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卷第五十一
夫因相立名。因名显相。名已广辩。识相如何。
答。诠表呼召。目之为名。行状可观。号之曰相。第六分别事识是名。取境染心是相。第七现识是名。无明熏妄心是相。第八藏识是名。心清净是相。第九真识是名。体性不改是相。斯皆是无名之名。无相之相。何者。以名相不出心境故。是以心无自性。因境而生。境无自性。因心而有。则张心无心外之境。张境无境外之心。若互夺两亡。心境俱泯。若相资并立。心境宛然。此乃无性而空。空而不空。无性而有。有而不有。不有之有。有显一如。不空之空。空成万德。可谓摧万有于性空。荡一无于毕竟矣。又唯识枢要云。起自心相之言有二解。一云。即影像相。二云。即所执相。虽无实体。当情现故。诸说心相。皆准应知。释曰。影像相者。万法是心之影像。所执相者。诸境无体。随执而生。因自心生。还与心为相。
问。阿赖耶识。因何得名。为复自体而生。为复和合而有。
答。若言自生。是自生痴。若言他生。是他性痴。若言和合而生。是共性痴。若言离自他生。是无因痴。今依世谛悉檀方便而说。如法性与无明合而生一切法。似眠心与梦合见一切境界之事。此根本识。从生灭门建立。因真妄和合得名。起信论云。心生灭门者。谓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转。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谓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复有二种义。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言觉义者。谓心第一义性。离一切妄念相。离一切妄念相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一切如来为本觉。以待始觉。立为本觉。然始觉时。即是本觉。无别觉起。立始觉者。谓依本觉有不觉。依不觉说有始觉。又以觉心原故。名究竟觉。不觉心原故。非究竟觉。乃至不觉义者。谓从无始来。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妄念。自无实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迷无自相。不离于方。众生亦尔。依于觉故。而有不觉。妄念迷生。然彼不觉。自无实相。不离本觉。复待不觉。以说真觉。不觉既无。真觉亦遣。古德释云。不生灭心。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者。以七识染法为生灭。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灭。不生灭心举体动故。心不离生灭相。生灭之相莫非神解故。生灭不离心相。如是不相离故。名和合为阿赖耶识。以和合故。非一非异。若一。即无和合。若异。亦无和合。非一非异故。得和合也。又如来藏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离。故云和合。非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合。谓生灭之心。心之生灭无相故。心之生灭。因无明成。生灭之心。从本觉起。而无二体。不相舍离。故云和合。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生与无生。若是一者。生灭识相灭尽之时。心神之体亦应随灭。堕于断边。若是异者。依无明风熏动之时。静心之体。不应随缘。即堕常边。离此二边。非一非异。又上所说觉与不觉。二法互熏。成其染净。既无自体。全是一觉。何者。由无明故成不觉。以不觉义熏本觉故。生诸染法。又由本觉熏不觉故。生诸净法。依此二义。遍生一切。故言。识有二义。生一切法。
问。阿赖耶识。以何为因。以何为缘。以何为体。
答。显扬论云。阿赖耶识者。谓先世所作增长业烦恼为缘。无始时来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为体。此识能执受了别色根。根所依处。及戏论。熏习。于一切时。一类生死不可了知。又能执持了别外器世界。与不苦不乐受等相应。一向无覆无记。与转识等。作所依因。经云。无明所覆。爱结所系。愚夫感得有识之身。此言显有异熟阿赖耶识。
