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南朝 北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西夏
台湾通史
相关信息:阅读此书 收藏

 

        《台湾通史》为有关台湾历史的一部通史著作,是历史学家连横一生最重要的著作,1920年11月至1921年4月由其创办的台湾通史社分上、中、下3册在台湾出版,全书分为纪4篇、志24篇、传60篇,共88篇36卷,约有60万字,另附表目101项,记叙了台湾起自隋代终于1895年因《马关条约》被迫割让的历史,尽录上下千年台湾之事,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有关台湾的史书。
        连横十三岁时,其父连永昌购买一部余文仪《重修台湾府志》给他说:汝为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史。基于先人家教启蒙与台湾为日本所占的双重动机,自1908年至1918年着手撰写《台湾通史》,体裁仿效司马迁《史记》体例而成,起自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终于割让(1895年)。这是台湾人第一次完成的第一部冠以台湾通史名称的著作。不过连横对于台湾民主国的记载,最初以独立纪撰写,后又改为过渡纪以避免争议。
图书简介

        《台湾通史》先后在台湾和大陆至少印行过十几种版本。但最初销售成绩并不理想,抗战胜利后,商务印书馆首次在大陆印行该书,才有较大印量。《台湾通史》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很高的社会价值,是一部闪烁着爱国主义光辉的史著,同时也极富学术价值,其中其记载的一些其他史书上不易见到的史料,至今仍为人们所喜欢引用。2013年10月22日《〈台湾通史〉第一版影印本》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出版座谈会,连横嫡孙、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为《台湾通史》第一版影印本的出版题词:翰墨书香,文化桥梁,两岸共赏,互和融合。
作品评价

        下村宏:分类有法,矧又气象雄浑,笔力遒健,论断古今,吾几不能测其才之所至,盖近世巨观也。
        杨云萍:连横运用材料有所局限,有抄袭他人作品的弊端。对史料的处理不够严谨,部分记载甚或出于自己的创作。地名与人物的错误层出。初版有两任台湾总督明石元二郎和田健治郎的亲笔题辞,使部分人士怀疑有媚日之政治立场。
        翁佳音:《台湾通史》几乎每页都有错。但在日本统治并鼓吹同化之时,台湾通史的出版,的确发挥了维护台湾历史主体性的作用。《台湾通史序文》被编入台湾高中国文教材。从近代史学的观点言,《台湾通史》未臻完善,例如《台湾通史·吴凤传》中的吴凤事迹已经是一个众所皆知的大错误。
        邓孔昭:指出《台湾通史》误谬达六百余处。邓孔昭提到《台湾通史》所载蒋元枢与怪僧月事乃抄自《清朝野史大观》一书。连横甚至杜撰〈朱一贵起事檄〉。
        吴密察:〈与荷兰守将书〉同样也是连横杜撰,因之前从无明清文献有此文,与荷兰所藏书信也不同。
        陈昭瑛:连横是改写江日升《台湾外记》所记此地非尔所有,乃前太师练兵之所。今藩主前来,是复其故土。改成然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而且康熙前,中国人也从未将台湾视为中国领土。
        《台湾通史》误把台湾地名由来说为埋冤,认为埋冤本来是纪录先民艰辛开垦的情状,后来因为名字不吉利,而改成跟台湾闽南语发音一样的台湾。但事实上,台湾一词早在明朝泰昌元年(1620年)就首次出现于公文上,明末何乔远所著之《镜山全集》中,也出现台湾这个名称。 而大量移民形成埋冤之地,却发生在清领初期,所以台湾通史的说法并不正确。

评论 条 / 浏览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