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四 - 维摩诘所说经注

历史今天:1988年11月15日 巴勒斯坦独立宣言发表
  1. 综合
  2. 乾隆大藏经
  3. 此土著述
  4. 维摩诘所说经注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四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四

菩萨品第四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

什曰。弥勒既绍尊位。又当于此土而成佛。众情所宗故先命之。弥勒维摩大小之量未可定也。或云。维摩虽大或有以而不成佛。或云。弥勒虽大将有为而故辞行或此是分身弥勒非其正体。以此三缘故有致屈之迹也。弥勒不堪便应超命文殊。而兼命余人者。将以一虽不堪众不可抑故。推众求能广命之也。亦欲令各称所闻以尽维摩之美也。肇曰。弥勒南天竺婆罗门姓。出此姓即以为名焉。

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肇曰。五百弟子皆已不任故复命菩萨者。将备显净名难酬德也。生曰。弥勒者婆罗门姓也。虽生兜率为诸天师。犹以本姓称焉。以其亲承佛弟子。使亦宜在众菩萨先也。

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

什曰。是人中说法也。此天以弥勒将上为天师。豫怀宗敬。故常来听法也。

说不退转地之行。

什曰。即无生法忍也。维摩诘不先遣忍心而先遣受记者。良由诸天见弥勒受记。故有补处之尊。遂系心成得。希想受记。故先明无受记。受记必由心生。故寻生以求记。生坏则记亡。故推世以去生也。肇曰。下呵云。实无发心亦无退者。以此而推。似存不退之行以劝发无上之心也。虽曰胜期。犹未免乎累。教迹不泯故致斯呵。然经云。补处大士心无不一。智无不周。应物而动。何阙之有。是由得失同怀修短迭应。利彼而动。无计诸己。故弥勒假有以启始。净名居宗以济终。互为郢匠器彼淳朴。虽复迹同儒墨致教不一。然相成之美实存其中矣。生曰。体如之行不复退转也。弥勒躬有此行而现得受记。今说之者将以引之使见利乐法。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生曰。阿耨多罗者无上也。三藐三者正遍也。菩提者彼语有之此无名也。实则体极。居终智慧也。然有三品。声闻也辟支佛也佛也。二乘各于其道为菩提耳。非所谓菩提也。唯佛菩提为无上正遍菩提也。一生者无复无量生余一生也。有两句义矣。

为用何生得受记乎。

生曰。弥勒向说行意以受记引之耳。不为说受记也。而彼生着情。便贪记以有行。斯则复是见菩提可得也。是以维摩诘即推弥勒受记为无。以呵其说行之意。遣彼着也。然后乃更释其见菩提心焉。夫受记者要以四事合成。一一推之皆无也。四事者。一以人受记为主。二以体如为本。三无无量生。四在一生中得佛。交在一生中。而以之受记。要应先推一生也。一生者举八万岁生唯一念现在。余皆过去未来也。故言为用何生得受弥勒记乎。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肇曰。发无上心修不退行受记成道。弥勒致教之本意也。今将明平等大道以无行为因无上正觉以无得为果。故先质弥勒。明无记无得然后大济群生一万物之致以弘菩提莫二之道也。夫有生则有记。无生则无记。故推斥三世。以何生而得记乎。

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

肇曰。别推三世明无生也。过去生已灭。已灭法不可谓之生也。生曰。无复有也。

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

肇曰。未来生未至则无法。无法以何为生。生曰。竟未有也。

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

肇曰。现法流速不住。以何为生耶。若生灭一时则二相俱坏。若生灭异时则生时无灭。生时无灭则法无三相。法无三相则非有为也。若尽有三相则有无穷之咎。此无生之说亦备之诸论矣。三世既无生。于何而得记乎。生曰。生时已去未始暂停。岂可得于中成佛耶。

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

肇曰。证无住义也。新新生灭。交臂已谢。岂待白首然后为变乎。生曰。引佛语证不住也。即时者不待变也。

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

什曰。实相常定故名正位。向以因缘明生非真实故无受记。今明生既非真则无生。无生则常定。常定中无受记也。

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生曰。次推无无量生也。夫无无量生者。体生是无故得之矣。苟体生是无。而无无量生者。无无量生。复何有哉。斯乃为正位者也。正位者永与邪别也。然则既以无无量生为正位者。无有受记。理自明也。以得菩提故有受记。复云无得菩提耳。前推生直推其体。今推无无量生。以正位推之者。生本根于痴爱。是有者之所惑。故宜于外推其体也。无无量生。原在悟理。是得者之所达。自应以正位于内明之也。