问。阿赖耶识。当体是自相。酬善恶因故是果相。受熏持种故是因相。第八既是因果相。于六因中属何因。向五果中是何果。
答。六因中有四。能持种子义边。是持种因。若因种子俱时而有。即俱有因。若望自类种子前后相引。即是同类因。若望同时心所等。即相应因。无余二因者。异熟因是善恶性。此识是无记。若遍行因是染。谓见疑无明等。此识非染。于五果中具四。唯除离系。望自种子。是等流果。望作意等心所。是士用果。望第七识。为增上果。望善恶因。即异熟果。
问。诸心识中。何识坚牢。不为诸缘之所飘动。
答。世间无有一法不从缘生。缘生之法。悉皆无常。唯有根本心。不从前际生。不从中际住。不于后际灭。实为万有之根基。诸佛之住处。是以喻之如镜。可以精鉴妍丑。深洞玄微。仰之为宗。犹乎巨浸纳川。太虚含像。密严经云。心有八种。或复有九。与无明俱。为世间因。世间悉是心心法现。是心心法。及以诸根。生灭流转。为无明等之所变异。其根本心。坚固不动。世间因缘。有十二分。若根若境。能生所生。刹那坏灭。从于梵世。至非非想。皆因缘起。唯有如来。离诸因缘。内外世间。动不动法。皆如瓶等。坏灭为性。又颂云。汝等诸佛子。云何不见闻。藏识体清净。众身所依止。或具三十二。佛相及轮王。或为种种形。世间皆悉见。譬如净空月。众星所环绕。诸识阿赖耶。如是身中住。譬如欲天主。侍卫游宝宫。江海等诸神。水中而自在。藏识处于世。当知亦复然。如地生众物。是心多所现。譬如日天子。赫奕乘宝宫。旋绕须弥山。周流照天下。诸天世人等。见之而礼敬。藏识佛地中。其相亦如是。十地行众行。显发大乘法。普与众生乐。常赞于如来。在于菩萨身。是即名菩萨。佛与诸菩萨。皆是赖耶名。佛及诸佛子。已受当受记。广大阿赖耶。而成于正觉。密严诸定者。与妙定相应。能于阿赖耶。明了而观见。佛及辟支佛。声闻诸异道。见理无怯人。所观皆此识。种种诸识境。皆从心所变。瓶衣等众物。如是性皆无。悉依阿赖耶。众生迷惑见。以诸习气故。所取能取转。此性非如幻。阳焰及毛轮。非生非不生。非空亦非有。譬如长短等。离一即皆无。智者观幻事。此皆唯幻术。未曾有一物。与幻而同起。幻焰及毛轮。和合而可见。离一无和合。过未亦非有。幻事毛轮等。在在诸物相。此皆心变异。无体亦无名。世中迷惑人。其心不自在。妄说有能幻。幻成种种物。幻师甎瓦等。所作众物类。种种若去来。此见皆非实。如铁因礠石。所向而转移。藏识亦如是。随于分别转。一切诸世间。无处不周遍。如日摩尼宝。无思及分别。此识遍诸处。见之谓流转。不死亦不生。本非流转法。定者勤观察。生死犹如梦。是时即转依。说名为解脱。此即是诸佛。最上之教理。审量一切法。如秤如明镜。又如大明灯。亦如试金石。远离于断灭。正道之标相。修行妙定者。至解脱之因。永离诸杂染。转依而显现。
问。本识与诸识和合。同起同灭。至转依位。诸烦恼识灭。唯本识在。如何分别灭不灭之异。
答。摄大乘论云。若本识与非本识。共起共灭。犹如水乳和合。云何本识不灭。非本识灭。譬如于水。鹅所饮乳。释云。譬如水乳虽和合。鹅饮之时。唯饮乳。不饮水。故乳虽尽。而水不竭。本识与非本识亦尔。虽复和合。而一灭一在。
问。此根本识心。既称为一切法体。又云。常住不动。只如万法。即此心有。离此心有。若即此心。万法迁变。此心云何称为常住。若离此心。复云何得为一切法体。
答。开合随缘。非即非离。以缘会故合。以缘散故开。开合但缘。卷舒无体。缘但开合。缘亦本空。彼此无知。能所俱寂。密严经偈云。譬如金石等。本来无水相。与火共和合。若水而流动。藏识亦如是。体非流转法。诸识共相应。与法同流转。如铁因礠石。周回而转移。二俱无有思。状若有思觉。赖耶与七识。当知亦复然。习绳之所系。无人而若有。普遍众生身。周行诸阴趣。如铁与磁石。展转不相知。
问。第八藏识。当有几种。
