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第六章
作者:南宫搏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收藏

 

第六章


  一个人的生理会有各式各样的变化,有些老人,渐渐萎衰,有些人到老年时,会忽然由衰颓转趋奋扬和辉煌,李隆基在武惠妃故世时,自觉向衰了,但是,杨玉环却使他自以为已入暮年的生命辉煌。这种好状态维持了一个颇长的时间,又有疲颓现象出来。但是意外事件:和杨贵妃吵了一次嘴,把她逐出宫,又迎回来,上骊山;在多样的游乐中,在贵妃时时发小脾气又常常有柔情的纠缠中,再加上抱起来柔若无骨的谢阿蛮——老去的皇帝在新鲜的刺激中又振奋了衰落的元气。
  ——那好象一条蛇又蜕了一层皮;皇帝在一次温泉浴中如此向贵妃说。杨贵妃是很少和皇帝共同入浴池的;虽然已有多年的夫妇生活,虽然鸳鸯戏水式的娱乐也有过不少次,但是她总不愿公然和皇帝携手而入浴室。
  可是,谢阿蛮却有方法,她拉皇帝和贵妃同去,她自己扮作侍浴人,而实际上,她不是的,她能泳,在水中嬉弄着皇帝——把杨玉环残余的一层羞涩的外衣也剥尽了,她以她的娇巧,她的体态和技巧,引逗老年的皇帝,也引逗还有些怕羞的贵妃,终于,她使老年的皇帝春心泛滥,也使贵妃放肆——另有一次,她附在皇帝的耳边说:“几时,把贵妃的妹子也哄了来,咱们四个人在一池同乐。”
  皇帝对杨贵妃的一个妹子神往,有时会说出来——做皇帝的人,又有什么不敢说的呢?
  谢阿蛮早就留心着投皇帝所好。她一说,皇帝为之大笑,杨贵妃询问,皇帝坦然说了,杨玉环先打谢阿蛮,阿蛮逃掉了——这位名满宫廷的第一号舞伎,几乎被宫中所有的人所宠,她时时会在不论什么场合便一溜而走,还可能一溜就一两天不见面。
  皇帝从来不斥责她,贵妃更加不——到骊山之后,谢阿蛮曾经留在贵妃床上,和皇帝和贵妃同睡一夜,她吵闹不休,使皇帝贵妃无法真睡,然后,在天明时,她溜掉了。
  对这样一个女人,谁又能管束呢?
  但对这样一个女人的提议,却引起了皇帝的荡漾。杨贵妃看出皇帝的心意,于是,在温泉的榻上休息时,她说:“花花丧夫未再嫁,她自称是小寡妇,你有意,把她弄进宫来好了,我不会妒忌的!”
  皇帝只是笑,而杨玉环,在两日后真的把杨怡约了来,在内宴中和皇帝相处,李隆基大胆地调笑,大唐天子的小阿姨,一些也不顾忌,她当着贵妃的面而和皇帝偎依——皇帝发现,抱住小阿姨的味道又是不同。
  于是,老去的生命开始了新的泛滥,不过,天子的小阿姨和谢阿蛮不同,她只有限地和姐夫调笑,她毫无进宫的兴趣,虽然杨贵妃愿意她入宫作一名妃子,但杨怡正经地拒绝了,她坦然相告,至多只能作皇帝的情妇,决不担任何的名份。她告诉姐姐,作一名有钱有地位的小寡妇的许多好处。
  杨玉环惊异着,问她是否就此过一世?杨怡又坦然说:“我现在不去想将来的,也许有一个男人使我想到嫁他,但现在还没有,至于进宫,那是最没趣的,我现在的身份,既可作皇帝的情妇,又可以弄皇子、皇孙来作情夫,还可以任我发展,玉环,别为我愁,我自己有打算的。”
  这是杨氏家族的一个女人,性情和杨贵妃完全不同的。但是,皇帝对小阿姨却有特别的兴趣。
  于是,早时迟迟才行的恩典,如今推广给予杨氏家族中的女性了。
  杨贵妃已故的二伯父追赠工部尚书。原来,她已故的大伯父追赠兵部尚书,已故的生父则追赠太尉齐国公。杨玉环一门直系的三位已故的长辈,都有恰如其分的追赠。
  在追赠杨玄珪工部尚书的同时,贵妃的三位从姐妹,也得到了封爵,上一次追赠杨玄璬时,她们只获得赐宅第和钱帛,这回是正式颁赐爵位,为国夫人:贵妃三姐妹中嫁给崔氏的封韩国夫人;嫁给柳氏的封秦国夫人;那位自称大唐天子小阿姨的小寡妇杨怡,封虢国夫人。
  对杨氏的封赐,以三位国夫人为最特出,同时,又另赐宅第。长安的官员们为此而错愕着,何以杨氏的男性没有得到爵位,连死去的上一代只有一个追赠公爵?人们也想到服丧将满的杨鉴,那是贵妃的亲哥哥,又尚郡主,照宫廷习惯,这样大封赐,应等到杨鉴服丧满后一起颁布的,杨鉴也应该得一个国公的爵位。
  然而,事实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还有出乎人们意外的是:三位国夫人的封赐,没有举行大宴会,只她们三姐妹入宫谢恩而已,此外,在皇室来往中,也有些乱了辈分的尴尬事,封秦国夫人的贵妃之妹,独到太子那儿去谢恩,照她自己和杨贵妃姐妹行的辈分,她比太子高一辈,可是,她的丈夫柳澄之的弟弟柳潭却婚太子的女儿和政郡主。从夫的辈分,她又比太子低了一辈。秦国夫人为了给予丈夫体面以及为柳氏家族着想,便去东宫谢恩,太子李亨为了辈分上的大混乱,只好不见,由东宫的官员接待。
  在封杨氏三姐妹时,宫中另一位特殊人物高力士,破例获得特擢,皇帝予高力士以从一品骠骑大将军衔。武官二十九阶,以骠骑大将军为最高。大唐皇朝正一品官阶的只有三师、三公,由此,可见高力士地位的特出。
  在大封赐之后不久,大唐天子的寿辰到了。
  这回,皇帝过生日是由杨贵妃亲自主持筹备工作的,协助她的是谢阿蛮,她们合作着进行各种游乐,到处告诫,不许先向皇帝透露节目,连高力士也在内,而且,高力士还承担了一项巨大的工作,他从北门禁军和闲厩中调出四百多人交杨贵妃调遣。
  寿辰大典分作两个地方举行,先是在大明宫的含元殿,早朝,受百官朝贺,大朝仪完毕,皇帝先退,接看,百官分从通乾门和观象门而入,经过宣政门的左右城门,再由宣政殿两边入内,穿着锦衣的内侍引百官分自东、西阁门过,进入有一百二十名仪仗队守卫的紫宸门,到紫宸殿。皇帝在紫宸殿又受一次朝贺,这回的规模更大了,除百官之外,皇族中人,命妇,都来见驾拜寿。
  紫宸殿内演奏了一套雅乐,又北上,皇帝和贵妃在蓬莱殿以南台阶上设座,皇族和妃嫔命妇分侍两侧,有高级爵位和官位的也在两侧和两边设席,其余百官则在紫宸殿以北的廊间设席,两殿之间的大片空地,东西两面都盖有长条彩帐,但空出很阔的通道。这大片空地,是供表演用的。
  传统仪队奏乐巡行之后,是内外两班合奏寿乐,这都是典丽庄重的节目。
  但在寿乐合奏之后,赐酒时,外面忽然有了鼓声,一通鼓罢,有方响的轻鸣,接着,一骑马自西面承欢殿那边穿过锦帐而入广场,马上的人戴了大面具,直驰到中央,勒住马,倏地站立在马鞍上,向皇帝拜舞祝寿。
  大唐皇帝向身侧的高力士询问,旁坐的杨贵妃笑说:“现在不要问,你猜猜是谁?”
  也在同时,着了彩衣的马僮牵了身上披锦的马匹分东西入场,每边同时进入两匹马,马匹一入场内,马僮就离开了马,马匹自动排列,一共进入百匹马。分两行排列,没有人指导,但排得很齐。
  于是,原先骑马而入的人,策马退到一边,取号角一吹,那一百匹马齐一地稍屈前膝,作拜状,又接着,号角吹出不同的声音,一百匹马在原地摇头摆尾作舞蹈之状,马的动作整齐而健美,又接着,号角和两种乐器合奏,一百匹马的舞蹈姿态变了,它们由原地而移步,自行组成一个圆圈,在走动中舞蹈。
  一百匹马自行舞蹈,那是从来没有过的,皇帝为之大乐,他接连着叫出赏赐,又命画工们把今日的马舞画下来。
  当百马舞蹈这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节目完毕时,百官命妇自动地高呼万岁。而杨贵妃则命人召戴面具的骑士入觐。
  皇帝在群呼万岁声中,饮尽了一杯酒,连忙问:“那戴面具的是谁?”
  此时,戴面具的人已由东面上阶,左右为之除了骑服和面具。于是,皇帝看到了,那是谢阿蛮!在大欢喜中的皇帝赐一杯酒给谢阿蛮,问她训练舞马的人是谁?
  “马是从节度使安禄山、高仙芝两人所献者群中选出来的,出主意的是贵妃和我,训练马的人是高公公设法调集的!
  他们日夜辛苦,三四个人服侍教导一匹马,训练了几个月才成功!”谢阿蛮说完,再向皇帝和贵妃拜寿。
  “玉环,赐她些什么啊?”
  “也赐一个国夫人吧!”杨贵妃俏笑着说,再撩起自己的袖子,露出一只红玉的臂环,褪下少些,再向皇帝说:“这是你送我的,你说是外国进贡来的宝物,转赐阿蛮吧!这小鬼还没有丈夫,总不能封国夫人。”
  皇帝褪下贵妃的红玉臂环,转而套入谢阿蛮的手臂。谢阿蛮看看左右,道谢之后,低声问:“皇帝,贵妃,好象有一位国夫人没有来?”
  “嗯,是虢国夫人,贵妃说她不肯早起——”皇帝笑着回答,“早知有马舞可看,她一定会起个早的!”
  在马舞的大场面之后,又是奏乐,赐宴也开始了,皇帝和贵妃依例至三献后退席——那是为了让百官可以自由自在地吃喝。
  当皇帝和贵妃才退入蓬莱内殿时,宫门内侍奏:虢国夫人到——皇帝在欣扬中,随口说:“我们去迎迎这位迟到的客人!哦,传命,许虢国夫人骑马入宫门!”
  依例,命妇入苑后不得乘车,但可乘步辇,但至内宫门外而止。皇帝正想着马舞,就说出准许骑马了。
  杨贵妃淡淡一笑,再说:“应该让花花也参加舞马的,和阿蛮配对!”
  皇帝捏着贵妃的手,于嬉笑中徐徐起身,他真的要出迎了,两班执事内侍迅速地通知外面。
  在辇路上,虢国夫人骑着马,缓缓地到殿阶,又缓缓地下马,上阶后再拜见君王。
  今天的杨怡,一身紫和绯相配的长衣,没有画眉,也没有施脂粉,但是,她和浓妆的女人们在一起,自有一股清媚与明艳的风韵!皇帝又为此而笑,杨贵妃也赞美她本色的艳丽——而这,成了大唐的历史:舞马的姿态被画出和雕刻在器皿上,而虢国夫人的不施脂粉,赢得了两句诗:“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淡扫蛾眉的大唐天子小阿姨使得大唐天子意思浮动,老去的男性生命,有着飘然乘风的想头,他忽然觉得自己有似一只阔口兽,可以把杨氏姐妹并吞下去。
  杨贵妃看出皇帝的神往,当杨怡和玉真公主在酬酢时,她拉过皇帝,悄悄地问:“三郎,不该封花花为国夫人的,是吗?”
  “哦,哦——”皇帝支吾着,终于,坦然说:“我想,还是让她作国夫人的好,有时,有时——”皇帝眯了眼,不再说下去了。
  可是,杨贵妃却不放过他,追问:“有时怎样?”
  “有时,名和实不必一定要连在一起的,譬如阿蛮……”
  “那是要我再作成你?”
  “这个,贵妃想来会有分寸吧——”大唐天子笑说,“我变得很贪心了!”
  杨贵妃对皇帝的“贪心”有不满,每一个女人,都会有同样的心理的,不过,由于对方既是皇帝,又对自己坦白,她只能把自己的不满收敛了。
  但在这一瞬,她又想到了寿王,自己和寿王作夫妻时,寿王从不会有这样的话出口的,而且,她也知道,当自己为寿王妃时,寿王的确只有自己一个女人。
  当杨贵妃思念流转之时,淡扫蛾眉的虢国夫人又到了他们的身边,她再一次向皇帝拜,讲了祝寿的话,同时谢恩。今天的宴会是为皇帝祝寿,同时,兼为封三位国夫人补行贺宴——封三位国夫人不举行大仪式,是杨贵妃听从杨钊的建议而请皇帝不铺张的。
  虢国夫人仪态万千,在皇族中人之间走来走去,也和命妇酬酢。人们私语:今天,妹妹的风华把姊姊比了下去,但是,又有些人以为,妹妹虽然俏丽明秀,总是缺少贵妃那种雍容的、柔和而自然的气度美。
  女人批评女人,有时是别有立场的——大宴会在一套《紫云回》的乐曲后,皇帝和贵妃依例先退了——他们入休息室,只一转就乘宫车转赴兴庆宫了。
  虢国夫人和姐妹及皇族中的女人们在一起,直到大部分宾客退去之后,她们才上车,转赴兴庆宫。
  今天的宴会的最后一部分,是在南内,那是小规模的宫廷内宴。
  一长列宫车载着华贵的皇家和外戚中特出的女士们,向兴庆宫去,车没有上篷,宫中人员可以看到车上的每一个人,他们注意着杨氏三位国夫人,以及在诸王眷的车队中的寿王妃韦氏,那是由于杨贵妃的缘故而看韦氏的。
  寿王李瑁今天也来拜寿的,但他只在含元殿早朝,没有参加宴会,宫内宴会,便由寿王妃韦氏代表。
  在兴庆宫,皇帝和贵妃先从宴会中退出——皇帝需要休息,他在飞霜殿内寝侧室,除了袍服靴带,躺在榻上受按摩和假寐。
  这是一个老年人所必需的中途休息。
  杨贵妃在内寝,因为热,她沐了一个浴,再更衣和重新打扮,打扮后,她也曾洗净铅华而对镜,但她认识到:自己不施脂粉是比不上妹妹的。
  她对镜,刻意化妆,妆成,缓缓地到侧室,她看了躺在榻上的皇帝一眼,皇帝一双裎裸的小腿,肌肉并不松弛,通常,老年人总是瘦削和松弛的,但李隆基似乎是得天独厚,他在这年纪,既不发胖,也不消瘦,体态与七八年前没有什么区别。
  她自宫人的暗示中得知皇帝已睡着,于是,她静静地在旁边坐下来。
  皇帝并非真正睡着,他在朦胧了一阵之后,当贵妃坐下时,发觉了——虽然他戴上了黑眼罩,但还是能知进来的人是谁,他叫了一声:“玉环——”她笑问:“你不看也知道是我吗?”
