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五年北京地铁神秘施工
1965年下半年,一向冷冷清清的西郊突然多了很多工人和汽车。
北京市民早就心照不宣了,这是为备战而修的地铁。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此之前,地铁的设计方面出现过一个很大的纰漏,甚至险些延迟了开工。
在开工前的几个月,地铁一期工程的全部设计图纸已经完成。现在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王梦恕,那时还是交通大学的一名年轻教师,受邀参与审定地铁设计图纸。
审定过程中,王梦恕突然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所有的设计图纸都没有考虑到贯通误差。这意味着,如果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分别开工的两个乃至几个施工段,在最后连接的时候,断面位置可能错开。为了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王梦恕利用当时正在施工的前三门水渠做了一个实验。这个水渠的断面都是直线断面。他把这些断面做了一个投影,投到平面上,参与实验的技术人员很容易看到,投影相差了二三十厘米。
于是技术人员花了将近三个月对图纸进行了修改,总算没有耽误开工。
由于是战备工程,工程的保密工作非常严格。全程参与施工的张孟勋回忆,每个标段的施工技术人员只能得到各自的图纸,总图是看不到的。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则由专门的公安处负责。技术员领图纸需要严格登记,施工完毕后,无论图纸多么破旧都必须如数归还。
即便这样小心,意外事件还是发生了。四处一队在整理文件时发现,一份实验段组织设计文件不见了。几天后这份文件又神秘地从邮局寄回。地铁工程局立刻在一队有关人员中进行调查。最后一名吴姓技术员终于承认,这份文件是他帮助印制后带回宿舍学习的。由于忘记文件应该放在什么地方,组织上又查得厉害,他既不敢留下又不敢归还,只好通过邮局寄回。
这个看上去有点“马大哈”意味的事件,却使地铁工程的保密工作上了一个等级。曾参与核心设计工作的王梦恕回忆,那时设计完毕,设计人员必须把自己的设计图纸和工作日记按页码如数上交。而破损严重的图纸则就地销毁。回想起这段往事,王梦恕说:“保密是应该的,但我们也搞得太紧张了。那么多数据资料都烧掉了,现在进行研究时,我只能靠回忆了。对于科研是个不小的损失啊! ”
虽然北京市民也隐约了解一些地铁施工的进展,但对于1965年12月29日发生的一场大火,却少有人知。那天,正在连夜施工的电焊工张庆兰在电焊时,不慎引燃了覆盖混凝土的草帘。看火员罗桂友马上用手里的水壶浇水,一股浓烟冒出来,当人们都以为火灭了的时候,草帘却死灰复燃,并且迅速蔓延。顷刻间烧着顶棚。在消防队员、工人的努力下,大火在黎明前被扑灭。大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地铁工程局一处五队被撤销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