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

肇曰。上推有生无记。此推无生亦无记也。无生即七住无相真正法位也。此位为理。无记无成。弥勒于何受一生记乎。生曰。并质之也。

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

肇曰。如虽无生灭。而生灭不异如。然记莂起于生灭。冥会由于即真。故假如之生灭以明记莂之不殊也。生曰。复次推体如也。如生者。体如之时我本无如。如今始出为生也。如灭者。如是始悟中名义。尽菩萨最后心为灭也。夫为得佛之因。既在于始。又在其终。故言为从如生灭得受记耶。别本云从如起灭。什曰。此亦因其所存而遣之也。夫受记要由得如。本未得而今得。似若有起。如起则累灭。亦似有物于如中灭。故先问其起灭以明无起灭。一切人皆如以下更明如理无二无受记也。

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

肇曰。如非不生灭非有生灭。非不生灭。故假以言记。非有生灭。以知无记。生曰。如是悟理之法。故即以明之也。理既已如。岂复有如之生灭哉。苟无生灭。与夫未体者不容有异。何得独以为无上道之因耶。若非因者不得以之受记也。

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肇曰。万品虽殊未有不如。如者将齐是非一愚智以成无记无得义也。生曰。复次推人受记也。受记诚非为悟之法。已有体如在前。故复取其所体贴之以事。事既皆如。然后推焉。

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

肇曰。凡圣一如岂有得失之殊哉。生曰。夫如者无得与不得异也。既无得与不得异。而弥勒得者。是假以不得为得也。若弥勒以不得无得者。一切众生不得便应亦是此得之理矣。然则言众生亦应受记者。以明无弥勒实受记也。二者直二事也。异者二相殊也。其事既二。然后相与为异。故先言不二。后言不异也。已取如事在上。是以释但举如义也。

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肇曰。无相之相是菩提相也。生曰。菩提既是无相理极之慧。言得之者。得即是菩提相也。果是其相则非实矣。苟得非实。一切众生亦是此之得理也。所以然者。菩提本无不周。众生即是其相故也。夫授记言得菩提者。悬指之耳。今云弥勒得者。就语之也。既就得时而无得相。岂应悬指有得乎所指。苟已验无为。指理自冥矣。

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肇曰。本性常灭。今复何灭也。生曰。既得菩提至于灭度。于灭度中又无灭度也。故复极就其终以验之焉。灭度非慧。事止于灭。故不得如菩提释也。然终既至灭。始灭验矣。始若果灭。终岂灭哉。终苟不灭。众生亦此灭矣。唯验终以悟始者知其然耳。举佛明之者。佛既亲得灭度。又为悟之极。必可以定之也。且佛终日灭度众生。然知众生即涅槃相不复更灭。是尽为灭而不灭也。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

什曰。梵本云诳也。生曰。既无受记。岂得以受记引之耶。若引之以虚为诱诳也。

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

肇曰。平等之道实无发心亦无退者。而以不退之行诱其发心示其美记者何耶。生曰。明不应存行也。于发有退故须不退行耳。既无发退。何用行为。若恶发中有退而须不退行者。犹未免退矣。非所以不退。

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

肇曰。菩提以寂灭为相。生死同相。而诸天卑生死尊菩提。虽曰胜求更生尘累。宜开以正路令舍分别。曷为示以道记增其见乎。生曰。释诸天见菩提心也。先诃然后教矣。诃以遣着。教以释见。着为咎累。宜以诃遣之。见谓涉理。须以教释之焉。

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肇曰。自此下大明菩提义也。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其道虚玄妙绝常境。听者无以容其听。智者无以运其智。辩者无以措其言。像者无以状其仪。故其为道也。微妙无相不可为有。用之弥勤不可为无。故能幽鉴万物而不曜。玄轨超驾而弗夷。大包天地而罔寄。曲济群惑而无私。至能导达殊方开物成务玄机必察无思无虑。然则无知而无不知。无为而无不为者。其唯菩提大觉之道乎。此无名之法固非名所能名也。不知所以言故强名曰菩提。斯无为之道。岂可以身心而得乎。生曰。若见有菩提可得者则有相情也。苟以相为情者。岂能不以之起身心行乎。若以身心行求菩提者。则求之愈远者也。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什曰。菩提有三所谓罗汉缘觉如来。三人漏尽慧通达无阂乃名菩提。此已下叹菩提真解妙同实相。欲拟心求解亦当如是。亦明菩提即是实相以遣其着也。实相是菩提因亦名菩提也。余句类可寻知也。肇曰。妙会真性灭诸法相。故菩提之道与法俱寂。生曰。既不以相得菩提则无菩提相矣。若不能灭诸相者。岂得以寂灭为体哉。

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

肇曰。观生于缘。离缘即无观。

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

肇曰。行生于念。无念故无行也。

断是菩提舍诸见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

肇曰。诸见断妄想离乃名菩提也。

障是菩提障诸愿故。

肇曰。真道无欲障诸愿求也。

不入是菩提无贪着故。

肇曰。入谓受入可欲。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

肇曰。不异三空菩提义也。随顺本相谓之如。故系之以顺。常住不变谓之性也。故系之以住。到实相彼岸谓之际。故系之以至。

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

什曰。六识对于六尘未始相离。菩提所解出六尘之表。故言离也。肇曰。意与法为二。菩提无心。何法之有哉。

等是菩提等虚空故。

肇曰。无心于等而无不等。故谓若虚空也。

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什曰。智慧是菩提知他心也实相是智之因亦名知他心也。肇曰。菩提不有故无生灭。菩提不无故了知众生心也。

