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不自由的大学校长不当(图)
提起蔡元培人们一般都会想到他扮演过的一个重要角色:北京大学校长。有人称蔡元培为“北大之父”。蔡元培是名至实归,是他一手塑造了北大精神。
蔡元培从51岁出任北大校长到61岁最后卸任,共在任十年,但实际上在校时间不足五年,期间他曾七辞北大校长而不准。有人曾做过统计,说蔡元培一生辞职了24次。蔡元培为何在北大就辞职了七次呢?我们先来看看蔡元培在北大的辞职表: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开始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1917年7月3日,蔡元培热情洋溢的就职演说词还回旋在北大的学子的耳边,但为了抗议张勋复辟,蔡元培就向当时的总统黎元洪递交了辞职书。
“张勋复辟”的闹剧仅12天就结束了,蔡元培于当月23日回北大。这是蔡元培第一次辞北大校长职。
1918年5月22日,为抗议“中日防敌军事协定”,蔡元培提出辞呈。这是蔡元培第二次辞北大校长职。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北大学生到天安门游行,被北洋政府抓捕。蔡元培四处奔走要求释放,5月7日,学生终于被放出,蔡元培于次日公开通电,引咎辞职。并于5 月9日悄然离京,这次辞职引发广大师生挽蔡大行动,北京各大专学校校长于5月13日齐上辞呈。北洋政府一再挽留,包括总统徐世昌在内,蔡元培辞职未成。这是蔡元培第三次辞职。
1919年12月31日,蔡元培第四次辞北大校长职务。当时北大教职员工因不信任教育部,全体停止职务,蔡元培辞职。
1922 年10月19日,蔡元培第五次辞北大校长职,有人说这是蔡元培最为坚决的一次辞职,当时北大学生发生讲义风潮,对讲义收费不满而闹事。据蒋梦麟回忆说,当时蔡元培很生气,说“我和你们决斗”。甚至蔡元培还对学生说:“我是从手枪炸弹中历炼出来的,你们如有枪炸弹,尽不妨拿出来对付我”。最后,风潮由胡适调停解决。
1923年1月17日,蔡元培第六次愤而辞职,缘于“罗文干案”。因曾在北大任教、当时担任财政总长的罗文干被冤枉逮捕。当时有人控告罗文干贪污受贿,罗文干被捕后,司法机关因为查无证据宣布无罪释放罗文干,新任的教育总长彭允彝却在内阁会议上提议“再来过”,罗文干再次被捕入狱。
蔡元培了解罗文干的为人,为抗议北洋政府的这种做法,蔡元培愤然提出辞职,并公开在《北京大学日刊》发表辞职声明。还写了著名的《关于不合作宣言》的文章,发表在上海《申报》。说“耳目所及,举凡政治界所有最卑污之罪恶,最无耻之行为,无不呈现于中国”,“国人十年以来最希望之司法独立,乃行政中枢竟以威权干涉而推翻之”,“元培目击时艰,痛心于政治清明之无望,不忍为同流合污之苟安,尤不忍于此种教育当局之下支持教育残局,以招国人与天良之谴责”,言辞之激烈之痛切,是历次辞呈之最。
蔡元培这次辞职反响很大,舆论强烈,不仅教员和学生挽留,最后连总统黎元洪也出面挽留,但蔡元培仍不回校,让蒋梦麟代理校长,北洋政府也不免他的职。倒是教育总长彭允彝因为蔡元培的辞职丢了乌纱帽,因此而下台了。
1926年7月8日,蔡元培第七次辞北大校长职务,仍没有获准,但他也没再回到北大。直到1927年7月张作霖取消北大改为京师大学校,蔡元培的校长名义才取消。
十年间,北洋政府的总统都换了五任,内阁总理换了三十次,蔡元培一直是北大的校长。但蔡元培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辞去北大校长的职务?也许我们可以从他的辞职书里寻得一些原由。
1923 年1月17日,蔡元培在为“罗文干案”辞职时,在《晨报》刊发辞去北大校长职务的声明:“元培为保持人格起见,不能与主张干涉司法独立、蹂躏人权之教育当局再生关系,业已呈请总统辞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之职,自本日起,不再到校办事,特此声明。”他是为人权自由而辞职。蔡元培为了表示自己的不合作,在以告退的方式来表达抗议,同时并维护自己的人格自尊。用胡适的话来说,“不合作也是积极的”,所以,他一次又一次的辞职。
蔡元培的“辞职书”在今天被不少人认为是相当宝贵的思想资料。尤其著名的是他的《关于不合作宣言》和《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
“…… 我绝对不能再做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得意志帝政时代,是世界著名开明专制的国,他的大学何等自由。那美、法等国,更不必说了。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是很不自由的。我进去了,想稍稍开点风气,请了几个比较的有点新思想的人,提倡点新的学理,发布点新的印刷品,用世界的新思想来比较,用我的理想来批评,还算是半新的。在新的一方面偶有点儿沾沾自喜的,我还觉得好笑。哪知道旧的一方面,看了这点半新的,就算“洪水猛兽”一样了。又不能用正当的辩论法来干涉了,国务院来干涉了,甚而什么参议院也来干涉了,世界哪有这种不自由的大学么?还要我去充这种大学的校长么?”(《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
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去世时,各方人士都给予他高度的评价,他是真正的学界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