  “那还用问,能进入此地的人,除你,还有谁?”皇帝取下眼罩,欠伸着肢体说。
  “那也不见得,小鬼就会闯进来,可能在不久之后,还有人会闯进来!”杨玉环移近了说,微带悻然。
  “玉环,多年了,我的鼻子也能嗅得出是你,来,不要讲别人——呵,如果阿蛮进来,她会让我躺着,自己会坐在旁边等吗?”
  “那样说,我还有一些好处!”
  “玉环!”李隆基捏握了她的手:“不可如此说,我有时想狂一次,癫一回,但我的心中只有你一个人的,我们是正正式式的,象寻常百姓家的夫妻,那回事件,只是夫妻吵嘴,我知道,你心里头还有芥蒂——”
  她摇摇头,低说:“没有了。”但接着又说:“不过,那次事件使我明白,皇帝总和平常人不同!”
  现在,皇帝坐了下来,明快地说:“玉环,以后我会记得,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一定做到象平常人一样,象市井汉一样,一有不对,就动手打老婆!”
  杨玉环嗤地笑出来,说:“好了,也该起来啦,我想大伙儿已经来了。”
  皇帝又出现在内廷宴会中了,这和刚才的宴会不同,皇帝与贵妃都只穿了便服,也没有繁文缛节,在休息室中和贵妃讲了一些私话的李隆基,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净化,但是,当再见虢国夫人时,欲望又浮了起来,他想:这女人,总要弄到手一次……
  他曾经在调笑间下过功夫,然而,杨花花若离若合,总不让皇帝真正获得,也因此,皇帝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同时,他也自喜于有欲望——人们说,男人们到了他这样的年纪,已不会再有大欲,而他有,他以自己不老而喜悦,他冥想着自己可能再有十年好风光……
  皇帝的强烈欲望,总会达到的——这年的冬天,在骊山温泉,杨花花终于和皇帝在温泉共浴。
  那又象是蛇蜕脱了一层皮——大唐天子忽然间精力充沛起来,在雪后晴日,他带了杨氏姐妹乘雪车出游。
  为了花花,皇帝做出了特殊的赏赐,他赐一所在温泉区的宅第予虢国夫人。杨怡以为这太突出,要求皇帝赐三所宅第,杨氏每一个国夫人各一所,皇帝欣然答允了。
  当开春后再上山避寒时,心旷神怡的皇帝又赐杨锜、杨铦二人各一所温泉住宅,至于杨钊,虽未获赐宅,但在政治上却有了发展。
  杨钊和宰相李林甫交结上,他协助李林甫把隋皇帝的直系孙杨慎矜一伙彻底消灭。当年和杨玉环家联宗,着实亲近过一下,又是决定杨玉环命运的一户人,三兄弟同时被杀,这一案下来,又接着有一案,把名臣李邕等人处死。杨钊成了李林甫所器重的人员,由宰相任命,他多兼了两个差事。
  杨钊的官品尚未到大臣级,但他兼的事多,却已是大臣身份了。不久,当群臣上皇帝尊号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时,杨钊获得了次级大臣的衔位,官给事中,兼御史中丞,专判度支事,此外,他又兼领了十五个使职,其中如关内道京畿采访使,本来应由一级大臣兼领的,而杨钊却越位兼了许多使职,有的名高,有的名低,如木炭、宫市专使,地位较低,是杨钊早期的兼职,他擢升,原兼职并不放弃。这样的财务和货用的兼职,他有好几个,而他的表现,据说都不错,隋皇帝的后裔被杀后,杨钊又代理太府事物和管理粮仓。
  皇帝以杨钊干练,处事有方,特赐紫衣金鱼。
  杨家的贵盛一天比一天增长,杨氏家族成了长安城中权贵们侧目的人物。杨钊和贵妃本非直系,但是,如今的杨钊成了特出者,杨氏一门,男人中数杨钊,女人中数虢国夫人。
  在宫中的杨贵妃,过了第二个阶段的繁富的愉快日子,被逐出宫是她宫廷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这件事发生后,皇帝对她更好了。再者,生活上经过了一个低潮,如今又转向高潮,由于皇帝又有新的好兴致的缘故。
  宫中行乐的方式也有了变化,南内加多了两班小部乐,舞人也多了,谢阿蛮曾热心地训练舞人,可是,舞人增多之后,她的热心反而降低,那不是她不喜欢,而是她本身进入了恋爱,她爱上了一名禁军中的低级军官,但是,在可见的时日中,却无法婚姻。
  她坦率地告知杨贵妃,自己看中了一个人——她又请求贵妃,当时机成熟时,设法成全自己。她告诉贵妃,自己的情人名陈方强,目前是试用军官,还不能结婚,再过一二年,地位确定了,便可申请婚姻。
  杨贵妃为阿蛮的不愿留在宫中而暗自叹息,她知道皇帝很喜欢阿蛮,而阿蛮也经常表现对皇帝很好,结果却是别有所恋,情爱上的多变性,使她感慨。由于她对皇帝有爱,因此,她也暗暗为皇帝难过。
  在兴旺与欢乐的岁月中,大唐皇朝的边将,身兼平卢、范阳二地节度使的安禄山又入朝了。安禄山是胡人,所统也以归化了的胡人兵马为主。李隆基采取以胡制胡的对外政策,著名的边将如哥舒翰为突厥人,高仙芝为高丽人,大唐天子都专任他们以边境兵戈之事,给予他们的俸禄极为优厚,那是羁縻的策略,用他们和外族作战,免使汉族的壮丁出征和戍边。
  这几年,安禄山在边境对外用兵,表现很好,上一次安禄山入朝,皇帝赐他铁券和加给御史大夫中央官衔。这一次入朝,大唐天子对他更加优待,除了让安禄山和太子朝见外,还在宫内举行宴会,杨贵妃和她的姐妹都参加了。皇帝为了取得这名胡将的效忠,使他和贵妃的从姐妹和从兄弟杨铦、杨铦结为兄弟。
  这是边庭将帅前所未有的荣宠,安禄山一下子成了长安城中的特出人物;而杨氏家族奉皇帝命和安禄山结为兄弟,也使人刮目相看,那是说杨家不仅因贵妃而贵盛,还参与了皇家的策略上的运用。
  由于和杨氏结兄弟,宫中又举行了一次宴会。安禄山在兴庆宫中欣赏了霓裳羽衣舞,接着,他自请作胡旋舞,为皇帝寿。
  胡旋舞以快速转旋为主,而安禄山的舞蹈可以和宫廷中的职业性舞人比美。
  ——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宫廷宴乐,有边将参加了。
  杨贵妃对这些事完全不留意,再者,现在的她变得很忙。
  杨怡经常入宫,她比贵妃更贪玩,也比贵妃更多玩的花样,她拉了谢阿蛮,再加太华公主(咸宜公主因死了丈夫,不能参加),在大唐宫城的三苑到处游乐,有时,她也会把作女道士的玉真公主拉了来同游,驰马、打球、划船、赌博,节目非常繁富,连贪玩的贵妃有时也会感到吃力。大唐皇帝初时也参加的,但他的年纪到底吃不消了,几次以后,便借故溜走,杨贵妃感到吃力时,也溜掉——她回来陪皇帝。自她入宫以后,此时的宫中生活最繁富,也最乱,贵妃曾建议阻止小阿姨掀起的胡闹,可是,皇帝以为,宫廷中的热闹,表示有生气,大可不必阻止。
  在放任中,一些皇子,也被召邀而参加了游乐——杨氏家族中,因为得到皇帝特别的恩宠而骄狂了,他们时时有些事故发生,其中,富有的韩国夫人,还受了贿赂,不过,没有人敢于举发这些事。
  杨氏族人在骄恣中生活时,贵妃的再从兄杨钊却远离了欢乐宴游,努力工作,争取政治地位。终于,由李林甫奏请,以杨钊为兵部侍郎,仍然兼御史中丞和许多使职,侍郎是真正大臣级的官员,有侍郎衔的官员,一转就可以入相的——杨钊自巴蜀来,在短短的年月中,爬上了非常高的位,虽然也有人妒忌他,但由于他有过人的处事能力,妒忌者无法借因来打击他。
  当杨钊获得兵部侍郎之后,外面传说,图议中有金刀二字,不利于国。聪明的杨钊为此而亲向皇帝请求改名,因为钊字是“金刀”二字组成的。
  大唐天子欣赏杨钊,御赐一个名字:国忠。
  赐名正式发布,于是,中书省及各部会机构,纷纷在表册上把杨钊的名字用朱笔改为杨国忠。杨国忠于获得赐名之后,入宫朝见贵妃谢恩——在平时,他是最少入宫的一个,甚至,他故意避免入宫,他和宫廷中的联系,大多经由杨怡。
  大唐天子的小阿姨,小寡妇杨怡,和这位再从兄的感情很好,当杨钊努力向上爬升时,交游费有欠缺时,总是杨怡供给他的。
  当杨钊获兵部侍郎衔及赐名国忠之后,皇帝的老奴,武官中最高品位的内侍,骠骑大将军高力士,有一次单独和贵妃在一起,提到贵妃的亲哥哥杨鉴,杨鉴为父亲服丧,早已满期了,高力士报告贵妃,杨鉴并未依例呈文吏部复职。高力士以为,贵妃应该致书自己的亲兄,以及给予应有的地位。
  高力士的提议勾起了杨玉环存于心里的往事,父亲为自己的嫁子再嫁父而愤恚遗憾,她忖度,亲哥哥服丧已满而不出,可能受父亲的遗命。
  但是,高力士以为:杨氏其他的族人都因贵妃而贵盛,不能任由亲兄闲居的。他劝杨贵妃先致书问候,由内侍省转送出去,那是合乎宫廷法制的。
  杨贵妃于念及哥哥时,有说不出的烦乱,她无法自己作书,转命女官代写,由内侍省送出去。
  在冠盖京华,杨鉴这个人几乎被人遗忘掉了。贵妃的书信送到在东都闲居的杨鉴手中,他经由正常的手续,上书吏部报告自己丧服早满,因为有病,所以没有依例在丧服届满时即行报到。这是公文,在公文之外,杨鉴作了两封私函,一致贵妃妹妹,一致秘书监,他表示自己的愿望,仍然回任旧职——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合体制的,一方面也表示他不愿因为妹妹的缘故而升官。
  杨贵妃把这事件交高力士处理,她表示,暂时依照哥哥的意思,等杨鉴到了长安,再作别的打算。因为杨氏目前的情况,杨鉴应是一族的中心代表,应该承继父亲的爵位,即使不袭爵位,至少也应该有一个正卿的官位,再当秘书少监,实在太委屈了。
  杨鉴接到吏部的复职通知:回原任。这是大唐官场的例行事故,但对特殊人物,可以不必依例办事的。对杨鉴而依例复官,长安官场中的人注意到了,这是很容易打听到的,吏部中人泄露,事件的处理,通过高力士。
  当杨氏一族鼎盛的时候,竟作这样的安排,的确令人疑惑,人们忖度贵妃和亲兄之间相处不好。
  接着,又有令人猜疑的事发生,杨鉴夫妻并未立刻回任,他们运用了大唐人事制度的一项特例:官员们请假或奉命任职,在特殊情况下,有一百天的期,不到职或请假又没有特别的理由,一满百日便作自动离职论。
  杨鉴运用此例,在接到命令之后,挨了将近三个月才到长安报到——他先住旅馆,三天后才搬入自己的旧宅,他去拜访了宰相,御史大夫,京兆尹,秘书监,侍中,然后,再去拜访自己的亲戚和向宫廷投帖。
  杨贵妃立刻召见杨鉴夫妇,那是只有贵妃和兄嫂的小场面,唯一的外人是高力士,这位骠骑大将军陪杨鉴夫妻入内(那是给予杨鉴夫妻特殊荣誉),小坐,就先退了。
  兄嫂和妹妹相对,杨玉环在一阵缄默之后,喟叹着说:“哥哥,是不是因为大人有遗命,着你放弃仕进?”
  杨鉴苦笑着,艰涩地说:“那也不尽然——”
  “哥哥,我不知道怎样说好,在宫中,我也发生过一些事故,结果没有什么。而我家的人,你在守制家居的时日中,成了主要的贵盛家族,还有,伯祖父一房的杨钊,皇上赐名国忠,如今做官做得很好,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你不出来,似乎不大好,父亲的遗命——噢,哥哥,我想,父亲一定是恨死我了!”杨贵妃转看承荣郡主,“嫂子,你说吧,我哥哥是不肯直说的;哥哥,我是照从前的想法。”
  杨鉴也望了妻子一眼,于是,承荣郡主说:“大人并不恨贵妃,父女之亲,恨自然是不会有的,不过,大人以儒学名家,孔夫子和贵妃,我想想,大约也会势不两立的!”这位郡主忽然轻松起来。
  这惹得杨玉环笑了,自然地接口:“那样,幸而大人已故,没有看到现在的情况,不然,他会更生气的!”她稍顿,再问:“哥哥,大人遗命对你的仕进到底如何说呢?”
  “大人并未嘱咐我不仕,但命我安守,不求进取,不可仰仗宫廷的关系而倖进!但又嘱咐我,不可损害及你!”杨鉴婉转地说。
  承荣郡主了解玉环的个性,虽然疏隔了几年,但她相信这不会变的,于是,她补充说:“大人的意思,阿鉴如能不仕,自然最好,但是,大人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大人遗命,希望阿鉴不求显达,能够和宫廷关系疏远一些便更好!”
