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教卷第二(一十九章)
法界本无众生。众生缘乎妄见。如来本无言教。言教为乎有情。妄见者众生之病。言教者众生之药。以药治病则病无不治。以言觉妄则妄无不觉。凡夫日用而不知如来之道鲜矣。故我能仁大觉愍群机之未悟也。于是仰推大慈俯垂妙范。华严顿示声闻尚若盲聋。阿含委说菩萨未蒙获益。方等赞大般若荡空。涅槃殊途同归法华普皆受记。于是群经森列偏赞西方。盖以阿弥陀佛。愿广缘强法尊理备。而然尔其教也。指佛国为归趣。华池宝地胜妙庄严令忻彼。而厌此也其理也。示弥陀即自性。念念圆明心心实相。如大海之混百川也。其行也开示十六观门。摄心妙境了性相空。如明镜之见面像也。其果也。九品次第化生。普摄利钝登不退阶。至无上之菩提道也。是故九界众生以无所得心。而修佛国妙行不亦宜乎。如来出世之怀于斯尽矣。偏赞之辞有其旨焉。真百千三昧之要门。乃一实境界之直道。论事仪则忏六根雪三业。究宗旨则空万法了一心。是谓超苦海之健舟。救急病之良药。信斯道者开本觉心。出五浊苦达真净土了性弥陀。若明月之当空。似莲花之出水。故莲宗之教以是名焉。杨无为云。莲者出乎淤泥。不舍众生界也。处空无染显露清净体也。华而有实非魔境也。华实同时因果一如也。华开莲现示权显实也。华落莲成废权立实也。一莲生无量华。建立一切法也。十方同一华藏示佛境无异也。莲教之义得非是欤。所以兴慈运悲者。游戏于常光之界。戒珠义海者涵泳于解脱之渊。是以天龙护持。王臣致敬。古今不坠其化。士民仰慕其风。非夫大悲愿力抚哀未习。其孰能臻此哉。是故龙树论证之。晋贤社修之。天台判释之。慈恩通赞之。慈照集而忏之。宗坦疏而解之。宿衲名儒奉之者宝珠有集。高贤达士修之者简编有题。於戏大法下衰去圣逾远。事佛者众。谋道者稀。竞声利为己。能视流通为儿戏。遂令法门凋瘵教网倾颓。实赖后贤克荷斯道。普冀亡躯为法。洁己依师欲达真乘。须亲教典禀教乃能明理。明理然后修行。行愿无亏。道果可证。故知耳闻目见当依四法。以思修口诵心违。纵解千章而何益。是乃心以教照。佛以念持。非以戒防。罪以忏雪。道以实践动以礼行。近则期于立身扬名。远则希于革凡成圣。发挥佛祖之道。舍我辈而谁欤。坚秉慧刀裂开魔网。饮正法之甘露。伐邪见之稠林。避恶友如避虎狼。事良朋如事父母。谨守志节母退大心正觉可遵。非道莫履有过务速改。有善勿矜夸。自然与祸斯违与福斯会。现居尘世则人敬之天祐之。他日净方则圣可期道可至岂在乎相形。问命谄求荣达之时。又何必望影瞻光卜度终归之日。此匪道人之见识。实乃凡庸之妄情莫徇他求。但依本分在当仁而不让。宜见贤以思齐。名利不足动于怀。死生不足劳其虑。欲功成而志遂必自迩。而涉遐当验果以推因。信有作而有报。智足以照惑。明足以烛幽。言斯可法行斯可乐。德义可尊。进退可度辩伪识真。若试金之美石。除昏鉴物犹照世之真灯。是大导师作不请友。掷出龙宫之宝均施群生。撤开祖门之关普容来者。蠲涤邪病指归妙源。俾昏镜以重磨。若垢衣而再净。使真风复振福及大千。睹慧日增明辉腾万古。可谓法主之真子。可谓大丈夫焉。以此而奉西方大圣人之教者。复何愧欤。
佛为父王说念佛
宝积经云。世尊父王。顶礼佛足一心合掌而白佛言。云何修行当得诸佛之道。佛言。一切众生皆即是佛。汝今当念西方世界阿弥陀佛。常勤精进当得佛道。王言。一切众生云何是佛。佛言。一切法无生无动摇。无取舍无相貌无自性。可于此佛法中。安住其心勿信于他。尔时父王。与七万释种闻说是法。信解欢喜悟无生忍。佛现微笑。而说偈曰。释种决定智。是故于佛法决信心安住人中命终已。得生安乐国。面奉阿弥陀无畏成菩提。
善财五十三参首见德云比丘说念佛门
华严经入法界品云。德云比丘告善财言。善男子。我得自在决定解力。信眼清净智光照耀。普观境界离一切障。具清净行。往诣十方供养诸佛。常念一切诸佛如来。总持一切诸佛正法。常见一切诸佛随诸众生种种心乐。示现种种成正觉门。于大众中而师子吼。善男子。我惟得此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所谓智光普照念佛门。令一切众生念佛门。令安住力念佛门。令安住法念佛门。照曜诸方念佛门。入不可见处念佛门。住于诸劫念佛门。住一切时念佛门。住一切刹念佛门。住一切世念佛门。住一切境念佛门。住寂灭念佛门。住远离念佛门。住广大念佛门。住微细念佛门。住庄严念佛门。住能事念佛门。住自在心念佛门。住自业念佛门。住神变念佛门。住虚空念佛门。
