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64章 其安易持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长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看起来这些文字很美,常会轻易把它读过去,其中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原则,尤其是在政治哲学上,如果想立功创业,就要注意“其安易持”这一点。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平常的事情,如果要继续保持平常是非常难的。所以十多年来,我给人写信,最后的祝福语都是写“恭祝平安”。人生最难得是平安,人生平安就是福气。古人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人的一生,不是烦恼愁苦就是生病,今天感冒,明天腿痛抽筋,都在生病。所以平安最难,永远保持平安前进是最困难的,真能保持平安,才能保持长久。
“其安易持”,无论是个人事业,或者天下国家大事,要能求到长治久安,就很不容易。政治的处理或者公司、行号能保持永远的常态,没有大的变动,已经是莫大的功劳了。创业艰难,守成也不容易,能够保持到长治,“其安易持”,做到平安,才容易保持长久。
“其未兆易谋”,一件事情,国家大事与个人事业都如此,当一个兆头还没有发生时,一个现象还没有出来以前,容易想办法,这是老子“为无为”之道。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每逢乱世出来平乱的大半都是道家人物?因为他能够把握“未兆”的原则。一个社会看来很安定的时候,在道家的观点来看,却正是可怕的先兆。比如我们现在的社会,国富兵强,生活富足,然而在我们看来正是很令人担忧的。因为后一代的青年,不知道困苦艰难,没有受过挫折,社会国家一旦发生问题,马上抵抗不住了,这是很严重的。
“未兆”,就是“兆头”之前。我们可以引用两句古诗:“山雨欲来风满楼”,“万木无声知雨来”,这比气象台还要灵验。夏天雷雨要来之前,高楼上的风先来,接着就是雨了,风先雨而来,这是“兆头”。什么叫“未兆”呢?就是当兆头一点影子都没有时,也就是“万木无声”的时候。有人希望学到求雨的方法,我告诉他们不必求,因为台湾只有这么一点地方,纵然求雨有灵,一场大雨又可能闹水灾了。因为他们都是虔诚的佛门弟子,我叫他们只一心念佛就行了,不几天果然下雨了。当时我站在高楼上,极目所视,各马路上的树木连树叶也没有一片动的,那股闷气太闷了,地球的气向上蒸,慢慢碰到冷气流,当然会下雨。如果夏天登山或者在野外健行,忽然碰到很闷热的天气,树叶子动都不动,那要晓得,后面马上来的是一阵大雨,这就是“万木无声知雨来”。
所以讲中国哲学很难,诗与词中就有高深的哲学道理,因为中华民族非常爱美,尤其对文字的美更讲究,常把最高深的学问放在诗词之中。如果只当文字欣赏那就体会不出来了。我经常说,欲懂中国哲学,必须要先懂诗词,先懂历史,就是这个原故。
刚才讲到“万木无声”就是“未兆”,没有一点下雨的影子,这时候就应该“知雨来”,晓得不久要下雨了。如果要出门,就赶快带雨伞。遇到天气很闷的时候,有同学出门,一定问他到哪里去,倘使他走得远,就吩咐他带雨伞。不听话的同学,心里一定在笑,老师神经,这么大热的天气,叫我带雨伞!其实纵然不下雨还可以挡太阳,带雨伞总归是好的。几十年前出门读书时,老祖母一再叮咛带雨伞,