  “唉,那样——”杨玉环低喟着:“我来设法调和,希望我能做到,你们,第一,总得见一次皇帝,这事,让我请高力士来安排;哥哥,你想想,以你为秘书监怎样?我说的不是立刻做,过三四个月或者半年再任命——”
  “不可,贵妃娘娘,秘书监有特出处,又掌机要,我是原来定作秘书少监的,如今依例回任,再接掌秘书监,那是不方便的了,也大违先父遗命。玉环,我的官位,慢慢地再说吧,我们总不会疏远到消息不通的地步;”杨鉴稍顿,艰涩地说:“只是,有一点希望你做到——我听说我们族人经常入预宫廷宴会,我想最好不要把我牵在内,大宴,我自然要参加,平时小宴,最好不要找我!”
  “好吧,我总听哥哥的话,现在,我们三个到南内各处走走,然后进些小食,你们再回去——有人说我们兄妹间有些隔阂,我们内内外外走动一下,大约没人讲闲话了。”
  这个贵盛的家族间,潜藏着问题,外人是无由得知的,不过,他们三人在南内游览时,谢阿蛮忽然来了;她自行上车,自作主张地坚请再游览大明宫宫苑。
  杨鉴夫妻久仰谢阿蛮的大名了,但是,这名宫廷中歌伎礼貌欠缺到如此地步,则使他们为之惊愕,而对杨贵妃的顺应,也使他们大感意外,特别是皇家出身的承荣郡主,她了解宫中主奴间,过去是极少有平等性友谊的。
  杨贵妃陪同他们游大明宫苑,而谢阿蛮则在一处溜开了,她先悄悄地告知贵妃,自己去偷会情人,并且请贵妃为之担待。杨贵妃对这样的事,总是欣然接受的。
  杨鉴重到长安,恢复旧职,在最初,人们瞩视着贵妃亲哥哥的动态,以为必有特出地位,但杨鉴一些也不特出,他如一般官员那样平实地工作,长安官场是势利的,而且也是短视的,他们见到杨鉴夫妇毫无耀武扬威的表现,很快把贵妃最亲的人看淡了,这也因为杨国忠和虢国夫人这一男一女的风头太健之故。还有,其他的杨氏族人,也锋芒毕露!
  杨氏族人的娇恣,在渐渐地扩充。
  著名胡将,身兼两镇节度使的大唐边陲重臣安禄山又应召入朝了,他带了许多礼物送给朝廷中有关人员。
  皇帝对他的笼络,与过去一个样子。在兴庆宫的勤政楼举行宴会欢迎他,然后,又邀入内宫。
  李隆基先让太子,再命另外两位王皇与安禄山分别入游宫苑,那是他的深谋远虑,为自己的儿子与边境胡将亲近,冀使胡将的效忠自第一代传至第二代。
  在宫苑中游乐时,安禄山朝见了杨贵妃。
  皇子们对贵妃行的是母礼,而安禄山则曾和杨贵妃的兄弟姐妹行结为兄弟的,这胡人自有他的机智,在宫内游巡的最后节目中,贵妃招待他小食,皇帝也参加了,他自请奉贵妃为义母,以表示忠贞和明定尊卑。
  皇帝看着错愕的杨贵妃,笑了,爽快地答允。
  于是,健壮和高大的安禄山向杨贵妃拜叩,用正式的对亲长的仪礼,拜毕而起,皇帝等他再拜自己,但是,安禄山没有立刻拜,皇帝问了,安禄山又正式说出:“臣本胡人,今逢尊亲大礼,应从本族之礼,胡俗,先母而后父;”他稍顿,再说:“臣儿叩见父皇——”他再拜,但用的是朝礼。
  李隆基又笑了,他欣赏安禄山的风趣以及两种不同的跪拜,于是,他传命宫廷举行内宴,为贵妃收义儿而庆贺——这也是宫中很特出的事件,贵妃收一名胡将为义子,又是前所未有的事。
  同时,兴庆宫的执事人员,奉命作盛大的布置,皇帝宣布欢宴分两日举行。
  宫廷中所有的乐班人员都奉命,排练几套大乐章,包括著名的霓裳羽衣舞乐在内。此外,著名的乐工又奉命谱一套小部曲,以纪念贵妃收义子的事。
  皇帝以为,这是同化不同种族的一种策略运用,他直率的告知了杨贵妃,那是因为杨贵妃本身实在不高兴收一个年纪比自己大的胡人为干儿子之故。
  为了皇帝的政治策略运用,杨玉环只得打起精神来张罗了,她自行选择了宴会的游戏节目,又召高力士来共同商量宾客的名单。
  高力士发现了杨贵妃对此事的无可奈何的神态,老于宫廷和最了解皇帝的他,当然明白这样的事是出于皇帝之命,于是,他暗示贵妃,事到如今,必须作出非常愉快状,高力士说明,胡人为少数民族,文化比较低,实际上受汉人的利用,他们有先天的心理自卑,因而也多有猜疑,既已认为义子,就得很认真地做,也得真正把安禄山当儿子看待。
  “要命的事,为我弄这样一个义子,唉,没奈何,力士,你指点着,加些民间的认义子习俗,皇上自己也喜欢热闹,我们就做得热闹些,至少可使皇上开心!”
  于是,兴庆宫的宴会规模更扩大了。
  第一天,在花萼楼设宴,然后,在龙坛观杂耍和舞乐。皇族、外戚、有关的大臣和命妇,被召邀入宫的有三百人以上,大臣们在花萼楼的宴会之后,退出了一部分,龙坛的游乐,比较轻松。
  范汉大娘子的杂技班表演了弄缸、玩瓮、走索、叠人、上杆等技艺,然后是器舞和群乐,很热闹的,皇帝只看了第一场杂技就退出了,杨贵妃成了宫廷游乐会的主持人。义儿安禄山极守礼貌,每逢一个节目完了时,都过来向贵妃义母行一次礼。在旁边的虢国夫人于安禄山走后,笑着问贵妃,感想如何。
  她不愿说,转过话题,说明今日是正日,礼节较繁,明天就不同了。虢国夫人接着说:“明天,我来戏弄这胡儿一下,你让我设计一个节目!”
  “花花,此人为皇帝所器重,不能使他难堪的!”
  “你以为我是一个使人难堪的人吗?”杨怡笑了:“巴蜀有一项典礼,我的儿子初生之时,用锦兜兜着走一转,乞赏钱,明天,我来玩一次!”
  这是一个偶然的动议,杨贵妃并不着意,因为她对此没有真兴趣,再者,今天的她,也有些心神不属,谢阿蛮告诉她,寿王殿下今天也赴宴,但是,杨贵妃没有见到他,内心有迷离的惆怅感。
  第二天的宴会被邀的人较第一天为少,但霓裳羽衣舞则在次日进食时奏演。
  皇帝在午餐后退出,自行去休息。
  杨贵妃引领着宾客到交泰殿,看小部乐奏,不久,虢国夫人来请安禄山去,她告诉他锦兜裹儿的故事,请安禄山合作。
  俏丽的杨怡眉目飞动地提出,安禄山没有思考就接应了。
  于是,一个哄闹的场面出现了,八名健壮的内侍用一个大锦兜裹了安禄山,上舆抬着,在喧闹的鼓乐声中出现,两名执事内侍在前行,高唱贵妃洗儿,乞赏赐。
  在巴蜀,锦兜裹儿出见宾客称为洗儿,洗儿乞赏是以表示贱而纳福。
  颁赏的人会赏钱或物品,放在锦兜内,通常这些收获是要由主人加倍捐出予佛寺或道观的。
  到宫廷来作客的人,多数不会带钱,而虢国夫人又故意命人抬安禄山入妇女群中,于是,所有与宴的女士们只有取下一件饰物为赠——这哗闹很快传到午睡初醒的皇帝那儿,于是,皇帝命内侍传谕,以十万钱供贵妃洗儿。
  安禄山被抬来抬去,有似丑角,但是,左右有杨怡和谢阿蛮相伴,又出入在妇女群中,使他也忘情而乐了。
  这一个节目玩了颇久,之后,高力士总觉得有失体统,暗示安禄山,应该请退了。
  安禄山退出,多数宾客也退了。但还有三十来人留下,皇帝午睡足,精神奕奕地到来,他赞赏锦兜裹儿的玩意,他对贵妃说:“这很好,可惜,我不便出来看。现在,我们这些人乐一乐,我来表演击鼓!”
  皇帝以擂鼓擅胜场,乐工贺怀智、马仙期、雷海青、陈良四人以四种乐器为伴。
  皇帝擂完一阵鼓,顺手取下贺怀智的平顶小帽,走向贵妃身边,躬身,笑着说:“阿瞒乐籍,乞贵妃和夫人赏赐!”
  杨贵妃笑倒了,她无法说话,旁边的虢国夫人扬眉说:“岂有大唐天子阿姨无钱作缠头耶?来,此局赏赐三十万钱!”
  “花花!”杨贵妃捧腹而叫:“你们够胡闹的了,呵,刚才抬了象牛一样的安禄山当婴儿,我得忍住不能笑,现在,皇上又来了,这帽子装得下三十万钱吗?花花,你又如此阔气,一局三十万,不得了!”
  此时,皇帝宣布以虢国夫人的三十万钱转赐诸乐工,于是,有一片高呼万岁的声音!
  这是欢乐的高潮,安禄山和皇家的关系也进了一步,不久,他获得东平郡王爵位。而虢国夫人的儿子,虽未到婚姻的年龄,也因势而和皇帝的一名同年的孙女定了亲。(辈分又混乱了,但大唐皇家对此不在乎。)
  杨氏家族的光辉一天天地上升。
  终于有事发生了,上元节的长安,没有宵禁,杨氏族人夜游,车骑和广宁公主及她的丈夫程昌裔的车骑相遇,广宁公主的车上有徽饰,照理,杨氏的车骑应该让路,韩国夫人的家奴不让,双方争执了起来,家奴们互挥马鞭动了手,推开了公主的车,驸马都尉程昌裔在车中跳出喝止,也被鞭子打着而跌倒。幸而杨锜赶上来,才制止了一场可能酿成大祸的打斗。但就是如此,广宁公主的车已侧撞在路边树上,又由于公主随从人数少,寡不敌众,有两人被打伤了。
  这是发生在西市附近大街上的事,自然很快就传开,杨国忠知道了,大惊,他以最快的方法托杨鉴上表请罪。
  秘书少监杨鉴在痛苦中接受了这一任务。
  人们以为杨氏族人在大街上侵犯公主,必会降罪的,但是,广宁公主入宫自诉的结果,只是杀杨氏家奴一人,而驸马都尉程昌裔,反以行为不检而停官了。
  这一处置的方式使人感到惊动。
  在宫内,杨贵妃也得知了,她对自己家族中人的骄横,大为不满,从来,她不为自己的家事而和皇帝说什么的,现在,她向皇帝提出了,她以为,对韩国夫人及其他扰事的杨氏族人,也应该惩戒。
  皇帝对于已处理了的事不会改变的。再者,皇帝先看到杨氏的自行请罪表,再有广宁公主的哭诉,先入的观念使得皇帝以为错在公主那边,他轻松地对贵妃说:“程昌裔本来不会做官,我借此停他的职,没什么的,再者,西市街道如此阔,那会有争路的事,中间一定有别的原因,已过去了的事,别理会,我正在想,我们过几天上山去,他们为我弄了一群雪狗,希望下一次雪,我们可以玩狗!”
  大唐皇帝越来越耽恋游乐了,西北的雪狗能拖了滑车在雪地上奔驰,边庭的将官训练好了,送来的。皇帝对此又有了好兴致。
  于是,杨氏家族的事件便再无人提及,而皇帝和贵妃,在骊山温泉住了二日——温泉宫易名华清宫之后,又加建了许多房屋,虢国夫人自行出资加造了一宅,杨国忠也获得了赐第,只有秘书少监杨鉴没有。不过,这回的骊山行,杨鉴夫妇也随驾,虢国夫人以自资所建的屋宇让给杨鉴住。不过,杨鉴对于家族间的情形,有着深忧;何况,就在华清宫避寒游乐的日子,杨国忠又兼领了剑南节度使衔——杨鉴对贵盛、骄恣以及权力的取得,都有着不安。
  杨鉴深知自己家族中最能干的男子是杨国忠,而且,杨国忠的青云直上,也并不是全仗玉环,他确实有过人的表现;不过,杨鉴又知道这位能干的远房堂兄,参加若干政治上的阴谋事件,和李林甫结党而致杨慎矜全家于死地。
  他害怕这样能干的人物。此外,他对小从妹杨怡也有着不满,他听说杨怡和皇帝有暧昧,和杨国忠也有不清不白的乱伦关系,还有,他又知道杨怡利用关系自巴蜀贩货来长安出卖,因此,她很富有。
  杨鉴受父亲的影响比较深,而他的妻子承荣郡主也是保守性格,和杨氏其他的人,有些合不来。
  他日夜想换一个较闲散的官位,实在,他在秘书少监任上,早已超过了任期,应移调了。
  当他正为自己的官位设想时,杨国忠来找他了,就是为杨鉴的职位,国忠劝请杨鉴接受光禄卿的新职,如果有积极的兴趣,则转任工部或户部侍郎。侍郎的官阶虽然只有正四品下,比光禄卿的从三品为低,但实权却高出光禄卿,杨国忠是善体人意的,提出时也很坦率——他告诉杨鉴,自己的职位可能再擢升,他希望能在杨鉴之后再升级,那比较来得好。杨鉴也坦率相告,本身对都城生活不能适应,希望外放作一任州官。
  杨国忠答应为他安排,但要求杨鉴先转一次官,那是敷衍,因为大唐习惯重内轻外,做外官即使官高,也少有人愿前往的。
  杨鉴不知道国忠在敷衍自己,他接受,但要求转一个同品或只高一级的闲官。
  于是,杨鉴由从四品上阶的秘书少监转为正四品下阶的谏议大夫。谏议大夫表面权力不及秘书少监,但是,这职位是因人而重要或不重要的,谏议大夫为皇帝的近臣,对大政有发言权,虽然是散职,但也可以做得很出色。
  自然,杨鉴不会是做得出色的人物。
  当杨鉴调职时,贵妃单独召入他一次,先谈关于受封爵的事,杨鉴说明已让给长房,自就不必了,接着,贵妃问了一些外面的情形,杨鉴说出了家族中因贵盛和骄恣,自己看不惯,又无法理会,想避开些时,到外面去做州官。
  杨贵妃没有传统的观念,再加她本身爱玩,多走些地方,她以为是乐事,对哥哥的提议,大为赞赏,并且自愿直接向皇帝提出,这使杨鉴为之苦笑,他又告知妹妹,国忠希望自己先做一任谏议大夫再外放。
  “别理他,你想到外面,何必换什么谏议大夫,那又不是了不起的官儿,我来为你安排——噢,对了,我听说杨铦接你的秘书少监职位,他能做吗?”