智首菩萨说念佛
华严经云。一切威仪中常念佛功德。昼夜无暂断。如是业应作。
龙树大士劝念佛
大智度论云。佛是无上法王。诸大菩萨为法臣。诸臣所尊重者。惟佛法王。是故菩萨应当念佛。又云。有诸菩萨。自念往昔谤般若。堕恶道经无量劫。虽修余行未能得出。后遇善知识教行念佛三昧。即得并遣罪障方得解脱。又偈云。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即时为现身。故我归命礼。
念佛功德有七种胜
甘露疏云。一词少易行胜。唯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切人可念故。二念缘佛境胜。一心缘念佛身相好。净国为境故。三离难获安胜。诸佛菩萨加护念佛者。无诸患难安庆吉祥。四称名灭罪胜。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五持念获福胜。称佛一声胜四天下七宝供佛及阿罗汉。六果感见佛胜。众生念佛必定见佛。七亲迎往生胜。化佛菩萨放光迎接行者。往生佛土。
修持法门
夫无为境界迥绝名言。有漏色心要凭修证真如具含众德。方便而有多门。上自离相平等下至十念称名。总括不离三乘往生冥符九品。有念终归于无念。有生直至于无生。可调一句弥陀群机普应矣。
离相念佛三昧无住法门
慈照宗主云。离相念佛三昧者。上根智人悟此深理。常运虚空平等。心无我人众生寿者相。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论曰。我以计内人以计外众生。以续前为能寿者。以续后为义。既无内外前后执心。则一切诸相悉皆空寂。故经云。知无我人谁受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是名离相念佛三昧。此则见一切众生本性皆同弥陀。既不执有相无相二边。亦无有断见常见之说。由是念念弥陀出世。处处极乐现前。如此念者。无念之念。念则真如无生之生。生则实相故知无念即离念。实相乃无相。无相则无住。无住则入佛境界。此乃无上正真大菩提道。若到此地无修无证。无生死可脱。无涅槃可求。性相俱空圣凡齐等。无佛道可成。无众生可度。无己灵可得。一念无为十方坐断。无一法本有无一法始成。自他互收事理无碍。尘尘具足刹刹全彰。法本如然思议莫及。可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天台念佛三昧三观法门
掜不成团 拨不开看 来看去转
成呆人人 若到呆田 地三观元
来是祸胎
智者大师云。诸佛教理既明。非观行无以复性。乃依一心三谛之理。示三止三观。一一观心念念不可得。先空次假后中。离二边而观一心。如云外之月者。此乃别教之行相也。又云。破一切惑莫盛乎空。建一切法莫盛乎假。究竟一切性莫大乎中。故一中一切中。无假无空无不中。空假亦尔。即圆教之行相也。如西天伊字三点。首罗天之三目。非纵非横并列。故三观圆成。法身不素。即免同穷子也。龙树菩萨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斯与楞严圆觉经说奢摩陀三摩钵提禅那三观。名目虽殊。其致一也。亦曰。三谛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举一即三非前后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秘藏不显盖三惑之所覆也。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然兹三惑乃体上之虚妄也。由是立乎三观。破乎三惑。证乎三智。成乎三德。空观者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中观者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非各别也。非异时也。天然之理具诸法故。然兹三谛性之自尔。穷理尽性。故与禅宗异而非异也。行者念佛之时意根为因。白毫圆光为缘。所起之念。即所生法。谛观念佛心起。即是假名。体之即空洞鉴。此心有如来藏离边显中。若根若尘并是法界。诸佛众生一念普应。即边而中。无佛无念。此乃大乘圆修三观念佛也。可谓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空观念佛三昧无念法门