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肇曰。诸入内外六入也。内外俱空故诸入不会。诸入不会即菩提相也。

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肇曰。生死所以合烦恼之所缠。离烦恼故无合。无合即菩提也。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肇曰。外无形色之处。内无可名之实也。

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

肇曰。菩提无取舍。犹化人之无心也。

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

肇曰。内既常静。外乱无由生焉。

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

肇曰。性无不净故寂无不善。善寂谓善顺寂灭常净之道也。

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

肇曰。情有所取故攀于前缘。若离攀缘则无所取也。

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

肇曰。万法同体是非一致。不异于异者其唯菩提乎。

无比是菩提无可谕故。

肇曰。第一大道无有两迳独绝群方。故以无谕。

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肇曰。诸法幽远难测。非有智之所知。以菩提无知故无所不知。无知而无不知者微妙之极也。生曰。种种明之者美而咏之也。岂曰为美以发人情矣。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

生曰。弥勒先引使乐法。然后维摩诘除其病情。所以得忍也。斯则相与成化。有何屈哉。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光严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

生曰。托在常出实有以也。

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

生曰。城门是人所凑处故得因广化功也。作礼者迹同乡党现修长幼礼也。

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

生曰。交从外来。故可寄问以取其来自有从也。

答我言吾从道场来。

什曰。以光严心乐道场故。言从道场以发悟其心也。光严虽欲得道场。而未知所以得。得必由因故为广说万行。万行是道场因。而言道场者是因中说果也。复次佛所坐处。于中成道故名道场。善心道场亦复如是。广积众善故佛道得成。是以万善为一切智地。乃真道场也。肇曰。闲宴修道之处谓之道场也。光严志好闲独。每以静处为心。故出毗耶将求道场。净名悬鉴故现从外来。将示以真场启其封累。故逆云吾从道场来。从道场来者。以明道无不之场无不在。若能怀道场于胸中遗万累于身外者。虽复形处愦闹迹与事邻。举动所游无非道场也。生曰。得佛之处也。

我问道场者何所是。

肇曰。会其所求故寻问也。生曰。夫得佛由行。行乃是道之场矣。然寄在地成地有其名耳。既据答于常。是从地来也。又迹在不闇。故复得问何所是以招下答之焉。

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肇曰。修心进道无乱之境便是道场耳。若能标心为主万行为场不越方寸道自修者乃真道场也。曷为近舍闲境而远求空地乎。直心者。谓内心真直外无虚假。斯乃基万行之本。坦进道之场也。自此已下备列诸行尽。是修心之闲地弘道之净场也。生曰。以无虚假为怀者必得佛也。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肇曰。心既真直则能发迹造行。发迹造行则事业斯办众行俱举也。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

肇曰。既能发行则树心弥深。树心弥深则功德弥增者也。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什曰。道心明正不随异路不错也。肇曰。直心本行转深则变为菩提心也。此心直正故所见不谬。凡弘道者要始此四心。四心既生则六度众行无不成也。

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

肇曰。施不望报无相行也。夫言有不失。无言无不失有。有无异说而不乖其本者其唯大乘道乎。何则言有以明非无。不言有也。言无以明非有。不言无也。然则万行虽殊以无相为体。无而不无故即有为实。有而不有故施戒为一。然此经前后至于辩列众行有无不同。苟能领其所同则无异而不同也。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

肇曰。未有戒具而愿不具者。

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阂故。

肇曰。忍忿则心存怀忿则心阂。

精进是道场不懈退故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

肇云万法弥广。现若目前智慧之能也。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

肇曰。等心怨亲欲其安乐慈行也。

悲是道场忍疲苦故。

肇曰。见苦必赴不避汤炭悲行。

喜是道场悦乐法故。

什曰。慈虽假想与众生乐乐从慈起。还见其受苦其心悲恻。则入悲心欲令常得此乐。次入喜心。喜心虽是假想而作意欲令常乐。故异于慈心也。复次慈心与乐。喜心直观其得乐其心欢喜耳。肇曰。以己法乐乐彼同悦喜行也。

舍是道场憎爱断故。

肇曰。夫慈生爱。爱生着。着生累。悲生忧。忧生恼。恼生憎。慈悲虽善而累想已生。故两舍以平等观。谓之舍行也。

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

肇曰。解脱八解脱也。观青为黄观黄为青。舍背境界从心所观谓之背舍。

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

什曰。一惠施。惠施有二种。施下人以财。施上人以法施二爱语。爱语复有二种。于下人则以暖言将悦。于上人则以法语慰谕。皆以爱心作爱语也。三利行。利行亦有二种。下人则为设方便令得俗利。上人则为作方便令得法利。四同事。同事亦有二种。同恶人则诱以善法同善人则令增善根。随类而入。事与彼同故名同事也。肇曰。方便起乎弘化。四摄生乎来众焉。

