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
作者:鸠摩罗什 (十六国) 收藏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降伏众魔,游戏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
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师利、维摩诘共谈,必说妙法。”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从。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毗耶离大城。

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
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
时维摩诘言:“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
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宁可忍不?疗治有损,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
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萨病者,以大悲起。”
文殊师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无侍者?”
维摩诘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
又问:“以何为空?”
答曰:“以空空。”
又问:“空何用空?”
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
又问:“空可分别耶?”
答曰:“分别亦空。”
又问:“空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
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
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又仁者所问:‘何无侍者?’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所以者何?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文殊师利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
维摩诘言:“我病无形不可见。”
又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
答曰:“非身合,身相离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又问:“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于此四大,何大之病?”
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水、火、风大,亦复如是。而众生病从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
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病。菩萨应如是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
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于我不应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是即大患,我应离之。云何为离?离我、我所。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云何平等?为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无决定性,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为断病本而教导之。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为病本。何所攀缘?谓之三界。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
“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为无慧利。譬如胜怨,乃可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
“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是故菩萨不应起缚。何谓缚?何谓解?贪著禅味是菩萨缚,以方便生是菩萨解。又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何谓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是名有方便慧解。何谓无慧方便缚?谓菩萨住贪欲、瞋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是名无慧方便缚。何谓有慧方便解?谓离诸贪欲、瞋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
“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而不厌倦,是名方便。又复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为慧;设身有疾,而不永灭,是名方便。”
“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是菩萨行;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非垢行,非净行,是菩萨行;虽过魔行,而现降众魔,是菩萨行;求一切智,无非时求,是菩萨行;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萨行;虽观十二缘起,而入诸邪见,是菩萨行;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著,是菩萨行;虽乐远离,而不依身心尽,是菩萨行;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虽行于空,而植众德本,是菩萨行;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虽行六波罗蜜,而遍知众生心、心数法,是菩萨行;虽行六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著生于梵世,是菩萨行;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是菩萨行;虽行四念处,而不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萨行;虽行五根,而分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虽行七觉分,而分别佛之智慧,是菩萨行;虽行八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是菩萨行;虽行止观助道之法,而不毕竟堕于寂灭,是菩萨行;虽行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虽现声闻、辟支佛威仪,而不舍佛法,是菩萨行;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
说是语时,文殊师利所将大众,其中八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不思议品第六

尔时,舍利弗见此室中无有床座,作是念:“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于何坐?”
长者维摩诘知其意,语舍利弗言:“云何,仁者,为法来耶?求床座耶?”
舍利弗言:“我为法来,非为床座。”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况床座?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非有界、入之求,非有欲、色、无色之求。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夫求法者,无见苦求,无断集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无戏论。若言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
“唯!舍利弗,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法名无染,若染于法,乃至涅槃,是则染著,非求法也;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法无处所,若著处所,是则著处,非求法也;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尔时,长者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仁者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国,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师子之座?”
文殊师利言:“居士,东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国,有世界名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今现在。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其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
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悉皆包容三万二千师子座,无所妨碍。于毗耶离城,及阎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见如故。
尔时,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就师子座!与诸菩萨上人俱坐,当自立身如彼座像。”
其得神通菩萨,即自变形为四万二千由旬,坐师子座。诸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皆不能升。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就师子座!”
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广,吾不能升。”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乃可得坐。”
于是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即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便得坐师子座。
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于毗耶离城,无所妨碍。又于阎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亦不迫迮。”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住不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著右掌中,掷过恒河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
“又舍利弗,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延七日以为一劫,令彼众生谓之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谓之七日。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一切佛土严饰之事,集在一国,示于众生。又菩萨以一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
“又舍利弗,十方众生供养诸佛之具,菩萨于一毛孔皆令得见。又十方国土所有日月星宿,于一毛孔,普使见之。
“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诸风,菩萨悉能吸著口中,而身无损,外诸树木亦不摧折。又十方世界劫尽烧时,以一切火内于腹中,火事如故,而不为害。又于下方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取一佛土,举著上方过恒河沙无数世界,如持针锋举一枣叶,而无所娆。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以神通现作佛身,或现辟支佛身,或现声闻身,或现帝释身,或现梵王身,或现世主身,或现转轮王身。又十方世界所有众声上中下音,皆能变之令作佛声,演出无常、苦、空、无我之音,及十方诸佛所说种种之法,皆于其中,普令得闻。
“舍利弗,我今略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之力,若广说者,穷劫不尽。”
是时,大迦葉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谓舍利弗:“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智者闻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法。若有菩萨信解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者,一切魔众无如之何。”
大迦葉说是语时,三万二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维摩诘语大迦葉:“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教化众生现作魔王。又迦葉,十方无量菩萨,或有人从乞手足耳鼻、头目髓脑、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马、车乘、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贝、衣服、饮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而往试之,令其坚固。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有威德力,故现行逼迫,示诸众生如是难事;凡夫下劣,无有力势,不能如是逼迫菩萨。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是名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智慧方便之门。”