夏天出门则叮咛带棉袄。在那个时候出外念书,不像现在是台南到台北来读书,几个钟头就到了。当年交通困难,往往三两天以上的路程,说不定在路上忽然来一个寒流,所以夏天出门带棉袄,就是“其未兆易谋”。小至个人创业,大至于治国平天下,就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四个字——“深思熟虑”。要好好的想,深深的思考而熟虑,不能马虎,也就是老子讲的“图难于易”。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一个很脆的东西,容易破碎,所以越脆的东西越弱,容易打破,破碎后变成又多又细小的微末。
这几句话,深刻发挥的话,要引证很多历史的故事,尤其在政治策略方面,古人用得非常多,尤其学道家哲学的人,运用得更为巧妙。有先知的人,用智慧预为防止可能发生的问题,使社会能够得到长久的安定。所以,一个大政治家处理事务,如果决策完善,则功德无量,所造成的影响不止一个地区,不止几十年。有时候好的政策可使社会安定几百年之久,其中的道理,都是在这个地方。
“为之于未有”,真正做事业的人,在开始还没有一点影子的时候,已经把基础打好了,这就是高明的人在处事。那和下棋一样,好像随便下一个不相干的棋子,这颗棋子,文学上形容叫做“闲棋一着”。什么叫闲棋?下的这个棋子没有道理,可以下,也可以不下。忽然放一个棋子在那里,看来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一着闲棋,而实际上是经过“深思熟虑”,预先计算的。多年以后,发展到某个阶段,这里已经有预先的准备,起了大作用,收到大功效,政治上则可以使天下不乱。这就是“为之于未有”。我常常要同学们去做某些事,有人觉得我啰唆厌烦,有些同学问这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们,一旦发生问题就大有关系。这就是“为之于未有”,问题没有来,但要先做安排。
“治之于未乱”,大政治家在天下未乱的时候,已经把乱源,乱的根源先平掉了。社会上有人犯罪,把犯罪的人捕获,绳之以法,不错,执法的人很有功劳。但是,真正的大功劳是使人根本不会犯法,这就是法治的道理,出于道家的精神。所以“立法”的目的,能使民众不会犯法,那就是天下之大法;等到人犯了法再去惩罚,已经是下策,不是上策了。上乘道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可是如何做到呢?其中就有大学问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原始森林中,有如阿里山的神木,一个人抱不了,要许多人联手合围才能环抱。这样的大树如何长大的?“生于毫末”,也是从一株秋毫小苗长起来的。初生婴儿身上的毛,若有若无,叫做毫毛,在毛的顶巅上一点点,显微镜才看得见的,叫做“毫末”。树苗刚刚生出来的,也是毫末一样。
讲到这里,我也经常引用古人这首诗,鼓励青年们要注意,这首诗可以背起来:
自少齐埋于小草 而今渐却出蓬蒿
世人不识凌云干 直到凌云始道高
人不要动不动想去自杀,我一点都不同情这种人,没出息嘛!父母给你一个身体,不能做顶天立地的事情,想不开有什么用呢?看了古人这首诗,就要懂得这个道理。这一首诗是哲学,所以中国的哲学都在诗里,虽是写一棵松树,实际的意思是要我们懂得人生。山上一棵大松树,大陆上有些古松,在空中看来像一条龙一样。这棵松树在小的时候,“自少齐埋于小草”,如老子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它与一般草一样,种在那里。它缓缓慢慢地长出来了,渐渐出蓬蒿,顶天立地,像阿里山那棵神木一样,许多人对它还要烧香顶礼膜拜呢!
可是,当这棵树小的时候,看它很平凡。“直到凌云始道高”。一般人只是看成果,不晓得看前因;等到树木长到天一样高,仰头来看,头上的帽子都因仰头掉下来,这时才说:哦!好高啊!绝不会在幼小的时候看出它的高,这就是人生。所以,青年同学们要注意,人贵自立,要自己站起来,不要刚刚出头,就想要别人赞美你高,那是高不起来的;等自己真的长高了,别人自然会说,好高啊!