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肇曰。闻不能行。与禽兽同听也。

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

什曰。或以事伏心。或以理伏心。今正观则以无常等观制伏其心也。肇曰。心之性也强梁则观邪。调伏则观正也。

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

什曰。道品断受生故名舍有为。亦以空空三昧等舍三三昧及一切善法故名舍也。肇曰。三十七品无为之因也。

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

什曰。小乘中说四谛。大乘中说一谛。今言谛是则一谛。一谛实相也。俗数法虚妄。谓言有而更无。谓言无。而更有。是诳人也。见余谛谓言必除我惑。而不免妄想。亦是诳也。今一谛无此众过故不诳人也。从一谛乃至诸法无我是诸法实相。即一谛中异句异味也。由此一谛故佛道得成。一谛即是佛因故名道场也。肇曰。四谛真实无虚诳也。

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

肇曰。十二缘起因缘相生无穷尽也。悟其所由则智心自明。智心既明则道心自成。然则道之成也乃以缘起为地故即以为道场也。

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

肇曰。烦恼之实性、众生之无我、诸法之空义。皆道之所由生也。

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

肇曰。此即是佛所得也。虽则非佛名为场总名为佛佛即道也。上以菩萨行为场。今果中以佛为道。众事为场也。

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三明是道场无余阂故。

肇曰。降魔兵而不为所动。游三界而不随其趣。演无畏法音而无难。具佛三十二业而无阙。三明通达而无阂。斯皆大道之所由生也。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一切智故。

什曰。二乘法以三十四心成道。大乘中唯以一念则豁然大悟具一切智也。肇曰。一切智者智之极也。朗若晨曦众冥俱照。澄若静渊群象并鉴。无知而无所不知者其唯一切智乎。何则夫有心则有封。有封则有疆。封疆既形则其智有涯。其智有涯则所照不普。至人无心。无心则无封。无封则无疆封疆既无则其智无涯。其智无涯则所照无际。故能以一念一时毕知一切法也。一切智虽曰行标。盖亦万行之一耳。会万行之所成者其唯无上道乎。故所列众法皆为场也。生曰。一念无不知者始乎大悟时也。以向诸行终得此事故以名焉。以直心为行初。义极一念知一切法。不亦是得佛之处乎。

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

生曰。若行上诸行皆使应诸波罗蜜者。无复生死往来也。然有之者随应出也。出若为应。岂非道场来耶。推向所明。便知其然矣。

住于佛法矣。

肇曰。若能应上诸度以化天下者。其人行则游道场。止则住佛法。举动所之无非道场也。生曰。应悟群生为佛义矣。既从行来而理极于斯故云住也。

说是法时五百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佛告持世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住于静室时魔波旬。

什曰。波旬秦言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亦名为恶中恶。恶有三种。一曰恶。二曰大恶。三曰恶中恶。若以恶加己还以恶报。是名为恶。若人不侵己。无故加害。是名大恶。若人来供养恭敬。不念报恩而反害之。是名恶中恶。恶中恶魔王。恶最甚也。诸佛常欲令众生安隐。而反坏乱故言甚也。肇曰。波旬秦言或名杀者或名极恶。断人善根因名杀者。违佛乱僧罪莫之大故名极恶也。

从万二千天女状如帝释。

什曰。释是佛弟子。知其不疑故作释形来也。持世不作意观他心故不见也。生曰。魔者害人智慧命之称也。恶中之恶谓之波旬也。夫善恶理隔无相干之道。况乎至善之与极恶得相恼哉。而有其事者。皆大权菩萨托以为化然也。诚以为托要使迹全是也。迹是为何。此虽善交是人。彼虽恶居为天。天可以恶降迹。人亦标善致改。可假之良其不然乎。状若帝释者。帝释是佛弟子。常宗有道。故以其状使持世不觉也。持世迹在沙门。而沙门以化人为体。彼有非法必致教矣。可得因之有女事惑焉。

鼓乐弦歌来诣我所与其眷属稽首我足合掌恭敬于一面立我意谓是帝释。

肇曰。魔以持世宴静欲乱其心。若现本形恐不与言。故变为释像。时持世不以通观故谓是帝释也。生曰。彼事是帝释也。持世据人言之故可云尔也。

而语之言善来憍尸迦。

什曰。憍尸姓也。字摩迦陀。肇曰。憍尸迦帝释姓也。

虽福应有不当自恣。

生曰。以供养而来故善之也。从女弦歌是自恣法也。福有而自恣者复为罪之根也。

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

生曰。五欲者五情所欲也。夫用为自恣。宝之必深。若觉其无常。然后能以之求本矣。

于身命财而修坚法。

什曰。若虽有命而不能行道。无异禽兽之命。若于今能不惜身命修行善者。则来世所得命必能修善行道。是名清净之命。非为使生也。肇曰。坚法。三坚法。身命财宝也。若忘身命弃财宝去封累而修道者。必获无极之身无穷之命无尽之财也。此三天地焚而不烧。劫数终而不尽。故名坚法。以天帝乐着五欲不虑无常故劝修坚法也。生曰。以求善本事也。身既无常。便应运使为善。命既危脆。便应尽以行道。财有五家。便应用为施与。此皆无常所不能坏。谓之坚法也。

