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千古谁识曹无伤 - 人物故事2

历史今天:1988年11月15日 巴勒斯坦独立宣言发表
  1. 综合
  2. 收集
  3. 人物故事
  4. 人物故事2

千古谁识曹无伤

作为历史公案的鸿门宴,其始其终都与一个人物挂上了号,这个人就是曹无伤。《史记·项羽本纪》对他一笔带过: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这是一个刚刚出场就立即谢幕的人物,但这仅有的一次出场却让历史永远地记住了他。后世甚至以为,因为曹无伤才有鸿门宴。其实,更接近历史真实的是:无论有没有曹无伤,都会有鸿门宴。

曹无伤曾经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沛公初起兵时,斩秦泗川守壮的功臣就是左司马曹无伤,《史记·高祖本纪》记此事说:“沛公左司马得泗川守壮杀之。”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解释说:“颜师古云:‘得,司马之名。’非也。按:后云‘左司马曹无伤’,自此已下更不见替易处,盖是左司马无伤得泗川守壮而杀之。”

像这样一个追随刘邦或吕泽出生入死反秦的人,到了两军对峙的节骨眼上,怎么会暗中向项羽一方搬弄是非呢?

这其实是曹无伤的政治表态,他所说的并不是什么重大机密,仅凭此就给他安个“内奸”的罪名恐怕不妥。事实上,其所作所为更像是为自己留个后路。为什么会是这样?自从项羽破关而人,两军敌意甚浓,项强刘弱,一目了然,所有的人都清楚打起来会是什么结果。不仅是刘邦,其所部稍有头脑的将领都能判断出局势的危急,曹无伤的告密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发生的。像曹无伤这样经过浴血奋战数年立有大功的人,此时有安享胜利成果的心理状态也很正常。而一旦重新开战,享受胜利的前景就会完全泡汤。当然,如果能站在胜利者一方,则又将另当别论,曹无伤所为有点向下一个胜利者投靠的倾向,也就是说,曹无伤做了两军将打起来的准备,但却没想到两军有可能打不起来。

从曹无伤传递的情报内容来看,他确实提供了具有某种可信程度的信息,所以不能完全视之为进谗。但通风报信的内容,从几个方面刺激了项羽:一、刘邦想王关中。尽管他有这个权利,但在项羽及联军看来,是他们在黄河以北消灭了秦军野战军主力,立下如此盖世奇功,理应享有对战利品的最大支配权。二、如果让刘邦如约当关中王,就表明项羽的功劳要大打折扣。三、秦国的金银财宝都让刘邦霸占了,这口气是项羽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的。四、在项羽的灭秦计划中,应该将秦宗室斩尽杀绝,刘邦却收留子婴,为项羽所不能容忍。

其实无论有没有曹无伤的密报,项羽都不会让刘邦王关中的野心得逞,只是有了这个密报,加大了项羽打击的决心与力度。刘邦方面所遇到的尴尬是,曹无伤之进言完全属实。

鸿门宴上,刘、项之间只说了一句话,仅这一句对话,项羽就把给他通风报信的曹无伤卖了。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刘邦天一亮就带了百余随从至鸿门见项王,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邵。”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

刘邦一番话说得含含糊糊,但却非常有效用。在这个时刻,他绝对不敢有任何指责项羽的意思。刘邦是来解释与自责的,自责自己听信了小人之言而闭关不让诸侯人内一事。当然,刘邦所说的小人也含双关,不仅是自己听了小人的话,还暗指项羽听了小人的话准备大动干戈。换言之,刘邦不仅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也把原本应该由项羽承担的那份责任给开脱了。刘邦寥寥数语,便解开了项羽的心结,并使自己脱困。

这番虚虚实实的话,基本上触到了项羽复杂的心理状态——战胜的豪情、立了大功的自负、失去灭秦机会的懊恼、拥有空前实力的狂妄、准备对兄弟动粗的自责心理。林林总总都在刘邦这里受到了照应。项羽动了真感情,他也作了自责:“要不是你的属下曹无伤过来搬弄是非,我又怎么会想起来要做如此绝情的事。”

后人以为,项羽如此轻率地把给他通风报信的曹无伤给卖了,实为一大损失。但此时项羽应该已完全知道刘邦彻底让步的底线——把关中的利益让给自己,便没有必要与刘邦闹翻。既然不打算撕破脸,此时将曹无伤抛出来,正好可以减轻自己道义上的压力,让自己下得台阶来。更何况曹无伤是刘邦的人,他的生死与项羽无关,根本谈不上什么损失。

刘邦回到军中,立即杀了曹无伤,与其说是除奸,不如说是撒气。因为无论曹无伤是否通风报信,只要刘邦想王关中,项羽及诸侯联军肯定不会答应,有没有曹无伤,结果都不会有什么两样,但一下子亲手把差不多吃下肚的胜利果实拱手让人,刘邦这心里怎一个痛字了得。

司马迁说:“祸莫大于欲利。”那么,曹无伤之死就是“欲利”的结果。其通风报信的目的,无非是想事后在项羽阵营为自己谋个有利地位。他不过是个财迷心窍、自以为精明的人,只不过是人算不过天算,到头来却栽在自己手上,死都死得没名没分。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