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旁征简牍,意在摭拾”-《周书》
作者:张秀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周书》是唐初所修八史之一,它的成书与初唐著名史学家令狐德棻有着密切联系。
  令狐德棻是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于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出生于名
声显赫的士族之家。青年时代便以博学多才而知名当世。隋朝末年他被任命为药城长,
因世道混乱没去就职。反隋义军兴起之时,他在李渊从弟手下任记室参军。李渊入关后,
他担任大丞相府记室。高祖称帝,任他为起居舍人,又升为秘书丞。唐太宗贞观年间,
他任过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后转任太子右庶子,受废太子李承乾牵连,他被免职。后
被召回参加修《晋书》工作。书成后升为秘书少监,以后又任过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
太常卿、国子祭酒、崇贤馆学士等职,并被进爵为公。年近80致仕之时,加金紫光禄大
夫。高宗乾封元年(666年)逝世,年84岁。
  令狐德棻的一生为史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初唐史学的第一要人。在唐朝初
建时期,针对丧乱之后书籍严重缺乏的情况,他向高祖建议购求天下遗书,统一组织抄
写。这一建议得到高祖批准,使数十年间,群书毕备,为唐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良好
条件。唐初史学堪称繁荣,这个繁荣局面,发端于令狐德棻修撰前代所缺各史的建议。
武德五年(622年)令狐德棻向高祖进言,提出近代以来各朝正史大多缺略,现在应该
趁周、隋等朝灭亡未久,材料还好收集,抓紧修出这些朝的史书,以备鉴戒。他的建议
得到唐统治者的重视,高祖下达了著名的《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作出了由萧瑀等人
修魏史,陈叔达、令狐德棻等人修周史,封德彝等人修隋史,崔善为等人修梁史,裴矩、
魏征等人修齐史,窦琎、姚思廉等人修陈史的安排。可惜这次修史工作没有取得什么成
果。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重提修史之事,下诏由房玄龄和魏征任总监修,由诸大
臣分别撰写梁、陈、齐、周、隋五代史,其中周史的修撰由令狐德棻和岑文本负责,令
狐德棻还负责对五代史作总的协调工作。《周书》的修撰工作后来又加入了一个助手崔
仁师,但是岑文本只是写了全书的史论,崔仁师也只是协助令狐德棻工作而已,全书的
修撰工作基本上是令狐德棻一人完成的,贞观十年(637年),《周书》与其他各史全
部完成。令狐德棻由于修史有功,得到了赐绢400匹的赏赐。贞观二十年(646年),唐
太宗又作出重修《晋书》的决定,并组成了一个由20余人组成的写作班子,令狐德棻和
敬播担任着实际主编之职,全书的体例均由他们二人裁定。令狐德棻参加编修的著作还
有《艺文类聚》、《氏族志》、《五代史志》、《新礼》、《太宗实录》、《高宗实
录》、《唐律令》等。此外《北史》和《南史》两部重要史著,也是经他之手推荐行世
的。
  《周书》有帝纪8卷,列传42卷,共50卷。记载北周(包括西魏)的历史,时间溯
自534年东西魏分裂,止于581年隋文帝灭周立隋。
  《周书》的修撰有一个很大困难是文献资料缺乏。除隋朝牛弘的18卷《周纪》之外,
就没有什么现成的著作可供取材了。而《周书》却以材料丰富见长,可见令狐德棻搜罗
材料的功夫下得相当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举“《元伟传》后,于元氏戚属,事
迹湮没者,犹考其名位,连缀附书”的例子,评论“德棻旁征简牍,意在摭实”是有说
服力的。
  《周书》不仅史料丰富,而且继承了《汉书》、《宋书》的优良方法,收录了很多
当时的重要文献。在赵贵等传后,总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可以见到周代授勋之典。
《苏绰传》中载录六条诏书和《大诏》全文,可以考见周代创制之事。
  《宇文护传》记其母子相寄的书信,今天读来,其母子的真情也催人泪下。《王褒
传》记其《寄周宏让书》,《庾信传》记其《哀江南赋》都是文学史上的杰作。这些文