答。释摩诃衍论云。阿赖耶识。总有十种。所以者何。于契经中别别说故。一者。名为大摄主阿赖耶识。所谓即是总相大识。义如前说。二者。名为根本无明。别立以为阿赖耶识。故十种妄想。契经中作如是说。刹阇只多提王识。直是妄法。不能了达一法界体。一切染法。阿赖耶识。以为根本。出生增长。无断绝时。若无提王识。黑品眷属。永无所依。不能生长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乃至广说故。三者。名为清净本觉阿赖耶识。所谓自然本智。别立以为阿赖耶。故本觉契经中。作如是说。自体净佛阿赖耶识。具足无漏圆满功德。常恒决定。无受熏相。无变异相。智体不动。具足白品。是故名为独一净识。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乃至广说故。四者。名染净本觉阿赖耶识。所谓不守自性陀罗尼智。别立以为阿赖耶识。故本因缘起。契经中。作如是说。尔时光严童子。即白佛言。尊者。以何因故。难入未曾有会中。作如是说。随他缘起陀罗尼智。名为楞伽王识。云何名为楞伽王。以之为喻。示彼缘起陀罗尼智。于是尊者告光严言。童子。此楞伽王。常在大海摩罗山中。率十万六千鬼神之众。以为眷属。如是诸眷属。乘华宫殿。游于诸刹。皆悉承赖彼楞伽王。方得游行。所谓诸鬼神众。作如是言。我等神众。无有威德。无有气力。于诸所作。无有其能。如宜大王。我等众中。与堪能力。彼楞伽王。即随其时。与殊胜力。不相舍离。而共转。谓楞伽王。虽非分身。而能遍满诸神众中。各各令得全身之量。于一切时。于一切处。共转不离。不守自性智。亦复如是。能受一切无量无边烦恼染法。鬼神众熏。不相舍离。而俱转故。以此因缘故。我难入中。作如是说。随转觉智。名为楞伽王识。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乃至广说故。五者。名为业相业识阿赖耶识。所谓根本业相。及与业识。别立以为阿赖耶。故本性智契经中。作如是说。阿赖耶识。无能了作。无所了作。不可分析。不可隔别。唯由精动隐流义故。名为键摩。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云何为三。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六者。名为转相转识阿赖耶识。所谓能见境界之相。及与转识。别立以为阿赖耶。故大无量契经中作如是说。阿赖耶识。有见见转。无见见起。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故。七者。名为现相识阿赖耶识。所谓境界之相。及与现识。别立以为阿赖耶。故实际契经中作如是说。别异别异。现前地转。相异相。具足行转。是故名为阿赖耶识。复次此阿赖耶识。真是异熟无记之法。白净相故。或名成就。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故。第八者。名为性真如理阿赖耶识。所谓正智所证清净真如。别立以为阿赖耶故。故诸法同体契经中作如是说。有识。是识。非识识摄。所谓如如阿赖耶识。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所谓清净般若质境真如摄故。九者。名为清净始觉阿赖耶识。所谓本有清白始觉般若。别立以为阿赖耶。故果圆满。契经中作如是说。佛告菩提树王言。自然始觉阿赖耶识。常当不离清净本觉。清净本觉。常当不离始觉净识。随是彼有。随彼是有。或非同种。或非异种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本觉义者。对始觉者。即同本觉故。十者。名为染净始觉阿赖耶识。所谓随缘始觉般若。别立以为阿赖耶。故果圆满。契经中作如是说。复次树王。如始觉净识。及自本觉。说染净始觉阿赖耶识。不守自性。缘起本觉。亦复如是。故此阿赖耶识。当何决择摄。于本论中。作如是说。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而有始觉。又以觉心原故。名究竟觉。不觉心原故。非究竟觉。乃至已说藏识剖字别相门。次说总识摄生圆满门。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者。而总显示大识殊胜圆满相故。此义云何。所谓具足二种圆满故。一者功德圆满。二者过患圆满。功德圆满者。觉义字句。能摄一切无量无边。过于恒沙不离不断诸功德故。能生一切无量无边。过于恒沙不离不断诸功德故。过患圆满者。不觉义字句。能摄一切无量无边。过于恒沙若离若脱诸过患故。能生一切无量无边。过于恒沙若离若脱诸过患故。
问。若不立此第八识。有何等过。
