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故宫为何又叫紫禁城? - 人物故事9

历史今天:1606年5月17日 俄国历史上的冒名皇帝被处死
  1. 综合
  2. 收集
  3. 人物故事
  4. 人物故事9

北京故宫为何又叫紫禁城?


故宫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始建。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那么故宫为何又被称为紫禁城呢?
  紫禁城取紫微星居于天地中心之意,表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于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象征,另外皇宫戒备森严,又是禁地,所以称为紫禁城。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中国古代星象北天极处一区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满清,1924宣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太和殿是外朝的主殿,俗称金銮殿,现在人们看到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四年重建的,殿前广场面积3万多平方米,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的地方。举行盛典时,文武官、仪仗队近千人在此整齐地排列等待谒见皇帝,由于过于宽广,大臣们可以说完全看不到在殿内的皇帝,使皇帝和眼前的金銮殿越发显得神秘莫测。
  向太和殿延伸的台阶,雕凿着云和龙的纹样,这样的台阶只能允许皇帝一人通过。上面就是中国民间所说的金銮宝座。宝座正上方有“盘龙藻井”。藻井上雕刻着一条龙,龙嘴下面叼着一个晶亮的圆球,称为“轩辕镜”。据说它是中国古代祖先“轩辕氏”制造的,可以分辨真假天子。
  更有趣的是,故宫的一草一木都有某种象征意义,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精粹。“紫禁城”这个名字就与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二十八宿,其中紫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垣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人间的“正中”。“紫”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故宫里的地名,都有“仁”、“和”、“中”、“安”等字,如**、太和殿等,这些字所代表的意义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中正”,“仁和”,突出传统的儒家理念。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