即语我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扫洒。

生曰。因其说法故可诡以从善。实欲以女乱之。

我言憍尸迦无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门释子。

肇曰。持世菩萨时为比丘也。生曰。向教其行施。彼既从之。理应为受。然非所宜。夫施者之怀唯欲人取。故言勿以向语其施要我使受也。言沙门释子者明己理所不应。非苟逆人善也。

此非我宜所言未讫维摩诘来谓我言非帝释也是为魔来娆固汝耳。

生曰。因其不觉故复可得托语。以明魔不能隐于己也。斯则力能制之矣。将欲使魔惧有不得不与之迹。固者非虚焉。

即语魔言是诸女等可以与我如我应受。

肇曰。以持世未觉故发其状也。将化诸女故现从其索。我为白衣。应受此女。曷为以与沙门释子乎。生曰。施本唯欲舍物。不应择主。既能行之便应与我。我是受此物者。

魔即惊惧念维摩诘将无恼我。

生曰。既不能隐于维摩诘。知力必不如。复得发斯念也。

欲隐形去而不能隐尽其神力亦不得去。

肇曰。净名神力之所制也。生曰。现尽魔之神力也。

即闻空中声曰波旬以女与之乃可得去。

肇曰。净名以魔迷固故化导之也。生曰。非维摩诘则是持世也。亦可魔自作之耳。

魔以畏故俯仰而与。

生曰。权其轻重留女。故当胜自不得去也。

尔时维摩诘语诸女言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什曰。女人从主为心。属魔则受邪教。属菩萨则从道化。故受而诲之。肇曰。在魔故从欲教。在我宜从道教也。生曰。既以与我便属于我。不得不从我教也。

即随所应而为说法令发道意复言汝等已发道意。

生曰。发道意不可苟从于人。故复为说法使其悟。然后为发也。

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

什曰。夫鱼之为性惟水是依。女人之性唯乐是欲。初发道意自厉修善。未能乐也。积德既淳则欣乐弥深。经难不变。履苦愈笃。内心爱乐外无余欢。令其以此自娱。则厌天乐。自此以下列万法者。旨取法中之乐不取法也。肇曰。女人之性唯欲是乐。以其初舍天乐故示以法乐。夫能以弘道为美积德为欣者。虽复经苦履难而不改其美。天地所重无易其欣。以此自娱乐之极也。岂五欲之所存。自此下备列诸行以明超世之道。至欢之所由生也。生曰。入理未深不能无乐。若无有代必思旧乐而退矣。故说法乐以易其昔五欲乐也。

天女即问何谓法乐答曰乐常信佛。

生曰。魔天以不信正为本。故令信佛也。夫理本无定。苟能乐之则为乐矣。既乐而恒。又益乐也。

乐欲听法乐供养众。

什曰。三宝中生信也。肇曰。信而后悦莫若三宝也。

乐离五欲。

什曰。是信戒也。得四信时先信法次信佛后信僧及戒也。问曰。四信云何先信法次信佛后信僧及戒耶。答曰。譬如人重病服药。若病愈则信药妙。药妙必由师则信师也。虽师妙药良要由善看病人则信看病人也。三事虽妙。要由我能消息则信我也。法中四信亦复如是。观实相见谛时烦恼即除则信法妙也。三宝虽妙要行之由我。我戒业清净故累病得除则信戒也。深信四法心常悦豫。可以谐神通性。故非天乐所拟哉。

乐观五阴如怨贼乐观四大如毒蛇乐观内入如空聚。

什曰。如方便品中说也。肇曰。善恶必察何乐如之。

乐随护道意。

什曰。谓能将御无上道心。令不忘失不错乱也。肇曰。将护无上道心令无差失。

乐饶益众生乐敬养师乐广行施乐坚持戒乐忍辱柔和。

什曰。如羼提比丘。虽割截身体心愈欣乐恬然无变。法中生乐类如此也。

乐勤集善根乐禅定不乱乐离垢明慧。

什曰。世俗慧中不能生乐。要得无漏慧离尘垢则至乐自生也。

乐广菩提心。

什曰。令众生同己。无所齐限故言广也。肇曰。彼我兼得谓之广也。

乐降伏众魔。

肇曰。众魔四魔也。

乐断诸烦恼。

肇曰。诸烦恼众结之都名。

乐净佛国土乐成就相好故修诸功德乐严道场。

肇曰。道场如释迦文佛菩提树下初成道处三千二百里金刚地为场。诸佛各随国土之大小而取场地之广狭无定数也。

乐闻深法不畏。

什曰。心无近着。心不邪疑。又能信诸佛有不思议法。故能闻深法心不生畏也。肇曰。乐法之情不深者。闻深法必生畏也。

乐三脱门不乐非时。

什曰。功行未满则果不可得。未至而求得是非时行也。肇曰。三脱空无相无作也。缚以之解谓之脱。三乘所由谓之门。二乘入三脱门不尽其极。而中路取证。谓之非时。此大士之所不乐也。