空观念佛三昧者。即祖师序云。思专想寂志一不挠。气虚神朗无幽不彻。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尘累顿消滞情融朗。非天下至妙。孰能与于此哉。智者大师以空观而荡一切法。故云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入此观者是审实真谛也。今欲令行人反妄归真故谓之从假入空观。盖假者是入空之诠。先观一切法是假。乃至四大五蕴六根六尘六识。尽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无一物。了知虚妄而得会真。故名二谛观。修此者先要摄心静坐。将世间一切虚妄不实境界。尽情扫荡俱不住着惟观于空。故般若经云。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空亦不可得。如是顿入如来宝明空海。性觉真空。即如来藏空性圆明灵光遍照法界性故。如摩尼珠随意出生。如大溟海深广含摄。平等性智名佛知见。可谓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日观念佛三昧专想法门
观无量寿佛经云。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日欲没时状如悬鼓。既见日已开目闭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行人入此观者须于静处屏绝外缘。正坐摄心谛观日轮现在目前。注心一境凝然寂静。如对明镜自睹面像。心若驰散制之令还。心息住定。即得三昧。可谓海底金乌天上日。眼中瞳子面前人。
参禅念佛三昧究竟法门
远祖师禅经序云。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禅智者照寂之谓其相济也。照不离寂。寂不离照。感则俱游。应则同趣。慈照云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常寂常照。名常寂光念佛之人。欲参禅见性但依此法。要于静室正身端坐。扫除缘累截断情尘。瞠开眼睛外不着境。内不住定。回光一照。内外俱寂。然后密密。举念南无阿弥陀佛三五声。回光自看云见性。则成佛毕竟那个。是我本性阿弥陀。却又照觑看只今举底。这一念从何处起觑破这一念。复又觑破这觑底是谁○参良久又举念南无阿弥陀佛。又如是觑如是参急切做工夫。勿令间断。惺惺不昧。如鸡抱卵不拘四威仪中亦如是。举如是看如是参。忽于行住坐卧处闻声见色时。豁然明悟。亲见本性弥陀。内外身心一时透脱。尽乾坤大地是个西方。万象森罗无非自己。静无遗照动不离寂。然后兴慈运悲接引未悟。悲智圆融入无功用行。得生上品名实报庄严土。得一切种智。可谓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漉始应知。
摄心念佛三昧调息法闻
大集经贤护品云。求无上菩提者。应修念佛禅三昧。偈云。若人专念弥陀佛号。曰无上深妙禅。至心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坐禅三昧经云。菩萨坐禅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初机修习未免昏散二病。须假对治人天。宝鉴云。凡修禅定。即入静室。正身端坐数出入息。从一数至十。从十数至百。百数至千万。此身兀然此心寂然。与虚空等不烦禁止。如是久之一息自住。不出不入时觉此息。从毛孔中八万四千云蒸雾起。无始已来诸病自除。诸障自灭。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尔时见彻不用寻人指路也。今此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最要。凡欲坐时。先想己身在圆光中。默观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声方便调息不缓不急。心息相依随其出入。行住坐卧皆可行之。勿令间断。常自密密行持。乃至深入禅定。息念两忘。即此身心与虚空等。久久纯熟心眼开通。三昧忽尔现前。即是唯心净土。