答。有大过失。一切染净法不成。俱无因故。识论云。若无此识。持烦恼种。界地往还。无染心后。诸烦恼起。皆应无因。余法不能持彼种故。若诸烦恼。无因而生。则无三乘学无学果。诸已断者皆应起故。又若无此识。持世出世清净道种。异类心后。起彼净法。皆应无因。又出世道初不应生。无法持彼法尔种故。初不生故。后亦不生。是则应无三乘道果。若无此识。持烦恼种。转依断果。亦不得成。谓道起时。现行烦恼。及彼种子。俱非有故。染净二心不俱起故。道相应心不持彼种。自性相违。如涅槃故。余法持种。理不成故。既无所断。能断亦无。依谁由谁而立断果。若由道力。后惑不生。立断果者。则初道起。应成无学。后诸烦恼。皆已无因。永不生故。许有此识。一切皆成。唯此能持染净种故。证此识有。理趣无边。恐厌繁文。略述纲要。则有此识。教理显然。诸有智人。应深信受。又此真唯识旨。千圣同遵。此土西天。无有破者。如百法钞云。真唯识量者。此量即大唐三藏。于中印土曲女城。戒日王与设十八日无遮大会。广召五天竺国解法义沙门婆罗门等。并及小乘外道。而为对敌。立一比量。书在金牌。经十八日。无有一人敢破斥者。故因明疏云。且如大师周游西域。学满将还。时。戒日王。王五印土。为设十八日无遮大会。令大师立义。遍诸天竺。拣选贤良。皆集会所。遣外道小乘。竞生难诘。大师立量。无敢对扬者。大师立唯识比量云。真故极成色是有法。定不离眼识宗。因云。自许初三摄。眠所不摄故。同喻如眼识。合云。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者。皆不离眼识。同喻如眼识。异喻如眼根。
问。何不合自许之言。
答。非是正因。但是因初寄言简过。亦非小乘不许。大乘。自许。因于有法上转。三支。皆是共故。初明宗因。后申问答。初文有二。初辩宗。次解因。且初宗。前陈言真故极成色。五个字。色之一字。正是有法。余之四字。但是防过。且初真故二字防过者。简其世间相违过。及违教等过。
外人问云。世间浅近。生而知之。色离识有。今者大乘立色不离眼识。以不共世间共所知故。此量何不犯世间相违过。
答。夫立比量。有自他共。随其所应。各有标简。若自比量。自许言简。若他比量。汝执言简。若共比量。胜义言简。今此共比量。有所简别。真故之言。表依胜义。即依四种胜义谛中。体用显现谛立。
问。不违世间非学即可尔。又如世尊于小乘阿含经。亦许色离识有。学者小乘。共计心外有其实境。岂不违于阿含等教。学者小乘。
答。但依大乘殊胜义立。不违小乘之教。学者世间之失。
问。真故之言。简世间及违教等过。极成二字。简何过耶。
答。置极成言。简两般不极成色。小乘二十部中。除一说部。说假部。说出世部。鸡胤部等四。余十六部。皆许最后身菩萨染污色。及佛有漏色。大乘不许。是一般不极成色。大乘说他方佛色。及佛无漏色。经部虽许他方佛色。而不许是无漏。余十九部皆不许有。并前两师不极成色。若不言极成。但言真故色。是有法。定不离眼识是宗。且言色时。许之不许。尽包有法之中。在前小乘许者。大乘不许。今若立为唯识。便犯一分自所别不极成。亦犯一分违宗之失。又大乘许者。小乘不许。今立为有法。即犯他一分所别不极成。及至举初三摄眼所不摄因。便犯自他随一一分所依不成。前陈无极成色为所依故。今具简此四般故。置极成言。
问。极成二字。简其两宗不极成色。未审三藏立何色为唯识。
答。除二宗不极成色外。取立敌共许。余一切色。总为唯识。故因明疏云。立二所余共许诸色为唯识故。宗后陈言。定不离眼识。是极成能别。
问。何不犯能别不极成过。且小乘谁许色不离于眼识。
答。今此是宗依。但他宗中有不离义。便得以小乘许眼识缘色。亲取其体。有不离义。兼许眼识。当体亦不离眼识。故无能别不极成过。
问。既许眼识取所缘色。有不相离义。后合成宗体。应有相扶过耶。
答。无相扶失。今大乘但取境不离心。外无实境。若前陈后陈和合为宗。了立者即许。敌者不许。立敌共诤。名为宗体。此中但诤言陈。未推意许。辩宗竟。次辩因者有二。初明正因。次辩寄言简过。且初正因。言初三摄者。十八界中三六界。皆取初之一界也。即眼根界。眼识界。色境界。是十八界中。初三界也。
问。设不言初三摄。但言眼所不摄。复有何过。
答。有二过。一不定过。二违自教过。且不定过者。若立量云。真故极成色。定不离眼识。因云眼所不摄。喻如眼识。即眼所不摄因阔。向异喻后五三上转。皆是眼所不摄故。被外人出不定过云。为如眼识眼所不摄。眼识不离眼识。证极成色不离眼识耶。为如后五三亦是眼所不摄。后五三定离眼识。却证汝极成色定离眼识耶。
