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近现代·洪超】长征途中牺牲的第一位师级军官 - 近现代人物故事

历史今天:1988年11月15日 巴勒斯坦独立宣言发表
  1. 综合
  2. 收集
  3. 人物故事
  4. 近现代人物故事

【近现代·洪超】长征途中牺牲的第一位师级军官

25岁死于敌人流弹 72年后才知埋骨之所 立下长征路上第一座烈士墓碑

纪念碑于2006年清明节完工,原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题写了碑名──“洪超烈士之墓”

长征期间牺牲的红军官兵中,有名有姓的营以上干部约为430人,其中师职干部约有80多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条件困难,许多高级将领都没有留下翔实资料,如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就连一幅照片或一幅画像也没有留下来。

洪超是红军长征中最先陨落的一颗将星。与洪超搭档的师政委黄克诚,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继任他职务的张宗逊,则被授予上将。这些新中国的将领后来都感慨,自己是战争的幸存者,而洪超这样的牺牲者,在红军早期的将领中是大多数。

虽有假道默契但双方官兵却不甚了然

1934年10月20日,根据中革军委命令和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指示,时任红军第四师师长的洪超率部作为先头部队通过赣县塘坑口,向信丰新田百石村挺进,准备突破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当时虽然还没有“长征”一词,但这个师却成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锋。

防守这一带防线的,是粤军总司令陈济棠指挥的广东军,沿线修筑了数量众多的碉堡,号称是“铜墙铁壁、坚不可摧”。不过,陈济棠自己也不相信这套鬼话,他以保存自身实力为第一原则,根本就没有打算认真守这条防线。

“南天王”陈济堂与蒋介石有矛盾,在与红军的经年作战中也没少吃亏。早在1934年秋天,他就派代表到中央苏区与红军谈判。红军长征前夕,周恩来特派何长工和潘汉年去同陈济棠秘密谈判,双方达成了包括红军向陈的防区借道在内的“五项协议”。根据这一协议,红军西进时应该可以平安通过粤军防线。

陈济棠同红军达成秘密协议,需要瞒着蒋介石。他害怕手下泄露此事,允许借道并未向下明确传达,只是向少将以上的军官含糊地下令:“敌不向我袭击不准出击,敌不向我射击不准开枪!”红军为严格保守突围秘密,也没有向下级传达秘密协议内容,未将准备通过的道路通知粤军(担心粤军有异途中埋伏),便采取了强行假道的方式。这样,10月21日红军前卫部队到达百石的时候,粤军依然没有撤退,红军只有以武力通过。

粤军困守祠堂洪师长倒在冷枪下

与粤军数度交手的红军,对战胜眼前的守敌还是充满信心。按照部署,洪超亲自率红十团进军百石,黄克诚政委率红十一团、十二团等在侧翼打掩护,阻止敌人可能的增援。

21日上午10时,红十团在团长沈述清、政委杨勇的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百石附近的制高点,架起机枪,向守敌发起猛烈的攻击。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越过铁丝网,翻过深深的壕沟,向高处的碉堡冲去。此时,驻在金鸡圩的敌人一个营企图增援百石,邓国清团长、张爱萍政委指挥的红十一团,谢嵩团长、苏振华政委指挥的红十二团一同出击,将敌击溃。

百石守敌只有200多人,根本抵抗不住红军的猛攻,不久就弃守碉堡,收缩在村里一座建筑坚固的“万人祠”里,被红十团包围。红军要其投降,里面的粤军却不停地向外打枪,把喊话的红军战士打死。

此时,洪超带着一个警卫排准备赶往红十一团与黄克诚政委会合,恰好路过这里。他马上到前沿观察,命令调集迫击炮消灭围墙内的敌人。话音刚落,便被围墙内的敌人射中头部,当场牺牲。

独臂师长性格暴烈 历次反“围剿”都是主力部队主官

洪超牺牲后,部队将迫击炮调来,一发发炮弹将一米多厚的麻石围墙炸开了几个大缺口,战士们冲了进去,歼灭了顽敌。不过,红三军团最年轻的师长、年仅25岁的洪超毕竟牺牲了。

有的战史,将此役称为“中央红军取得长征第一仗胜利”。不过统计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的战斗,给红军造成包含民夫在内的战斗减员3700人,付出的代价也不算轻。红军此次突围成功,粤军先头部队遭受打击后便马上收缩是重要原因之一。陈济棠表面上算是勉强履行了假道协议,其实主要是怕自己的实力受损,洪超等人的奋勇作战和牺牲仍然是突破封锁的首要因素。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