一想念佛三昧专念法门
大般若经云。曼殊室利白佛言。菩萨修行何法疾证无上菩提。佛言。菩萨能正修行一相庄严三昧疾证菩提。修此行者。应离喧杂不思众相。专心系念于一如来。审取名字善想容仪。即为普观三世一切诸佛。即得诸佛一切智慧。天台十疑论云。一切诸佛悉皆平等。但众生根钝浊乱者多。若不专心系念一佛。则心散漫三昧难成。故专令念阿弥陀佛。即是一相三昧。宝王论云。修持一相念佛三昧者。当于行住坐卧系念不忘。纵令昏寐亦系念而寝。觉即续之。不以余业间断。不以贪嗔等间隔。随犯随忏悔。不隔念不异念。不隔日不隔时。念念常不离佛。念念清净圆明。即是得一相三昧也。可谓是若了一万事毕。
六时念佛功德回向法门
远公祖师。东林结社僧俗同修。大智上贤深入禅观。得念佛三昧中流之士。六时修礼净土。回向西方。唐有诗云。远公独刻莲花漏。犹向山中礼六时。凡修此法先于净室。安置佛像香花灯烛随分供养澡浴尘垢着清净衣。每日于日初时。日中时。日没时。夜初时夜半时。夜终时。自对三宝端身合掌。信礼西方每一时。目睹慈容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一千遍。礼佛四十八拜。念西方文发愿回向。每日昼三夜三六时行道。精专不倦志意修持。坚固行愿净业圆成。他日必得中品中生矣。
忏罪念佛功德系念法门
大弥陀经云。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烧香散花。燃灯悬缯饭食沙门。起立塔寺斋戒清净益作诸善。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于一昼夜不绝。亦必生我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又云。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前世作恶。闻我名号即忏悔为善。奉持经戒愿生我刹。寿终皆不经三恶道。径遂往生一切所欲无不如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凡修持者先当严净坛场。烧香然灯广设供养。请一比丘及诸上善人。同坛尊证白佛陈意。绝虑去忧。勿预家事。勿近内人。斋戒修持系念。彼佛名号。一昼一夜每佛一千声。诵弥陀经一卷。如是三次。志心忏悔回向云。我今自忆有生以来造诸恶业。愿此念佛功德。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冤尤释除。三业所生一切诸善。庄严净愿福智现前。愿得临命终时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颠倒。如入禅定于一念顷。径生西方极乐国土。见佛接引于七宝池中莲花台上。蒙佛授记得闻经法。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可谓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晨昏念佛功德信愿法门
在家菩萨奉佛持戒。逐日营办家缘未能一心修行者。须是早起焚香参承三宝随意念佛每日黄昏亦如是。礼念以为常课。如或有干失时次日当自对佛忏说此之法门要且不妨本业。为士者不妨修读。为农者不妨耕种。为工者不妨作务。为商者不妨买卖。晨参夕礼之外。更能二六时中。偷那工夫持念佛号。百声千声志诚为功。期生净土回向云。弟子某礼念功德愿。命终时。径生净土莲花池畔。亲见弥陀宝树行中相逢善友。普为父母师长法界众生同满此愿。可谓积尘成巨岳。滴水渐成河。
简径念佛功德十念法门
慈云式忏主云。在俗人尘务忙冗。每日清晨服饰已。面西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如是十念但随气短长气极为度。其念佛声不高不低调停得中。如此十念连续不断。意在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显是藉气束心也。回向云。某一心归命西方阿弥陀佛。愿以净光摄我。我今称如来名经十念顷求生西方。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刹十念我名。若不生我国者。我誓不成佛。今以十念功德愿命终时心不颠倒。于一念顷生极乐国。闻佛妙法速证菩提。可谓信心如不退。决定礼金仙。