  杨鉴茫然,脱口说:“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他会比我做得好的!”这回答使杨贵妃为之缄默,她不大看得起杨铦,从那次出宫事件后,她对两位堂兄弟都有些失望,不过,她不愿意说。
  当杨贵妃要为哥哥进言外放做州官时,一宗特别的事件在长安城内发生了。
  事出在朝廷中,为皇帝信任,职权仅次于李林甫的,官户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又兼京兆尹,并兼二十多个使职的王錤。王錤的资历较深,升擢不及杨国忠快,但在高阶位上的进度,他又超过杨国忠,当杨国忠获得御史中丞时,王錤也是中丞,不久,王錤兼了御史大夫,高于杨国忠,再兼京兆尹,自然比杨国忠更加重要了。
  杨国忠和王錤本来是交好的,但在官位变化中,国忠发现,王錤的现势,将阻碍自己入相,如果任命宰相,必然先任王錤才能轮到他的,何况,王錤和李林甫关系又极深,如此,杨国忠与有权势的王錤,成了政敌。
  王錤的家族和杨氏的家族差不多,有骄横之名,但贵盛不及杨氏,不过,王氏家族弄权,杨家则和权力少有相干。
  王錤的弟弟王銲,官位虽只户部郎中,但结党,又把势力渗入军中,王錤的儿子王准,为卫尉少卿,是一名狂夫,他们组合了一批市井少年,无赖子弟,还有龙武军中的中级带兵官。他们利用王錤为京兆尹的地位,在长安聚敛纳贿,包庇一些非法组织。他们本身狂妄无知,以为布在军中及市中的力量,足以控制长安。
  这样的事,自然不易逃过朝廷的耳目,高力士控制禁军,当他查明王錤在禁军中的活动时,不能再忍,奏告皇帝,李隆基仍然相信王錤,命他查办弟弟。可是,狂妄的王銲以为自己的力量可恃,他动员市井组合和龙武军中一部人起来抗拒,并欲杀死龙武将军,全夺龙武军,用以迫皇帝任王錤为大丞相。
  杨国忠的情报人员先得知,国忠即引太府的少数防守兵出战,又利用他兵部侍郎的职权,用急命请金吾将军发兵,他们在皇城西南打了起来,杨国忠明知这样的造反必不会成事,但他命部下守御。掌管禁军的高力士,虽然也知道这些人不能成事,但他不容许这种骚乱蔓延,亲自领了四百名飞龙骑兵,自皇城穿道而出,很快的解决了叛乱。
  长安市区并未受到惊扰,打仗也只在皇城西南角一隅,谈不上有特别的损失。不过,这一场莫名其妙的叛乱,把王錤父子都拖垮了,他们先后赐死!
  处置这一件事,杨国忠的反应最快,也可以说出力最多,甚至宰相李林甫也不及他。
  于是,王錤死后所遗下的两个大职位:京兆尹(按:等于大长安——首都——市长)和御史大夫都落入杨国忠之手。
  在此之前,杨国忠所希求的只是兼御史大夫,他以为王錤身兼两个最重要职位,设法分取一个,合于情理,而且,他也有了部署,以兵部侍郎本职,求取兼御史大夫,唯一使他遗憾的是杨鉴太不积极,如果杨鉴积极一些,可以轻易地再夺王錤的户部侍郎,那末,王錤就不足为敌了。然而,意外事件的发生,使他获得了比预期更好和更多的职位,此外,王錤所兼领的二十余个使职,几乎有一半转到杨国忠身上。
  于是,在大唐皇朝,宰相李林甫以下,杨国忠的声势最大。再者,李林甫和王錤私交极深,王錤的叛逆案,虽未涉及李林甫,但这位大臣始终受到议论。
  杨国忠虽然是外戚的身份,但人们知道他最初的崛起和中期的奋斗上进,与宫廷是无关的。士人们虽然看不起杨国忠(因他没有文事方面的出身和才华),但对他的办事能力,却无人非议。
  长安城内一场儿戏式的叛乱,把杨国忠捧上了高位。皇帝和贵妃谈及此事时,杨贵妃乘机为自己的哥哥请求一个州官的职位。皇帝看着他,讶然问:“玉环,你讨厌你的哥哥?”
  杨贵妃茫然,说没有。于是,皇帝说:“据我所知,杨鉴是一个能循规矩的正派文官,才力可能不很高,但守职不坠,交他做事,必不会逾越和做不到,为何要外放他呢?”皇帝在迷惑地问。
  “他自己想到外地去体历一下,上次,他转官谏议大夫时,我和他见了一次,他有此表示,我一直忘了代他请求。”
  这使皇帝又笑了,摇头说:“你在宫中那样久,还是一些也不懂,你哥哥要做州官,又何需请求?他要求做尚书,才需要请求哩,以他现在的职位,如外放为上州州官,名虽不降,实际等于相当严重的降级!”
  “上州刺史的官品也很高,好象比谏议大夫还高……”
  “你不懂的,外官官品和京官官品不能同日而语!”皇帝又摇头,“不,我想一个比较好的京官给他,光禄卿……”
  “三郎,他自己要做州官,你就来一次皇恩浩荡!”杨贵妃急说:“阿鉴有些象我的父亲,不愿因我而取高位!”
  “好吧,我的外戚中各式人才都有,有一个不求显达的舅子,也不坏,我立刻着人去办!”
  “那也不必如此急的,你记住这件事,照例办就是了!”
  当杨国忠显贵甚盛的时候,杨鉴却离开了长安,到遥远的江南的湖州任州官,那是因为原来的湖州刺史刚好任满。
  杨鉴的外放湖州刺史,使长安官场中疑惑和议论,可是,这又只有几天,新的事故转移了他们。
  在此以前,安禄山大破契丹,那是一场先败后胜的战役,功成。不久前,契丹又入寇,安禄山部将之击退,并追逐三百里,占领了十多个要塞,于是入朝。
  此时,在西北立功的名将哥舒翰也在朝,哥舒翰成名在安禄山之前,但当时的声威和名位都不及安禄山,他有些不平,皇帝使高力士为之调停。
  杨国忠也奉命调和于两员将军之间。但是,青云直上的杨国忠,此时的处境却不太好。王錤事件之后,有人议论李林甫,杨国忠也顺势运用了一下。可是,李林甫做了十九年宰相,本身能力既强,又耳目众多,朝廷间的细事,他都会知道的,杨国忠声势虽大,到底比李林甫差得很远,杨国忠以为在皇帝面前暗损一下李林甫,必不会为人知的。可是李林甫却得知了,这位老去的宰相对权力的控制是一丝不苟的,当他发现由自己一手提携起来的杨国忠对自己竟然不够忠诚时,便利用宰相权力来打击杨国忠了。
  杨国忠也耳目众多,他得讯,很是紧张,这是他生死成败的关头,他求助贵妃了。
  是杨鉴刚到湖州,谢表尚未呈递入长安的时候,杨国忠向贵妃谈及自己的处境,并且要求贵妃认真地给予援助。
  “国忠,决不可能的!”杨玉环以她的直觉作回答:“如果李林甫图谋你,一定会向皇帝说,可是,我知道没有,皇帝很称赞你,认为你的才能在众人之上,那意思好象是说,李林甫也及不上,你尽可放心!”
  “贵妃,你在宫中,对外面情形不了解,据我调查到,李林甫正在设法打击我!”杨国忠以很认真的口气说,“他在安排,这个人口蜜腹剑,很是阴险的,他一定会损我,现在没有向皇帝说,只是时候未到!”
  杨贵妃还是不相信,再者,她也不解,国忠和李林甫,从来就相处很好的,何以会忽然闹到不相容的地步呢?她思索着,忽然如有所悟地问:“国忠,你有没有贪赃?有没有证据落入人手?”
  杨国忠知道,大唐法律的习惯,大臣贪赃而且有据,被弹劾,十分之九必失位。于是,他又认真地说:“我兼领许多使职,贪赃的机会太多了,但我没有,我花钱虽多,却不是从贪污得来,我向花花借——花花做巴蜀生意,我兼领剑南节度使,自然有方便,即使在以前,我用我在蜀中的关系,也使人予花花很多方便!”
  杨贵妃皱了一下眉,终于笑了出来:“我家人中,花花是了不起的一个,我看她有用不尽的钱,原来如此!她本事真不小,今天,她在安禄山府中做客,你可知道,这是皇上命她去的——皇上原来命我在南内设宴款待安禄山,我不高兴,花花承担了去!”她不是政治性的女人,随便一说,就把话题扯远了。
  “贵妃,我的事——”
  “你放心,只要不被御史们当殿揭出贪赃枉法的事,决不会出问题,当然,你不会谋反的。”杨贵妃仍然不经意地说。
  “贵妃,你能为我向高力士探探口风吗?如果有意外,你要在皇上面前竭力保全我!”杨国忠在无可奈何中直说了。
  “好,那没问题,我知道了!”
  于是,杨国忠在将信将疑中走了,他发现,玉环太不够机灵,不过,他相信真有危机时,玉环会帮自己。
  杨国忠走后不久,杨玉环因无事,便自行到内侍省高力士的公廨去——高力士虽为骠骑大将军,但仍在内侍省旧日公廨办事,杨玉环在宫中既没有架子,行事也随便,她只偕两名宫女与一名内侍,步行而往。近来,她发觉自己的体重增加,便多走路和习舞,但她又懒,无事时喜睡,因此体重未能减下来。
  意外地,她到内侍省内公廨门时,得报,皇帝也在。监门内侍也已把贵妃驾莅报了进去。
  当杨贵妃入内省第二道门时,大唐的皇帝和高力士都出迎了,高力士在前,搀扶贵妃上阶。至于皇帝,以一种官式的口气,如唱一样叫出:“大唐天子与骠骑大将军迎接贵妃!”
  杨贵妃笑逐颜开了,她上阶,喜洋洋地说:“你怎会在此地的?他们说你在龙池那边睡觉!”
  “我睡了半个时辰,想到一些事,出来到处看看,高力士来陪我,就到他那儿聊天,你呢?”
  “我在花萼楼哪,你知道,今天要接见两位郡主,一位什么部的尚书夫人,我忘了——后来,国忠又来见我,忙了好一阵,随便走走,到这儿!”
  “我以为你是问讯而来——原来是喜相逢!”
  杨贵妃睨了他一眼,转而问高力士:“我们就站在门口说话下去了?”
  “贵妃,皇上才说要走了,刚才你驾到,老奴这地方,同时接待皇帝贵妃,哈哈,这太荣耀了,请!”
  “你如果没事就不进去了,我们到五龙坛去,力士也跟着去吧!”皇帝说,“即使有事,到五龙坛再说,高力士这地方不舒服,明儿为他改造一下!”
  杨贵妃原想找高力士来问问李林甫和杨国忠之间的事,因为皇帝在,她不便当着皇帝的面问,而到了五龙坛,皇帝与高力士谈着边境的军事问题,她对打仗的事最没有兴趣,看他们谈得起劲,在旁听了些时,她睡着了。
  高力士最先发现,笑着一指,皇帝回看了一眼,也笑。悠悠地说:“她的好处是无心机,无是非!这时候,我们在谈军国大事,她居然能睡得着的!”
  高力士想到她由寿王府转为女道士的往事,低喟着说:“十多年了,可真难得,老奴也不无微功?”
  杨贵妃的入宫,高力士从中出力不少,皇帝自然不会忘记的,因此,也笑了,曼声说:“我早年有武氏,但认真说,她比惠妃好,惠妃到底是我祖母的家人,有些戾气,她完全没有——哦,不谈这个,关于南诏的事,吐蕃又出兵相助了,前不久,杨国忠奏,蜀军大破蕃兵,收复隰州等三城,俘敌六千三百,献俘到长安来的有一千,怎么他们又有力再举?”
  “那回,地方奏称吐蕃兵动员六十万,数字是必然不可靠,杨大夫的奏状也只说边地传闻六十万,老奴想,蕃兵在巴蜀边境直到云南边境,大约有二十多万兵,其中有不少该是裹胁的羌人和汉人,死伤的可能也比被胁从的多,老奴以为,不必自中朝征兵南征,上次鲜于仲通领兵征南诏,先在滤南一战大败,后来募兵八万再进,虽然攻到西洱河,但我军伤亡却很重,南方太远,又卑湿多瘴,中原兵在地理和气候上先就吃亏,老奴以为暂时仍着剑南地方兵防守,以不在中原征兵大举为原则!”
  皇帝沉吟着,缓缓地点头,又回望了贵妃一眼,再说:“我你都老了,不然,亲提一师南征,总可平南诏,逐吐蕃!”皇帝低喟着,“如今,能军之将都在西北,要找一个征南的人才,可也不易,鲜于仲通并非大将之才,狠打烂打,自己的兵员损失如此重,虽胜,亦没意义。”
  “陛下四十余年太平天子,断无南征之理,至于老奴的能力,只有守住宫城皇城,不让它出乱子!挂帅却不敢想,何况,南诏无入侵之力,蕃人只是扰边,俱非大患。”
  “那末,你明天就以骠骑大将军的身份,和宰相及兵部谈谈,责成剑南谨守边境,也就是了!”
