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第20章
原文:“谓诸异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后引生无漏。彼必生在净居天上大自在宫得菩提故。
一因缘。谓有为法亲办自果。此体有二。一种子。二现行。种子者谓本识中善染无记诸界地等功能差别。能引次后自类功能。及起同时自类现果。此唯望彼是因缘性。现行者谓七转识及彼相应所变相见性界地等。除佛果善极劣无记。余熏本识生自类种。此唯望彼是因缘性。第八心品无所熏故。非简所依独能熏故。极微圆故不熏成种。现行同类展转相望皆非因缘。自种生故。一切异类展转相望亦非因缘。不亲生故。有说异类同类现行展转相望为因缘者。应知假说。或随转门。有唯说种是因缘性。彼依显胜。非尽理说。圣说转识与阿赖耶展转相望为因缘故。二等无间缘。谓八现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彼定生。多同类种俱时转故如不相应非此缘摄。由斯八识非互为缘。心所与心虽恒俱转。而相应故和合似一。不可施设离别殊异。故得互作等无间缘。入无余心最极微劣无开导用。又无当起等无间法故非此缘。云何知然。论有诚说。若此识等无间彼识等决定生。即说此是彼等无间缘故。即依此义应作是说。阿陀那识三界九地皆容互作等无间缘。下上死生相开等故。有漏无间有无漏生。”
有个同学看到黑影子害怕,那是护法人啊,大黑天来啦!你应该跪下来拜啊!大黑天是财神哦!财神完全是黑的哦!他害怕了,他反是请他走了。等于我一个老乡,很怪,真的呦!这个人还在。他每一次做梦,梦一下就醒了,醒了就看到一个穿白袍子白影子站在他前面,哎,他就赶快磕头,第二天一定买爱国奖券,去了买每一次都中,他一定中,每次都中。他只要看到那个白袍子一来一站,他就赶快去买。那个时候爱国奖券二十万,二十万他中了三次了。只要这个白袍子一站他就来了。我一个老乡嘛!
后来呢,后来我说钱呢?光啦!光了还生了一身病,还得了杨梅疮梅毒,现在好可怜!所以发财不是好事。他说后来我得罪了,我说你怎么把他得罪了?我到高雄开大公司,有一个同乡也是我们老乡,晓得他这个秘密。他说这样好不好?我跟你俩睡一床,我也想沾一点光发财。他想想蛮好嘛,我也发够了。好!睡了一个多月,果然看到那个白的了,这个想发财人看到这个白影啊,吓死了!把屁股对着他翘起过来睡了,就得罪了那个神了。那个财神从此不来,他就开始倒霉了!倒霉就下去了。我说你活该!真有这种事。“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啊!(一笑)
你说鬼神之理有没有?说有一切有,说空一切空。空者形而上道,有者形而下所有一切万法。佛法既非有神论,也非无神论;也是有神论,也是空神论。什么是无神论?无者就是没有;他并不是没有东西(无是断见的东西)。一个佛教界领袖会讲这样的话?该打屁股!——五百年!五百板太轻了。
所以啊,刚才说过有一位道友向我瞪眼睛了,说我耽误了,把两句话没有讲好,现在已经告诉你。那个有漏果,那个禅定生在色界并没有得无漏果;生到色界或者生到欲界,再进一步修,所以得无生法忍、一念不生处了,这才得无漏。或者在欲界或者在色界(“或从色界,或从欲界”)。“谓诸异生”,这个“异生”啊,专门讲特殊的生命,或者是初地菩萨、二地菩萨、罗汉境界,就是一切不同的众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后”,他已经得定了,生到色界的天人境界了。“引生无漏”,在色界里头的境界再进修,才得无漏。
所以你懂了天人境界,道家所讲的神仙不在三界天人里头哦!神仙又分好多等,佛在《楞严经》透露了这个消息。神仙可以说悠游三界之间,但是没有跳出三界;有可以活到千万岁的,有长生不老,有没有?有!有这种方法,同密教、同道家都相通的。不过你想得到那种法子要莫大的福报啊!很多人都想求仙求佛,自己都不问自己有多大的功德,有多大的善行他从来不问,总觉得自己从头发到脚趾心每一个细胞都是至善人,这是要命的。要晓得忏悔啊!要晓得自己功德是不够啊!这才能够修行。所以啊,说欲界色界天,就是假设修到神仙境界、修到罗汉境界、修到天人的境界,再进修才得无漏果。“定色界后,引生无漏”。
人知道哦,心理作用,有些人给他一个好环境,给他一个……本来这个孩子们教育也这样,有些孩子你说他不肯学好,因为不好的孩子你不懂教育啊,就把他贬掉了:“啊,这是太保。”我最反对!很多人骂年轻孩子:我那个孩子太保、太妹。——最讨厌了!自己那个孩子本来不是太保,或者邻居都把这个孩子……太保?你送来给我,我最喜欢了。哪个英雄不是太保做的啊?窝囊的人才不是太保!你看老老实实的学生,功课考得好的、联考考第一的,这个几十年出来在社会上做了些什么事啊?同狗屁一样,一生都落落无闻。能够闯出来,不是叫做太保;调皮一点、能干一点社会上就叫他太保,就糟了!害了他了。所以啊,这个道理修道也是这样。有时候他不能证果的人,你教他修禅定外道的方法也可以,他生了色界、欲界的时候,得到了这个好环境,他努力进修了。教育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太保太妹不一定把他摆到坏环境啊!你要把他引导到一个好环境里你给他当太保去,哎!太保他也好穿好吃又神气,给他弄得很神气,这一下他尊重自己了:格老子我不要丢人啊!在这里很神气了,再丢人就不行啦!你就把他教育上路了。学佛也是这样,你看佛的教育。生这个色界、无色界以后,“定色界后,引生无漏”。
