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天之道第七十七
循天之道第七十七
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也。天有两和,以成二中,岁立其中,用之无穷,是北方之 中用合阴,而物始动于下,南方之中用合阳,而养始美于上。其动于下者,不得东方之和不 能生,中春是也;其养于上者,不得西方之和不能成,中秋是也。然则天地之美恶在?两和 之处,二中之所来归,而遂其为也。是故东方生而西方成,东方和生,北方之所起;西方和 成,南方之所养长;起之,不至于和之所不能生;养长之,不至于和之所不能成;成于和, 生必和也;始于中,止必中也;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 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诗云:“不刚不柔,布 政优优。”此非中和之谓与!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 极命。男女之法,法阴与阳,阳气起于北方,至南方而盛,盛极而合乎阴;阴气起乎中夏, 至中冬而盛,盛极而合乎阳;不盛不合。是故十月而壹俱盛,终岁而乃再合,天地久节,以 此为常,是故先法之内矣,养身以全,使男子不坚牡,不家室,阴不极盛,不相接,是故身 精明难衰而坚固,寿考无忒,此天地之道也。天气先盛牡而后施精,故其精固,地气盛牝而 后化,故其化良。是故阴阳之会,冬合北方,而物动于下,夏合南方,而物动于上,上下之 大动,皆在日至之后,为寒,则凝在裂地,为热,则焦沙烂石,气之精至于是。故天地之 化,春气生,而百物皆出,夏气养,而百物皆长,秋气杀,而百物皆死,冬气收,而百物皆 藏。是故惟天地之气而精,出入无形,而物莫不应,实之至也。君子法乎其所贵,天地之阴 阳当男女,人之男女当阴阳,阴阳亦可以谓男女,男女亦可以谓阴阳。天地之经,至东方之 中,而所生大养,至西方之中,而所养大成,一岁四起,业而必于中,中之所为,而必就于 和,故曰和其要也。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诚择其和者, 以为大得天地之奉也。天地之道,虽有不和者,必归之于和,而所为有功;虽有不中者,必 止之于中,而所为不失。是故阳之行,始于北方之中,而止于南方之中;阴之行,始于南方 之中,而止于北方之中。阴阳之道不同,至于盛,而皆止于中,其所始起,皆必于中,中 者,天地之太极也,日月之所至而却也,长短之隆,不得过中。天地之制也,兼和与不和, 中与不中,而时用之,尽以为功,是故时无不时者,天地之道也。顺天之道,节者、天之制 也,阳者、天之宽也,阴者、天之急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 而美于和,是故物生皆贵气而迎养之,孟子曰:“我善养吾疾然之气者也。”谓行必终礼, 而心自喜,常以阳得生其意也。公孙之养气曰:“里藏泰实则气不通,泰虚则气不足,热胜 则气□,寒胜则气□,泰劳则气不入,泰佚则气宛至,怒则气高,喜则气散,忧则气狂,惧 则气慑,凡此十者,气之害也,而皆生于不中和。故君子怒则反中,而自说以和;喜则反 中,而收之以正;忧则反中,而舒之以意;惧则反中,而实之以精。”夫中和之不可不反如 此。故君子道至气则华而上,凡气从心,心、气之君也,何为而气不随也,是以天下之道 者,皆言内心其本也。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 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鹤之所以寿者,无宛气于中,是故食在;猿之所以寿者, 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天气常下施于地,是故道者亦引气于足,天之气常动而不滞,是故 道者亦不宛气。