  他们所谈的军事问题,直接和杨国忠有关的,因为杨国忠兼领剑南节度使的名义,李林甫深谋熟虑,要借此排出杨国忠,而贵妃却在谈重要问题时睡着了,不过,即使她不睡着,她也不会有此敏感的。
  李隆基逢着军事问题,大多会和高力士单独商量,在他的心理上,以为高力士是一个知兵者,因为他发动玄武门兵变而取皇位,高力士是主谋者之一,也是他最重要的助手,四十余年来,最初的观念未变。
  不过,当军事问题告了一段落时,皇帝却被贵妃的睡姿所吸引了,他移身看着。
  高力士含笑行礼,先退了。
  皇帝蹑足走到她身边,看睡着的贵妃,鬓边有微汗,于是,他轻轻地为她解开衣带,敞开外衣。
  她翻侧了一下,没有醒。皇帝看着她白皙的颈项,再看轮廓线条,她的耳根及鼻子,嘴唇,下巴,都有柔和美——十多年了,她依然如昔,身子稍为丰腴了一些,但在李隆基心目中,觉得这更宜人——他想了:抱住瘦的谢阿蛮时,轻灵,很有趣,如偎小鸟,谢阿蛮伏在自己身上时,如一只青蛙,也有趣。至于虢国夫人,长身玉立,骨肉停匀,和阿蛮完全不同,和贵妃也少有相似的,虢国夫人有一股恣放的气焰,为杨玉环所缺少的,可是,在李隆基的直观感应中,虢国夫人比较硬性,不若贵妃的圆浑,他以为圆浑应该是美的正宗。于是,他又想到温泉中,贵妃的身体线条,即使当年,比现时较瘦时也是圆浑的……
  于是,他再回想虢国夫人,艳丽,挺秀和娇馨,但在温泉池水中,停匀之美,又似乎稍逊于圆浑。
  意念流转之间,他忘情地发出了笑声。
  杨贵妃醒了,她懒散迷朦地叫了一声三郎,稍后,她似乎体察到自己是怎样睡着的,倏地坐了起来,看左右,皇帝于忽然间精力充沛,揽住她说:“高力士已走了,我们讲话时,你睡着了。”
  “哦,好热!”她的面颊偎着皇帝。
  ——十多年了,他们仍然有似新婚式的情爱。
  三日之后,安禄山辞朝了,这位爵东平郡王,兼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胡将,是大唐广大的北方地区的长城,他太重要,在京师,不能留得太久。
  皇帝命杨国忠送行设饯——李林甫是有气派的,他只受安禄山的辞行而并不相送。安禄山有骄气,可是,对李林甫,他是有所惮而恭敬的,朝中人物,也只有李林甫的尊威才能压得住这员胡将。
  在安禄山走后的又次日,李林甫于大朝仪中,忽然提出了蜀中军事问题,蜀人亟盼杨国忠赴镇区处,李林甫以首席宰相的地位奏请如蜀人所请,遣杨国忠赴剑南。李林甫以最冠冕和为国家边事的重要理由奏请。此奏,突如其来,杨国忠虽然广布眼线,但在李林甫提出之前,却一些也不曾风闻——他完全没有估计到李林甫会这样快以及用这样的方式排挤自己出朝。
  皇帝也感到错愕,皇帝认为杨国忠并非知兵之人,派他去是否有用?不过,杨国忠既兼领剑南节度使,在法理上,是责无旁贷的,虽然如此,皇帝还是问杨国忠本人的意见。
  在大朝日的朝堂上,遥领剑南节度使的杨国忠明白自己是无可能辞的,他一辞,便会被李林甫预布的人交相责难。再者,一辞,对他的体面也大有损害,人们必然以为他惮远役和心怯,那末,自己的政治前途就黯淡了。
  于是,聪明的杨国忠,在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立刻作了欣然接受的表示。并且,坦率地说明自己对理郡治兵之事,并不擅长,当先向宰相请示机宜,尊奉原则而做。
  李林甫估计杨国忠会设法铸词而辞的,料不到他竟一步弯路都不走,直接接受,这使得李林甫布下的棋子失去了作用。
  大朝散后,杨国忠到宰相公廨,以一贯的恭敬态度,向李林甫请示机宜——杨国忠自出仕以来,对李林甫一直以晚辈身份自居。
  官场上,即使敌对,在面子没有撕破之前,总是维持亲切的表面关系的。李林甫很会做,他认真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与作法,和杨国忠讨论了半个多时辰,仍然兴致很好的样子,这使杨国忠着急,因为他于退朝时就派人约好了虢国夫人。向宰相请示,他认为只是敷衍性的,料不到时间一直拖延下去。幸而,另一位宰相陈希烈有急件要请示,杨国忠便借故告辞。他匆匆转入自己的公廨,处分了两宗与当前人事有关的事,便自侧门走出,乘车赴虢国夫人之约。他说了经过,请虢国夫人立刻去见贵妃求助,他说明自己当于午后,皇帝午睡醒时入宫。他再三嘱咐虢国夫人,立刻入宫,赶在午餐时请贵妃为自己设法,将自己留下。
  虢国夫人对杨国忠的事,总是最尽心的,她以时间已迫,骑马入宫,但她到时,皇帝和贵妃已入餐厅了。
  宫中侍从,没有一人不知道虢国夫人的特殊地位,虽无明令,但决无人阻延她入宫的,甚至,她在苑中骑马也不受干涉,因为皇帝曾特准过一次,侍从们就援例了。
  她直入餐厅,使杨贵妃有意外感,问她何以突然而来。
  “我今天起身早,闷着,赶来和你们一起吃饭,贵妃娘子,恕小妹不曾先请!”她依然恣肆地,笑谑地。
  “小阿姨来,总是随时欢迎的,是不是?”杨贵妃也谑说,她是讽皇帝的,不过,在说了这句话后,她又正经地说:“花花,我们也正谈到你,三郎说,国忠和你,一男一女,是我们杨氏一族中出色的人才!”
  “那样说,皇上置贵妃娘子于何地呢?”她问皇帝。
  “她已是贵妃,自然是例外的。”皇帝也笑着,“国忠要去巴蜀,区处军事了,贵妃说他不知兵!”
  “国忠从来没在军事上有过经历,怎么要他去区处军事呢?”虢国夫人是敏锐的,立刻把握机会直接发言。
  “他没有治军经验,但他有才能,他去,至少不会比别人差,何况,他又遥领着剑南节度使,这是他本分的事,”皇帝饮了一口清酒,“只是,朝廷需要他,他管的事极多,一走开,怕没人能好好代处!”
  “那会两头都不着实了!”杨贵妃也直接发言了:“如果他到巴蜀弄不好,打败仗,朝中别人接他不行的话,岂不大坏?”
  她稍顿,忽然问:“三郎,国忠真的能干?”
  “他能干,做事敏捷和正确,简直无人可以相比,他兼了几十个职,依然头头是道,让他到巴蜀去走一次也好,调回来,我想就给他一个相位,他是宰相才!”皇帝很认真地说,再补充道:“他去剑南,并非直接领兵打仗。”
  “我家能出一个宰相,嘻!”虢国夫人体察情势,很快就改变了态度,“皇上,贵妃阿姐,我先报个备,我在成都有产业,国忠要去,我托他代我变了钱——”
  “花花,你要钱,我给你,何必多花心机?”皇帝欣然说出,“我并不小气的!玉环也不是小气的,你向她要,她一声令下,内库照支无误!”
  “不能如此,平时开玩笑,花花内府的钱无妨,说正经,我不想沾皇上的太多,上次修宅,内部装置,花了我许多,我就不愿从宫中出,我们已得到皇家的太多了,再者,我在成都有产业,弄几百万钱,轻而易举,国忠去得恰好,他是节度使,为我处理产业,没人敢说闲话了。”
  皇帝为此而摇头,杨贵妃懂得她的意思,用筷子打了一下碗说:“花花太精了,你要那多钱,少花些不行吗?”
  “不行,人生在世,有钱,就得花,没钱,我一样可过穷日子的,皇上,我若做少府卿,会为你赚很多钱!”
  一个问题,在午餐中,轻易地,不着痕迹地带过去了,皇帝只嘱咐虢国夫人不要直接托杨国忠处理私财,他命她直接派人找节度随员的判官代办就行了,因为节度使官太大了。
  午后,杨国忠入觐时,皇帝和他谈了很久,使杨国忠无法回家,因为已近宵禁,他辞出,只能宿在皇城的省内。
  李林甫为宰相以来,行史权力,布置缜密,从未有真正失败的时候,然而,这回对杨国忠,他预感到自己会失败了——他知道杨国忠入宫谒帝,夜宿省中,皇帝和杨国忠闲谈的内容,他大致也获知。他排出杨国忠,以为可以阻这个人进展,至少可以阻两年,也可以在两年间来削弱他,但一天中的发展,使他明白,杨国忠赴镇,只会是特使性的,必不会久,再回来,对自己的威胁会更大。
  于是,他深思着,再作布置。
  事情也很凑巧,杨国忠奉命,匆匆出都赴镇,而李林甫,偶然感冒,因事忙而撑了一天,发热,病了,上年纪的人发热,对身体的打击自然很大的,他的高热虽只三天而退,却不能立刻起床了。
  李林甫承担的工作很繁重,大唐天子把例行事务的决定权完全依法委给他,对特殊事务,高级人事调遣等,也尊重李林甫的意见;自从改元天宝以来,相权一天天加强,中国历史上,宰相制度本来是极为完整的,但在实行时却并不依制,自汉皇朝以来,有才能的皇帝侵夺了相权,样样都亲自管,而昏庸或暗弱的皇帝在位,帝权为宰相所夺,唐皇朝开国以后,宰相人数最多时有六人,但大部分时间,宰相并未能行使他们的合法权力,在某些过渡的短期间,宰相曾侵夺帝权。真正依照制度,帝权、相权相配,互不相侵犯,只有李林甫任宰相的现阶段。
  由于宰相权责完整,李林甫虽病,却无可能真正休息。他的高热才退,人软弱到不能起床,迫得在床上处事,朝廷大事,有不少移到李林甫房内来办。
  本来,李林甫可以把事务交次席宰相陈希烈处理,但他怕这样做会损及自己权力的完整,因此,他力疾从公,躺了四天,并未康复,但却抱病上朝,以及入宫见驾。
  皇帝看到李林甫一病,形容很枯槁,他嘱李林甫可在家治事,多多休息,为了慰劳这位大宰相,皇帝在宫内设小宴,留他吃午饭,杨贵妃为陪,此外,高力士和陈希烈也奉召入陪,高力士虽然是内侍,在皇家,是奴的身份,但他又是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武官最高官阶——文官中最高权位的李林甫,有左仆射衔,但在文官官阶上只是从二品。大唐官制除了三师三公是正一品外,其余文官最高阶为正二品的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但因为太宗皇帝李世民在为帝以前出任过尚书令,以后就无人敢任此职,等于空悬了,也因此,文官最高官阶正二品是中书令和侍中,侍中是虚衔,有时不叙品,李林甫为右相,同中书令,因而他的官阶也可以算正二品。
  因此,高力士的陪宴,一些也不失礼制。李林甫在乏极中,勉强挨完了一顿午饭,回到中书省,就躺下休息,不能动了。
  这之后,李林甫又力疾入朝了三天,他不肯在家休息,然而,他的体力确实不支,又有了微热,不能起床了。
  皇帝派太子去问疾,同时,由高力士率同宫廷中两位名医到相府,代表皇帝问候,以及诊疗。
  高力士发现李林甫很惫,他告诉皇帝。
  皇帝沉吟着,忽然说:“都城也没有特别事故,我提早赴华清宫,让宰相也随行,在温泉中浸浸,对他的病会有好处!”
  天宝十一载十月戊寅日,皇帝一行,赴华清宫了。李林甫怕乘车震动,改乘便舆而赴。
  温泉虽然说能治病,但对李林甫的病,却是没有帮助的,可是,这出于皇帝特殊的恩典,他自然无法拒绝。
  李林甫在自己赐第的温泉中浸浴,因为减少治事,他的精神似乎恢复了一些,不过,由于李林甫病,皇帝却比较忙了,十多年来,李隆基把大权交托宰相,闲逸惯了,一忙,他就怕烦,同时,他又有知人之明,认识到左相陈希烈不足当大任,于是,在骊山的华清宫,皇帝命中使急驿入蜀,召杨国忠速回都城。
  在华清宫,皇帝虽然比平时忙了一些,但他享乐的时候还是有的,李林甫病弱,而皇帝却强健。温泉水一浸,他就精神抖擞了。
  虢国夫人对陪侍入浴,兴致其实不高的,可是,皇帝却缠着她不放,他有精力缠人,而且他又有旺盛的兴趣欣赏以及为自己所喜的人服务。
  有一次,皇帝还抱一抱侍浴的宫女——杨怡骂他贱,而皇帝也直承不讳。他还坦率地告知杨贵妃这些事,杨玉环摇头了,追问他:“三郎,你的眼界一向很高的,那个锦梦儿,我看也不错,你却认为不屑一顾,怎的会变了?”
  “锦梦儿——那是好些年前了,一个男人,年纪大了,有时会贱,我抱抱那个侍浴女,花花满不高兴,其实,我并无用心,只是,那侍浴女的衣服湿透了,裹紧着身体,别有一番风韵,我想试试自己的感应力,就抱她一下,只是这样,没有其他。”
  “三郎,我心里头高兴你的强健,但是,你到底有这一把年纪了,不要太滥,好不好?还有,那小鬼,最好也少找她,她常常使你很吃力,又不让你休息,是不是?”
  大唐天子期期地笑了,是的,和谢阿蛮在一起,的确是吃力的畅快事,他有雄心,然而,他又限于年纪和体力,现在听着杨贵妃轻俏地娓娓道来,内心有说不出的舒服,他以为,杨贵妃才是真正爱和体贴自己的。
  虽然如此,皇帝还是会去找吃力的畅快,谢阿蛮也是传奇式的,她自入宫到出名,到和皇帝勾搭,也有多年了,可是,她依然保持当年的体态,以及当年那种活泼的风采,她不是一个可用度衡去量的美人,然而,她有她的特出处,她依然吸引人,可能比成名之初更加吸引人。
  在华清宫,她那个情人陈方强于禁军已取得了中级初阶的官位,那是出于贵妃的照顾,在陈方强的年纪,这是很难得了。
  可是,谢阿蛮却发现陈方强对自己不忠——她是毫无顾忌的人,有一天,她去找陈方强,人们告诉她,陈方强在市中酒肆——那不是女人可以去的地方,但谢阿蛮又不理,闯了进去,她看到陈方强搂着一名妓女在饮酒,她闯入,两个都逃了,而她又问到了一些其他的事。
  她气得要命,回到宫中,向贵妃哭诉自己爱的失望——杨贵妃为此而失笑,反问:“阿蛮,你想想自己,勾搭皇帝,甚至和太子,你那个情人到到酒肆,算什么呢?”
  “不,贵妃,那不同的,我的环境不同,我不能自主,太子找我,我敢抗拒吗?他却不应该,他发过誓——”
  “小鬼,醋性别如此大,太子找你且不说,还有恒王呢?