那么引生无漏果以后生五净居天了,看看“三界天人表”,五净居天在哪里啊?五净居天到了无色界那里了。无色界、色界中间五净居天,那么就生无色界边缘了,还是生大自在的天宫,所以色界天的有顶天、大自在天宫是观自在菩萨化生的,得菩提可以大彻大悟成道。并不是说变成天人就不会成道哦,也可以啊!所以一级一级地进修,真正的佛法是五乘道。先把人乘道修好了,再修欲界天乘道;那不管你,你有欲也没有关系;但是你多行善事,所有的果报一定升欲界的天人。升了欲界天人那个环境可以刺激你再进修生色界啊!所以由人乘、天乘,然后声闻、缘觉、菩提(菩萨道)。所以人要积极地向上,心里在哪里修啊?起心动念。
现在这个等无间缘还没有完,还是开始,所以因缘的意思包括了四缘,等无间缘还没有讲完。刚才有位同学问,这个什么赶尸的,大陆上那个赶尸人赶起走的同八识、唯识什么关系、算命的什么关系?——小问题啊!小问题你问问他们同学们也许会懂,万一不懂下次有机会顺便告诉你,这些是小问题。那么大的一个唯识、大佛法的哲学啊,问这个小问题可惜了嘛!算命啊、还八识同八字还有关系咧!那你这样一讲最后不是完了!希望多去研究啊,去找出大问题来,好自己修行。有关系是有关系,这个同八识、算命啊,那刚才听了“种子生现行”就懂了嘛。
现在我们这个《成唯识论》上次讲到因缘、四缘的问题,那么有几位同学提出来还没有十分了解,还不大清楚,我们现在不妨再作一个研究。大概后来据我所知道,不了解的人蛮多的。那我们再从头来一下,倒转来二九零页,二百九十页从因缘开始。
我们普通讲到佛学所谓“因缘”两个字,在中国文化隋唐以后,“因缘”我们经常用到,乃至于人跟人之间相见各有因缘。实际上因缘两个字很简单的,就是因——最初的一个动因;缘——由这个动因连锁的关系。譬如人与人之间相处,两个朋友一个是因、一个是缘,有这个与这个的关系。哪个是因、哪个是缘呢?互相为因缘。不能说老大是因、老二是缘,不呆定的。没有老二,也不会有老大,是互相为因缘。因缘就是一个连锁关系,这是那么简单。至于佛家所用的、佛法里头用的明显的有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这是所谓佛法里头缘觉(就是辟支佛、独觉佛)最重要的,小乘佛法最高的,普通也所谓中乘佛法(如果拿三乘道来讲),小乘(小乘包括声闻、缘觉),大乘。那么把缘觉普通叫做中乘。小乘所讲的四圣谛法,中乘偏重于十二因缘;大乘——六度万行。
那么这个十二因缘呢,第一由无明开始,“无明缘行”,有十二个名词、十二个程序,等于一天的时间十二个时辰。无明是最初来的,一切众生之所以不能成佛就是这一念无明。一念无明两个原因,一个我们生命思想观念不知道根本从哪里来,在没有悟道、没有证得以前是无明。所以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这是无明。一个是物理世界的无明,这个宇宙万有没有开始以前是一团混沌,拿中国文化过去的讲阴阳未分,就是“混沌”,譬如一个鸡蛋一样,这个鸡蛋是蛋白、蛋黄都没有分清的,一团无明。无明者,看不见、黑暗、糊涂,这是物理世界的。
那么无明究竟从哪里来的呢?没有说,一切佛法到此为止。无明怎么样来的啊?无明总有个来因、前因吧?在所有的佛经佛法里头,不谈前面的来源,也无法谈,就加一个名词:无始以来。无始就是**,这个圆周性。只有在《楞严经》上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富楼那提出来问题:一切众生本来既然是佛,自性本来是清净光明,为什么会生一念无明呢?自性本来清净光明,为什么生出宇宙万有来?换句话说,假使对西方宗教而言,上帝如果是创造了天地,上帝吃饱了饭,多余得很!不要造这个天地,没有大家,也没有那么乱;为什么造了万有、造了人,反是乱,那不是自造孽吗?那么上帝又是谁造的呢?上帝的外婆、外外婆又是谁啊?这一路追下去,那就是这个问题——无明。何以会有山河大地?佛在《楞严经》上的答复,因为文字翻译的中文太美、太好了——“觉明为咎”。无明哪里来?变成中文,一句话、四个字:觉明为咎。换句话说,明极了而生无明了。那好了,那我们不要明极了多好呢!所以怎么样是“觉明为咎”?所以三藏十二部所有的佛经统统看完了、翻完了,这个问题还是个吊在那里的大问题。
所以有一点我们必须要知道,佛法对于心性之学,一切凡夫如何修持而至成佛之路,非常清楚!世界上没有一样学问、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哲学能够与佛法相提并论。但是关于这个宇宙的哲学、科学的最后的问题,佛有点留一手,故意没有讲出来讲完的样子,好像是这样。这值得我们一参哦!