苟不治,虽满不虚,是故君子养而和之,节而法之,去其群泰,取其众和, 高台多阳,广室多阴,远天地之和也,故圣人弗为,适中而已矣。法人八尺,四尺,其中 也,宫者,中央之音也,甘者,中央之味也,四尺者,中央之制也;是故三王之礼,味皆尚 甘,声皆尚和,处其身,所以常自渐于天地之道,其道同类,一气之辨也,法天者,乃法人 之辨。天之道,向秋冬而阴来,向春夏而阴去,是故古之人霜降而迎女,在泮而杀内,与阴 俱近,与阳俱远也。天地之气,不致盛满,不交阴阳;是故君子甚爱气而游于房,以体天 也。气不伤于以盛通,而伤于不时天幷;不与阴阳俱往来,谓之不时;恣其欲而不顾天数, 谓之天幷。君子治身不敢违天,是故新牡十日而一游于房,中年者倍新牡,始衰者倍中年, 中衰者倍始衰,大衰者以月当新牡之日,而上与天地同节矣,此其大略也。然而其要皆期于 不极盛不相遇,疏春而旷夏,谓不远天地之数,民皆知爱其衣食,而不爱其天气,天气之于 人,重于衣食,衣食尽,尚犹有闲,气尽而立终。故养生之大者,乃在爱气,气从神而成, 神从意而出,心之所之谓意,意劳者神扰,神扰者气少,气少者难久矣;故君子闲欲止恶以 平意,平意以静神,静神以养气,气多而治,则养身之大者得矣。古之道士有言曰:“将欲 无陵,固守一德。”此言神无离形,而气多内充,而忍饥寒也。和乐者,生之外泰也,精神 者,生之内充也,外泰不若内充,而况外伤乎!忿恤忧恨者,生之伤也,和说劝善者,生之 养也,君子慎小物而无大败也,行中正,声向荣,气意和平,居处虞乐,可谓养生矣。凡养 生者,莫精于气,是故春袭葛,夏居密阴,秋避杀风,冬避重漯,就其和也;衣欲常漂,食 欲常饥,体欲常劳,而无长佚居多也。凡天地之物,乘于其泰而生,厌于其胜而死,四时之 变是也。故冬之水气,东加于春而木生,乘其泰也;春之生,西至金而死,厌于胜也;生于 木者,至金而死,生于金者,至火而死;春之所生,而不得过秋,秋之所生,不得过夏,天 之数也。饮食臭味,每至一时,亦有所胜,有所不胜,之理不可不察也。四时不同气,气各 有所宜,宜之所在,其物代美,视代美而代养之,同时美者杂食之,是皆其所宜也。故荠以 冬美,而荼以夏成,此可以见冬夏之所宜服矣。冬,水气也,荠,甘味也,乘于水气而美 者,甘胜寒也,荠之为言济与,济,大水也;夏,火气也,荼,苦味也,乘于火气而成者, 苦胜暑也。天无所言,而意以物,物不与群物同时而生死者,必深察之,是天之所以告人 也。故荠成告之甘,荼成告之苦也,君子察物而成告谨,是以至荠不可食之时,而尽远甘 物,至荼成就也。天所独代之成者,君子独代之,是冬夏之所宜也。春秋杂物其和,而冬夏 代服其宜,则当得天地之美,四时和矣。凡择美之大体,各因其时之所美,而违天不远矣。 是故当百物大生之时,群物皆生,而此物独死,可食者,告其味之便于人也,其不可食者, 告杀秽除害之不待秋也,当物之大枯之时,群物皆死,如此物独生,其可食者,益食之,天 为之利人,独代生之,其不可食,益畜之,天愍州华之间,故生宿麦,中岁而熟之,君子察 物之异,以求天意,大可见矣。是故男女体其盛,臭味取其胜,居处就其和,劳佚居其中, 寒暖无失适,饥饱无过平,欲恶度理,动静顺性,喜怒止于中,忧惧反之正,此中和常在乎 其身,谓之得天地泰,得天地泰者,其寿引而长,不得天地泰者,其寿伤而短,短长之质, 人之所由受于天也,是故寿有短长,养有得失,及至其末之,大卒而必雠于此,莫之得离, 故寿之为言犹雠也,天下之人虽众,不得不各雠其所生,而寿夭于其所自行,自行可久之道 者,其寿雠于久,自行不可久之道者,其寿亦雠于不久,久与不久之情,各雠其生平之所 行,今如后至,不可得胜,故曰:寿者,雠也。然则人之所自行,乃与寿夭相益损也;其自 行佚,而寿长者,命益之也,其自行端,而寿短者,命损之也,以天命之所损益,疑人之所 得失,此大惑也。是故天长之,而人伤之者,其长损;天短之,而人养之者,其短益;夫损 益者皆人,人其天之继欤!出其质而人弗继,岂独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