乐近同学乐于非同学中心无恚阂。

什曰。我学大乘。彼亦如是。是名同学。所习不同名不同学。处同则乐。处异亦夷。其心平等无增减也。肇曰。异我自彼。曷为生恚。非同学外道党也。

乐将护恶知识乐近善知识乐心喜清净。

什曰。于诸禅定及实法中清净喜也。肇曰。清净实相真净法也。

乐修无量道品之法。

什曰。是上所说之余一切善法也。肇曰。法乐无量。上略言之耳。生曰。始于信终于道品。背随魔所病而明义焉。

是为菩萨法乐于是波旬告诸女言我欲与汝俱还天宫。

肇曰。先闻空声畏而言与非其真心。故欲俱还。生曰。本不实与故可得唤其还去也。复恐其不去以天宫诱之。夫本同而变反化则易。将女还宫。实在斯也。

诸女言以我等与此居士。

生曰。既已属人不得自在。若欲窃去彼自有力俱不得脱也。答其唤还之语矣。

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五欲乐也。

肇曰。已属人矣。兼有法乐。何由而反也。生曰。明已自更有乐不乐五欲乐也。答其以天宫诱之之语也。

魔言居士可舍此女。

什曰。先无真与之心。见维摩诘教化已毕知其不惜。故请之耳。

一切所有施于彼者是为菩萨。

肇曰。净名化导既讫。魔知其不吝。故从请也。菩萨之道一切无吝。想能见还也。生曰。女诚不乐天宫故不去。苟主遣之亦不得自在。故还乞之也恐不必得。是以说法也。

维摩诘言我已舍矣汝便将去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

什曰。居士以女还魔则魔愿具足。故因发愿令众生得法愿具足。此是维摩诘愿也。肇曰。因事兴愿菩萨常法也。以女还魔魔愿具满。故因以生愿。愿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如魔之愿满足也。

于是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

肇曰。昔在魔宫以五欲为乐。今在菩萨以法乐为乐。复还魔天当何所业耶。生曰。既不复乐于魔宫。当复有理使乐之不耶。

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

肇曰。将远流大法之明以照魔宫痴冥之室故说此门也。生曰。以此法门便得乐魔宫也。

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

肇曰。自行化彼则功德弥增法光不绝名无尽灯也。

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

肇曰。报恩之上莫先弘道。

尔时天女头面礼维摩诘足随魔还宫忽然不现世尊维摩诘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辩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佛告长者子善德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自于父舍。

什曰。从父得。不从非法得。故名父舍也。肇曰。元嗣相承祖宗之宅名父舍焉。

设大施会。

什曰。大施会有二种。一不用礼法但广布施。二用外道经书种种礼法祭祀兼行大施。今善德礼法施也。生曰。婆罗门法七日祀梵天。行大施期生彼也。言已承嫡继业于父舍然也。寄之可以致明法施之大矣。

供养一切沙门。

什曰。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门。异学能大论议者。名外道也。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什曰。乞人有三种。一沙门二贵人三下贱。随其所求皆名为乞人也。

期满七日。

什曰。是第七日。所以乃至第七方来讥者。欲令其功德满心淳熟也。生曰。本期七日而满也。须满然后呵者。满为功成必恃焉。

时维摩诘来入会中谓我言长者子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

肇曰。天竺大施会法于父舍开四门。立高幢告天下。诸有所须皆诣其舍。于七日中倾家而施。以求梵福。时净名以其俗施既满将进以法施。故先讥其所设以明为施之殊也。生曰。非谓大也。

当为法施之会。

生曰。施从理出为法施也。为会谓辨具足也。

何用是财施会为。

什曰。见其布施不行随喜而反讥嫌者。施有三种。一财施二心施三法施。以财施人为布施。慈心等心与人乐为心施。说法利人名为法施。亦菩萨所行众善皆为饶益众生。饶益众生有二种。一即时饶益。二为饶益因。此二者皆名法施。今欲令善德行法施心施故去其财施。也。肇曰。夫形必有所碍。财必有所穷。故会人以形者不可普集。施人以财者不可周给且施既不普财不益神。未若会群生于十方而即之本土。怀法施于胸中而惠无不普。以此而会。会无不均。以此而施。施不遗人。曷为置殊方而集近宾。舍心益而独润身乎。生曰。财是有限之物。施从此出。理自不得普而等也。