问。今大乘言后五三亦不离眼识得不。
答。设大乘许后五三亦不离眼识。免犯不定。便违自宗。大乘宗说后五三定离眼识故。故置初三摄半因。遮后五三非初三摄故。
问。但言初三摄。不言眼所不摄。复有何过。
答。亦犯二过。一不定过。二法自相决定相违过。且不定者。若立量云。真故极成色。定不离眼识。因云。初三摄。喻如眼识。即初三摄因阔。向异喻眼根上转。出不定云。为如眼识初三摄。眼识不离眼识。证极成色不离眼识耶。为如眼根。亦初三摄。眼根非定不离眼识。证汝极成色非定不离眼识耶。
问。何不言定离。而言非定不离。
答。大乘眼根。望于眼识。非定即离。且非离者。根因识果。以同时故。即是非离也。又色心各别。名非即故。今但言非定不离。二犯法自相决定相违过者。言法自相者。即宗后陈法之自相。言决定相违者。即因违于宗也。外人申相违量云。真故极成色。是有法。非不离眼识宗。因云。初三摄故。喻如眼根。即外人将前量异喻为同喻。将同喻为异喻。
问。得成法自相相违耶。
答。非真能破。夫法自相相违之量。须立者同无异有。敌者同有异无。方成法自相相违。今立敌两家。同喻有。异喻有。故非真法自相相违过。
问。既非法自相相违。作决定相违不定过得不。
答。亦非。夫决定相违不定过。立敌共诤一有法。因喻各异。皆具三相。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但互不生其正智。两家犹预不能定成一宗。名决定相违不定过。今真故极。成色。虽是共诤一有法。因且是共。又各阙第三相。故非决定相违不定过。
问。既无此过。何以因明疏云。犯法自相相违决定过。
答。但是疏主纵笔之势。是前共不定过中分出。是似法自相相违决定过。非真有故。有此所因。故置初三摄眼所不摄。更互简诸不定及相违等过。次明寄言简过者。
问。因初自许之言何用。
答。缘三藏量中。犯有法差别相违过。因明之法。量。若有过。许着言遮。今三藏量既有此过。故置自许言遮。
问。何得有此过耶。
答。谓三藏量有法中。言虽不带。意许。谙含。缘大乘宗有两般色。有离眼识本质色。有不离眼识相分色。若离眼识色。小乘即许。若不离眼识色。小乘不许。今三藏量云。真故极成色。是有法。若望言陈自相。是立敌共许色。及举初三摄眼所不摄因。亦但成立共许色不离于眼识。若望三藏意中所许。但立相分色。不离眼识。将初三摄眼所不摄因。成立有法上意之差别相分色。定不离眼识故。因明疏云。谓真故极成色。是有法自相。定不离眼识色。是法自相。定离眼识色。非定。离眼识色。是有法差别。立者意许。是不离眼识色。
问。外人出三藏量有法相违过时。自许之言。如何遮得。
答。待外人申违量时。将自许两字。出外人量不定过。外量既自带过。更有何理。能显得三藏量中。有法差别相违过耶。
问。小乘申违量。行相如何。
答。小乘云。乍观立者言陈自相。三支无过。及推所立。元是谙含。若于有法上意之差别。将因喻成立有法上意许相分色。不离眼识者。即眼识不得为同喻。且如眼识无不离色。以一切色皆离眼识故。既离眼识。不得为同喻。便成异喻。即初三等因。却向异喻眼识上转。故论云。同品无处。不成立者之宗。异品有处。返成敌者相违宗义。即小乘不改立者之因。申相违量云。真故极成色是有法。非不离眼识宗。因云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同喻如眼识。合云。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者。皆非不离眼识。同喻如眼识。言非者。无也。小乘云。无不离眼识色。即遮三藏意许相分色是无也。所以三藏预着自许之言句。取他方佛色。却与外人量。作不定过。出过云。为如眼识。是初三摄眼所不摄。眼识非不离眼识色。证汝极成色非不离眼识色耶。为如我自许他方佛色。亦是初三摄眼所不摄。他方佛色是不离眼识色。却证汝极成色是不离眼识耶。外人相违量。既犯共中他不定过。明知非真能破也。三藏量却成真能立也。
问。因中若不言自许。空将他方佛色。与外人相违量。作不定过。有何不可。
答。若空将他方佛色。不言自许者。即他小乘不许。犯一分他随一过。他不许此一分他方佛色。在初三摄眼所不摄因中故。故因明疏云。若不言自许。即不得以他方佛色而为不定。此言便有随一过故。
问。何不待外人申违量后。着自许言。何要预前着耶。
答。临时恐难。所以先防。次申问答者。