其次在《楞严经》上佛又说到两句话,诸法一切“非因缘、非自然性”。佛经处处讲因缘生法,那么结果在《楞严经》上提出两句话:“既非因缘”,不是因缘所生;“又非自然”。所以大家很迷惘。甚至有一年在一个地方打七,还有两位老居士、大居士,关于这两句话——“既非因缘又非自然性”,好像在休息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好几位居士在讨论,讲南老师一定搞错了,没有这个话、没有这个道理,怎么既非因缘,又非自然性?我顺便过来就听见了,我也不说话。后来有一位大居士(也是老居士),过来问我,我说:是啊!我刚才旁边听你们讨论的很热闹。后来我说,这不是我的话哦!佛说的。当然(如果)佛也错了,那就……我说,你们居士们怎么不去看看全部《楞严经》啊?实际上这两句话上次我们提到过,佛是对本体而讲,形而上那个道体本来无生,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是个实相的实德,它本身既非因缘、又非自然;是讲体、心性之体。讲用呢?一切万有的用,非自然、也没有主宰,都是因缘所生。这是佛法佛学的一大结构,这个体系的中心。
提到因缘所生,好了,我们更注意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这一次的课程总题目是“唯识与中观的研究”,好像我们都在讲唯识,没有提到中观,实际上处处是中观。提到“中观”,是一个佛法的学术的名称,这个名称属于修持证道用的,在方法上称为“中观”;在哲学的理论上是“中道”;在思考观待的道理上就是“中”。所以有人认为佛法的中、中观、《中论》同“中”字的道理,同中国儒家的《大学》《中庸》这个“中”有相同之点。这是个学术上的大问题,自有他的道理。现在我们不牵扯到这个问题的发挥,只提到中观的《中论》,龙树菩萨的《中论》上所讲第一个偈子(《中论》我们的翻译是“论”,经、论,佛说的谓之经,菩萨、大菩萨们所作的都谓之论。)龙树菩萨讲般若性宗性空的道理,唯识讲胜义有的道理。龙树菩萨《中论》,《华严经》实际上是龙树菩萨出来,可见龙树菩萨并又不止于只讲空,《华严经》也是唯识宗的最基本的大经。所以在唯识论也提到中、中观的问题。可是龙树菩萨在《中论》上第一首偈子就告诉我们:“诸法不自生,也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我们假使去看龙树菩萨的《中论》,多半用这样的偈子、相关的语句说明一个最高深的《中论》中观的道理,形而上本体的道体,另外一个代名词叫做“中”。为什么取名为中呢?非空非有,不是空的;不是空就是有了?非有,也不是有的。那么是怎么样呢?即空即有,就是空的、就是有的。换句话说,有的时候就是空的,空的时候就是有的。这是看起来很滑稽的矛盾的废话一样,实际上(是)菩萨见道最重要的证成道理与观待道理。
所以“诸法不自生”,宇宙万有任何一个东西没有自己发生的,都有它的来因。就是上帝创造的话,上帝是自生的吗?也不是,也有个根根。一颗稻子、一颗麦子、任何一个水果的种子不自生,不是天上掉下来、空中生有生出一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世界上不管物质、不管任何的生命,没有一个自生的。自生,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台子这一边什么东西都没有,它自己或者生出一个金子的人、黄金的人、黄金的蛋——不可能!不自生。那么因为宇宙万法不自生,所以找到最后啊,认为有一个造物之主,有个创造万物的全能的主宰,或者是个能力、或者是个什么东西,不管了,这就是他生。好像我们这个生命、宇宙万有后面有个主宰的,龙树菩萨说:“也不从他生”。不是他生的。他生非同类,不能生万物。人生人、马生马,麦子的种子生麦子、稻子的种子生稻子,没有另外一个主宰存在的,不从他生的。这是古代两派的哲学思想。唯物论的哲学家,其中(主张)物质生命自主的,认为宇宙万有自生自灭——错了!不是自生自灭。宗教家或者有所信仰(的人),自己生命解决不了问题,心上寄托给别人的,认为在我们生命以外另有一个主宰的,那么就批驳他说:“不从他生”。
那么一切万有是共生?譬如说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共有才生出一个孩子来;阴阳相合才生出万有来——不是这样,共生也不对。有些生命不是这样共生的。共生的道理很多,不只一个阴阳相对;很多共同合作生出来,不是这样。譬如现在我们讲,假设举一个理由,医学上现在正在试验造人——试管婴儿。那么如果拿试管婴儿来讲是共生的。一个玻璃瓶子,有水、人工制造、医生,还要一个人,有一颗精子做种子,造出一个试管婴儿。那么你可以想这是共生啊(假定啊,如果诡辩的话),但是你在思想上注意,第一颗那个男性的那一颗种子不是共生的,就是追究最初那个东西来源。所以宇宙最初有个东西是共生的,如果是两个阴阳生的话,好,请问这两个阴阳(是)谁生他的呢?如果是自生也不对,他生也不是。那么这个共生又是哪里来呢?这个世界上先有鸡先有蛋?先有男的先有女的?先有什么?地水火风先有地?先有水?先有火?先有风?都是问题,所以诸法不是共生。三种,不自生、不他生,没有个他力作主的。所以因此有人说佛法是无神论者,错了!这个不是这个观念,这个问题不要搞错了。
