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近现代·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的教育家生涯 - 近现代人物故事

历史今天:1988年11月15日 巴勒斯坦独立宣言发表
  1. 综合
  2. 收集
  3. 人物故事
  4. 近现代人物故事

【近现代·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的教育家生涯

编者按:200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迎来建校50周年庆典。钱学森先生的塑像在中国科技大学校园内落成。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建者之一。他是科大近代力学系的首任系主任,这个位子他一坐就是12年。

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建者之一。他在建校方案的制定中,在近代力学系专业方向和教育内容的确定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是科大近代力学系(原名力学和力学工程系,以下简称力学系)的首任系主任。他担任这一职务从科大初创阶段的1958年7月28日起,直到1970年科大从北京战备下迁到安徽合肥止,近12年。

他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实践表明,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独具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有卓越组织管理才能的教育家。

“我把科学院的大炮给你们调来了”

钱学森先生重视教育,并不因肩负国家航天工程重任而放松对科大力学系的领导工作。他精心安排力学系的教学计划,工作做得相当细致到位。开学之初,他为全系学生宣讲教学计划时,阐明了他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指导方针,特别强调:教学内容做到理与工的结合,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业务方面的培养目标,应当类似于“研究工程师”,即有科学研究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他不赞成在科大培养远离工程技术与工程实践的专门的理论人才,也不赞成在科大培养缺乏科学探索精神与能力,只了解工程知识的单纯技术型人才。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他使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打好坚实而又宽厚的基础,既包含科学理论基础,也包含如工程制图、工程设计等实用技能。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将会是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如果基础薄弱或过于单一,将严重影响科技人员综合运用知识、跨学科开展工作的能力,进而阻碍科学的发展与技术创新。他曾形象地比喻,我们的知识结构应当像“金字塔”,这样才有后劲,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空间。

为了让学生打好基础,钱学森先生还聘请一流科学家为学生授课。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当钱学森先生在全系大会上宣布聘任教师的名单时,他那踌躇满志和兴奋的神情。他高声地说:“我把科学院的大炮给你们调来了!”当我们听到这个消息,感到有些出乎意料,甚至难以置信。我们谁都没有想到,更没有奢望过,竟然是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的主任,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给我们讲授普通物理课,1956年与钱学森先生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殊荣的吴文俊先生给我们讲授高等数学课。化学课也是由当时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蒋丽金博士讲授。到了大学二年级,由著名科学家钱临照先生继续给我们讲授普通物理课。钱学森先生曾多次说:这些一流学者都有繁重的任务在身,但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是一项光荣任务,再多白一些头发又算什么?”“他们知识渊博,对科学都有成熟和特有的看法,他们讲课,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启发。”大学三四年级时,钱学森先生又聘请了力学所的卞荫贵先生为我们讲授流体力学,林同骥先生讲授高速空气动力学,郭永怀先生讲授边界层理论,等等。

亲自讲授《星际航行概论》

进入大学四年级,我们盼望已久的,由钱学森先生亲自讲授的新课《星际航行概论》开课了。这门课原来的名称是“火箭技术概论”,后定名为“星际航行概论”。按照钱学森先生1961年8月3日编制的教学大纲,这门课共计45学时,分12—13讲,每讲3学时,一学期讲完。课程基本上按照大纲进行。第一次课是1961年9月18日。听课的人很多,包括58级、59级两个年级3个专业的学生,还有力学所的不少专家、学者。地点设在中关村中科院自动化所大阶梯教室。由于座位有限,力学所的一些专家、老师们来听课时还自带了凳子和马扎。

当时我是58级高速空气动力学专业二班的班长,每次上课前与另一位同学一起,站在自动化所西侧门外查验来者的听课证。一般上课前10分钟左右入场完毕,接下来我们两人负责迎候钱学森先生。他的车总是准时到达,我们在他的车门外迎接他,并陪同他走进教室。每次他来时,总有一位秘书或警卫陪同,见到我们后会意地向我们点头微笑,然后放心地让我们引领钱学森先生。钱先生总是面带笑容,和蔼、谦虚、充满友善,同时也蕴含着坚定、刚毅与自信。课后,我们俩又把钱先生送回到汽车附近。还是那位秘书或警卫,向我们点头道别。

有不少人说,聆听钱学森先生讲课是一种幸福,我也有同感。他的课讲得实在是太好了,无论是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前瞻性,还是逻辑的严谨,语言的简洁准确,甚至板书的漂亮工整,都可谓出类拔萃。

这门课1962年初结束。1963年我们每位学生都得到了他赠送给我们的,由科学出版社精装出版的一本书,内容就是他授课的讲稿——《星际航行概论》。经历了“文革”的风风雨雨,经历了科大由北京下迁安徽,我本人又从安徽调回北京,近半个世纪了,他送的这本书,连同我记的听课笔记,我始终完好地珍藏着,不弃不离。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