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尔.雨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女孩执着地爱着一位英国军官,不远万里追寻他。但他不过是一个始乱终弃的负心人而已......
那女孩,是维克多.雨果的小女儿;
那女孩是阿黛尔。
在阿黛尔.雨果去世后六十年,法国导演特吕弗把这位文豪之女的生平拍成了电影。片名叫做《阿黛尔.雨果的故事》。
影片甫一开始即蕴涵深意。起首音乐缓慢、凝重,如预言般洞悉一切。背景是一幅幅徐徐切换的古旧版画:海洋、城堡、廊桥、巴黎的街道......一个画外音渐渐响起:"阿黛尔的故事,是真实的故事。这些人和事曾真实地存在过......"
色彩渐暗,隐约有水声传来。继而一点灯光由远及近,迷离中显映出灯下的船与船边的雾。这是一艘登陆艇,在水雾浓重的夜海上,它由一盏小灯指引着靠向岸边。上面,坐着阿黛尔。
雾海孤灯,这就是阿黛尔的出场。我想到《红楼梦》里宿命的宫灯迷,那么,这出场是否也可说预演了阿黛尔将会在、也只能在黯然尘世间独自明灭的命运呢?
阿黛尔的扮演者伊莎贝拉.阿佳妮是法国八十年代最具才华的女演员,出演本片时二十岁。白净的面庞、阿芙洛狄特般端庄的五官以及略显倦怠的神态完全是波提切利在《春》里诠释的完美女性的形象,也是阿黛尔的最佳代言人。
但我的心一紧:她的眼睛!太生动、太美丽了。那是一双只有丰富、敏感而炽烈的灵魂才会有的眼睛,如此清澈又如此深邃。然而,淡漠与现实的社会是容不下这样的眼睛的......
阿黛尔从家中偷偷出走,为了寻找她的爱人中尉来到哈利法克斯。她坚信庇松仍然爱着她,但庇松其实从未认真过。
远涉重洋,女孩来到了心上人所在的地方。她寻找、她跟踪、她给他写信说:"没有你,我就不是我自己!";可是他冷漠、他拒绝、他回答:"我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可悲在于爱情里一个人深挚地爱着,而另一个人却一点也不了解、不在乎。
阿黛尔把庇松的像放在神龛里,含着泪注视:他是她的一切,但在这一刻,她知道,她的爱、空虚的爱,终于连影子也没有了。
可是,在阿黛尔的生命里,除了爱再无其他了。
她要用谎言编织爱情。
她欺骗雨果她要结婚。雨果让他的女仆去报社发表婚讯,然而老人却穿着黑衣,踏着丧钟般的乐点。
对于自己的女儿,雨果是什么感受?他会为她难过的。
庇松澄清了事实。
阿黛尔接到雨果的来信。一个低落而苍老的声音说:"阿黛尔,我们感到失望。你没有结婚,也永远不会。你骗了我们......阿黛尔,想想你的母亲,想想我们。请回来。"
阿黛尔没有回去,她已无法回去。她含泪给雨果回信:"如果你要写信,那么请告诉他,你有多么高兴接受他;告诉他,我是最适合他的......我不会回去,只要他还在这里......"
此时的阿黛尔已经为自己灵魂的逝去做好了准备吧。
雨果寄给她回程路费,但她拿到钱仍不顾一切地追随庇松去了新的驻地巴巴多岛。她离去时,告示栏里是雨果夫人的死讯。
在巴巴多岛上,阿黛尔流落黑人区,孩子们欺负她,踩她裙子破损的边缘,而她茫然不知。
当庇松得知阿黛尔来了后,他决定去找她,让她离开。
庇松跟随蓬乱着头发、苍白着面颊、披着破旧的拖地披肩,像幽灵般游走的阿黛尔穿过一条又一条街道,犹豫着。但是,这完全不需要了......
当他终于站在阿黛尔的面前时,她,阿黛尔,已经不再认识他了。她疯了。
一个黑人癗阿黛尔送回了法国。她在圣曼德医院的独立病房里又生活了四十年。
1870年,雨果结束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涯返回法国,见到了阿黛尔。
1885年,雨果病逝,死前最后的话是"我见到了黑色阳光。"两百万巴黎人上街为雨果送行。
阿黛尔.雨果死于1915年。时值一战,所以无人在意。
伴随全剧的低沉旋律奏到了尽头,乐风一转,响起了和谐而充满希望的音响,若干年前那个海边的白衣少女跨越时空出现在影片的结尾。面对滔滔逝水,她痴迷地说道:"万水千山、千山万水,能够跟随你到海角天涯,这世上只有我一人!"