我言居士何谓法施之会。

生曰。旨问法施会为大之理也。

法施会者无前无后。

什曰。财施不能一时周则有前后。若法施之会一时普至。若一起慈心。则十方同缘。施中之等莫先于此。故曰无前后也。

一时供养一切众生。

生曰。佛为真梵天也。行法以供养则祠之矣。终必生其境也。又此为施理无不周亦无不等。无不等者不先于此而后彼也。无不周者能一时与之。

是名法施之会。

肇曰。夫以方会人。不可一息期。以财济物。不可一时周。是以会通无际者弥纶而不漏。法泽冥被者不易时而周覆。故能即无疆为一会。而道无不润。虚心怀德而万物自宾。曷为存濡沫之小惠舍夫江海之大益。置一时之法养而设前后之俗施乎。

何谓也。

肇曰。群生无际而受化不俱。欲无前无后一时而养者何谓耶。生曰。问为会之方也。

谓以菩提起于慈心。

什曰。起慈心也。有三种。凡夫为生梵天。二乘则为求功德。菩萨则为求佛度脱众生。今欲令其为求佛道而起慈心。自此已下随文求义。不必尽类。但令不乖法施耳。肇曰。夫财养养身。法养养神。养神之道存乎冥益。冥益之义岂待前后。经曰。一人出世天下蒙庆。何则群生流转以无穷为路。冥冥相承莫能自反。故大士建德不自为身。一念之善皆为群生。以为群生故愿行俱果。行果则己功立。愿果则群生益。己功立则有济物之能。群生益则有反流之分。然则菩萨始建德于内。群生已蒙益于外矣。何必待哺养启导然后为益乎。菩提者弘济之道也。是以为菩提而起慈心者。一念一时所益无际矣。生曰。施是救物之怀。以四等为主。故先明焉。然要在行实四等也。虚则不成法施会矣慈本所念在彼。理不得偏。不偏念者唯欲普益也。菩提既无不等。又能实益。若以此理为怀。岂虚也哉。

以救众生起大悲心。

什曰。若起悲而不为救物者。乖于悲也。当为救物而起悲心。肇曰。大悲之兴救彼而起。所以悲生于我而天下同益也。生曰。悲本所念在苦欲拔之也。若以实救为悲。悲之大者也。

以持正法起于喜心。

什曰。凡夫及小乘则见众生乐故起喜心。今欲令持正法故起喜心。心于法中生喜也。肇曰。欲令彼我俱持正法。喜以之生也。生曰。喜本欣彼得离非法。是意存法也。若以持正法为喜。喜之实者也。

以摄智慧行于舍心。

什曰。凡夫及小乘为舍怨亲故行舍心。今欲令其为平等智慧一切舍离以行舍心。复次舍心中唯见众生无分别想。同于无明。欲令其舍心中行智慧也。肇曰。小舍舍于怨亲。大舍舍于万有舍万有者正智之性也。故行舍心以摄智慧。生曰。舍以舍憎爱为怀也。摄智慧慧无不摄也。若以无不摄慧为舍者。舍亦无不舍也。

以摄悭贪起檀波罗蜜以化犯戒起尸波罗蜜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蜜。

肇曰。忿生于我。无我无竞。别本云。以无我法起忍。什曰。初行忍时则为我求福。习行既深则忘我而忍。复次若能即我无我则无受苦者。无受苦者故能无事不忍。若以无我行忍则其福无尽。譬如水中生火无能灭尽者也。

以离身心相。

什曰。远离有二种。身栖事表名身远离。心无累想名心远离。于身心不着亦名为远离也。

起毗梨耶波罗蜜。

肇曰。精进之相起于身心。而云离身心相者。其唯无相精进乎。

以菩提相起禅波罗蜜。

什曰。令其为佛道故以起禅。不为乐及受福。复次梵本中。菩提相亦名寂灭相。当为此相起禅也。肇曰。菩提之相无定无乱。以此起禅。禅亦同相。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罗蜜。

什曰。欲令其标心大觉不为名利也。肇曰。在佛名一切智。在菩萨名般若。因果果名也。然一切智以无相为相。以此起般若。般若亦无相。因果虽异名其相不殊也。

教化众生而起于空。

什曰。是弃众生法也。当为化众生而起空也。肇曰。存众生则乖空义。存空义则舍众生。善通法相。虚空其怀。终日化众生终日不乖空也。

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

什曰。无相则绝为。故诲令不舍也。肇曰。即有而无。故能起无相。即无而有。故能不舍。不舍故万法兼备。起无故美恶齐旨也。

示现受生而起无作。

什曰。无作不作受生行也。无作则绝于受生。故诲令为示现而起无作也。肇曰。作谓造作生死也。为彼受生者非作生而受生也。是以大士受生常起无作。

护持正法起方便力。

什曰。无方便慧则取相。取相则坏正法。有方便慧则无取相。无取相则是持正法。

以度众生起四摄法。

肇曰。非方便无以护正法。非四摄无以济群生。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于身命财起三坚法于六念中起思念法。

