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曾宪梓】领带大王的商界传奇
古语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生意就是要发财,要赚大钱,图的就是利。君子不言利是不可取的。
曾宪梓先生常说:“我是祖国培养成才的,我所做的一切及终生的愿望就是报效祖国。”
神七苍穹问天,神州一片欢腾。在“神七”升空之日,曾宪梓决定将今年的载人航天基金奖金加码至1500万港元,重奖为国家航天事业创造历史的“神七”功臣们。
据悉,2003年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后,曾宪梓捐赠1亿港元设立“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由他个人建立的载人航天基金曾先后重奖“神五”、“神六”载人飞船台前幕后的航天英雄。当年,他就亲自向杨利伟颁发了100万元奖金。
除此之外,曾宪梓还曾多次捐资支援内地文教、体育事业,2008年9月设立奥运金牌奖金,曾宪梓就捐资1亿港元奖励夺金健儿,分4期发放,直至2020年,即从刚刚闭幕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始,至第32届奥运会,每届奖金为2500万港元。
迄今为止,曾宪梓在公益事业方面,捐资总额已逾6.3亿港元。
曾宪梓的发家史是一个商界传奇,至今想起过去,这位已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依旧是感慨不已。
艰辛创业 矢志不渝
1934年,曾宪梓出生在广东省梅县的一个贫农家庭。因为家境贫困,从小父亲就离家,到泰国谋生。但没多久,由于劳累过度,在曾宪梓才4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1968年,曾宪梓与母亲、妻子和3个孩子来到香港。
在泰国时经营过领带的曾宪梓出于一种职业敏感,发现了一个商机:当时香港服装业很发达,400多万香港人,不少人有几套西装,当时还有句俏皮话说:“着西装,捡烟头”,意思是捡烟头的流浪汉都穿着西装,可见西装之流行。西装那么普遍,但是作为西装最重要的配件——领带却没有像样的,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
曾宪梓还发现,当时香港的领带大多从外国进口,当地生产的还很少。他默默地在心里盘算,假如香港以400万人计算,每人有一套西装,配一条领带,这领带的销售量也是非常可观的!
香港永远是个竞争激烈的地方。每个人都在做发财的美梦,然而,真正能发财的人,凤毛麟角!当初生产领带对曾宪梓来说都还只是个梦想。当时他的手中只有6000港元,这是他所有的财产,全家老小全凭这些钱来维持生活。
“世上本没有路,路是人走出来的”,没有厂房,曾宪梓只好因陋就简,把租住的房间作为厂房,买一把剪刀,买一台缝纫机,开始缝制领带,曾宪梓的“一人工厂”就这样诞生了。他每天要工作近20个小时。因为只有这样,他得到的利润才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曾宪梓硬是靠自己的一双手打拼挣扎,一分钱、一毛钱、一元钱地积累,终于创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破茧成蝶 爱拼才会赢
破茧成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着欣喜也有着苦难。在创业的漫漫过程中,曾宪梓所要面临的困难和坎坷是可想而知的。
万事开头难。当第一批领带制作完成之后,曾宪梓自己背着他的领带盒,四处推销。一开始,曾宪梓奔波多时都没人买他的领带。好不容易,有一家商店的经理同意看一看他的领带,可是把他的报价一压再压,简直叫曾宪梓无利可图,曾宪梓不愿卖。那位经理便把自己店里经营的进口名牌领带指给他看。相形见绌之下,曾宪梓所做的领带用料较差、款式单一、色彩灰暗,确实上不了柜台。曾宪梓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吃一堑,长一智”,6000元“学费”虽付之东流,却买来一条教训。之前,他一直认为生产档次较低的领带,会比较容易进入市场,事实证明他想错了。廉价产品所换来的不是利润,只有精品才能打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