这说明了人生的道理,也是解释“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道理。另外一首诗,我也经常引用,要青年同学们注意:
雨后山中蔓草荣 沿溪漫谷可怜生
寻常岂藉栽培力 自得天机自长成 这些都要背熟,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高歌一曲,困难所产生的苦闷就化解了,也得到无比的鼓励;这和祈祷上帝或跪在菩萨前面一样的好。一阵大雨过后,到山中一看,沿着山谷流水边,蔓草已经长出来了。这些草也不靠人浇肥料,无人帮忙,是靠它自己的生命力,满山满谷在生长,那是自得天机,自然得到天地生命的力量,自我站起来的。一个人的成功,也须具备这样大的勇气。
这两首诗,我从小几岁背到现在。有时候,自己碰到真正困难的事情,念佛、祷告上帝仍无法定下来的时候,“寻常岂藉栽培力,自得天机自长成”,要有这个勇气,要有这个魄力,这才真是懂得中国文化的精神。人不必希望别人的恭维,要自己站起来;能站起来,自然有人仰头看,叫好拍掌的都来了。可是到那时候,千万不要受到掌声的影响,试看那大树旁有人又唱歌,又跳舞,又烧香膜拜,大树也是置之不理啊!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所谓“九层”,中国文化古代就是抬高楼。九层并不代表“九”,代表的是数的极点,从一开始,最后的数字是九;到十又是另外一位数的一,所以数的最高是九。《易经》的数理哲学,最初是“零”,零代表了没有数,也代表了无数、不可知之数、无比、无量,所以零代表的是“空”,也代表了万有充满其中。而数的极点就是“九”,“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最高的建筑也是从地上开始建造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也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
下面的二句很妙,“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一个人太懂得有所作为,反而会失败。为什么呢?孟子也讲过“揠苗助长”的故事,说宋国有一个人种田,种下以后,天天去看,感觉不到禾苗在长,心里很急,干脆帮忙把禾苗拔高一点。被他这样一拔,结果稻子都死掉了,这是说有所作为反而失败的道理。必须要慢慢地等待,成功不是偶然的,有时要分秒必争,有时则是分秒不可争。必争者是我们人自己分秒都要努力;不可争者,因为时光是有隧道的,要分秒都到了才可以。不要早晨起来就希望天黑,这是不可能的,太阳的躔度是一点一滴慢慢来的。
我经常以自己的经验以及年轻时的感受,替青年们着想,所以劝青年人见事慢慢来,大概要等十年以后再看如何。当我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你这样子大概三十岁或许会有成功的希望。听了这话很灰心,好泄气,以为还要十年的时间,哪能等那么久!谁知道一回头,现在都已过了几十年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只有自己去体会,急是急不来的。孟子也说过:“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时空两个因素是无法忽略的,尽管急切,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如果忽略时间与空间的因素,非要立刻做到某种程度不可,结果只有“失之”了。这是因为有为而失败,不是“为无为”,所以是“执者失之”。
但是,你不要受骗,不要固执这个原则,因为,天下事不断在变,时空也不断在变,天地万物一切人与事都是随时在变,随地在变,没有不变的。有时讲错了话不禁脸红,转念一想没有关系啊!就不脸红了;再过片刻,自己还越想越有道理,还有支持自己的理由呢!所以时空随时在变,若执着呆定不变当做法则,就错了。
“执者失之”,抓得太紧也是错的,“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这是告诉我们人生大哲学,也是做人做事的一个大原则。他说我们上古圣人有道之士,懂得了这个原则,“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所以圣人是处“无为”之道。什么是无为之道?就是“为无为”。千万把握这个重点,否则很容易误认“无为”等于什么都不管。我们这一代,很多讲哲学的人,解释老子“无为”就是万事不管,这种解释影响了这一代青年,使他们走上错误之途,那是可叹的事。圣人因为懂得无为之理,不积极求有所为,所以他不败。
“无执故无失”,因为知道宇宙万事万物随时都在变化,所以圣人不固执成见,而是随时应变、通变。人事更是随时都在变,每一刹那都在变易之中,最重要的是知道应变;应变还不行,要通变,配合变去变,这就是“为无为”。圣人因为能“无执”,能应变、通变,不执着,所以,他不会失败。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圣人懂得“道”的用,所以成其为圣人。佛经常拿“无常”的道理示人,大家同样研究佛法、佛学,可是常戴一副有色的眼镜,对于世间的无常都持悲观的看法。实际上,释迦牟尼的印度文化所讲的“无常”,就是中国文化的“变”,天地万物没有不变的,不是永恒固定的。所以,生死是无常,人有生就有死,就变去了,这是必然的变去,所以教我们认清这个“变”。《易经》讲变是个基本原则,印度文化讲的是“现象”,叫做“无常”。一般圣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永远是成功的,不会失败。