所谓不共生,既然不是,那是怎么来的?佛法不是无神论者,“不无因”,不是无因生的。宇宙万有的生命最初就有他的因子。现代科学称为因子,唯识当时翻译叫种子,就是第一因;有个因子来。有因才有缘,不过现在我们还没有讨论到第一因。第一因就麻烦了!因缘以外的本体,佛学取了一个名词,从唯识方面叫“真如”。请问这个真如由哪里来?这是第一因。所以“能生万法者”从哪里来?当然,到此佛、佛经上这种问题往往置答,不答复你,大部分靠你求证。因为第一因的本身不自生、不他生,他就是因。因即是果,因果同时,所谓《华严经》的表达:花果同时。所以讲《法华经》为什么佛要用莲花来代表?世界上只有这个花——莲花,花果同时来的。花中有果(就是莲子)、果中有花。诸法不共、不无因生。那么结论,“是故(因为这个道理)知无生”,《中论》提出来的。
什么叫无生?无生是没有吗?不是没有的意思。生而不生。虽然生生不已,变化无常,周流六虚,变动不拘。生而不生,当下即是,当下即空,这就是中观“中”的道理。
那么现在重点是提出来宇宙万有照《中论》以下的意思,宇宙万有皆是因缘生法。换句话说,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那么我们修道呢,是证有为的后面——无为法,无为就是涅盘、就是真如、就是道体。所以菩萨要证到无生法忍,才能够见道体的自性、真如。所以无生者不是说没有生——生而不生,不生而生。无生,既非讲它是绝对的没有,也非说明它是如何的有。这个道理我们了解了以后,抓住一句重点:“不共不无因”,是有因生的,一切万有都有因。
那么再看唯识论所讲因缘,他加详细的分析,因缘具备了四个,因缘是第一,第二等无间缘,第三所缘缘,第四增上缘,四种缘。缘者,就是一个连锁一个来的,谓之缘;因就是一个,缘是一个一个连锁来的。换句话,因缘的本身互相为因缘,前因变成现在的所缘,这个缘就是前因的果了——前因后果。这个现在的果又变未来的因,是互相为因果的。那么这个因缘,第一,提出因缘本身,“一因缘”,所以大家在这里搞不清楚,特别注意哦!对世间特别注意,因此我想了一下,好像好多同学很吃力、搞不进去。当然研究唯识已经够吃力了,能够真钻得进去的人恐怕不少,诸位特别要对自己注意。不要觉得自己已经听懂了,真听懂了很受用了、很了不起了。很难懂!现在尤其对于因缘,“一因缘。”我们先讲原文,都注意一下。
“谓有为法亲办自果”,宇宙万有的一切有为法,无为是道体、空性。形而下的宇宙万有,它生命的来源一切的来源怎么来的?“亲办自果”,不是依仗他力,没有一个主宰,“诸法不自生,也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生”。现在讲因,因这个东西是“亲办自果”。换句话你要晓得因缘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是无神论者,所谓讲批驳他力的神、我,真正的生命一切是自主的。换句话每一个众生自己就是神、就能自主。为什么我们生命不能自主呢?因为我们被善、恶、无记三性、染缘所困住了,所以返回不到清净自性、形而上的道体。形而上道体清净自性一动、一起行(行为那个行,就是五阴里头的行阴),那么它是轮转无穷。
注意,这句话里头又有问题来了,又产生一个大哲学问题了:这个宇宙万有原始东西究竟是动的还是静的?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在中间。所以行阴一动,轮转不休。那么谁主宰啊?——无主宰、非自然,因缘所生,“亲办自果”。自己生的因,自己死的果。所以这个中间因缘的本身有两种,所以“此体有二”,分析观待道理,就是在逻辑辨别上分成两种,一个是种子,二是现行(现在的行为),现在的行为就是前面种子的果。
“种子者谓本识中,善染无记”,这叫三性。你注意,在这里的翻译没有说“善、恶、无记”,注意哟!《成唯识论》三性里头没有一个“恶”字。普通我们讲唯识把这个“染”字(染上去颜色这个染,染污的染)用“恶”字来替代,不大恰当。因为清净自性不要说染上恶是不对,染上善也是不对的啦!染就是涂上一层,一个清净光明的镜子涂上黑色的,变成无明看不清;涂上白色的白粉也看不清楚,所以他用字非常好。善、染,这个染又包括染恶两法,染上去都不对了。人生的本来一个善,善是代表了最清净的一面,是不是光明,另谈;好的一面。这个好是不是染呢?也是染。所以是染、善,两个以外另一个是无记。无记,我们普通人思想智慧经常在无记。所以一个人做事情啊,随时做了这样、忘记了那样,拿了这个东西就忘记了放回原位,都是无记性的一种习气。[断录]二校完4009
不要认为自己光是那么用功就是佛法,不行的啊!以真的佛法来讲,偏重于那么用功的修持还是外道的,因为佛法根本你没有见到。没有证得菩提以前统统是外道——心外求法,有这样严重。所以说“种子者谓本识中”第八阿赖耶识里头“善、染、无记”三性,“诸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我们的心理状况就有这三界,我们身体上也有这三界。所以有时候我们欲念、欲望一来,我们已经堕在欲界里头去了。譬如我们想吃一样东西吃不到,那个心心念念之难过,那个时候你就在饿鬼地狱里头,差不多了。想到酸梅吃没有酸梅口水直流,那个已经进入饿鬼地狱的味道了。想到好吃的,吃又吃不到,那很痛苦啊!所以啊,我们身心两方面就有这个影子——三界(“诸界”)九地。三界里头所谓天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等地,这个天人有六十六个天,归纳起来三十三个天,那么分成九地,这个我不详细报告了,要大家注意这个表(三界天人表)。
这个许多功能差别就是这个宇宙里人性同万物,人的善恶是非等等,你注意两个字,它的“功能”差别。现在我们中国科学上用的“功能”这个名词,是套用《成唯识论》里头的“功能”这两个字来的,用得非常好!它有这样的功力,才有这样的能。譬如我们这个电,电是一切工业一切作用的能源最重要一个东西。它有发动一切动力的功能,有这个功力,有这个能。所以叫功能。我们本识里头第八阿赖耶识“善、染、无记、三界九地等”一切(“等”是包括一切)所有发动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功能,这个特别注意啊!所以比较详细,使大家容易懂。