献的采录可以使人们更真切地了解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是很有意义的。
  《周书》所记史事范围广阔。从纵的方面看,它的记事仰包西魏。对于西魏时期的
政治、军事大事,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述。在魏澹所撰记述西魏历史的《魏书》佚失之后,
《周书》对魏史的记述,更加宝贵。从横的方面看,从宇文泰控制西魏到建立北周之时,
北有东魏、高齐、南有梁、陈,在48年时间里,有6个政权先后或同时存在,史事错综
复杂,头绪纷繁。但《周书》却能很好处理这些关系,把几国的大事都交待得清清楚楚,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时期全国范围的历史发展大势。赵翼对此最为赏识,他说:
“后周时区宇瓜分,列国鼎沸,北则有东魏、高齐、南则有梁、陈,迁革废兴,岁更月
异,《周书》本纪一一书之,使阅者一览了然。……
此书法之最得者也。”(《陔余丛考》卷7《周书》条)
《周书》所记史实详尽,还可以补充其他史书记载的不足。
  萧詧是梁武帝萧衍的孙子,初封岳阳郡王,因援助其兄湘州刺史萧誉,被梁元帝萧
绎逼迫,遂在襄阳自立为梁王,后在江陵称帝,建立起后梁政权,成为西魏和北周的附
庸,历三帝33年后灭于隋朝。后梁在当时是一个国家,可姚思廉的《梁书》不载其事,
造成历史记载的一年缺失。《周书》特立《萧詧传》,补充了当时的重要史事,这是很
妥当的。
  《周书》和《魏书》、《北齐书》在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上的价值是值得重视的。
北魏、东魏、西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权,北周是鲜卑宇文部建立的政权,北齐则是
鲜卑化的汉人建立的政权。这三部史书比较集中地记述了这五个皇朝的兴衰史。如果把
这三部书中记述的鲜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种种变化,与《三国志》、
《后汉书》里所记鲜卑族历史加以比较的话,就会看到在这二三百年中,鲜卑族的历史
取得了何等伟大的进步。这个记录是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发展进步,
和他们同汉族不断融合的历史过程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华民族不断扩大、不断发展的伟
大过程的一个缩影。
  《周书》同当时修成的其他各史一样,对记述文人有特殊的兴趣。他不但详记了王
褒、庾信等文学家的事迹,所记史学家的事迹也比较详细、具体。如对西魏史学家柳虯,
记下了他提出的修史后即在朝廷公布,以杜绝曲笔现象,及时发挥劝戒功能的重要建议,
也写出了柳虯直书宇文泰废黜西魏废帝的过错并当朝宣布的史实。这对于史家励节励行
是有促进作用的。
  《周书》在行文叙事上能够做到繁简得宜,文笔简劲,反映了令狐德棻深厚的史学
功底。
  《周书》在撰写中暴露出作者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它同许多正史一样,把农民起
义诬为寇乱,对帝王将相却尽力粉饰、美化。书中还反映了作者较深的门阀观念,在讲
到所谓“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时,作者津津乐道:他们当时的荣盛,没有人比得
上,现在称道门阀,也首推八柱国家。可见门阀观念在作者身上是根深蒂固的。《周书》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唐初不少功臣、显贵的先人都立了佳传。唐初宰相杜如晦的曾伯
祖杜杲,在北国原无突出事迹,《周书》勉强为其它传。后梁傀儡皇帝萧詧被美化得
“盖有英雄之志,霸王之略”,原因就在于他的孙子萧瑀是当朝宰相。今狐德棻还在书
中对自己的先人加以吹捧。这类问题在唐修五代史中普遍存在,但《周书》表现得明显
一些。另外,《周书》在材料考订和编排上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周书》流传到北宋初外已经残缺,大约有5卷全缺,有3卷缺少大半。现经后人辑
补,大致恢复了原书面目。

分享到:
上一篇:“下笔不苟,以史为签”-《北齐书》
下一篇:修史与求治的结合-《隋书》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946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