“民之从事”,这个“民”,不是站在官的立场,是指老百姓而言,是代表普遍的一般人,或者可解释为“人类”。一般人做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快到成功的时候失败了,爬楼梯还剩一阶就要爬到顶上,突然跌下来,骨头也跌伤了,照X光打石膏,这是“几成而败之”。做一件事情,无论小事或大事,快要成功时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快成功会使自己昏了头,一高兴,眼前的成功反而成为“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纵然不死,却要再重新开始了。所以说一般人多半是“几成而败之”,在几乎快要成功的时候反而失败了。
但是,要注意“几”字,再进一步做更深一层的讲,成败都有它的先机,有它的关键。先机是什么?是“未兆易谋”那个兆头。一件事情的成败,常有些前后相关的现象,当你动作的时候,它已经有现象了,自己没有智慧看不出来;如能把握那个“机”,就不至于失败。所以,一般的人们“几成而败之”,是因为把坏的机看成成功的机,自己看不清楚,结果失败了。这是进一步解释“几”的道理。
我经常说中国文化包括《易经》以及孔孟、老庄等的思想,中国与希腊、埃及、印度为四大古老民族的文化。这四大文化体系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注重因果律。再进一步研究,为什么这四大古国文明都有这个共同点呢?那就要注意上古以及远古时期了。这也就是说,上一个冰河时期的人类,可能文化已经发展到最高智慧的共同结晶了。在人类文化达到最高智慧的冰河期时,地球毁了,剩下来少数的人类,则把先民文化结晶的一点原则留传下来。我经常说,《易经》八卦的图谶就是这样来的,那个所谓的伏羲,是恍兮惚兮一样,搞不清楚是从哪里来的。
老子再告诉我们“慎终如始”,青年同学们对这几个字要好好记在脑海里,这是一生成功的大原则。他告诉我们,到了成功的时候,你要保持开始时的那个态度,那个本色。即使做了最伟大的事,戴上皇冠,坐在皇位上的时候,也要心中无事,就像在妈妈怀抱里一样的平凡,那就真的成功了。更要知前因后果,不要因为成功就得意,因为学问、事业有成就而满足得昏了头。这样马上就会“几成而败”,失败了。在爬到最高的时候,始终保持开始时那个心情,你就永远是成功,因为你不自满不骄慢,很平凡。“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任何的成功不要满足,永远保持开始第一天那样的心情,则永远没有失败,永远是进步的。
“是以圣人欲不欲”,真正的大欲望是什么?就是消灭我们心中意识上小的欲望。真正做到“无欲”,一切都无所求,那是个大欲望,那是欲为圣人、超人。超人对于物理世间的一切欲望不放在心上,就因为能如此,才能成为超人,超越于一般常人。所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货”就是物质的东西,不要被物质世界的稀奇物品所迷惑了。我们人最容易被物质所骗,钞票、财富代表物质,如被这些东西骗着,人生就变得有限了。充其量多几个钱,如果认为有钱才能享受,那只是人的想象罢了。穷人没有大钱,不知道钱多时的实情,假如富有真到了某一个阶段,对于钱,看都不看,觉得没有意思。当然我们一个月收入几万元,觉得不错了,觉得钱很重要,那些有多少亿的人却不晓得怎么办才好!这么多钱干什么用?吃的穿的用的,差不多都够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实在没有道理。所以,圣人“不贵难得之货”,不被物质的东西所迷惑。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人们在求学的阶段,要有学问有知识;其实那是半吊子,真正有学问时,中国有句话“学问深时意气平”,学问真到了深的时候,意气就干了,也就是俗话说的“满罐子不响,半罐子响叮当”。从佛学来说,大阿罗汉或者菩萨没有成道以前,都是“有学位”。成了佛叫做“无学位”。这个“无学位”不是戴方帽子的学位,是已经达到不需要再学的位阶了,已经到顶,最高最高了。但是最高处也是最平凡处,最平凡处也是最高处。所以,真正的学问好像是“不学”——没有学问,大智若愚。“复众人之所过”,恢复到比一般人还平凡。平凡太过分了,笨得太过分了,就算聪明也聪明得太过分了,都不对。有些朋友相反,就是又不笨又不聪明得太过分。真正有道之土,便“复众人之所过”,不做得过分,也就是最平凡。真正的学问是了解了这个道理,修养修道是修到这个境界。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的境界到达这个地方,与物理世界万物一样,“万物”是“自得天机自长成”的,自然的成就,自然的衰败,自然的生生不息,不加一点造作,不加一点人为。修道做学问修养,能够了解了这个原理,修到了这个境界,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没有加一点人为有为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