譬如我们身上欲念动了,动了欲念,不管是饮食的欲念,或者是想发财的欲念,或者是男女的欲念,广义的这些都是欲。当一个欲念发动的时候,那个脑筋里头的思想同心理的情绪上硬是停不了,这个功能就动了。这个功能,三界九地、善恶无记,各有各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功能怎么来的?因为我们种子带来的。所以有许多人天生下来他的功能、种子带下来他的个性非常聪明,可是懒得很。因为他种性里头无记**业力重。这个懒严格分析有各种懒。有许多人文武全才,勇敢得很,武功高,第一等;做事情,文的;吃东西是武的,文武双全。有享受的就是第一位,是武的;叫他好好念书、好好做一个事啊,“唉呀!我头痛,又感冒。”“唉呀胃酸过多,休息一下。”他就懒起来了。像这一类,他都是种性里头的。所以,没有什么人书读不进去的,没有什么事业人不能成功的。成佛都做得到,何况事业做不到?!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所以本识中他的个性偏重于那个。有些人偏重于染污,有些人偏重于善的。所以有些人好色,有些人好欲,有些人喜欢清静、无念。特别要注意,不要把“无念”解释错了。很多人打坐、学佛都想求无念,实际上你是修无记哦!无记的结果是越来越白痴、越来越笨,一点智慧也没有,没有智慧不能成就的。你不要认为打坐“我空念头,那么很清净”,你那个清净正是《楞严经》上佛告诉阿难所讲的:“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那就是在造无记业呦!停留在一个东西,清清净净觉得很定,一点慧都没有。
定慧等持,才是三摩地果,才是正三昧。所以我们许多青年同学学佛的,特别注意呀!有许多都是坐在那里玩身体上的舒服,一天摇头[断录]……就到下三道去了。处处需要智慧(般若)。所以说,这句话现在懂了。
所谓种子呢?是讲“本识中善、染、无记诸界地等功能差别”,这个种子都是自己的种性来的,“能引”,引发,“次”,次序来的,“后(面)自类(的)功能”,自己同类的性质功能,自类是同类性质。所以有前因就有后果。我们前面修的,譬如说我们拿现在来讲,一个人天天去学画,虽然学不好,拿起笔来比我们不会画还是好一点。他练习惯了,种性的这个功能、自类的功能出现,引发自类的功能的效果。及起同一个时间,因中就有果,自类的现果,现行的果报。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今天我们在坐着,每一个人相貌不同,精神的强弱不同,身体的健康衰坏不同,思想智慧高低不同,都是自己前生种性所种的因带来的。自类功能起现在的现行之果。现在的,这个行不是说一定指心理行为——现在我们生命当中所活动的。“行”就是运动、运转、转动,自类的现果。
“此唯望彼是因缘性”。有同学不懂,就问为什么加个“望彼”?就是说,这个因缘的道理从哪里看呢?从你现在这一生上面“望”,就可以回头研究看见前生的因性、种性,这叫做因缘。因缘就是说由前生的种性、种子生现在的现行;现在的现行变成未来的种子。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节,“现行者”,怎么叫现行?我们注意,第一节刚才讲了什么叫因缘,第八阿赖耶识本识里头每一个人是自己种性带来发生的现行,不自生、不从他生、不共生、不是无因生,是自己种性带来的,这是第八阿赖耶识。那么这是讲人了。我们第八阿赖耶识心物同源的,乃至这个世界上物理世界地水火风,每个矿物质、植物、地水火风空,每一个因素也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种子生出现行来的。不过佛法把这一面——道理是同这边一样,他不偏重于物理方面去发展。如果有人深通物理方面发展,一样可以悟道,要注意这个道理!也是因缘所生。
好了,现在第八阿赖耶识的因缘怎么样变成现行呢?我们第八阿赖耶识种子带来,碰到投胎来了,父母两个人他的精虫卵脏媾合,是我们的增上缘;增上缘了以后生下来,这个中间中阴身为什么会来投胎?——等无间缘。它平等、等流果,它流水一样,一条水永远这个生命“哗~~”总在流,没有停过。如果停得了,三际托空,见道了、见空性了。这就是行阴不能停。所以等无间缘碰到父母是增上缘,所以父母的遗传同我们有没有关系?有关系,不是全体的,最重要的关系是自己种性带来的。但是父母的遗传也有关系,为什么这一个男的一个女的会变我们的父母呢?他的因缘所缘缘是业力相同,业果的报应正好凑合的,是这个道理。那么有了我们这个生命以后,第八阿赖耶识投胎了,中阴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功能。还记得《八识规矩颂》吧?第八阿赖耶识“去后来先做主公”。既然一入胎有我们生命以后,就是第七识作用这现行来了,所以种子生现行。这一生的我不是前生那个我,但是根是一个,种子是一个;样子变了,个性也变了。等于我们做人,二十年前的朋友,譬如一个人,二十年不见面,哎呀,一见面了以后,二十年不见了,非常高兴!这个人身体个性完全两样了。这一生里头也有变动的呀,现行果不同,我相、我见又不同了。为什么这二十年来他两样?他的因缘所造成的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不同,把他现行的种性稍稍校正变成别的了。
那么怎么是现行呢?“现行者,谓七转识”,第七识末那识,异熟、等流、士用,这三个名称,但是不管了,一听到唯识的名称你们头就大了,记不得。就是说,第七识我执这个识转相,转识嘛。他哪里转呢?第八阿赖耶识功能发生。
