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登录

〔双调〕殿前欢省悟(七首)

李伯瞻 元曲 ,719浏览, 0 评论,

去来兮,黄花烂熳满东篱。田园成趣知闲贵,今是前非,失迷途尚可追。回头易,好整理闲活计。团栾灯花,稚子山妻。
去来兮,黄鸡啄黍正秋肥。寻常老瓦盆边醉,不记东西,教山童替说知。权休罪,老弟兄行都申意:“今朝溷扰,来日回席。”
去来兮,青山邀我怪来迟。从他傀儡棚中戏,举目扬眉,欠排场占几回。痴儿辈,参不透其中意。止不过张公吃酒,李老如泥。
到闲中,闲中何必问穷通。杜鹃啼破南柯梦,往事成空。对青山酒一钟,琴三弄,此乐和谁共。清风伴我,我伴清风。
驾扁舟,云帆百尺洞庭秋。黄柑万颗霜初透,绿蚁香浮,闲来饮数瓯。醉梦醒时候,月色明如昼。白苹渡口,红蓼滩头。
好闲居,百年先过四旬余。浮生待足何时足,早赋归,莫遑遑盼仕途。忙回步,休直待年华暮。功名未了,了后何如?
醉醺醺,无何乡里好潜身。闲愁心上消磨尽,烂熳天真。贤愚有几人,君休问,曾亲见渔樵论。风流伯伦,憔悴灵均。
李伯瞻的〔双调·殿前欢〕由七首小令组成,总标题为《省悟》,每一首都反映了作者对仕途不可走的感悟以及共享天伦、躬耕田园、赏游山水的乐趣。

