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第一人 - 先秦人物故事

历史今天:1988年11月15日 巴勒斯坦独立宣言发表
  1. 综合
  2. 收集
  3. 人物故事
  4. 先秦人物故事

【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第一人

赵武灵王,名雍,三家分晋后赵国的第六代国君,又称“赵主父”。他是我国古代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胡服骑射”这项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的重大改革,即是他的大手笔。

赵武灵王登上政治舞台的时代,列国争雄,愈演愈烈;而赵则处在齐、中山、燕、林胡、楼烦、东胡、秦、韩、魏等国包围之中,被称为“四战之国”,形势尤为险恶。赵武灵王即位前,国力弱的甚至无力抗击二、三等小国中山国的侵扰。赵武灵王即位后,在实行“胡服骑射”前的18年中,亦屡败于秦、魏,损兵折将,忍辱割地。林胡、楼烦也乘机向赵发动军事掠夺,赵国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赵武灵王决心发愤图强,振兴赵国。他客观地分析了当时赵国的实际和周边环境,寻觅强国之道,就是大胆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长处,遂以非凡的胆略和气魄,毅然抛弃了老传统,下令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骑射,就是以灵活机动的骑兵取代传统的步兵和战车配合式;胡服,则是改祖传的宽袖长袍为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戎装,以适应骑战的需要。在普遍以中原正统和华夏礼乐文化自负的氛围中,敢于改革传统的舆服制度,那需要极大的勇气。

胡服骑射不单是一项军事改革措施,同时也是一次移风易俗的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猛烈冲击,因此,遭遇的阻力很大,不仅有民众的,更有来自统治集团内部的。以公子成、赵文、赵造、周绍等人为代表的贵族官僚,抱着“循法无过,修礼无邪”的传统观念,拒绝胡服骑射。他们或公开反对,或称疾不朝。群臣也都不愿穿戴胡服,怨声遍朝堂。

由于胡服骑射顺应时代的要求,符合人民抗拒强敌侵扰的愿望,加上赵武灵王采取说服教育和先试点取得经验、而后推行全国的办法,保证了改革自上而下逐步推广,最终在全国获得成功。

随着改革的胜利推进,赵国的军事力量迅速提升,多年来被动挨打的局面为之一变:灭了“心腹之患”中山国,打败了林胡、楼烦;赵国一跃而成为北方的军事强国。赵武灵王还在北方修筑长城,置军戍卫,并实行民族和睦政策,从而巩固了北方边疆,实现了局部统一,亦为后来秦汉统一北方边疆奠定了基础。胡服不仅适应于战阵需要,也便于人们的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从而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进了华夏族与北方游牧族的文化融合。

赵武灵王在以绝对优势稳定了北方局势后,进一步谋求完成统一大业。遂于二十七年(前299年),勇敢地打破了历来国君死后始立新君的传统,主动将王位让给自己钟爱的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并让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老臣肥义为相国,而自号为“主父”,将主要精力用于军事,为率骑兵袭秦做准备。为了“知彼”,赵武灵王不惜冒险,化装成使者深入秦国,侦察敌情,认真研究攻秦战略。

赵武灵王的改革,受到后世的好评,曾经热烈鼓吹变法维新的梁启超为他送了最高的赞誉:赵之大彼得,黄帝以后第一伟人!使主父而永其年,则一统之业,其将不在秦而在赵。

赵武灵王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国王。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消灭了长期为赵国心腹大患的中山国,消除了赵国分裂的外在威胁,使赵国从外型到精神真正统一起来。赵武灵王亲自立了秦昭王与燕昭王两位国王,在国际政治中是举足轻重的一代霸主。

分享到: 更多

点击获取验证码