  又还有哪一位王,你自己说过可不止一位……”
  “贵妃,那不同的,我和他,不能如此比,总之,他不应该找别的女人,而且,我也知道了,他不是逢场作戏!唉,总而言之,我失望了!”谢阿蛮好象真正地伤心了:“他还有人……”
  杨贵妃对她的伤心并不重视,信口说:“如果你不要那个姓陈的,嫁一位王,也很容易,不然,宫中正式把你列入妃嫔行,我想也不难。”
  “贵妃,你不了解我,我不是这个意思!”谢阿蛮叹了口气,一转身就溜了出去——她经常地不顾宫廷礼节。
  可是,杨贵妃却顾到她的,不久,在华清宫的一处别馆,她和皇帝单独在一起,偶然想到,向皇帝说以谢阿蛮为才人,那是正式的妃嫔。
  皇帝不曾思索,随口说:“不必,就现在那样好了,她自己不在乎名义,我也觉得,给了她才人的名义,也不好,她到处乱跑,怕改不过来,一个才人怎可如此呢?”
  “给她当了才人,她就不会乱跑,阿蛮并非不懂规矩的人!”杨贵妃正经地说。
  “玉环,我曾说过,自册立了你之后,不再收妃嫔,这事,总算到如今仍做到,就如此吧!”皇帝温柔地说。
  皇帝是真心如此,不过,皇帝也知道一些谢阿蛮的事,他虽然不介意,可是,他觉得予阿蛮正式名义,对宫廷体制,并非好事——谢阿蛮精灵,她在有些时会向皇帝讲一些疯话(在可以讲的时候出口),她会说,某某王爷想勾引自己,自己又如何卖弄风骚等等。
  在那样的时候,皇帝很爱听——这也是一种刺激。但是李隆基做了四十多年皇帝,分寸总是有的。除了虢国夫人使他有限度地放纵外,对别的人,他并不随便行事。
  十一月,长安大寒,杨国忠计程兼驿,自成都赶回长安,立刻上骊山华清宫。
  杨国忠在宫内晋谒了皇帝之后,立刻到李林甫的别墅,在病榻旁拜见宰相——李林甫在温泉区又中寒,卧病,病势且不断加深。杨国忠看到他,已形槁骨立了。
  皇帝派中使召回杨国忠,并未先告李林甫,李林甫稍后自秘书送来的文件摘要中看到。这样做,可以解释为皇帝因他患病而权宜措施,但对相权,总是一种侵犯,他为此而忧和憾,现在,见了杨国忠,勉强寒暄和问了一些巴蜀的事,接着,他怆然说:“国忠,我的病怕不会好了,我死,你必为相,老夫以后事累公!”
  杨国忠惶恐着连说不敢,因为,李林甫的话很重,大唐官场中“以后事累公”,并不是一句寻常话,而是暗示过去虽有不洽或仇隙,请政敌放过自己的子孙,所谓人死怨消的意思。
  这样子说,是属于直率的,杨国忠对提拔自己的李林甫,内心有着惮忌,他担心,到了这一地步,如李林甫不死,自己的处境就难想象了。虽然李林甫病重,但要断他必死,那也不能够。
  于是,杨国忠在辞出之后,分别去拜访在温泉区侍驾的官员,又冒寒赶入城去,利用自外地回都城的借口,广泛地拜客联络。同时在山上时,又每天都到李林甫家中问候一次。
  他很小心,不过,他对自己处境的忧虑,只有三天,就不再担忧了,他自多方面调查,据医生的报道,李林甫生存时间,不可能超过十日。
  医生的判断很接近,在杨国忠回到长安的第八天,做了十九年宰相,深为皇帝信赖的李林甫病死在温泉住宅。
  皇帝悼惜这位大臣,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的官衔,由子侄扶灵回都城,丧事很盛大。但是,从前畏惮李林甫的那些官员,在他死后,便纷纷议论了。
  李林甫死后,环顾朝廷人才,除杨国忠之外,没有一个能继承的,于是,杨国忠代李林甫而为右相,并曲任已改名为文部的尚书——文部原名吏部。
  杨国忠以侍御史的地位而起,自蜀至京,不到十年,就取得首席宰相的地位。在大唐皇朝的历史上,这是特殊的,以有史以来计,也是很少见的。
  杨国忠无文华,但办事的才能为大家所称誉,他是否有宰相才,人们无法忖测,因为他崛起得太快,以往的表现又多方面,总揽天下又如何呢?预测为难了。
  杨国忠似乎也知道自己的短处,他入相和兼领文部尚书后,第一件事是将文部等候着的选人,立刻依资历而放发任官职,从前,选人在吏部长年累月地待官,没有人事关系,会待很久,而杨国忠一当政,用最迅速的方法,依年资派给职务,一下子解决了问题。这使杨国忠在中下层官员群中,获得了非常好的声誉。
  在华清宫,当杨国忠代李林甫为相时,许多人来向贵妃道贺,这与杨贵妃的关系其实是谈不上的,可是,人们以杨国忠为杨氏家族的一员而贺,使她有隐隐的不安——她从不预闻政治,可是,她又明白自己家族中人当了宰相,有些事会迫人来,而她是一个不愿多事的人。
  华清宫也有一项特出的宴会,那是皇帝邀约所有在山上的杨氏族人,此外,还有皇族中人和一些文学侍从。
  虽然是没有心机的杨玉环,对此,也向皇帝提出:“国忠不是因为我而拜相的,再说,他和我也不同祖父,大家向我道贺可不大好!”
  对此,皇帝自然是最明白的,他笑说:“你们同曾祖,总是一家,不必顾虑,国忠并不是靠外戚的身份取得相位的,等于李林甫,也不因是皇族中人而取得相位,我择相但问人才,不论出身。”
  华清宫有盛会,皇帝在温泉欢乐着——而新宰相则在长安城忙着。
  长安的天气今年特别冷,皇帝畏寒,就一直留在山上,直到十二月丁亥日,因为有许多过年的事要处理,才发驾自华清宫回长安宫城。
  杨国忠接任相位之后,在短短的时日做了不少事,他是办事人才,不照儒家理论而行,凡事但求功利和效率,儒士们不满他的作法,可是,各衙门中积压拖延的作风却改了过来,此外,他又以最快捷的手法查点库藏,量度岁出岁入,在残年时,便决定了增加中下级官员俸给的计划,在以前,这是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办到的。这些,儒士们也无法菲薄他了。
  在天宝十二载的新年,朝廷中许多人为皇帝得到一位能干的宰相而致贺。
  从前人称赞宰相,会用一个贤字,但杨国忠和儒家一些关系都没有,他所表现的,也没有儒家所谓的风格。不过,他一上来就做得很好。
  这又是一个兴旺性的新年,但是,一宗非常事件却在此时酝酿着,李林甫当权太久,排除政敌的手段很酷,对边庭的胡将又不假词色。死后,内外都对李林甫有议论,终于,安禄山唆使被俘虏的阿布思部酋长赴长安上告,谓李林甫曾长期联络阿布思,企图谋反。自然,他们弄了许多证据出来。同时,在朝内,也有人告李林甫。事涉谋反罪的,即使本人身故,依法也要审讯,皇帝循例行事,李林甫的女婿,谏议大夫杨齐宣,居然出面作证,自称曾得知李林甫和阿布思约为父子——还有人直证李林甫其他数不清的罪名。
  于是,死后才三个月的李林甫,便获大罪,所有官爵削去,尸体被从大棺材中挖出,改殓平民的小棺,子侄亲族流放,故旧罢斥,朝廷中受连累失官的,多至五十余人。主持处理这一案的杨国忠,有功,获封魏国公,陈希烈获封许国公。
  做了十九年宰相的李林甫,身后却一败涂地。
  这件事使平素对政治不关心的杨贵妃为之震动了,她本身和李林甫的关系很平常,但是,李林甫曾经协助寿王谋取太子地位,内心存有好感。再者,自她入宫之后,听皇帝和高力士说,李林甫是一位有能力的好宰相。
  她不相信好端端的人会谋反,于是,事后不久,她问皇帝了李隆基处事有一定的原则,他虽然处置了一个已死的人,余恨依然未消,他向贵妃说:“我信任李林甫,把天下大权交给他,可恨的是他滥用了我的信任,虽然他已死了,我也不能饶他的!”
  “我不明白——”
  “玉环,我尊重一个宰相,我给予宰相很大的行事权力,但我不容许他对我不忠!李林甫有才干,但他太狂妄了!”皇帝说着,叹息:“要知道一个人,真不容易……”
  皇帝的话尚未说完,宫门外的内侍传报:“虢国夫人到。”
  “玉环,你约了她来?”皇帝结束了话题,转而问。
  她摇摇头,随说:“我没有,花花这人,不先约,也会来的,反正没有人会降罪,她早已把皇宫当作自己的家了。”
  李隆基笑了起来,接着,又有传报,不久,虢国夫人杨怡徐徐进入了贵妃的起居间。
  她自然向皇帝行了一个礼,接着,她说:“我进来看贵妃姐姐,想不到皇上这时候会在,他们告诉了我,我想想,还是闯进来了,好些天没见皇帝陛下,很想念哩!”她稍顿,不待皇帝和贵妃接口,继续说:“昨天,我去看了玉真公主,她告诉我,她不愿做公主了,为什么?”
  皇帝只是笑,因为虢国夫人的口气太不合宫廷习惯。杨贵妃不知道这事,茫然接口:“三郎,公主为了什么?”
  “她也没有什么特别原因,早些年,她就不要公主的食户,我不答允,这回,她当面和我说,她并不穷,道观的产业足够她用了,她只是不受公主身份的封赐,并不是不做公主,她是我的亲妹妹,公主的身份是终身的。”
  “那总有个原因的啊!”杨怡问。
  “我想没有,她受几百户的供奉,就得参加宫廷中规定的公主仪礼,放弃了这一项待遇,她以女道士为主,宫中宴会、祭祀,还有许多其他的事,她都可以不参加了!”李隆基淡淡地说出:“花花,玉真公主还和你说了什么来?”
  “没有啊!她只是说厌烦,不高兴到处走动,所以不要做公主,在玉真观中做女道士自在一些。”杨怡信口而出。
  皇帝没有再问,而杨贵妃却有着疑惑,因为玉真公主与她之间私交甚好,“不做公主”的事,自己完全不知情,皇帝亦不相告。她相信其中是会有内幕的,由于杨怡不着边际地说话,她不再问了。
  皇帝还有事要做,小留便出去了,他走时,留住杨怡,说明在一个时辰之内回来,时候如晚了,杨怡可以留宿在宫中。
  虢国夫人一笑,好象是表示接受,当皇帝走后不久,她才向杨贵妃说出:玉真公主大约与李林甫的事有关而自请去公主封赐。杨玉环在淆惑中问:“李林甫和玉真公主之间,好象没什么吧?以前,据我所知,玉真公主还不满李林甫的!”
  “玉真公主如今不满皇上对李林甫身后的处置,觉得太酷了,所以她不愿再受封赐,还有其他的事——最近一个时期,有好些公案,都和她相关的,我想,她有牢骚吧!”
  “奇怪,她和朝政也会有关吗?”
  “玉环,皇帝家的女子,和朝政有关的可不少哩!你自以为不相干,现在,国忠当了宰相,你也会脱不了关系的!”
  她对杨怡的话感到茫然,只是,她内心有着沉重之感,杨国忠与她本来很疏,近年才接近了一些,而她心目中的亲哥哥只有杨鉴一人而已。
  玉真公主的事件,是大唐宫廷中变化的一个微妙的信号,皇帝和虢国夫人都没有详细地和杨贵妃说,而她又不是一个愿意多事的人。当虢国夫人稍后答应住宿宫中和举行一个晚间的宴会时,她把一些疑思抛开了。
  虢国夫人是多采多姿的,她把晚宴安排在龙池支流旁边的“季季花堂”,那并不是宴会场所,可是,她把培花暖房作了新的运用,她将乐工们安排在临水的一面低阶,声响隔屏而传入。
  在宴会中的人,看不到乐工,而乐起除隔屏传入外,又由花堂的通风设备分散着传入,这别有情趣。虢国夫人选了正中的大乐“凉州曲”为晚宴的主奏,后来又奏了皇帝自己谱成初稿的“紫云回”。
  音乐的声响柔和优美,皇帝在饭后还命再奏凌波曲,在两姊妹相伴的静态的闲适中,他听着音乐而睡着。
  两姊妹很快发现了,杨怡一扬眉,要上前去抓皇帝的颈项,但为杨贵妃阻止了,她移身,离开了一些,低说:“这些时,他的事忙了,好象很累!”
  “他精神很旺啊!身体也象牛——”
  “花花,他到底也上了年纪,六十九岁了,明年就是七十大庆,我入宫时,人们就说他老了,十几年下来,他样子差不多,精力却不及从前!”
  “他已六十九岁?”杨怡伸伸舌头,悄声问:“奇怪,我听人说,男子到了这年纪就不行了,不能再与女人在一起玩乐,他依然行,这个——”她摇摇头,“我弄不明白,我只有这么一个老头子!”
  “花花!”杨玉环皱着眉叫她:“你不小了,总是口没遮拦的!”
  “三十岁才过,总不算老,胡乱说话,也不妨事!”她的声音在不自觉中提高了,而六十九岁的大唐皇帝忽然坐起来,笑着说:“我居然睡着了!你们说什么?我只听到花花说不妨事,是什么不妨事?”
  “告诉你不得,否则有亵慢皇帝之罪——”杨怡挨近去,抱住皇帝一条手臂,“你睡着了,我想吵醒你,贵妃不许,贵妃说皇帝这些时事忙,很累,我说皇帝的身体还象一条牛……”
  六十九岁的皇帝伸手抚着她的背脊,纵笑着说:“你是不是想吃牛肉?”
  “啊,你们两个——”杨贵妃叫了出来,“不将我放在眼里,这屋子里还有我啊!”
  乐声和笑声综合了,六十九岁的皇帝,生命力依然旺盛。
  但是,生命力旺盛的皇帝有了老年人不胜繁重工作的疲倦也是事实。这一夜,皇帝没有在飞霜殿正院宿,那是为了要和虢国夫人在一起。杨贵妃自然是知道的,因为这不是第一次。第二天,皇帝没有上朝。
  虢国夫人于午间才出宫,在出宫之前,她曾往见贵妃姐姐,并且告诉姐姐,是自己阻止皇帝上朝的。
  “他怎样?”杨贵妃关心着。
  “没有什么事,我看他睡得很好,硬挺着要起来,就拉他再睡,请他传命今日罢朝!这些日并无大事,罢几天朝,料也无妨!”
