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赏析】
燕子向来是一种喜鸟,小巧玲珑,叫声呢喃,娇媚动听。尤其是它们喜爱飞入屋梁筑巢,惹人怜爱。而且它们按时令来去,常常与人们对时令的敏感、对悲欢离合的情绪产生联系,所以燕子一直是文人笔下的爱物。早在《诗经》中就有多处对燕子的描写,比如“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等。自从中唐诗人刘禹锡写下了“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金陵五题·乌衣巷》)的千古名句之后,燕子又成了感叹兴亡的象征物。这首怀古诗脍炙人口,后人多模仿。北宋词人周邦彦在《西河·金陵怀古》中把燕子隐括为“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几句。赵善庆此首小令也是依照前人,感慨盛衰兴亡。
这首小令旨在“怀古”,然而却从咏燕着笔。开篇两句“来时春社,去时秋社”,重复“来”、“去”,突出了燕子候鸟的特征;“年年来去搬寒热”,想象新鲜奇特,将燕子趋热避寒说成是在搬运寒热。作者实际并非在歌咏燕子,而是在不变的年年来去和变化的寒来暑往中流露了作者对流光迅驶、世事变迁的感慨。“语喃喃,忙劫劫”,燕子在窃窃私语些什么,在春风中飞来飞去忙什么呢?原来是在找寻着它们筑过巢的王谢家的画堂。“春风堂上寻王谢”,这一“寻”字,比仅用“飞”字所含的意蕴丰富多了,既包含它们飞来飞去找寻的过程,也暗示着春风依旧,而王谢之家早已成为丘墟,唯余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等多重意蕴。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借燕子诉说兴亡之悲:“兴,多见些;亡,都尽说。”作者直接借燕之口发表议论,意味更加尖锐明确。
这首小令起笔由燕子生发,说燕子春去秋来,经历许多兴亡更替,最后也尽由它们评说,颇具婉约之风。
发布于 2014-05-03 1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