肇曰。念佛法僧施戒天六念也。

于六和敬起质直心。

什曰。欲令众和要由六法。一以慈心起身业。二以慈心起口业。三以慈心起意业。四若得食时减钵中饭供养上座一人下座二人。五持戒清净。六漏尽智慧。若行此六法则众常和顺无有乖诤。昔有二众共行诤。佛因是说六和敬也。肇曰。以慈心起身口意业为三也。四若得重养与人共之。五持戒清净。六修漏尽慧。非直心无以具六法。非六法无以和群众。群众不和非敬顺之道也。

正行善法起于净命。

肇曰。凡所行善不以邪心为命。

心净欢喜起近贤圣不憎恶人起调伏心。

肇曰。近圣生净喜。见恶无憎心。

以出家法起于深心。

什曰。出家则能深入佛法具行净戒。肇曰。出家之法非浅心所能弘也。

以如说行起于多闻。

肇曰。闻不能行非多闻也。

以无诤法起空闲处。

什曰。与物无逆又不乖法是名无诤。当为此而起闲居也。肇曰。忿竞生乎众聚。无诤出乎空闲也。

趣向佛慧起于宴坐。

肇曰。佛慧深远。非定不趣。

解众生缚起修行地。

什曰。谓修禅定道品法也。当为兼解众缚起修行地。不应自为而修行也。肇曰。己行不修安能解彼矣。

以具相好及净佛土起福德业。

什曰。一切善法分为二业。谓福德慧明业也。六度中前三度属福德。后三度属慧明。二业具足必至佛道。譬如两轮能有所至。福德业则致相好净土诸果报也。慧明业得一切智业者也。

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

肇曰。大乘万行分为二业。以智为行标故别立智业。诸行随从故总立德业。凡所修立非一业所成。而众经修相净土系以德业。知念说法系以智业。此盖取其功用之所多耳。未始相无也。

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慧业。

肇曰。决定审理谓之智造心分别谓之慧。上决众生念定诸法相然后说法。故系之以智。今造心分别法相令入一门。故系之以慧也。别本云。智业慧业。什曰。二业中慧明胜。故有二种分别。内自见法名为慧。外为众生知其心相决定不疑而为说法名为智也。

断一切烦恼。

什曰。即慧明业也。

一切障阂。

什曰。还总福德慧明二业。二业具则罪阂悉除。下二句亦总二业也。

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业。

肇曰。无善不修故无恶不断也。

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法。

什曰。佛法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出世者名为助佛道法也。肇曰一切智慧即智业也。一切善法即德业也。助佛道法大乘诸无漏法也。智德二业非有漏之所成。成之者必由助佛道法也。生曰。若尽以一切智慧一切善法为助佛道之法者。法施会必办矣。

如是善男子是为法施之会。

肇曰。若能备上诸法。则冥润无涯。其为会也不止一方。其为施也不止形骸。不止形骸故妙存济神。不止一方故其会弥纶。斯可谓大施。可谓大会矣。

若菩萨住是法施会者为大施主。

生曰。无不与大之极。

亦为一切世间福田。

什曰。若行财施但名施主不名福田。若行法施亦名施主又名福田。肇曰。福田。谓人种福于我。我无秽行之稊稗。人获无量之果报。福田也。生曰。施主易。受施难也。要当德必能福然后是耳。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婆罗门众中二百人。

什曰。既用其礼法。亦以其有福德智慧故以为坐之宗主也。

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时心得清净。

肇曰。心累悉除得清净信也。

叹未曾有稽首礼维摩诘足即解璎珞价直百千以上之。

生曰。七日施而此物在者。最所重也。而以上维摩诘者。现崇法施情也。

不肯取。

什曰。本来意为说法故。亦为讥财施故。怀此二心。所以不受者也。

我言居士愿必纳受随意所与维摩诘乃受璎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难胜如来。

肇曰。上直进以法施。未等致施之心。故施极上穷下。明施心平等。以成善德为施之意也。

一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

什曰。以彼佛威德殊胜国土清净。将欲发起众会令生胜求。故先奉施后使其见也。

又见珠璎在彼佛上变成四柱宝台。

什曰。为善德现将来果报如此之妙也。

四面严饰不相障蔽。

生曰。分作二分者欲以明等也。现神力验法施也。

变成四柱宝台。岂财施能为之乎。是法施会然也。故能无不周耳。

时维摩诘现神变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

什曰。施佛以地胜故心浓。施贫以地苦故悲深。是以福田同相致报一也。

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法施。

肇曰。若能齐尊卑一行报以平等悲而为施者。乃具足法施耳。生曰。用心如此非财之施也。乃所以具足法施会也。

城中一最下乞人见是神力闻其所说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

肇曰。三万二千菩萨皆说不任之缘。文不备载之耳。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