“及彼相应所变相、见、性、界、地等”。所以由种子来发生现行,就是把我们这一生第七识里头所起的作用都转变了,转识,转“及彼相应”相应心所,心理思想不同,所变的相分、各种现状,乃至身体的形状也不同,心理的感情思想作用不同,见分——它的精神部分,相分、见分,它“性”(三性,善、染、无记三性)、“界”(三界)、九地等等。就是我们现在在欲界中,我们这一生的是这个现行,同前生不同。其实不要前生、后生,我们昨天所造的因,今天出这里的的果,这个现行,每一秒钟所处的相(相分、现象)、见分、性(三性,善、染、无记)、三界(欲、色、无色)、九地等等,随时不同。大家没有仔细观察自己。所以我们到一个环境里头,思想也有不同,观念也有不同,这是现行。
“除佛果善”,除了成佛以外,成佛的人现行只有至善,万德庄严,没有染污,没有坏的恶的一面,也没有无记。佛如果还在无记中啊,那不要学佛了,学白痴好了,说佛打坐起来定起来什么都不知道,这不叫佛了。他是万德庄严,所以注意。“除佛果善”,另外呢?除了佛以外,佛是最高的,还有最低的最下等地狱众生“极劣(的)无记”,在地狱中有些众生最笨最笨的无记。只晓得遭遇受阴痛苦,在地狱中受——感受的痛苦;他智慧是无记的。有记、无记是指智慧讲哦!所以我们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用功坐在那里管身体上今天境界好不好、清净不清净,都在受阴中玩哪!你不是在玩般若啊!修道是修智慧。你在受阴中玩,你是在地狱中玩嘛!受阴越来越强盛嘛!今天感觉舒服不舒服,“哎哟,气脉动了”,多得很啊,这些怪事情。你看你现在修道修到这个样子已经变鸭子了,鸭子走路,那搞什么东西呀?它是受阴空不了越被它执着,越严重。(哦,这个讲的好慢啊!好,先休息一下。)
(我们这里三种课,《庄子》、礼拜五的《维摩经》、礼拜天的《唯识》,十六号起放假一个月,因为我们这里也放寒假,所以放假一个月,就是元月十六号起,到二月十六号以后照旧开始,这请大家注意一下。)
现在我们再说明一点,因缘是讲亲因缘,注意这个“亲办自果”,本身的因缘。因,这因缘不能随便用的,前因变成现在的后果。我们有两句普通的话大家中国人都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瓜的种子、这颗种子是前因;种下泥土,泥土这些是增上缘,人工培养、太阳、空气、水等等,是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的道理,下面再讲。它生出来瓜就是瓜,譬如我们台湾有哈密瓜,新疆来的引进的品种。由新疆的哈密瓜(哈密这个地点是新疆有名的,哈密瓜甜得很的瓜,好吃得很),我们这里也吃到,到底不是那个味道,差得远;但是还是那个样子,它的所谓相、见,它的精神差不多,瓜还是那个瓜。它变了,因为加上后面的因缘不同,土质不同,一切不同,所以哈密瓜只有哈密的地方(最好吃)。譬如我们用药,枸杞子,使的“甘枸杞”,药店上开药方开甘枸杞,甘不是甜的意思,说的是产生最好的地点是甘肃省,甘肃的枸杞子是最好,所以写成甘枸杞。譬如说“川当归”是四川产的,“广木香”是广东。一看药名上有个地点、注明哪个地点,必须要那个地点的药。譬如现在台湾也自己种了当归,还是那个东西,效果的确不同。这就是种子变现行。那么这个种豆得豆,黄豆、黑豆、绿豆,它的种子不同,绿豆的种子不会生出来变成黄豆了。就是自己的前因所发生的现行,现行——现在的果。告诉我们先由自己了解起。这个原理也可以用到物理世界一切等等。所以讲,“现行者谓七转识及彼”,就是第七识所发生相应心所所变的相分、见分,它的三性、三界、九地等不同,各有各的因缘。
除了佛、成佛是至善,都是善缘;以及最下等的极劣的、无记性的,那都是最坏的,本来就是无记,受——都在那个受苦的境界里头。除了佛,至上、至下的以外,“余”——其他的,我们一切众生等“熏本识,生自类种”,现行的行为熏习了第八阿赖耶识。我们现在读的书,所以读书读久了,这个意识形态形成了一个人的主观个性不同。因为它熏习了本识,第八阿赖耶识变成那个种子了。譬如我们抽香烟,很多人抽了香烟两个指头就黄了,这个黄颜色是烟熏上这个指头,就是所熏;那个指头熏成黄色是能熏,第八阿赖耶识能熏;外面的现行——所熏,一个香烟熏过了一样。“余熏本识”,我们现在的行为熏习了第八阿赖耶识,变成自类的未来的种子。因此我们学佛的人天天叫你念佛、观想佛,把许多世间的习惯的这些思想变了。慢慢熏修,所以修行叫做熏修,慢慢地熏修啊,将来自己成佛,到那个境界,就是熏习的意思。这也是教育的道理,所有的教育都是熏习,把你熏炼成功。
“此唯望彼”,所以第七识看这个第八阿赖耶识根本,这就是亲因缘,“是因缘性”,这是因缘的道理。至于第八识同心呢?这个八识心王呢?“第八心品,无所熏故。”心的本身这个本体啊,本来是光明清净,非善、非恶、非无记;它无所熏。所以真正明心见性,当下立地成佛,他这些心的习气立刻可以改变了。所以你们修禅宗,所以黄檗禅师就讲过,真悟道了的人,一切思想行为个性都变了,“不异旧时人”,外表上那个人、这个相还是那个人;“只异旧时行履处”,他做人做事、个性、言谈、思想、性情大变了。说已经悟了道,个性还是一样,说话叽叽喳喳的还是叽叽喳喳,婆婆妈妈的还是妈妈婆婆——没有这个道理,不是的。“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就不同了,他的行为、做人做事完全不同。所以真见道的人,胸襟很狭小的变成宽宏大量、慈悲,嗔心很大的变成慈祥,他自然变了。为什么呢?悟道了以后就佛果至善,自然是至善的。所以懂了唯识,你对于自己的见地功夫是一大考验自己,用不着问人。