  “花花,你这人也是的,他看上朝很重……”
  “我为了你而体恤他的,他老了,何必如此劳苦呢?好了,我得出去了!”
  “皇上在哪儿?不会还在睡吧?”
  “还是比我起得早,现在大约是在勤政务本楼召见国忠吧——老头子对国家大事还是挺关心的!”
  她走了,而杨贵妃却发怔,她想着一些往事,自己在入宫之初,也曾有过不让皇帝上朝的事;同时,她再深思皇帝的现在和当时,身体能力终于相差很多了。
  忽然,她想起了谢阿蛮,这名舞伎伴皇帝的时候是狂恣的,她自语:“我也该告诉阿蛮,皇帝已经六十九岁了,不能再如从前那样。”
  天宝十三载,夏天。六月初一日,杨贵妃卅六岁生日,兴庆宫有一个盛大的宴会,这是皇帝为之安排的。大唐皇帝对各种学术都通晓一些,天文学上,黄道全周,均分为十二宫;音乐学上,阳律、阴律、排律,各十二支;用来说明的是十二宫,此外有十二律宫的文学有各种说法,而对人的年纪来说,十二的宫律是被重视的,再者,传统观念,人生以卅六岁为中途岁的后半段的开始。古老相传,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七十岁,算是一个界限,三十五,便成了中途,三十六岁,算是人生的后半世的开始。(搏按:古人以三十五岁为人生中途,来源已无可考,或者出于古希腊与埃及,基督教福音书“旧约”诗篇,即有以七十为终极之语。意大利诗人但丁,在十四世纪初写的“神曲”,第一句就是“在我生命的中途……”指一三○○年,但丁三十五岁时。中国在很早期即有此说法。)
  因此,皇帝为之举行盛大的宴会。
  天气已转热,但并未大热,兴庆宫龙池周围,花草茂盛,有许多锦障帐幔被搭盖在草地上。
  皇族中的女眷、命妇,大多入宫为贵妃贺寿。连“不做公主”的玉真公主也到了,在阳光下,数百妇女,穿着华丽的衣服,构成了一幅缤纷的和艳丽的图画。何况,还有宫中的侍女和乐班女子穿插其间,繁盛,好象到了顶端。
  杨贵妃于午时初刻出现在宴会中——这也是她一生中做生日最辉煌的一次,皇帝亲自陪了她出现,前面导引的是穿了从一品武官礼服的高力士——这位宦官自为骠骑大将军之后,一年只在岁朝穿一次官品礼服,这是由于官品太高了,他故意避免穿的。但今年的情形有了不同,皇帝在正月间加予安禄山从二品官阶的左仆射衔,而首席宰相杨国忠,原以中书令的正二品官阶行事,为了提高宰相的权威,皇帝破例晋升杨国忠为正一品官阶的司空衔。有了正一品官服在前,高力士着从一品的礼服就比较安心一些,但今天也是为了取悦贵妃而着上礼服的。
  在高力士身后,是知内侍省一人和内常侍二人,内给事二人,皇帝和贵妃的后面,是四名内侍和四名女官,另外有侍从和执事及小仪仗队。
  杨贵妃是早已获得“半后服用”的特诏的,今天,她的凤冠是和皇后所戴的一个样子,只少了一半重珠而已。皇帝陪了贵妃上龙坛的阶台,受数百妇人的朝驾。
  然后,皇帝贵妃退入内堂,再分批召见贵妇们。
  三十六岁的杨妃,依然保持着明艳,十多年间,她颐养很好,除了身体较前稍为丰腴之外,岁月似乎不曾在她的颜面上留下痕迹,她看来很浓艳,虽然刚过了生命的中途,但是,她的生理表现,好象一朵花开到最盛的时候。
  她的妹妹虢国夫人,曾经不施脂粉入宫而名动京华,可是,今天的虢国夫人,却施了脂粉。她虽然艳光照人,可是,在今天,人们还以为虢国夫人的美丽及不上姐姐。
  一批批贵妇朝见贵妃。之后,谢阿蛮到来了,她着女官的礼服,率领杨贵妃随身的八名侍女同时拜寿。
  到此,拜寿的仪式便结束了。
  杨贵妃在大欢喜中,向皇帝致谢,随着,她命侍女为自己除下份量很重的后冠。舒了一口气说:“今天好热——”
  “进去换了衣服再出来吧!”皇帝体贴地说:“天气并不热,而是我们都穿得太多了。”
  “嗯,那末,你进去歇歇,三郎,刚才累了你!”
  “我很好,一些也不觉得累!”
  其实,他们也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不久,午宴开了!龙池旁的草地上,锦障中,长幔下,开了数不清的筵席。龙坛内的大殿上,四面长窗全都拆除了,也设有筵席。贵妃和皇帝同席,另外几席是宫中的妃嫔和皇族中部份老一辈的公主和郡主,例外的是虢国和韩国两夫人也在龙坛内的大殿入席。
  由一百二十名乐工所组成的乐队为宴会奏乐。在宴会中侍奉的内侍和宫女,多至五百人。
  这是宫廷中少有的繁盛的大场面。
  杨贵妃面对着大场面,先是欢喜,渐渐地,她有些不安了。自己所得于皇帝的太多,自己的家族自皇家所得的也太多,杨国忠的拜相,她以为不与自己相干的,但是,旁人以为这也是由她而致的。还有,她在今天早晨知道,皇帝真除杨铦为殿中秘书监,杨锜由鸿胪卿转为光禄卿;杨国忠的长子杨暄,骤擢为太常卿,第三子驸马都尉杨朏,将会继杨锜而任鸿胪卿,还有国夫人,还有,她的亲兄长又一次请赐使职和爵位——她的一门,太贵盛了;她虽然不是政治性人物,但有一般的常识,过分的贵盛,总不是好事。她知道“满招损”一语。
  于是,她正经地向皇帝说:“我过生日的场面太大了,三郎,我实在当不起,还有,皇帝使杨氏一门太过贵盛,我觉得我们所得太多……”
  “玉环,天下升平,为你的生日宴会一次,又有何妨?至于你的家人,也没什么,国忠是以他本身的才能取卿相之位的,其他,你的从兄弟,虽然因你的关系,但并不太显贵啊!”
  皇帝说到此处,一顿,笑了起来:“我忘了告诉你一件事,你的亲哥哥做地方官,政绩极好,有个和尚做诗赞美他——”
  “和尚赞美有什么可稀罕的?”杨贵妃也笑了。
  “那是一个有大名气的和尚,法名皎然,做诗很好,他还是历史上的大诗人谢灵运的第十世孙,不可小看他!”
  “你这位皇帝知道的可真不少,是不是查察吏治时得到的报告?”
  “这回不是的,我看到皎然的一卷新诗——”
  就在此时,有一队舞伎鱼贯而出,向皇帝和贵妃行礼,开始了霓裳羽衣舞。
  杨贵妃斟满了一杯酒,向皇帝致敬。随后,她低声说:“你忙了许久,可以先去歇歇,睡一觉——”
  “这大场面,我不舍得就离去!”李隆基爱好热闹,何况,今天在场的,几乎全是女宾,他愿意放弃午睡。
  “三郎——”她低声唤:“再听一曲,你得去睡了,夜里,我们还有节目!”她又稍顿:“我是说,你一个人好好去睡一觉,不要找阿蛮相伴!”
  皇帝吃吃笑,阿蛮没有参与舞蹈,她留在堂上,来来去去地招呼着宾客。刚才,皇帝的眼睛正看向她,杨贵妃及时说了。老去而雄心仍在的皇帝很得意,点头,自我饮尽一杯酒。
  杨贵妃的生辰是全天宴会——中午,有外面的人参加,晚上则全是宫内的人和若干皇族与最亲近的外戚。
  皇帝睡了一觉,杨贵妃也午睡了一觉——谢阿蛮和虢国夫人作伴,去浴堂殿沐浴,让侍女按摩。她们两人商量今夜把贵妃灌醉。
  夜宴在沉香亭,苑中挂满了灯。场面虽然没有午间的大,但气氛却很好,宫内的小部乐奏担任表演,几名年事较长的妃子,也为杨贵妃所邀而参加了宴会,其中两人,年纪和皇帝差不多,是皇帝二十岁以前在潞州时所纳的妾,现在己白发如银,老态龙钟了。平时宫廷宴会,她们已极少被邀,今天,杨贵妃对她们很恭敬,亲自敬酒。
  虢国夫人和谢阿蛮联合着使贵妃饮酒,她已微醺了,但还没有发觉,皇帝看了出来,拉过虢国夫人说:“不可把贵妃灌醉,她生日,别煞风景!”
  “让她醉了,今夜,我和阿蛮陪你!”虢国夫人柳眉双扬,轻俏地说。
  皇帝的心情起了一阵漾荡,但是,他随即收敛了,他想到杨玉环午间催自己去睡的故事,从而想到了自己的年纪。他握住杨花花的手,低声说:“今天,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且休。”
  虢国夫人睨了他一眼,再俏声说:“过了今夜,机会就难得了——”她稍顿,转而说:“那末,让贵妃和阿蛮对舞,我陪着你,答应我!”
  皇帝看虢国夫人的面孔上也是被酒的红晕,他笑着点头,而虢国夫人,自行斟出两杯酒,敬贵妃姐姐;再请舞。
  “花花,你喝过多少杯酒了?怎的老是找题目让我饮酒?”
  杨贵妃在醺醺中说,“舞,不行,我好久没舞——”
  “腰腿硬了吗?”杨怡逗着姐姐,“要阿蛮伴着你,舞一支霓裳中序慢调,慢调,总行的吧?”
  杨贵妃被激,不服气了,她命人去取舞鞋,再转向皇帝:“我舞一支霓裳舞,你为我击鼓!”
  皇帝还未接口,谢阿蛮已上前来向贵妃行礼,跪着为贵妃换鞋,娟美和文郁二人,连忙协助。
  “阿蛮,我的舞鞋怎会由你带在身边?”
  “贵妃万寿,本是备而不用的,现在却备而有用了。”阿蛮笑说。
  于是,大唐皇帝击鼓,贵妃起舞,破调是繁音,快舞,在薄醉中的杨贵妃舞转着,稍微有些不稳,谢阿蛮相伴,小心地照顾着,一曲既罢时,虢国夫人又来敬酒了。
  过三十六岁生日的杨贵妃,终于醉了,她在夜宴中一舞之后,又连饮了两杯酒,就不能支持,靠在垫上,把衣襟也拉开了。李隆基过去看她,坐在旁边相伴,发现贵妃的内衣已汗湿,他轻轻地以巾为她揩拭颈项,她合着的眼皮抬了一下,向皇帝昧昧地说:“三郎,我的心跳得很快——”
  “哦,你歇歇,我着他们做醒酒汤来!”
  她紧紧捏住了皇帝的手,喘着说:“我好久没饮这多酒,今天可真的不行了,三郎,先给我一枚酸果……”
  杨怡悄悄地立在旁边,她听到皇帝和贵妃之间的细语,心中有着惘惘的感伤,她从他们之间的小语发现,双方都是有情的,而且是情深的,但皇帝对自己,却浮浅得多了,皇帝与自己,只是欲的结合。
  她想到自己在繁华场中,也有几个情夫,然而,象皇帝对贵妃那样的却没有。她检讨着,为何自己不曾被爱,被人真正的爱?
  ——她想:“是因为我自己的浮动吗?”
  现在,杨贵妃含着酸果,吸取酸性的汁水,皇帝挨得她很近,温柔和体贴地——不知在什么时候,皇帝手上有了一柄妇人用的小扇,轻轻地为她扇着。
  歌舞依然继续着,杨贵妃徐徐地坐直了,她发现自己中酒相当深,吸了一口气,低声说:“三郎,我真的醉了,不该舞的——我先回去,让花花在此陪你——我,要睡……”
  “我和你回去!”皇帝不加思索地说出,并且命人备车。
  杨怡退后了几步,抬手命谢阿蛮过来,嘱咐她送贵妃,同时又告诫她不可再胡闹了。
  宫苑中的宴会虽然仍在进行,但因为皇帝和贵妃同时离去,情绪便立刻降低了。
  皇帝回到飞霜殿的长生院,亲自给杨玉环喝了一小杯醒酒汤,让她和衣躺下——他知道此时若让她多动,必然会呕吐的。
  谢阿蛮小心地为贵妃除了舞鞋,转身要出去,皇帝叫住她,阿蛮扮了一个鬼脸,怯怯地伸出右手:“我该挨打,你打手吧,是虢国夫人和我商量了使贵妃醉一次,贵妃好酒量,我们先怂恿那几位老妃子每人敬贵妃一杯寿酒,又请六女官代表各局敬一杯……”
  “小东西!”皇帝看着她嬉皮笑脸的可怜相,笑了,在她的手掌上轻打了一下说:“不许走,在此服侍贵妃——”
  “是,陛下——”她应着,但她并不是一个听话的人,一转眼就溜了出去。
  皇帝坐靠在一边看视醉卧的贵妃,侍从宫女们听到皇帝说不许阿蛮走的,当谢阿蛮溜了出去之后,便有人来报告。皇帝不介意,挥挥手说,“由她去!”然后,他也合上眼皮养神,偶然会抬一下眼看贵妃。
  风顺,远处有乐声传来——幽邃中的轻扬,那似是抚慰灵魂的乐声,皇帝以手指轻轻地按拍,进了恬恬的朦胧中。
  大约有半个时辰吧,杨贵妃睡着一觉而醒了,她嚷着热,她的声音也使朦胧中的皇帝醒了——那是非常舒服的自小睡中醒来,他哦着,看贵妃。
  她已自行解带和在脱外衣,两名侍女连忙上前协助。
  外衣脱了,杨贵妃又拉开内衬的长衣,侍女又为她除下,如今,她只剩下细麻布的内衫——在并不明亮的灯光下,她那微腴而又停匀的躯体使皇帝喜悦,皇帝移身过去,轻轻地搂住她,同时,皇帝发现她的内衣有几处汗湿,腋下的汗湿有很大的一片,他说:“玉环,换一件衣,那会受凉的!”
