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书目章节
“凭其旧稿,加以新录”-《陈书》
作者:张秀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陈书》是唐代姚思廉在父亲姚察旧稿基础上修成的。姚察去世后,姚思廉一直未
能忘怀父亲让他续写梁、陈二史的遗愿,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姚思廉奉诏撰写
《陈书》,贞观十年(636年)书成上奏。关于《陈书》撰写的经过,宋代曾巩所述颇
详:“思廉父察,梁、陈之史官也,录二代(梁、陈)之事未就而陈亡。隋文帝见察,
甚重之,每就察访梁、陈故事,察因以所论载,每一篇成,辄奏之。而文帝亦遣虞世基
就察求其书,又未就而察死。察之将死,属思廉以继其业。
  唐兴,武德五年,高祖以自魏以来二百余岁,世统数更,史事放逸,乃诏撰次,而
思廉遂受诏为《陈书》,久之犹不就。
  贞观三年,遂诏论撰于秘书内省,十年正月壬子始上之。观察等之为此事,历三世,
传父子,更数十岁,而后乃成,盖其难如此。”(《曾巩集》卷11《陈书目录序》)可
知《陈书》正式撰写时间虽不足10年,实际上却是姚察父子经数十年努力才修成的。在
《陈书》中,仅本纪中有姚察史论两篇。看来思廉写《陈书》因袭父亲的成果较少,自
己创作的居多。
  《陈书》36卷,有本纪6卷,列传30卷。记事起于557年陈霸先称帝,终于589年隋
灭陈,包括陈朝一代33年的历史。
  《陈书》的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
8卷,《天嘉起居注》23卷,《天康光大起居注》10卷,《太建起居注》56卷,《至德
起居注》4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如顾野王的《陈书》3卷,傅縡的《陈书》
3卷,陆琼的《陈书》42卷等。
  《陈书》与《梁书》都出自姚氏父子,特别是姚思廉之手,因此在撰述的特点上,
二书多相同之处。陈朝历史仅33年时间,书中的列传却达30卷之多。《陈书》记述了陈
朝创建之初恭俭爱民、政策得宜的成功经验,交待了陈朝末代统治者忘患纵欲,偏听偏
信造成国破家亡的历史教训。大量陈朝历史人物事迹在书中得到反映,其中争夺诈伪,
营营苟苟,势利小人的行径,足为世人取戒;安贫乐义,不为祸患势利所动的高风亮节,
又足为世人楷模。陈朝一代之史虽然短暂,但留给后人的教益启示却很多。《陈书》交
待了陈朝的历史兴亡之迹,描画了陈朝社会历史全图,现在人们研究陈朝的历史,《陈
书》是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这是它的根本价值。
  《陈书》因为姚思廉一个人编次的工夫较多,所以列传的体例比《梁书》要整齐规
范一些。在文风上,《陈书》与《梁书》是一致的。这两部史书,尤其是《梁书》中多
用古文,一反六朝以来争尚骈俪对偶的颓靡文风,给人以清新健康的感觉。《梁书》总
论为魏征所撰,行文还采用骈四俪六的方式,两相比较,更显示出姚氏父子这方面的卓
见。清代史家赵翼评论:“世但知六朝之后,古文自唐韩昌黎(韩愈)始,而岂不知姚
察父子已振于陈末唐初也哉?”(《廿二史札记》卷9《古文自姚察始》)对于姚察、
姚思廉改变六朝文风的历史功绩作了充分的肯定。
  《陈书》与当时问世的其他史书一样,撰写中看重士族门第、履历身世和家族兴亡。
书中侧重记录皇族事迹,全书总共36卷,而本纪和皇后、王子、宗室列传就占去11卷,
叙述王子55人,几乎占了其他列传的一半。把一代史书写成了陈氏家谱,这是令人不能
满意的。《陈书》也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史书内容的空泛和乏味、呆板。它的列传在
写法上有个固定的程式,一般都是先列姓名、地望、祖、父官职,次及传主幼年生活、
性格相貌、次及历任官阶,次及行事文章,有时最后还有饰终诏书、封赠、子孙官职、
著述名称等。
  《陈书》和《梁书》中,都贯彻着为地主阶级政权服务的正宗思想。它们对臣僚、
百姓宣扬忠贞节义的封建伦理观念,对封建帝王则极力吹捧、赞颂。在书中统治者的面
目被添加了很多油彩,他们的丑行则被尽量加以掩饰。《南史·刘师知传》记载:陈霸
先为篡夺皇权,命令刘师知去杀害梁敬帝,敬帝绕床躲避,刘师知抓住敬帝的衣服,手
下人上去杀了敬帝。
  在《陈书·刘师知传》中却只字未提杀敬帝这样一件大事。为个人恩怨而上下其手
的事情,在《陈书》、《梁书》中也有一些表现。虞寄、虞荔兄弟在陈朝,虞荔的儿子
世基、世南在隋朝都曾同姚氏父子共事。姚思廉在撰史中,就为虞寄兄弟尽力浮词溢美,
撰写佳传。对于史家来说,这是严重的失德,可惜的是,从南北朝到唐初的史书中,这
样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史学的健康发展。

分享到:
上一篇:“曲折明畅,一洗六朝芜冗之习”-《梁书》
下一篇:“包举一代始终,颇为详悉”-《魏书》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742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