善,无善无恶。所以六祖告诉你“不思善,不思恶”这个境界。“善成”就了,圆“满”了,这个定的力量对于一切“烦恼”不起,此“心永”远得“解脱”。
“于有漏方便中,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所以佛说法,在这个欲界世间里告诉我们世间人,我们世间都是有漏之因,六根都在漏。“有漏”的当中,“先说解脱”,方便变了,有时候佛先告诉我们“解脱”,这个“解脱”是方便,先看透,解脱了世间。但是,解脱了干什么?解脱了要去修定,光求解脱不修定,他生来世的果报是外道,或者是哲学家、思想家。思想学问高的人……你看很多文人、艺术家、画家、诗人,文字好的,苏东坡的境界:“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多解脱啊。“雪上偶然留爪印,鸿飞哪复计东西。”非常解脱,但没有真工夫,不得定。所以,那个有名的故事,苏东坡跟佛印两个,自己认为“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印看这个偈子后,一题:放屁!给人送回去了,他就来:“我这个境界,你怎么说我放屁?”“诶,你既然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有解脱,不得定,有什么用?理解上解脱了,以为自己对了,定境没有,不能心一境性。所以佛有时候“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
“由证方便究竟作意果烦恼断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为什么有时候先说解脱呢?就是方便教育,解脱以后要你开始修,悟到这个理来修。因为“由证方便究竟作意果”,你要晓得我们起观,心缘一境的修法还是方便方法里头的过河的一只船,过了河这个方法要丢;但是,你还没有过河,不要丢,你根本没有过去。“方便究竟”,所以修行,是起心动念“作意”修,不是不作意修。譬如念佛,净土法门,为什么叫你念南无阿弥陀佛,观想西方极乐世界?是“作意”修,转意识业力,转成那个境界,故唯识讲“转识”。慢慢转成作意成就了,那么世间“烦恼断”,世间烦恼断了以后,才得到“根本”的定境界,“根本”定,不是方便定。
自心本定,“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知道清净,理论上知道,有解脱知见,没有解脱工夫,没有得定,你不清净。所以,一般学佛的,不管在家、出家,口口谈空,步步是有。都讲空,脾气一来:“格老子的!”你看有没有?你们空了个屁?屁不空的,一碰到境界即不解脱又不空。为什么?没有定境,有什么用?!所以,佛说法有这种方便,重点还是要你修止、定境。
“或有俱时说三摩地及与解脱。”不过,佛经教育我们的方法,有时候是同时说定的境界以及解脱的方法。
“谓即于此方便究竟作意。”总而言之,总而言之,佛是告诉我们:一切修定的方法都是“方便”,方便怎么修呢?“究竟作意”修,另起个意境。所以,你没有听过净土,你不晓得修净土;修了净土,“南无阿弥陀佛”,不过是作意在净土的境界上,是你意识造作出来的,对不对?天堂、地狱、人间都是意之作意。
“及余无间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与彼解脱俱时有故。” 得了“无间道”,没有间断性,这叫“无间道”,行住坐卧,睡的时候、醒的时候,随时在定中,在解脱中,这叫“无间道”。入定的时候有解脱,解脱了烦恼;不入定的时候,烦恼又来了,这不是“无间道”。要昼夜六时,一念万年,万年一念,“无间道”,没有间断性。在这个“无间道”的定境界里,由于这个三摩地定,一定了以后,一切烦恼当然解脱。“与彼解脱俱时有故”,同时存在。这就是佛法的正修行之路,懂了没有?这段要抄下来啊,说不定我哪天想起来就考你们一下,至少你们背来这一段,就答一百分。你做到了,明天就可以下楼了,就可以毕业了,就不要在这里再读了;做不到啊,你在这里一万年也修不成功。这里的教育目的是这个,至少我要求的教育目的是这个。不是这个目的,老实讲,我迁就你们一个学期,做不到的,我不干了。不干就关门大吉,今天世界上没有第二人干,我可以吹这个牛。千万注意啊,辞亲出家,所为何事?为这个事。
“复次于诸静虑等至障中,略有五盖”,已经讲过了,今天到这里为止吧?这一段那么重要的东西啊,回去好好如牛吃草一样反刍,先吞下,再吐出来慢慢嚼,嚼烂、搞熟,一切修行之路皆是这个法门。所以,你们上座静坐,于所缘境“审正观察”,达到“心一境性”,就是止观双运。“审正观察”是观,“所缘作意无间不断”是止,要注意啊。一切佛法,禅宗也好、密宗也好,拿止观来讲,不离止观,都是止观,乃至成佛之路、成佛之果,也是止观而已,千万注意啊。
劝学网的佛家公众号里已经收录本书并且重新编辑整理,欢迎大家关注。劝学网的佛家公众号不仅收录了劝学网上已有文章,另外还收录了一些佛经知识和佛家高僧大德的传记,每天劝学网工作人员还会讲一则禅智慧小故事。大家可以搜索“quanxue-fojing”或者搜索“劝学网佛经”,或者扫描下图二维码关注。
评论 0 条 / 浏览 90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