  她撩着头发,说出好,侍女们取过了内褛衣,大巾,为贵妃换衣,同时,皇帝本人也替换了衣服。
  贵妃的发饰都取下了,长发披散着,刚才的酒意,至少已消了一半,她起身,向皇帝嫣然一笑,由两名侍女扶着入更衣室。
  皇帝在神往中,刚才,贵妃更衣时所见——她一身白皙,圆润,如美玉无瑕。
  ——倏忽间,许多往事重回了,他想到了技艺房中的往事,他想着温泉初浴的往事……
  乐声悠悠地传来,他在无数的往事中兜着圈子。美丽的圈子……
  他想到名花倾国两相欢——他独自笑了,取饮几上的醒酒汤,那是贵妃饮过而留剩的,他不察而饮了一口,皱皱眉,又笑了。
  当他在往事鱼贯而来又鱼贯而去的思维中神往时,杨贵妃从更衣室中出来,她赤着足,很快地到皇帝身前蹲下来问:“你一个人在想什么?我醉了,好久没饮过那么多酒!”
  皇帝捏住了她的双手,很冷,她的面颊贴着皇帝的手背,也冷冷地,显然,她一定用冷水沐浴过。
  皇帝柔和地告诉她,自己在回想与她之间的往事,皇帝也告诫她,不可用冷水,以防伤风。
  贵妃的醉态虽然已消,但是,贵妃依然有些酒意而在兴奋中的,她挨着皇帝喃喃地说了一些有关今天两次宴会的话,便枕在皇帝的腿上——乐声随着风,偶然会一阵阵地送入——她倾声听着,问皇帝:“她们还没有散?”
  “我们走了,花花大约在那边作主,这人要的是尽欢,再加上那小鬼,今天不知会胡闹到什么时候!”皇帝抚着她的长发,悠悠地说,“花花是一个特出的女人,倘若她当上贵妃,很可能会象我的祖母!”
  “花花不会弄权吧,她只要享乐!”
  “那是环境的限制,她的性格,喜欢表现,有权可弄时,她会弄的,但她不会弄小权,她是有雄心的一型人!”
  “三郎,反正她不是贵妃,由她去!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有人报告亥初二刻)于是,贵妃又说:“该着她们歇了。”
  “由他们玩,我们两个静静地在一起,多好!”
  他们静静地在一起,爱好繁华茂盛的大唐皇帝忽然觉得两个人静静地在一起也很可爱。
  以前,他对两个人在一起,要的是欲,情兼欲的享乐,今宵,他忽然悟到情的享受!
  于是,他把自己所想的告诉贵妃。
  贵妃抱住他的双腿,软绵绵地应着,告诉皇帝,她自己在此时只是不想动,醉酒之后,全身都软了。
  虽然如此,她依然顾到外面的宴会,她再对皇帝说,不能任由她们通宵达旦,宫中一些年长的妃子会吃不消,接着,她命身边的侍女阿芳去通知。
  不久,他们的静态被破坏了,乐声由远而近,他们先没有留意,渐渐地,皇帝听出了千秋岁的曲调,他摇撼着她说:“一定是花花来了,她带了一些人来!”
  “理它呢!已这样晚了,他们还不睡觉!”
  虢国夫人也醉了,著名的舞伎谢阿蛮也醉了,这两个人在宫中本已是无所不为的,现在,乘着酒兴,领了十二名乐伎人飞霜殿,乐伎们留在门外,她们二人歌唱着入长生院,再为贵妃拜寿。
  皇帝和贵妃都为此而大笑。
  静态的享受虽然被破坏了,但是,虢国夫人和谢阿蛮醺醺然的闯入,也带来了青春式的狂诞的欢乐气氛,他们在大笑中接受祝贺,杨贵妃为人也并不笨,她正式传皇命,各赐酒一觚,把杨怡和谢阿蛮也灌醉了,但她们两人依然唱着歌出去。
  这是宫廷大繁华的一天。但是,在这一天之后,大唐皇帝的性情上有一些变化,他对繁华盛大的场面,有了厌倦的倾向,他对那一夜贵妃醉后的静态享受很是依依。
  由于偶然的意念流转,一个月后的宫廷乞巧节,他只命循例举行庆典,不设宴会。
  每年的七月七日,宫廷中总会有一个宴会的,自杨贵妃入宫之后,七月七日的宴会,规模多数是较大的,今年,皇帝命各自乞巧行乐,不举行集中宴会,外面的人也不召入宫。
  飞霜殿有一个小型的乞巧宴会,那就是皇帝和贵妃的,有一班乐伎奏乐,饭后,张野狐、贺怀智、李龟年、马仙期等著名乐工,入内奏了一曲,领取乞巧节的赏赐之后就退出了。
  谢阿蛮陪侍着,但她忽然收敛了,很斯文和守规矩——杨贵妃知道阿蛮有伤心事,她的情人陈方强已别婚,瞒着她,而她和一位皇子的恋爱,又毫无真实发展,因此而郁郁不欢。
  当燃香过半,宫人分取了乞巧果品之后,阿蛮也告退了。
  皇帝喜静态,但他又是长期热闹了的,今日的静,使他又有了闷郁之感,入室之后,他坦率地说出:“今夜有些闷!”他伸出双臂,“应该多找一些人的。”
  “你还是一样!”杨贵妃笑了起来,“很好,下个月你七十大寿时,我们热闹一番作雅赏!”她说着,双手捧住皇帝的面孔,“真看不出,你七十岁了,从体力看,你好象比太子还要强一些!”
  “那是实情!”皇帝撩起袖子,一弯手臂。“你摸摸,我依然是皮肉结实的!”
  她抚着他的手臂,悠悠地说:“但愿牛郎织女保佑你,到八十岁时也如今日,到九十岁时也是一个样子——”她说,偎依着皇帝:“三郎,这是我的自私,你明白吗?”
  “这是你的自私?”
  “是的,你健朗,长命,我好有个依靠呀!我比你年纪小许多,只有你长命,我才有福享,三郎,再有二十年,我心满意足了,照你现在的身体,再有二十年,一定不成问题的。
  三郎,你不忌讳我这样说吧——我不相信一个人能活到一百岁的!”她娓娓道来,手指则轻柔地摩挲着他的面颊。
  “为你,我一定好好保养,活九十一岁吧!”
  “活九十一岁——配九五至尊;自然,能活一百岁更加好!
  三郎,我们上楼去,向牛女双星祈福!”她说着,挽了皇帝走,上长生院的楼。
  这是好天良夜,他们在楼上的廊间看着星河。织女、牵牛双星似乎可见。
  杨贵妃虔诚地双手合一,喃喃向天而祷。
  大唐皇帝笑了,搂住她坐下来,轻轻地说:“人寿在天,亦在人为,牛郎织女只管姻缘不管寿夭的,其实,他们自己一年一会,也自可怜!”
  “三郎,我不以为他们可怜,千年万年,年年能相会一夜,又有什么不好,他们才不可怜哩!”
  “你这样说,也有道理,”他搂紧她一些,再说:“在人间——哦,‘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他念出两句诗,再说:“玉环,我们起来,向双星祈祷:人寿难期,但愿我和你生生世世,永为夫妻!过了今生,还有来世!”
  “三郎!”她激动地叫着,站直了,至诚地向天上的双星说:“愿生生世世永为夫妻!”
  于是,李隆基携着她的手走到栏杆边,依着柱说:“现在,我觉得只有我们两人在一起,也很可爱,比人多更好。”他稍顿,又说:“玉环,你放心,我的体力,相信再有十年是一定可以的,李林甫死后,我忙一些,我想,到明年,国忠可以承当大任了,国忠很能干,但经验不足,也缺少威望,再培养他一年,大约可以了吧!”李隆基平和地说下去:“我自己也会收敛着,好好保养身体——”
  她又偎依,至情流露地说:“三郎,为我——为我而珍重!”
  于是,他们在偎依中,默默地过了一些时,皇帝说:“国忠有才干,可惜读书不多,对大政方针,有时欠缺领悟,譬如对安禄山,他总是有疑心,以为安禄山兵权太重,手下蕃将太多,会反——他不明白,天下承平已久,要反,谈何容易,第一人心不附,再者,安禄山文化低,武夫而已,没有文书者,又何能争天下……”
  她伸出手,轻轻地掩住他的嘴:“我们在一起,不要论天下事,你听,下面蟋蟀鸣声,比贺怀智琵琶独奏还要好听!”
  于是,皇帝吻着她的手心,倾听着蟋蟀的鸣叫。
  夜将半,她再向牛女双星说:“生生世世,永为夫妻!”
  感情在欲的境界之外升华,他们都想望着永恒。
  (按:前人谓“七月七日长生殿”在骊山,误。据唐代记载皇帝行动的书,皇帝从来没有在夏天和重九之前到过骊山,骊山温泉只是避寒之地。长生殿或长生院,则是宫中对皇帝寝宫的泛称,并非专指一宫。)
  乞巧节过后,朝中和宫中都为皇帝的七十大庆而作准备了。李隆基嗣位为皇之后,人们把皇帝的生辰定为千秋节,成了国家性的一项庆日。三十多年来,每逢千秋节,内外都会有庆典,但是,李隆基不愿在自己的生日作一般铺张,对外,他只作赐酺之类惠民的事;另与臣下们作诗酒之会,宫中举行寻常宴乐。六十几岁时,他怕老,不愿人们显著地提出。但今年七十大庆,自然不能再平平而过了。
  宰相杨国忠参照前期的祝寿作风,铸了许多面镜子,那是大唐皇朝的传统,唐太宗以镜子能反映物象,把它视作自我检讨的象征。杨国忠本身虽不是文人,但他还是懂得的,他特制了一面铜镜,找了最擅长作吹捧诗文的给事中王维,请他题字,王维将自己旧日所作一首捧皇帝诗中的两句交篆书家李阳冰写在镜后,命工匠刻镂,那是以下十四个字:“共欢天意同人意,万岁千秋奉圣君。”
  杨国忠在大寿的前几天捧了这面宝镜呈献皇帝,其他一大批镜子,注明了等次,献供皇帝作赐赠给百官的。
  这位宰相做事很是周到,这位宰相也很能利用机会,他在宫中以附带形式提及一位次席宰相的继任人选,他反对和安禄山有密切关系的吉温为相,改以文部侍郎韦见素入相,皇帝也同意了。
  于是,八月初五到了,那是大唐天宝皇帝的七十大庆寿辰,百官在兴庆宫的兴庆殿大朝上寿,皇帝赠送百官各一卷“千秋鉴录”,那是开元时代的宰相张九龄作的。
  大朝,除贺寿之外,不议事,朝仪罢,开放兴庆宫,任由百官在兴庆殿后,龙池的周围游览,南面的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也开放。
  兴庆宫是大唐诸宫最特出的,正门兴庆门向西开,其余各宫城的正门都向南。兴庆宫还有不同的地方,南、西城上,都能看到市中的活动。城上和市街行人可以互相对话。
  杨贵妃在花萼相辉楼接待皇族中人以及大官员。皇帝休息了一些时,再出,也到花萼相辉楼,在楼上的西廊和南廊出现,接受城外百姓们的欢呼。
  皇帝作了一首诗,也于此时付抄和唱颂,城外的百姓们在路上拜舞,高呼着万岁。皇帝命人开启宫门,赐城外百姓酒食,并且选了老的百姓男女各七人入宫,赐帛、金钱与酒食——这也是大唐宫廷中的一项特例。
  (搏按:唐玄宗李隆基生日为八月初五,百官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见于开元十七年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所上表,布于天下。唐实录误为八月初一,因用干支记日而误,王维有重九贺寿诗,应该不是贺生辰。)
  大宴分在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举行。杨氏家族人员成为千秋节中最受人注意的人物。杨贵妃在这一天的表现很和谐,她由高力士陪了和许多大臣相见,然后,她在皇族人员中出现,寿王李瑁在,但当杨贵妃出现时,及时回避。
  时间并不使往事完全褪色。
  时间,同样没有使杨玉环的美丽褪色。
  百官们都欣赏着这位明艳华丽的贵妃,早年见过她而后来外放的大臣,惊讶于她的驻颜有术。
  至于三位国夫人,如今只剩下了两位,秦夫人故世了,但美丽的虢国夫人也风华不减当年。只是,她似乎自敛着锋芒。
  真正尽敛锋芒的是宰相杨国忠的妻子裴柔,她在宫廷大宴中只陪侍宫中老年的妃嫔和公主、郡主,没有到命妇群中酬酢,杨贵妃邀她,她也只是寻常地行礼而退。
  下午的内宴,宰相夫人也相当拘谨,她和丈夫的性格不同,她的出身是歌伎,但教养很好,没有人因她出身低而看轻她。飞扬恣放的虢国夫人,对这位从嫂自来是尊敬的,她们之间的相处,自微至显,也总是和洽的。
  今天的内宴,舞乐的花样很多,乐工中的杰出人物,马仙期、贺怀智、雷海青合作着改编成阿那曲,作为庆典中的舞曲,由谢阿蛮主舞——那和通行的舞蹈不同,据说,阿那曲的舞蹈,自遥远的大秦国传至大食而再至中原(按:大秦为意大利的罗马,大食为阿拉伯)。这新舞蹈以用足尖舞和手的姿势与腰的动作相配,比一般舞蹈为艰难,自然,这是新鲜的。
  李隆基为此而大乐,询问杨贵妃:“有这样的舞,为何不先告诉我一声?”
  “我也只在昨天才知道的,听说,阿蛮苦练了一个月才能演出,这小鬼,今天是尽心尽力了!”
  “那该作一首诗来记事,让后人知道有阿那曲——我召王维来写诗——”皇帝欣然说。
  “王维的诗只是歌功颂德,他写不出来,还不如让我来作一首!”杨玉环放肆地说。
  “好啊,贵妃有诗——”李隆基高声道出。
  杨贵妃本是信口说说的,经皇帝一叫开,她不得不作了,她退后,命文郁相助,不久作成了如下的一首“阿那曲”:“罗袖和香香不已,红蕖嫋娜秋风里,轻云岭下乍摇风,嫩柳池塘初拂水。”
  杨贵妃很少作诗,这首阿那曲纯记舞姿,很快就传开了,但是,阿那曲却很少人能演出,因为太难舞了。
  ------------------
  

分享到:
上一篇:第五章
下一篇:第七章
相关内容

评论 0 条 / 浏览 730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