所以“第八心品,无所熏故,非简所依。”它无所依处。所以《金刚经》这些地方给你讲实相般若是讲心,无着无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善也不住,恶也不住,无记也不住。譬如虚空,什么都不住。所以心的本心,八识就是讲一心嘛!心的本心为“独能熏故”,它这个功能只有能熏,能生一切法,一切法都是它的功能所生、所熏;一切法不能生它,它无生故。所以它诸法无生。“极微圆故”,所以第八心的道理,这个心性之体最微妙,最圆满清净。
(修戒、修慧你们两位师兄弟看书啊,不要看我,不然那个慧力永远发不起来。)
“极微圆故,不熏成种”。它不能熏习成种子。那么一切种子都含在这个心,含在第八阿赖耶识,所以第八阿赖耶识叫含藏识。换句话,成佛的人、悟道的人,把一切的种子,三性种子都变成至善了。所以学佛的学净土宗,你晓得为什么叫我们念《阿弥陀经》四十八愿?(是)学阿弥陀佛的心性愿力。开始我们都做不到,每一个都相反的;叫我们一切牺牲自己为众生,做不到的;嘴里尽管念,一边念经、一边人家碰到你那个火高八丈啊!做不到的啊!真做到了以后,你心性熏习就变了,那就是佛种。所以现行就是讲我们现在的行为,一切的作为、心理状况。“现行同类展转相望,皆非因缘。”
我们现在的心理,等于现在哲学、心理学所讲的,我们现在思想意识的形态变成一个固定的主观习惯,起心动念个性是那个样子就是那个样子;“同类展转相望”,互相为因果;“皆非因缘”,不是亲因缘;因为“自种生故”,我们现在的个性心行本来就是本来生命带来第八阿赖耶识种子所变的现行。换句话,我们现在的心理行为,等于爆的火花一样,用过了一个火花,你看整个那个机器,修汽车的、整个修机械的地方,那个电钻一转,电的火花,“哗~~”一晃,没有了。“自种生故”。
“一切异类,展转相望,亦非因缘,不亲生故。”一切的异类,外面所受的影响引起心理行为的,乃至不同的心理行为叫做“异类”。就是现在我们也可以接受新的东西、接受新的观念。譬如一个外国人学中文、中国人学外文,不管学得怎么好,差不多到临死的时候啊,快要断气的时候意识会偶然讲出一两句英文,大部分还是中国话,乃至于从小那个方言就出来了,因为这个熏习的力量还不够深。“一切异类,展转相望,亦非因缘。”为什么道理呢?它不是亲生故。亲生,什么是亲生?第八阿赖耶识的种子生出现在的现行,这个是亲因缘,亲因缘是讲这个;其他是疏因缘。
讲到这里有个论辩,后来这些菩萨们大师们的论辩:“有说,异类、同类现行,展转相望为因缘者,应知假说。”另外有一套哲学理论、有一派的说法,不管同类的心理行为、异类的心理不同的心理行为,互相辗转的、互相有关联的,这就是因缘道理。他说这一种说法,现在的因缘,“应知假说”,在理论上有,可以讲,不究竟。“或随转门”,是改变方法讲——不究竟,不是亲因缘的道理。
“有”,还有,“唯说种是因缘性,彼依显胜,非尽理说。”还有一派理论讲,就是我们自己阿赖耶识带来的种子,这个才是因缘的范围。他说这种理论,“彼依显胜”,特别强调第八阿赖耶识种子功能的特别,显出来它的胜,胜义特别。“非尽理说”,不究竟的道理,在逻辑上不究竟。
究竟道理要看佛说的,“圣说”,佛说,“转识与阿赖耶,展转相望为因缘故。”我们修行就是转识成智,把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转识。转了以后,譬如我们现在一般人修行,大家念佛也好,做什么观想,从第六意识开始修行。我们觉得心在念佛,就是第六意识在念,不是那个心的体,就是心的心所。有作用吗?有作用。慢慢熏修转识,慢慢转,把第八阿赖耶识种子的功能那个染污也转了。佛叫我们修行是这个道理。所以都从第六意识心开始修,这个为因缘故,就是亲因缘道理。亲因缘我们又重述了一道,很吃力啊。
第二个,“等无间缘”,为什么加个“等”?等流,平等的力量,一股大河流一样,永远向前面流去。“等”,平等,“无间”,没有间断过,没有间歇性的。这就是轮回、旋转的,中国的《易经》就是循环往复,佛法就是轮回旋转。所以它是等流、没有间断的这个缘。要注意哦,我们说前生带来第八阿赖耶识种子变成现行,拿物理世界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和豆任何一颗种子,种子里头你把种子打开一看,分析了——空的。差不多种子中心都是空的,可是它的空的功能里头含藏有那么多——有枝干、有花、有叶、有各种变化,有酸甜苦辣。所以一颗种子下地以后重新发生,它又产生很多很多很多的果子。这就是等无间,这个生命的等流,没有间歇性。人的心性的道理也如此。
所谓等无间缘“谓八现识”,八个,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第六意识等等,现识——呈现出来的作用;“及彼心所”,以及心理上五十一种心所;“前聚于后”,八个识这是一堆,聚就是这一堆、这一组,这一堆由前面的种子生后面的现行,“前聚于后。”“自类无间”,自己的种类没有间歇性。“等而开导”,平等地向前面开发,就是现代名称:无限地开发。“令彼定生”,可以使它那个种子,什么种子一定变成什么现行,决定的。
“多同类种,俱时转故,如不相应,非此缘摄,由斯八识非互为缘。”他说很多的同类的种性,同一个时候“俱时”起转动的作用,转动作用就是增上缘,不是等无间缘;一个机器一样在转是增上缘。“多同类种(性),俱时转故”,所以因缘成就,我们经常学佛的人说:哎呀,因缘成就就行了。因缘成就是很多因素凑拢来的,不是简单的。所以禅宗悟道,古人、古来的禅师们说:见道悟道也有时节因缘。那个时节到了,等于瓜熟蒂落,所以修行人只问耕耘,莫问收获。自己“哎呀,我已经修了念了七天了,一点影子都没有。”你就是影子,什么影子啊?那么简单啊?要多生累劫修行熏修来的。