慈照宗主圆融四土选佛图序
夫寂光同居。一智无殊。情生彼此。见有亲疏。觌面了色。空性如如。本无二路。自见妙粗。吾不如是。一体毗卢。先须识本。免被茶糊。行有行相。智有智模愿有愿力。进有程途。惺惺寂寂。如净明珠。照彻心体。凡圣同途。四土合彻。三身一如。头头净土。处处阿弥。且山僧因见四土。混乱无纶智转行融。致使利钝不分因果俱失。只言净土不知净土高低。只说唯心。不知心之深浅。故见诸家相毁各执一边。谁知自破宗风。非魔能坏。今则略开一线。出四图。削去迷情。顿明心地。然后河沙法界。该收一纸之中。无量法门。出乎方寸之内耳。
自性弥陀佛 唯心净土机
悟来唯一念 迷后历三祇
折摄二门设 圣凡一路归
世情看冷暖 人面逐高低
凡圣同居土
如荫序出身
凡圣情差智有殊 须凭修证契毗卢
恐人力少行疲倦 权指西方住半途
横出三界少人知。易修易往勿狐疑。尘垢未除求解脱。一心信愿念阿弥。临终正念分明去。三朝七日预知时。既生净土常闻法。何愁不得悟心机。
┌─────────┐
│愿不退 │
├─────────┤
│三德迷 │
├─────────┤
│宗用体 │
├─────────┤
│胜劣应 │
├─────────┤
│情见未除 │
├─────────┤
│具烦恼 │
├─────────┤
│十念成就生 │
├─────────┤
│横出三界 │
├─────────┤
│须陀洹及其人天所见│
├─────────┤
│八尺之身 │
├─────────┤
│凡圣居 │
└─────────┘
此土但有信愿念佛。不断烦恼。不舍家缘。不修禅定。临命终时弥陀接引。皆得往生净土。便获神通。得不退转。直至菩提。凡圣同居士者。乃自他受用三光具足。总摄四土九品化生据理。后三土皆在其中不别出。而只引下下品者。盖祖师明其易修易往也。其余品位高低。各随行愿修证而成也。
方便胜居土
如边功出身
断除烦恼绝踪由 灭智灰心罢便休
宝所不能前进步 如来方便故相留
竖出三界声闻性 烦恼尘劳急断除
入定四禅频观炼 永超凡世不还归
┌─────────┐
│行不退 │
├─────────┤
│解脱德 │
├─────────┤
│体用宗 │
├─────────┤
│胜应身 │
├─────────┤
│一切智 │
├─────────┤
│破见思惑 │
├─────────┤
│八关等生 │
├─────────┤
│竖出三界 │
├─────────┤
│四果声闻弟子等所见│
├─────────┤
│丈六金身 │
├─────────┤
│罗汉居 │
└─────────┘
此土皆是定性小乘根性。怕怖三界如虎鬼龙蛇。破见思惑杀贪嗔痴。断如来种如獐独跳。不顾后群偏执小见。沈空滞寂生方便土如来纯说大乘调伏。
实报庄严土
如科选出身
心法微微犹未遣 应知情尽始除根
贴肉汗衫既未脱 纤尘犹碍大乾坤
非横非竖理偏宜 三观澄心进莫疑
一力未能超彼岸 依然还落圣贤机
┌───────────┐
│智不退 │
├───────────┤
│般若德 │
├───────────┤
│用宗体 │
├───────────┤
│圆满报身 │
├───────────┤
│道种智 │
├───────────┤
│破尘沙惑分破无明 │
├───────────┤
│三心克备生 │
├───────────┤
│非横非竖出三界 │
├───────────┤
│八万四千相好 │
├───────────┤
│一生补处及诸大士所见 │
├───────────┤
│菩萨居 │
└───────────┘
此土皆是大乘圆修三观。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法身大士。如尘若沙各各分破无明。分身十方八相成道。度脱众生皆未究竟。天台贤首教委明。
常寂光净土
如灌顶王子出身
境智如如绝证修 更无闲事滞心头
情尽见除消息断 一轮明月挂中秋
冲关透顶不思议但于当念绝思惟。唯心净土唯心净。直下承当第一机。智开惑破无烦恼返本还源独自知。无心身满尘沙界。任运摄将诸子归。
┌────┐
│位不退 │