【赏析】
这组小令的第一、二、三首都以“去来兮”发端,显然是受了陶潜《归去来兮辞》的影响,在意境、遣辞、思想等方面效仿《归去来兮辞》,流露出归隐的思想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容易引起世人的共鸣。
第一首主要写对田园隐居生活总体的赞美。“黄花烂熳满东篱”一句,引用了陶渊明著名的诗篇《饮酒二十首·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意,选取了陶潜特别喜爱的菊花,描写了最具典型意义的隐居生活。东篱的菊花开得如此灿烂夺目,仿佛是在召唤误入尘网的人们归来享受这田园的闲趣。下面“今是前非,失迷途尚可追”,概括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的句意,察觉到迷途未远,今是昨非,宣告自己将退出官场归隐田园,流露出对官场的厌倦情绪。“好整理闲活计”,意思是说从此以后要好好安排一下闲适的隐居生活。结尾“团栾灯花,稚子山妻”两句,作者将山水之乐与天伦之乐与高官厚禄、却享受不到真正生活乐趣的仕宦生活作对比,指出真正的生活乐趣在于享受人生的天伦之乐,一家人和乐融融,灯前围坐,妻儿老少笑语频频,这样乐趣岂是尔虞我诈、争权夺势的宦海生涯所能享受到的呢?本曲用典平淡而文雅,体现了元曲本色当行的特色。
第二首写作者归隐田园后,与兄弟亲友把酒言欢,乐在其中,表现了田园亲友间的真挚情谊。“黄鸡啄黍正秋肥”一句,点明了时间正是秋天。以下“寻常老瓦盆边醉,不记东西,教山童替说知”,意思是说,村里自酿的酒刚刚酿好,虽是田家风味,却可开怀畅饮,与官场的应酬周旋全然不同。饮酒致醉,已经不辨东西南北,连回家的路都不记得了,还要让山童指路。“权休罪,老弟兄行都申意:‘今朝溷扰,来日回席’”,可以看出作者饮酒赋诗的才气。这几个饮酒的场景渲染了一种真实纯朴的气氛,和虚迎奉承的官形成鲜明的对比,褒贬之情自喻其中。
第三首着重表现了对官场的厌恶态度,除“青山邀我怪来迟”一句外,其他都是对官场现实的鞭挞和批判。“青山”一句抒发了归隐恨晚之意,然后就把官场的丑恶合盘托出,“从他傀儡棚中戏,举目扬眉,欠排场占几回”,作者把现实社会中那些装腔作势的官僚,比做傀儡戏棚中举目场眉的傀儡,被人操控着登台表演,表面上神气活现。可是戏演完了也就被弃置一旁,再也摆不了大排场。作者紧接着说道:“痴儿辈,参不透其中意。”然而,世上总有一班痴人参不透这其中的道理,不理解做官为宦只不过是虚幻一场,只不过是“张公吃酒,李老如泥”。作者最后引用唐代这一谚语,指出人生如戏,人在官场如被操控的傀儡,徒有虚名,表明了作者的厌恶之情。
这组小令的第四、五、六、七四首,描写了隐居生活的各种闲趣,这是热衷功名利禄的痴人所不能理解的,具有劝世自警的意味。第四首描写了归隐闲居的乐趣。“到闲中,闲中何必问穷通”,闲中自有闲中趣,所以没有必要互问贫富。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杜鹃啼破南柯梦,往事成空”两句,是说曾经出仕时也有着济世经国的理想,然而人生如梦,好梦易碎。“对青山酒一钟,琴三弄,此乐和谁共。”三句,又转而写隐居的乐趣,饮酒弹琴,怡然自得。最后两句“清风伴我,我伴清风”,顶真回环,得大自然之乐趣,底蕴深厚。
第五首写作者驾着小船游赏洞庭湖的秋色,表现了隐居的山水之乐。曲中“黄柑”之“黄”,“霜初透”之“霜”,“绿蚁”之“绿”,“白苹”之“白”,“红蓼”之“红”,五彩缤纷,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洞庭秋色图,表现了作者醉心于大自然的陶然之趣。这里没有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争斗,可以自由地享受大自然那赏心悦目的美景,可以尽情品味经霜的黄柑、新熟的美酒,痛快畅饮,无所顾忌,自由自在。在这样的湖光美景中,令读者也得到了美的享受,看到了作者的可爱之处。
第六首写作者年过不惑之况,对人生仕途提出看法。人生百年转瞬即逝,若现在还不从宦海抽身回头,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有的人穷尽一生,都是在盼登功名和追求财富,可是功名如海,仕途如海,还是赶紧回头是岸吧!所以作者提出的“百年先过四旬余,浮生待足何时足”、“功名未了,了后何如”等这些自我反省的话语,都是作者轻视功名、厌恶仕途的醒悟之词。这对整日甚至终生为追求官禄和功名的人来说,犹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使人觉悟。
第七首抨击了当时社会是非颠倒,贤愚不分的黑暗现实。小令开头“醉醺醺,无何乡里好潜身。闲愁心上消磨尽,烂熳天真”四句,看起来是写隐居的饮酒之趣,整日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乐以忘忧,一幅天真烂漫的样子。而实际上作者是借酒消愁,来逃避贤愚不分、忠奸不辨的黑暗现实。“贤愚有几人,君休问,曾亲见渔樵论”,说明千秋功过,自有百姓和后人评说,寓意深厚。“风流伯伦,憔悴灵均”,你看那身处晋代乱世的刘伶,风流倜傥,纵酒放达,他曾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相随,说:“死便埋我。”爱国诗人屈原,虽然洁身自好,到头来还是落得个行吟憔悴,自沉而死的下场。古人已矣,他们即使有高尚的人格,也只不过做了渔父樵夫谈古论今的话柄。作者用“无何乡”、“风流伯伦”、“憔悴灵均”这三个典故,批判了社会不分和贤愚不辨的黑暗现实,表现出对世风日下的愤激和不满。

发布于 2014-05-03 17:01:37

〔双调〕水仙子讥时 〔中吕〕阳春曲闺思(二首)

  • 华夏五千 四库全书 国学经典 乾隆大藏经 更多...

     ©2024 诗歌鉴赏 | 简体 - 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