所以,“多同类种,俱时转故”,要增上缘来同时转。“如不相应”,我所种的因、所动心起念这个因不合理,彼此不相应,等于电感一样,插头插不对了;“非此缘摄”,这种作用就不属于等无间缘了,就是另一个理由了。所以“由斯”由这个道理你要懂得,八个识“非互为缘”。它本身在逻辑观待道理来分开来讲,乃至我们修行一步一步功夫,它八个不是互相为因缘。你说我意识已经转了,“我现在心啊已经很想慈悲啊,就是我的脾气改不了!”嘿,那个脾气是第八阿赖耶识种性,那么改得了啊?所以八识不是互为缘的。“我心想慈悲”,你到那个时候就想杀人了,就气得“我要想打他”了!你意识想:“不应该啊!”那是第六意识有这个,你第八阿赖耶识那个种性强得很。所以有时八识“非互为缘”。
“心所与心,虽恒俱转,而相应故,和合似一,不可施设,离别殊异。”“心”,上面是讲心王,就是本心、心的体,八识一个心王。“所与心”,下面是心所。就是我们心的功能生起来第六意识心理的状况,“虽恒俱转”,实际上他两个常常永远在转。譬如我们思想,为什么会有思想呢?因为能有思想的功能就是心王;起我们今天心理思想的作用,就是心所。当然所起的作用,这个能也在转。譬如一个机器把它一开动了,机器的功能发动了,机器在转是所转的现象,那个功能发生所转的现象。所以“心所与心,虽恒俱转,而相应故”,心所跟心王是有彼此关联的作用;“和合似一”,他两个有彼此关联的作用,使我们表面上一看、看起来,对于自己智慧不够啊,心所与心王分不清楚,心的“能”与“所”起的现象自己搞不清楚。所以,你看我们用功的人往往打坐啊修行,第六意识稍稍偶然得到一点清净,认为自己明心见性了,以为整个心王功能都转了,不可能的啊!心王的功能包括你身体啊!连你身体都没有转,变化气质都没有变化掉,你转个什么啊?你走路要扭起来走,要歪起来腰,还都是一样啊!并没有动啊!那个讲话一开口就是满脸吵架的相,都没有变,那怎么转?所以啊,“和合似一”,你看不清楚了。要看得清楚,“不可施设”,不可假设,不可把它分析、假设,研究就是设施,“不可施设”,不可研究、分析、假设。“离别殊异”,其实心王跟心所两个,你不要把它区别分得那么太厉害。心王这个功能在哪里看?就在用上看;体在哪里看?就在用上看。离用你去找一个体,找个什么体啊?你说这个水的体是湿的,纵使它用变成茶、变成酒、变成刚才的腊八粥,但是水性还是湿的。
“故得”,这个就是等无间缘的道理。刚才拿水性来比方,水性它就用水煮成稀饭熬成腊八粥,放了软枣啊、桂圆啦、龙眼哪,什么东西;放一点糯米啊、木耳啊什么的,还是水,这个茶杯里还是水,水性不动就是心王功能。腊八粥的水分同茶的水分、同酒的水分,这一个所变出来的酒味、茶味、稀饭的味不同,就是心所的作用,这叫做等无间缘的道理。所以等无间缘就是我们这个心能与心所随时都在起这个作用。那么这个缘几时把它断得了?等无间、没有间断的。缘不断这个修行就在轮回里头滚下去了,这是普通的缘。
“入无余心,最极微劣,无开导用。”等到大阿罗汉证入了无余依涅盘的时候,一切皆空,到了那个境界。那么等无间缘的作用,他的力量微劣,是很轻微、没有起作用的,所以他再也没有开发性的、无开导的用,到那个时候才行,等无间缘才可以切断了。所以我们禅宗术语,佛经等等:“切断众流”,因缘这个道理都不起。
“又无当起等无间法,故非此缘”。这个“又无当”,到了入涅盘,大阿罗汉证得空性涅盘,再没有起妄想、起心动念,有漏法不起了,“无当起等无间法”,就是说应该有无间这个心念永远流滞(动)啊,停不了的,可是那个时候无间法停止了,不当起了。除了阿罗汉入涅盘,所以没有等无间缘,这一缘把它了了。“云何知然?”他说怎么样晓得啊?当然也有人、有老几很犟的了:你怎么知道?他说,“论有诚说”,《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一切诸佛已经明白的告诉我们这个用功的境界。
“若此识等无间,彼识等决定生,即说此是彼等无间缘故。”他说假设这个识,我们这个第七、第六、前五识,都是在轮转无穷在应用,平等无间歇的,那么应该说“彼识等决定生”,随时都是起作用、生起作用,所以啊,生起作用这个时候就是说叫作“等无间……”[断录]
……涅盘的时候,他的等流不动了,不起心动念了。所以佛经说,“阿陀那识”,就是阿赖耶识的用、相,“三界九地皆容互作等无间缘”,普通人这个阿赖耶识这个种子在三界九地,互相起作用,等流,没有间断的。“下、上、死、生相开等故”,乃至下地狱,乃至上天堂,生生死死在六道轮回中;“相开等故”,它永远是开发性的、无穷尽的,无尽之流。
要到什么时间才把这个无尽之流、等无间空掉、切开呢?“有漏无间,有无漏生”,好几位同学在这里,他说老师啊,没有交代清楚。我说你们不会用用脑筋啊?反正自己脑筋用不出来就怪老师。“有漏无间”,他有些人修持在有漏之因,在凡夫、欲界、色界、无色界,还是在……虽然,我们晓得三界里头怎么样修啊?修禅定、九次地定不同,所生三界就不同。天人表大家在旁边自己打开,初禅、二禅、三禅,初禅是欲界天,二禅以上慢慢由欲界升到色界、无色界,四禅以上四空天、四定,修行人一定要搞清楚这个路线,这个路线始终搞不清楚(的话),不晓得你打坐坐在那里干嘛呢!搞不清的啊!不要糊涂了,越修越无记啊!一定要用心哦!凡是生三界中,禅定到了不一定得了无漏果哦!还是有漏之因。无漏果是证得罗汉了。
漏个什么?六根都在渗漏,有起心动念都在漏啊!等无间缘没有断,它一股流一样没有断,就是有漏啊!所以“有漏无间,有无漏生”,有些还在初禅欲界里头的,或者到二禅,虽然禅定功夫到了,他的慧(定跟慧),慧上心理行为那个有漏之因还是不行。譬如我们打坐坐得很好,这两天坐得好好的,也没有外缘来吵你,忽然有个人来骂你一顿,你开始因为定力很高:“哎呀,可怜人啊!我可怜他啦!很愚痴啊!”再给你骂个三天,“格老子!我不打坐了,非揍你不可!”那个漏就起来了,就有漏了。所以啊,真到了无漏之果,无漏像一个密封一样没得渗漏。像那个布袋啊,一个东西,密密地封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