这就是阿黛尔的故事:令人无言的一生,它是一出悲剧,但决不是一个教谕,教谕人们不要重蹈覆辙。因为,假使上帝仁慈,有那么一次契机,可以让另一个生命体会到阿黛尔的爱,不知别人会如何抉择,而我是一定会义无返顾的,哪怕失去一切。在阿黛尔的爱之前,"缠绵"、"无尽"、"深切"或"广博"都失却了形容的力量,显得那么苍白。唯一能说的就是生命有多么重,这份爱就有多么重;灵魂有多么沉,这份爱就有多么沉。
对于阿黛尔的所为,我只能沉默。她是一个天使,真正的爱的化身,我等凡夫俗子仅可远远地看着她走过眼前又离去天边。她汹涌的情思非吾辈可以议是论非。在阿黛尔面前,我们畏缩的魂魄不值一提。
阿黛尔心里只有对完美爱情的憧憬与向往。这也许来自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姐姐利奥波。
利奥波端庄、文雅、平易近人,受到家族的宠爱。可是在十九岁时死于船难,她的丈夫得知后徇情而死。死亡使本已接近无瑕的利奥波和她的爱情更加完美。
阿黛尔曾轻念着:"年轻的夫妇同葬于一副棺材,死亡也不足以把他们分开......那么我呢?我怎么办?"她多么羡慕执手同归的情侣;她多么渴望生死与共的爱恋!
可她没能得到足以傲视利奥波的爱情。
更可悲的是在潜意识里,她竟把自己想成了利奥波,能够拥有利奥波般的爱情。虽然她也知道她不能这样,她"永远不能戴利奥波的首饰",但她已成了利奥波的俘虏,她完全输给了利奥波神话般的爱情。
一个男孩问她的名字,她对他说:"我叫利奥波。"
她像巫师一样在微暗的火光前披散着头发敲打着桌面,祈求已成为她心中爱神的利奥波的帮助。
她无数次梦见溺水。她拼命挣扎,水仍没过头顶。最后她的身体尖叫着惊醒,而灵魂永远留在了梦中的水底。
她向往天空,可是水限制着她,让她窒息。
她追求真爱,可世人的伪善、恶劣使她举步维艰。
利奥波是她的梦想,真爱是她的信仰。
不过,又或者是雨果影响了她?
雨果,是"这世上最伟大的诗人,就像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是浪漫给了雨果灵感。于是他又把浪漫给了阿黛尔。可是,她却成了这世上最可悲的女子,就像苔丝、安娜、玛格丽特。究竟是为什么?仅仅因为阿黛尔是一个女人?
阿黛尔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就像她在她疯狂的写作中表现出来的一样,锐利而理智。但是,只要提到爱,这个她一生的牵绊,她就像猛烈地燃烧起来一样,无法自拔。
我清楚地记得当有人问她:"既然如此,那么你为什么还爱他?"时,阿黛尔站起身,用殉道般的痛苦和神圣说道:"你以为每个人都能驾御自己的感情吗?一个女人可以爱一个男人,即使厌恶他的一切!"这一刻,我的心已无法再痛。
这就是阿黛尔的爱,无法驾御的爱。她爱的实在不是庇松或任何人,她爱的是她的理想她的梦。
也许这就是她最致命的弱点:把浪漫带进生活,无法分清诗与现实。于是她的一生让人扼腕。
但是,人生短促,究竟是循规蹈矩地喏喏而终;还是遵从渴望与梦想,在惊世骇俗地寻找自我?
阿黛尔疯了,心死了,最终也没得到梦寐的爱。可她却真真正正地体会过了人生,精彩、辉煌,把人生与对爱的追寻发挥到了极致。
是阿黛尔输了,还是千千万万没有爱的人输了?是碌碌庸人赢了,还是虽终致毁灭却执著地坚持梦想的叛逆者赢了?
有人愿意一辈子背负着社会与物质的重压在地上爬行;而另有些人,生来只是为了在前者看来是"自我毁灭"的快意中肆意飞翔。
人,到底还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