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卷三十三 一 总说 - 太平天国史

历史今天:1927年4月27日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1. 国学
  2. 历史军事
  3. 历史专题
  4. 太平天国史

卷三十三 一 总说

  科举是中国自唐代以来,地主阶级网罗人材培养统治骨干的重要途径,士子只能「代圣贤立言」,阐述孔子的说教。这样被选取的士子,直接加入各级统治机构,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奴才。太平天国有自己的科举路线和取士标准,考试「不论门第出身」,试题「不本四书、五经」〔一〕,而取自颁行诏书,以阐述太平真主救世的道理。「至策论、赋诗,亦多即近事为题」〔二〕,重在务实,不取空谈。所出试题,如「上帝权能诛灭妖氛」,「一统出河乐太平」,「四海一家皆兄弟」「诛残妖以安良善策」,「治兵安民策」等等,这些题目本身,具有战斗意义。曾国藩情报机关编纂的贼情汇纂对此就狂吠说:「其敢废圣籍,虚构妖言,竟以为儒林之式,取士之资,欲上掩乎孔、孟,则斯文之一厄,再见於秦火馀烬者也」。很明显,这是反对孔、孟经书,而为太平天国革命事业服务的。士子只有歌颂革命,为巩固农民革命政权出谋划策,才是革命所需要。被禄取的士子,在朝内、军中任职,为推进革命事业贡献了力量。

  中国前代科举对出身限制极严。清代定制,凡「出身『不正』,如门子、长随、番役、小马、皂隶、马快、步快、禁卒、仵作、弓兵之子孙,倡、优、奴隶、乐户、丐户、疍户、吹手」等,都不准应试〔一〕。此外,复有冒籍之禁〔二〕,不是本地的人,不准参加考试。

  太平天国科举把这些封建性的限制,一概扫除,不论出身,不论本地流寓,一律准考试。时人记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八月苏福省武科事说:「卖乌黄□□亦中武举,争趋捷径,极一时之荣」〔三〕。太平天国的科举制度实具有反封建的作用,它与唐、明以来科举制度的立制精神是不同的。太平天国的科举是收到了它的预期的功效的。昆山王德森先世遗闻说:「其时有新阳廪生孙启楙,号吟秋,考中长毛解元,其文有『恨不得杀尽妖头,上答天王之高厚』句,得意甚,逢人辄曰:『吾道行矣』。设立解元公馆,引进其弟正齐名启榘者,为贼招致本地人为伪官如军帅、师帅、旅帅之类,乐於从事者不少」〔一〕。如同孙启楙这样,只不过是太平天国开科录取的成千成万的士子里面的一个典型的例。故湖北兴郭州人应试的最多〔二〕,拥护太平天国也最坚决〔三〕。他们应太平天国科举,取得了功名,他们就拥护太平天国,为太平天国效忠,而太平天国科举就收到了它的预期的目的。

  太平天国在建都天京后,举行女试。天京女子传善祥中式第一名,派往东王府任东殿内簿书,替东王杨秀清批判军国大事。时人传有「棘闱先设女科场,女状元称传善祥」的诗句咏其事〔一〕。

  太平天国还有招贤的制度,凡有一材一艺,都网罗录用。对劳动人民尤为重视,称木匠、瓦匠、铜铁匠、吹鼓手为英雄人物。我们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轻视工匠,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吹鼓手在国家法典中更被定为贱民之列。太平天国的政权与封建社会的政权不同,故它对人才的衡量也就与封建社会不同,而一反封建社会的所为。中国劳动人民的才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扬眉吐气。这也就是太平天国招贤制度的根本精神。

  由於太平天国考试不论门第出身,取才不拘一格,所以网罗了各方面的人才。上面天朝田亩制度志中所引那一首地主阶级讥笑太平天国的「天朝一统四十二里半,文武各官三百六十行」的对联,它的后半联也恰恰说明了太平天国网罗人才的成就。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