观众生品第七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焦谷芽,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起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慈,无烦恼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无诤慈,无所起故;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行不坏慈,毕竟尽故;行坚固慈,心无毁故;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行无边慈,如虚空故;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行菩萨慈,安众生故;行如来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觉众生故;行自然慈,无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无等慈,断诸爱故;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行法施慈,无遗惜故;行持戒慈,化毁禁故;行忍辱慈,护彼我故;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行禅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行深心慈,无杂行故;行无诳慈,不虚假故;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
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
“何谓为喜?”
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
“何谓为舍?”
答曰:“所作福祐,无所悕望。”
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
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
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
答曰:“当行正念。”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
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
答曰:“身为本。”
又问:“身孰为本?”
答曰:“欲贪为本。”
又问:“欲贪孰为本?”
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
答曰:“颠倒想为本。”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
答曰:“无住为本。”
又问:“无住孰为本?”
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尔时,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
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结习未尽,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
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
舍利弗默然不答。
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
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
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
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
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即于佛法为增上慢。”
舍利弗问天:“汝于三乘为何志求?”
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舍利弗,如人入瞻卜林,唯嗅瞻卜,不嗅余香。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闻声闻、辟支佛功德香也。舍利弗,其有释、梵、四天王,诸天、龙、鬼、神等,入此室者,闻斯上人讲说正法,皆乐佛功德之香,发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闻说声闻、辟支佛法,但闻菩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之法。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何等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昼夜无异,不以日月所照为明,是为一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有释、梵、四天王、他方菩萨,来会不绝,是为三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说六波罗蜜、不退转法,是为四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乐,弦出无量法化之声,是为五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众宝积满,赒穷济乏,求得无尽,是为六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阿閦佛、宝德、宝炎、宝月、宝严、难胜、师子响、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无量诸佛,是上人念时,即皆为来,广说诸佛秘要法藏,说已还去,是为七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一切诸天严饰宫殿、诸佛净土,皆于中现,是为八未曾有难得之法。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谁有见斯不思议事,而复乐于声闻法乎?”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转女身?”
天曰:“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
舍利弗言:“不也。幻无定相,当何所转?”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
即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转女身?”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转而变为女身?”
天曰:“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
即时天女还摄神力,舍利弗身还复如故。
天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舍利弗问天:“汝于此没,当生何所?”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曰:“佛化所生,非没生也。”
天曰:“众生犹然,无没生也。”
舍利弗问天:“汝久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天曰:“如舍利弗还为凡夫,我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言:“我作凡夫,无有是处。”
天曰:“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是处。所以者何?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
舍利弗言:“今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如恒河沙,皆谓何乎?”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罗汉道耶?”
曰:“无所得故而得。”
天曰:“诸佛菩萨,亦复如是,无所得故而得。”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佛,已能游戏菩萨神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本愿故,随意能现,教化众生。”

佛道品第八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
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又问:“云何菩萨行于非道?”
答曰:“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至于地狱,无诸罪垢;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过;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示行贪欲,离诸染著;示行瞋恚,于诸众生无有恚阂;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乱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示行憍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示入于魔,而顺佛智慧,不随他教;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示入刑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优伶、子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于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曰:“何谓也?”
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尔时,大迦葉叹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畴为如来种。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返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普现色身,问维摩诘言:“居士父母、妻子、亲戚、眷属、吏民、知识,悉为是谁?奴婢、僮仆、象马、车乘,皆何所在?”
于是维摩诘以偈答曰:

“智度菩萨母, 方便以为父,
一切众导师, 无不由是生。
法喜以为妻, 慈悲心为女,
善心诚实男, 毕竟空寂舍。
弟子众尘劳, 随意之所转,
道品善知识, 由是成正觉。
诸度法等侣, 四摄为妓女,
歌咏诵法言, 以此为音乐。
总持之园苑, 无漏法林树,
觉意净妙华, 解脱智慧果。
八解之浴池, 定水湛然满,
布以七净华, 浴此无垢人。
象马五通驰, 大乘以为车,
调御以一心, 游于八正路。
相具以严容, 众好饰其姿,
惭愧之上服, 深心为华鬘。
富有七财宝, 教授以滋息,
如所说修行, 回向为大利。
四禅为床座, 从于净命生,
多闻增智慧, 以为自觉音。
甘露法之食, 解脱味为浆,
净心以澡浴, 戒品为涂香。
摧灭烦恼贼, 勇健无能逾,
降伏四种魔, 胜幡建道场。
虽知无起灭, 示彼故有生,
悉现诸国土, 如日无不见。
供养于十方, 无量亿如来,
诸佛及己身, 无有分别想。
虽知诸佛国, 及与众生空,
而常修净土, 教化于群生。
诸有众生类, 形声及威仪,
无畏力菩萨, 一时能尽现。
觉知众魔事, 而示随其行,
以善方便智, 随意皆能现。
或示老病死, 成就诸群生,
了知如幻化, 通达无有碍。
或现劫尽烧, 天地皆洞燃,
众人有常想, 照令知无常。
无数亿众生, 俱来请菩萨,
一时到其舍, 化令向佛道。
经书禁咒术, 工巧诸伎艺,
尽现行此事, 饶益诸群生。
世间众道法, 悉于中出家,
因以解人惑, 而不堕邪见。
或作日月天, 梵王世界主,
或时作地水, 或复作风火。
劫中有疾疫, 现作诸药草,
若有服之者, 除病消众毒。
劫中有饥馑, 现身作饮食,
先救彼饥渴, 却以法语人。
劫中有刀兵, 为之起慈心,
化彼诸众生, 令住无诤地。
若有大战阵, 立之以等力,
菩萨现威势, 降伏使和安。
一切国土中, 诸有地狱处,
辄往到于彼, 勉济其苦恼。
一切国土中, 畜生相食啖,
皆现生于彼, 为之作利益。
示受于五欲, 亦复现行禅,
令魔心愦乱, 不能得其便。
火中生莲华, 是可谓希有,
在欲而行禅, 希有亦如是。
或现作淫女, 引诸好色者,
先以欲钩牵, 后令入佛道。
或为邑中主, 或作商人导,
国师及大臣, 以祐利众生。
诸有贫穷者, 现作无尽藏,
因以劝导之, 令发菩提心。
我心憍慢者, 为现大力士,
消伏诸贡高, 令住无上道,
其有恐惧众, 居前而慰安,
先施以无畏, 后令发道心。
或现离淫欲, 为五通仙人,
开导诸群生, 令住戒忍慈。
见须供事者, 现为作僮仆,
既悦可其意, 乃发以道心。
随彼之所须, 得入于佛道,
以善方便力, 皆能给足之。
如是道无量, 所行无有涯,
智慧无边际, 度脱无数众。
假令一切佛, 于无量亿劫,
赞叹其功德, 犹尚不能尽。
谁闻如是法, 不发菩提心?
除彼不肖人, 痴冥无智者。”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
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守菩萨曰:“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
不眴菩萨曰:“受、不受为二。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顶菩萨曰:“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于灭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宿菩萨曰:“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则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眼菩萨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
妙臂菩萨曰:“菩萨心、声闻心为二。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无菩萨心、无声闻心,是为入不二法门。”
弗沙菩萨曰:“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师子菩萨曰:“罪、福为二。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师子意菩萨曰:“有漏、无漏为二。若得诸法等,则不起漏、不漏想,不著于相,亦不住无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净解菩萨曰:“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那罗延菩萨曰:“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意菩萨曰:“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生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现见菩萨曰:“尽、不尽为二。法若究竟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普守菩萨曰:“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是为入不二法门。”
电天菩萨曰:“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明相菩萨曰:“四种异、空种异为二。四种性即是空种性,如前际、后际空故,中际亦空,若能如是知诸种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妙意菩萨曰:“眼、色为二,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若知意性,于法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安住其中,是为入不二法门。”
无尽意菩萨曰:“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回向一切智为二,智慧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于其中入一相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深慧菩萨曰:“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为二。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若空、无相、无作,则无心、意、识,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寂根菩萨曰:“佛、法、众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一切法亦尔。能随此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见身实相者,不起见身及见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于其中不惊不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上善菩萨曰:“身、口、意善为二。是三业皆无作相,身无作相即口无作相,口无作相即意无作相,是三业无作相,即一切法无作相。能如是随无作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福田菩萨曰:“福行、罪行、不动行为二。三行实性即是空,空则无福行、无罪行、无不动行,于此三行而不起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藏菩萨曰:“有所得相为二。若无所得,则无取舍,无取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月上菩萨曰:“闇与明为二。无闇、无明,则无有二。所以者何?如入灭受想定,无闇、无明,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于其中平等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宝印手菩萨曰:“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是为入不二法门。”
珠顶王菩萨曰:“正道、邪道为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乐实菩萨曰:“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
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说是入不二法门品时,于此众中,五千菩萨皆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忍。

分享到:
上一篇:维摩诘所说经卷上
下一篇:维摩诘所说经卷下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756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