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逝世前不久和他的妻子卡亚蒂一起住在吕贝克
托马斯·曼于1875年6月6日生于德国北部卢卑克市。父亲是一位巨商,曾任卢卑克市税收事务的参议;母亲出生在巴西,有葡萄牙血统。父亲死后,家业破产。托马斯·曼中学毕业后就到一家保险公司当见习生。其间,创作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堕落》。他有一位哥哥,名叫亨利希-曼,也是一位德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曼20岁时,在慕尼黑高等工业学校旁听历史、文学史和经济学等课,并为他哥哥主编的《二十世纪德意志艺术及福利之页》写稿和审稿。
1901年,26岁的托马斯·曼就创作出了他的成名之作《布登勃洛克一家--—个家庭的没落》。这部作品以一个三代经商的大家族为背景,勾勒出一幅“老子创业,儿子守业、孙子败业”的盛衰图。深刻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萌芽、成长与衰落的过程,成为德国社会19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是德国资产阶级的“一部灵魂史”。有的评论 文章还称它“使整个欧洲都感到与自己有关”。此部小说出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搬上了银幕。据资料记载,到195 7年作者逝世后两年,《布登勃洛克一家--一个家庭的没落》的销售量已超过百万册。
1933年,纳粹在德国上台。同年,为纪念德国著名作曲家瓦格纳逝世五十周年,托马斯-曼在慕尼黑大学发表了 题为《理查德-瓦格纳的苦难与伟大》的演讲,从德国文化的人道主义传统出发,谴责法西斯主义对瓦格纳和德国文化的歪曲 ,因而遭到亲纳粹的文人和艺术家的责难。1936年,纳粹政府剥夺了他的国籍,波恩大学也同时取消了他的名誉博士学位 。为此,他给波恩大学文学院院长写了一封著名的公开信,谴责纳粹政府对德国文化的摧残,这封信在以后的反法西斯斗争中 对人民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托马斯-曼在流亡国外期间,创作了长篇巨著《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中的前三部:《雅 各的故事》《约瑟的青年时代》《约瑟在埃及》,1938年,托马斯-曼迁居美国,被聘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44年 ,取得美国国籍。1952年,由于他对日益猖獗的麦卡锡主义不满,又移居瑞士。
托马斯·曼一生创作颇丰,其他较有影响的小说有《特里斯坦》《托尼奥-克勒格尔》《在威尼斯之死》《洛蒂在魏 玛》《浮士德博士,由一位友人讲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弗金的一生》《受骗的女人》等等。除此之外,托马斯·曼还写了大量评论、散文、书评等各种文体的文章。
1929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率领全家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1955年8月12日,托马斯·曼逝世于瑞士的苏黎世。
托马斯与父亲亨利希
尤莉娅与孩子们(右二为托马斯·曼)
与托马斯·曼结婚前的卡佳
托马斯夫妇和孩子们
卡佳(中)与孩子们在一起。从左到右为伊丽莎白、戈罗、芙尼卡、克劳斯、麦克尔和埃里卡
评论 0 条 / 浏览 70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