├────┤
│法身德 │
├────┤
│宗体用 │
├────┤
│清净法身│
├────┤
│一切种智│
├────┤
│破三惑尽│
├────┤
│一念不生│
├────┤
│冲关透顶│
├────┤
│无上正真│
├────┤
│诸佛所见│
├────┤
│法界身 │
├────┤
│果人居 │
└────┘
此土是寂。上乘境界。惑尽情忘。诸法不生。般若不生。不生不生。名大涅槃。究竟居涅槃山顶。端居常寂光土。名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名到彼岸。亦名空劫以前自己也。
四土非方域 情生碍不通 悟迷分大小
净秽隔西东 万有形虽别 千机理自同
春风俱一拂 何处不花红
大见始终无改 小见九品差殊 上智秖在一心 下智东西隔碍。
莫谓西方远 西方在目前 虽云越十万 曾不离三千 念佛才开口 花池已种莲 信心如不退 决定礼金仙。
西方是取相。欣厌二门修。若人从此入得。一切处皆净土。
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身土毗卢不逾下凡之一念。智者云。岂离伽耶别求常寂光土。须知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善观心者。一切万法唯心本具耳。
欲识天真佛 从来绝证修 不须外寻觅
但向自心求 悟后三身合 迷时四不周
莫生分别见 直下息心休
夫终日寂光而未尝寂光者凡夫也。欲证寂光而未极寂光者菩萨也。具足寂光而住持寂光者如来也。常寂光净土是离相心。若到此地见一切处皆常寂光。
教是佛眼禅是佛心。心若无眼心无所依。眼若无心眼无所见。心眼和合方辨东西。禅教和融善知通塞。当知机有利钝法有开遮。若容作一路。收机都成谤法。四门入郭都至府前。四土修心各登彼岸。听教之士不可偏邪。参禅之流应如是会。权实方便运用在人。惟宜事理融通。不可执法而成病○闻思修三慧。戒定慧三学。各要反本还源。尽欲革凡成圣。今人不了各执一边。只说教不通禅。禅不通教。本为去执反属偏情。平等修心却生分别。禅云。黄花翠竹总是真如。教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势至菩萨因念佛故自得心开。智者大师诵法华经得见真法。是处各存妙道岂在喧争。今要凡心与身土和融。念佛与禅教一道。入门虽别到底是同。休起爱憎莫分彼此。各须究本勿竞枝条。不可执实而谤权。执权而谤实也。
清凉国师云。
尘劳业海 结惑坚执 情尽见除 不劳收拾。
夫法报应之三身。寂光同居四土。各要归源咸回一路。一身三身四土一土。非后非前无来无去。情见有差。非佛隐覆秖许心传。不通言句。周遍圆融无尽无穷。一真无碍重更重重。帝珠莫喻梵网难同。拨转机关八达四通。不在伶俐。唯假惺惺。毗卢得道许汝便成。永绝生死即放光明。若不拟议海晏河清。
一土分四土 土土各三身 身土无有尽 情见恰如星 如来无碍力 似月。
在天轮 州州皆见月 处处有光明。
后颂
大道通天下 明明几百州 州州各道路 路路合春秋 迷后三身别 悟来一也休 这般无彼此 莫把结怨仇。
念佛提纲
本自无踪无迹 方便与君拈出 有人问我何为 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心开。
因修三昧念弥陀 忽睹弥陀心上过
始觉行行皆宝所 方知土土悉交罗
禅教相成
天台贤首慈恩教 达磨南山意不殊
法门头数无穷尽 不离毫端绝妙粗
三身体同
三德秘藏及三身 舒卷临机分不分
处处融通无挂碍 勿教一向作三人
三宝不异
佛法僧宝最为真 岂异而今一点灵
举一即三三是一 莫教错认定盘星
身土不二
毗卢即是寂光土 寂光即是大毗卢
身土本来无二相 皇城元是大京都
心佛无殊
此心即是弥陀佛 弥陀即是自心源
皆道蟾光有亏减 谁信从来日日圆
绝迹无相
一念圆明法界周 免向三祇着劫修
若也此中明了得 一点微尘也不留
情尽宛然
毗卢海藏全无迹 寂光妙土亦无踪
劫火洞然毫末尽 青山依旧白云中
头头见道
寂光金宝及泥沙 到处无心便是家
了得个中玄妙意 优昙元是白莲花
处处逢源
心心念念弥陀佛 头头处处古毗卢
微尘刹海如星布 撮在山僧一画图
评论 0 条 / 浏览 77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