一问。真故二字。已简违教过。何故前陈宗依上。若不着极成言。又有违宗之失。
答。真故二字。但简宗体上违教过。不简宗依上违宗。若极成二字。即简宗依上违宗等过也。
问。后陈眼识。与同喻眼识何别。
答。言。后陈眼识虽同。意许各别。后陈眼识。意许。是自证分。同喻眼识。意许。是见分。即见不离自证分故。如同宗中相分。不离自证分也。
问。若尔。何不立量云。相分是有法。定不离自证分。是宗。因云。初三摄。眼所不摄故。同喻如见分。
答。小乘不许有四分故。恐犯随一等过故。但言眼识。
问。此量言陈。立得何色耶。
答。若但望言陈。即相质二色。皆成不得。若将意就言。即立得相分色也。又解。若小乘未征问前。即将言就意立。若大乘答后。即将意就言立也。
问。既分相分本质两种色。便是不极成故。前陈何言极成色耶。相分非共许故。
答。若望言陈有法自相。立敌共许色。故着极成。若相分色。是大乘意许。何关言陈自相。宁有不极成乎。诸钞皆云不得分开者。非也。若尔。小乘执佛有漏色。大乘佛无漏色等。在于前陈。若不分开。应名极成色耶。彼既不尔。此云何然。
问。今谈宗显性。云何广引三支比量之文。
答。诸佛说法。尚依俗谛。况三支比量。理实五明。以破立为宗。言生智了为体。摧凡小之异执。定佛法之纲宗。所以教无智至不圆。木非绳而靡直。比之可以生诚信。伏邪倒之疑心。量之可以定真诠。杜狂愚之妄说。故得正法之轮。永转。唯识之旨。广行。则事有显理之功。言有定邦之力。如慈恩大师云。因明论者。元唯佛说。文广义散。备在众经。故地持论云。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五明处求。求因明者。为破邪论。安立正道。劫初足目。创标真似。爰暨世亲。再陈轨式。虽纪纲已列。而幽致未分。故使宾主对扬。犹疑立破之则。有陈那菩萨。是称命世。贤劫千佛之一佛也。匿迹岩薮。栖峦等持。观述作之利害。审文义之繁约。于时岩谷振吼。云霞变彩。山神捧菩萨足。高数百尺。唱言。佛说因明。玄妙难究。如来灭后。大义沦绝。今幸福智攸邈。深达圣旨。因明论道。愿请重弘。菩萨乃放神光。照烛机感。时彼南印土。按达罗国王。见放光明。疑入金刚喻定。请证无学果。菩萨曰。入定观察。将释深经。心期大觉。非愿小果。王言。无学果者。诸圣攸仰。请尊速证。菩萨抚之。欲遂王请妙吉祥菩萨。因弹指警曰。何舍大心。方兴小志。为广利益者。当转慈氏所说瑜伽。匡正颓纲。可制因明。重成规矩。陈那敬受指诲。奉以周旋。于是谭思研精。乃作因明正理门论。正理者。诸法本真之体。义。门者。权衡照解之所由。又瑜伽论云。云何名因明处。为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所建立法。名观察义。能随顺法。名诸所有事。诸所有事。即是因明。为因照明观察义故。且如外道执声为常。若不以量比破之。何由破执。如外道立量云。声是有法。定常为宗。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虚空。所以虚空非所作性。则因上不转。引喻不齐。立声为常不成。若佛法中。声是无常。立量云。声是有法。定无常为宗。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盆。异喻如虚空等。是知若无此量。曷能显正摧邪。所以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若欲学诸佛方便。须具菩萨遍行。一一洞明。方成大化。如上广引藏识之文。祖佛所明。经论共立。第八本识。真如一心。广大无边。体性微细。显心原而无外。包性藏以该通。擅持种之名。作总报之主。建有情之体。立涅槃之因。居初位而总号赖耶。处极果而唯称无垢。备本后之智地。成自他之利门。随有执无执而立多名。据染缘净缘而作众体。孕一切而如太虚包纳。现万法而似大地发生。则何法不收。无门不入。但以迷一真之解。作第二之观。初因觉明能了之心。发起内外尘劳之相。于一圆湛。析出根尘。聚内四大为身。分外四大为境。内以识情为垢。外因想相成尘。无念而境贯一如。有想而真成万别。若能心融法界。境豁真空。幻翳全消。一道明现。可谓裂迷途之致网。抽觉户之重关。惛梦醒而大觉常明。狂性歇而本头自现。
评论 0 条 / 浏览 82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